唯识三自性面面观


2014/9/3    热度:286   

唯识三自性面面观
  定智
  内容提要:唯识三自性乃是诸佛菩萨之秘密语言,诸佛菩萨皆以一音演说法,众生机缘无量,诸佛菩萨种种方便言辞譬喻也无量。所有要义皆因三自性而得决了。本文前言部分略述三自性在唯识学的地位,及三自性的意义,根本源流,出自于圣者亲证的四智菩提。唯证乃知众生心识之甚深微妙,非是凡夫比量推理所能测知。此说并非是为了废弃闻思,相反要重视闻思,在闻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观,乃至转八识成四智,亲见唯识妙境,通达唯识三自性无边妙义。方可称善。正文部分先是解释三自性的定义,再解释性义类相摄,收尽无边佛法妙义,尽在三自性之中矣!正文部分依《成唯识论》三自性文为纲,消义于后。未能尽大师妙义之万一。但得片意而已。
  关键词:唯识 三自性 义类相摄
  唯识三自性在唯识学中具有极重要地位,如《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二页云:“复次由此三种自性,一切不了义经诸隐密义,皆应决了。谓诸如来秘密语言,及诸菩萨随无量教秘密语言,所有要义,皆由如是三种自性,应随决了。”意为通过对唯识三自性的深入了解,便能明辨佛的秘密语言,决了佛的第一义理,三自性义极为甚深,末学不自量力略申管见于圣旨之万一。唯识学中的依他起是描述了万法缘起的精微结构,是凡圣共同依存的法则,无是无非,与因缘因果有很大的关系,心识架构的建立各有特征。又遍计执是凡夫错误的认知,虽然建立遍计执自性,其实只是成为所破斥的对象,可轻可贱。圆成实是圣人的四智菩提,正是唯识学最终的归宿处,凡圣共求的目标,可尊可贵。凡夫转依后由遍计执而转化为圆成实四智菩提的部分,转染为净,这是唯识学根本目的所在。唯识学对事物剖析是十分精微的,这也是唯识与其它宗派相比具有不共的特色所在,尤其是心识结构上是动态演变令人叹为观止,为学佛的人慧解与观照提供了无数方便,用唯识学来认识心理学,那绝对是最高级的心理学,对于胜义谛理的认识也是彻底的。鉴于学人的唯识学基础有限,未必能准确表达出来,但圣人依无碍妙智描述心识的圣言量,绝对不会有错。弥勒菩萨由于亲证识心三昧,故能观察一切众生心识结构如是,更能观察从凡夫至圣人之心行具有十七地之差别。又能随顺凡夫比量思维作因明逻辑辨析世俗谛与胜义谛理,通过闻慧思慧相似了知凡圣比量了义经典。更通过修慧五重唯识观转凡夫八识为圆满四智菩提,彻底现量了知了义经典。故知弥勒菩萨不仅以唯识心观自度,更以唯识心观度人,弥勒菩萨所说《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作为唯识学六经十一论最重要典籍之一,本文的核心思想是圣人因亲证唯识心观后,而彻底阐明了一切众生的心识结构,而作为凡夫必须通过学习唯识宗教理才能明白心识结构,及万法之缘起,唯识无境、我法俱空之理。只有学而知之,行而证之。本文想从三自性的角度构建立体的唯识观,不想过多地从不同宗派加以比较。任何宗派在教理上的比较虽然有某些观点上差异,但毕竟都是标月之指,南方人往北指月,北方人往南指月。毕竟不知谁对谁错?徒争无益。有人把唯识当成文化、哲学、学术来研究也未尝不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只是价值取向不同而已,也没有什么可以厚非的。
  一. 正文
  (一)三自性的定义
  唯识三自性辨析最详尽的要数《成唯识论》,本文依该论为纲要,略述己解而已。关于三自性的定义。正如《唯识三十颂》曰:“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成唯识论》对《唯识三十颂》分三部分加以解释: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先解释遍计所执性。
  1.遍计所执性
  先解释遍计所执性,《成唯识论》第八卷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品类众多。说为彼彼。谓能遍计之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如是自性。都无所有。理教推征。不可得故。”意思是说遍计执可以分为能遍计和所遍计两种,能遍计是指周遍计度之心,能遍计的虚妄分别心种类很多。所遍计是指能遍计虚妄执着的对象,即是所妄执蕴处界等。所妄执的有我和有法,皆无自性可得。
  (1)关于能遍计
  依护法的正义来说只有第六第七识才有我法二种虚妄执着,所以称为能遍计,经中只说意识是能遍计,意是指第七识,识是指第六识。具有计度及分别的功能,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能遍计。而前五识和第八识并非是能遍计。只有第六第七识能执着我法,与慧心所和痴心所相应,因为我法二执是与无明俱有的。第八识并没有与慧痴二心所相应,所以不是能遍计,另外善心所也不是能遍计,第八识只是所熏,绝对是没有我法二执的。有漏心及心所不能证得圆成实性,都属于虚妄分别,虽然似乎有能取和所取的相,而不能称为能遍计。因为像佛的后得智无漏心似乎也有能取和所取的相,难道佛也是有我法二执的吗?佛后得智现身土等种种影像,如同镜子显像,并无能所二取。虽然第八识缘遍计种子,而不仅仅有缘遍计种子。关于遍计四句:一有遍非计,如无漏诸心及有漏善识,能遍广缘。而不是妄计执着。二有计非遍,如有漏第七识,恒缘第八见分,起我法二执,从第六识入生空观时,第七识还缘第八见分而起法执,所以称计而非遍。三亦遍亦计,即是众生染心,所谓与染污相应的第六识也。四非遍非计,即有漏前五识,及有漏第八识,各了自相分境,所以称“不遍”。没有计度而随念加以分别。所以称“非计”。以上简略说明能遍计。
  (2)关于所遍计
  关于所遍计《三十颂文》:“遍计种种物。”遍计所执之法,就是虚妄分别心对所缘境生起周遍计度的作用,分别执着为实法实我,这被分别的一切诸法即是所遍计。一切诸法皆依因缘而生起,所遍计即是依他起自性,《摄论》二卷六页云:“何者所遍计?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所遍计不是心外别有法存在,而是能遍计之识虚妄分别错认为有真实的存在,非有计有。就像在睡梦中的人以为有老虎要吃人的真实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就称遍计所执自性。又辗转说所遍计,如同计绳子为蛇,即是计麻为蛇。虽是彼境而非所缘缘者。如虽然计蛇时,却未必有蛇,仍只有绳子。所以蛇并非是所缘缘。也不是所遍计。当知遍计的所缘缘,仍然是依他起性。譬如妄计蛇时。仍即于绳起计。仍以本质绳子为疏所缘缘。眼识相分绳子为亲所缘缘。意识就会虚妄地生起蛇的恐怖。称为“非量”。名为遍计执也。
  (3)遍计所执与依他起的关系
  关于遍计所执与依他起的关系,《成唯识论》曰:“有义。一切心及心所。由熏习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亦依他起。遍计依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诸圣教说。唯量唯二。种种皆名依他起故。又相等四法。十一识等。论皆说为依他起摄故。”《成唯识论》依护法正义,认为一切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有漏无漏、染法与不染法、心王还是心所,都是由于熏习力所变成见相二分,见相二分是从缘而生起的,所以属于依他起性。而遍计执是依见相二分而妄执定有实我实法,亦有亦无,或亦一亦异,非有非无。或非一非异等执实戏论。《摄论》云:“一者唯量。义无所有故。二者唯二。谓有相及见识故。三者唯种种。谓种种相生起故。”世亲解释道:“唯量者。唯是识量。由所识义。无所有故。唯二者。成立有相及见故。即此一识。一分成相。第二分成见。此是眼等识二分故。唯种种者。即此一识。所起六尘为相。意识为见。意识境不定。故说唯种种也。”以上所说的识量,及由一识分出的六尘之相意识之见,这些都称为依他起。又“相等四法”指诸心心所各有四分,所谓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十一识”指一身识,谓眼等五界;二身者识,谓染污意;三受者识,谓意界;四应受识,谓色等六外界;五正受识,谓六识界;六世识,谓生生相续不断;七数识,谓算计一乃至无量;八处识,谓器世间;九言说识,谓见闻觉知四种言说,此九从名言熏习种子生;十自他差别识,依身差别,此从我见熏习种子生;十一善恶两道生死识,谓生死趣无量种,此从有支习气种子生。以上四分及十一识都是虚妄分别所摄,名为依他起性。由此可见,依他起之缘起法,通染、通净、通世间、通出世间、通有漏、通无漏、通凡、通圣,而遍计执则唯通染,通世间、通漏、通凡。
  2.释依他起性
  (1) 依他起定义
  关于依他起性的定义,《成唯识论》第八卷曰:“由斯理趣。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 依他起性即是缘起法,万法无自性,不能单独的生起,须依靠众缘的具备,才能生长。心王、心所及相见二分,有漏、无漏都属于依他起范畴。
  (1)依他起四缘及譬喻
  《成唯识论》卷八云︰“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 这里的‘众缘’是指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四缘具足则生心法,具足因缘与增上二缘则生色法。由此可知,一切有为之现象乃因缘和合则生,因缘离散则灭,说它有其实是非有,说它无其实是非无;这里用‘如幻事等’来譬喻,唯识宗为彰显诸法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一切为假有,无有实体,故立八种譬喻,以示此“非有似有”之义。八喻即:(一)幻事喻,谓色等所缘之六处,其体虽无,遍计度时,所缘六处似又显现,犹如幻事之实无似有。(二)阳焰喻,谓器世间实无,而系心、心所之所现,犹如阳光照射飘动之沙尘,闪耀如火焰,口渴之人视此幻境,以为前有流水。(三)梦境喻,谓外在器世间之爱、非爱之受用差别,犹如梦中本无男、女等种种外境,而起爱、非爱境界之受用。(四)镜像喻,谓诸法无实体,以善恶之思业为缘,而生爱、非爱之果,此果虚幻,犹如镜中所现之影像。(五)光影喻,谓诸法本无实体,而因诸识之转起,犹如由弄影而起种种之影像。(六)谷响喻,谓诸法本无实体,而转起种种言说戏论之相,犹如空谷回响,无实音声。(七)水月喻,谓诸法所缘之境无实体,而定心能起如实知、如实见之心法,恰如水中之月非实存,然因其性澄清乃能显现月相。(八)变化喻,谓遍计所执之有情虽无,然证真之诸菩萨为哀愍利乐依他所起之诸有情类而受生其中,恰如变化实不存,而能成一切事。
  (3)二种依他起性
  《成唯识论》卷八云︰“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或诸染净心心所法皆名分别,能缘虑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摄。”这里说依他起性又可分为染分、净分二种:(一)染分依他,指依虚妄分别之缘而生起的有漏杂染之诸法。(二)净分依他,指依圣智之缘而生起的无漏纯净之法。也可以称为圆成实,如佛的四智菩提。十力无畏等。
  3.圆成实性
  (1)圆成实定义
  关于圆成实的定义,《成唯识论》第八卷曰:“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关于圆成实名字,又可作圆成实相、圆成自性、第一义谛体性、真如,即是诸法所依之体性。略称为圆成实,具有圆满、成就、真实等三种性质,即:(一)圆满,依他起诸法之相仅仅局限于其自身之法体,不通余处;相对于此,真如之妙理则可周遍一切处。(二)成就,诸法具有空、无常、无我等共相;而真如之实体常住,无生灭作用。(三)真实,诸法之体虚妄不真;而真如之性常住遍通。
  (2)圆成实自性
  《辩中边论》中卷四页云:“此圆成实、总有二种。无为有为有差别故。无为总摄真如涅槃。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圣道。于境无倒故;亦名圆成实。”这里说明圆成实有两种:一无为圆成实,二有为圆成实。无为圆成实总摄真如涅槃。无变异故,即是圣智所缘之真如境界;有为圆成实总摄一切圣道。于境无有颠倒,即是一切圣智的功能,四智菩提、十力、四无所畏等;正如《瑜伽师地论》七十三卷十三页所说:“云何圆成实自性?谓诸法真如。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圣智所缘;乃至能令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粗重缚,亦令引发一切功德。”虽然圆成实可以分成无为有为二种,其实本质并没有什么差别。 如《显扬圣教论》六卷五页中所说:“问:圆成实自性、有几种?答:圆成实性、于一切处一味故;不可建立差别。”因此圆成实即是二空所显真如,同时又是四智菩提。《成唯识论》第八卷曰:“无漏有为。离倒究竟。胜用周遍。亦得此名。” 这里‘无漏有为’即净分依他。所谓四智菩提等。‘离倒’。亦可名为实。‘究竟’。亦可名为成。‘胜用周遍’。亦可名为圆。四智菩提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3)圆成实与依他起的关系
  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非一非异,圆成实在依他起的基础上,常远离遍计所执,以二空所显真如为性。在百法中的六种无为,便是圆成实性。依他起指,一切色心依正,迷悟染净诸法,都是仗因托缘而现起的如幻假有 ,但波由水起,绳依麻存,所以依他也有其实体,这就是圆成实的真如法性。依他起是如幻之有,实体却是一相平等,常住不变的无为不生灭法,二者是相依不离的,这是其一。依他起的实性,并不是由依他众缘所施设的圆成实名相,圆成实的显义也不离众缘所生的依他起自性,这是其二。所以《唯识三十论》说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 依他起性通于染净,而圆成实唯净而不染。又圆成实性是胜义谛,依他起性是世俗谛。二谛相待而有,不能分割,不能合并,所以是不一不异。如同波与水,绳与麻等譬喻。
  (二)三自性义类相摄
  1.三自性与六无为的关系
  《成唯识论》第八卷曰:“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何性摄耶。三皆容摄。心 等变似虚空等相。随心生故。依他起摄。愚夫于中妄执实有。此即遍计所执性摄。若于真如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圆成实摄。有漏心等。定属依他。无漏心等。容二性摄。众缘生故。摄属依他。无颠倒故。圆成实摄。”这里意思是说六无为法与三自性相互容摄,从心心所等变现出如幻的山河大地等相,万法仗因托缘而生起,随心所生皆属于依他起摄;假如愚夫无知妄执为这些相中有实我实法可得,即是遍计所执性摄;若于真如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则是圆成实摄。凡是有漏心等所缘六无为法。定属依他起所摄。若是无漏心等所缘六无为法,容依他圆成二性所摄。众缘生故,摄属依他,以无漏心故无颠倒,圆成实摄。
  2.二与七真如相摄
  《成唯识论》第八卷曰:“如是三性。与七真如云何相摄。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杂染故。余四皆是圆成实摄。”以上是三自性与七真如的关系,文义可见,虽然有称为七真如,其实都是同一真如,皆是圆成实所摄。此真如离一切名言相,只有根本智才能亲证的境界。但约义差别来说七种名,若是依后得智而建立的真如,都是圆成实所摄。或者是本来于无流转的真如中妄执而成流转,于本来是无苦集的真如中妄执而成苦集。即是遍计性所摄。又真如不变随缘,举体而为流转苦集诸杂染法,即是依他性所摄。
  3. 三自性与六法相摄
  《成唯识论》第八卷曰:“三性六法。相摄云何。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识及无为。皆有妄执缘生理故。”这里的‘六法’即是五蕴及无为法。凡是妄执此六法,皆属于遍计性。凡是缘生的六法,皆属于依他性。若是六法所依之理,皆属于圆成实性。
  4. 三自性与五事相摄
  五事即是指五法,一相、二名、三分别、四正智、五真如(如如)与三自性的关系,《成唯识论》第八卷曰:“三性五事相摄云何?诸圣教说。相摄不定。谓或有处。说依他起。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性。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意思是说圣教相摄法不一致,有的说依他起。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四事,圆成实性摄彼真如一事,而遍计所执则五事都不摄。《成唯识论》接着又列举三种不同,诸圣教中所说的五事。从文看来稍有不同,而义理却无相违背。都与第一种说法没有差别,不相杂乱,如需广知,请看《瑜伽师地论》。
  5.三自性与五相相摄
  所谓五相即是:一所诠相、二能诠相、三二相属相、四被执著相、五不执著相与三自性的关系,《成唯识论》第八卷曰:“又圣教中说有五相。与此三性相摄云何。所诠能诠。各具三性。谓妄所计。属初性摄。相名分别。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真如正智。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变似能诠相故。二相属相。唯初性摄。妄执义名。定相属故。被执著相。为依他起。虚妄分别为自性故。不执著相。唯圆成实。无漏智等为自性故。”意思是说所诠相、能诠相这二种相各自具有三性,若是虚妄所计,则属于遍计所执性摄。若是相、名、分别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于依他起自性。若是真如、正智,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则属于圆成实。二相属相为遍计执所摄,被执著相为依他起所摄,不执著相只为圆成实所摄。
  6.三自性与四真实相摄
  所谓四真实就是指:一世间所成真实、二道理所成真实、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此四真实与三自性的关系,如《成唯识论》第八卷说:“又圣教中说四真实。与此三性相摄云何。世间道理所成真实。依他起摄。三事摄故。二障净智所行真实。圆成实摄。二事摄故。辩中边论说初真实。唯初性摄。共所执故。第二真实。通属三性。理通执无执杂染清净故。后二真实。唯属第三。”这里有二种答案,玄奘大师认为世间所成真实和道理所成真实,前二种真实属依他起所摄;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和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后二种真实是属圆成实所摄。而《辩中边论》认为世间所成真实属于遍计执性所摄,第二道理所成真实通属于三自性,因为道理没有执无执染污和清净之分。执理则属遍计,无执则属依圆。杂染属依他,后二种真实只属于圆成实所摄。
  7. 三自性与四谛相摄
  三自性与苦、集、灭、道四谛的关系,《成唯识论》第八卷原文较长不引,只是把原意直白地列出来,如四谛中一一皆具三性。先是苦谛中有无常、苦、空、无我四种行观。每一种行观各有三性。无常观有三自性相摄:一无性无常,性常无故。所以属遍计所摄。二起尽无常,有生灭故,所以属依他所摄。三垢净无常,位转变故,所以属圆成所摄。苦观有三自性相摄:一所取苦,我法二执所依取故,所以属于遍计所摄。二事相苦,以是三苦之事相故,属于依他所摄。三和合苦,谓真如法与苦和合故,即属圆成所摄。空观有三自性相摄,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性非有故。二异性空,谓依他起法与妄所执自性有异故。三自性空,谓圆成实以二空所显真如为自性故。无我三观有三自性相摄,一无相无我,谓遍计所执,我相无故。二异相无我,谓与妄所执之我相异故,所以属依他所摄。三自相无我,二无我所显真如为自相故,属于圆成实所摄。集谛有三自性相摄,一习气集,所执自性执之习气,即属遍计所摄。二等起集,谓业与烦恼,即依他性所摄。三未离系集,谓未离障之真如,即属圆成实所摄。灭谛有三自性相摄,一自性灭,遍计自性本不生故。二二取灭,谓以择灭智,令能所二取不生故,属于依他所摄。三本性灭,谓真如之性本寂灭故,属于圆成所摄。道谛有三自性相摄,一遍知道,能知遍计所执性空故。二永断道,能断染分故,属于依他起所摄。三作证道,能证圆成实故,然遍知道,所以亦通后依圆之二性。以上有苦谛四种行观及集灭道三谛,七种各有三自性,句句搭配解释如上,可见三自性意趣之甚深微妙矣!
  8.三自性与三解脱相摄
  所谓三解脱即是:一空解脱门、二无愿解脱门、三无相解脱门。与三自性的关系。如《成唯识论》第八卷说:“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此三性相摄云何。理实皆通。随相各一。空无愿相。如次应知。”据文义搭配如下:空解脱门,则知遍计所执性空。无愿解脱门,于依他起之法无所愿求。无相解脱门,证圆成实,离有无之相,名无相。又曰:“缘此复生三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二自然无生忍。三惑苦无生忍。如次此三。是彼境故。” 此三无生忍亦可与三自性配对:一本性无生忍,我法本无故,即属遍计所摄。二自然无生忍,缘起无作故,即属依他所摄。三惑苦无生忍,究竟无生故,即属圆成所摄。
  9.三自性与二谛相摄
  所谓二谛即是:世俗谛与胜义谛,三自性与二谛的关系,如《成唯识论》第八卷说:“此三云何摄彼二谛。应知世俗。具此三种。胜义。唯是圆成实性。世俗有三。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显了世俗。如次应知即此三性。胜义有三。一义胜义。谓真如。胜之义故。二得胜义。谓涅槃。胜即义故。三行胜义。谓圣道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 而世俗谛又分三种:一假世俗,但有假名故,属遍计执所摄。 二行世俗,如蕴处界等,随缘生灭故,属于依他起所摄。三显了世俗,即安立世俗,以后得智安立真如故,属于圆成实所摄。胜义谛亦有三种:一义胜义,即是真如,乃是最胜之义理。二得胜义,即是所证得之涅槃,胜即义故。三行胜义,即是能证之圣道而为胜义。以上三种胜义谛,无变易、无颠倒,随其所应,皆属圆成实性所摄。
  10.三自性与凡圣智境相摄
  三自性与凡圣智境关系,如《成唯识论》第八卷说:“如是三性。何智所行。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性。非所缘缘故。愚夫执有。圣者达无。亦得说为凡圣智境。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圆成实性。唯圣智境。”意谓凡夫虚妄分别计度,妄执有实我实法,而圣人了达本无我法,故遍计执属凡夫智境所摄。一切凡圣智境皆是缘起法,属依他起性所摄。圆成实性,乃是圣智亲证之境,故唯是圣智境所摄。
  11. 三自性与假实分别
  三自性与假实的关系,如《成唯识论》第八卷说:“此三性中。几假几实。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非实。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意谓遍计所执属假亦可说非假非实,因为遍计执是虚妄安立之法,可以说它为假。又因为它无体相,所以亦可说它是非假非实。而依他起性判属有实有假,因为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它为假有。心心所色从而缘生,所以说为实有。假若无有实法,那么假法亦不存在,假法是依实法而施设的。圆成实性只能判属实有,因为不依他缘而施设的,乃是圣智境界。
  12. 三自性异不异分别
  三自性之间异不异的关系,如《成唯识论》第八卷中说:“此三为异。为不异耶。应说俱非。无别体故。妄执缘起真义。别故。”意谓三自性之间并无别体,所以说异也不对,说不异也不对,既然说不异何必要分三自性,既然说是异,可是三自性之间并无别体呀,所以只好说它是非异非不异。即是不思议真如法体,若是妄执此不思议真如法体则为遍计,此不思议真如法体随缘而起则为依他,此不思议真如法体之真义则是圆成实性。
  13.结略指广
  如《成唯识论》第八卷说:“如是三性。义类无边。恐厌繁文。略示纲要。”三自性的义类无边。可以通一切十法界五位百法乃至无边义理无有障碍,自在说之。今略示纲要,以摄无尽之意。
  二. 结论
  悲夫!凡夫二乘不知万法唯识,而妄计有外尘,心外求法,不能证得唯识实性,即是遍计执。若能通达唯识实性,即是圆成实。《宗镜录》云:“是以佛心如海。无一流而不入。佛心如镜。无一像而不生。佛心如珠。无一宝而不雨。佛心如地。无一种而不成。万像现于法身。诸义生于般若。则一文一字一念一尘。皆入不二之法门。尽住不思议解脱矣。”许多人都以为唯识学法相宗多谈差别法相,从不讲圆融,差矣!从《成唯识论》三自性来观,三自性圆摄法界无边意趣,可谓广矣!三自性通达一切诸佛菩萨秘密语言,可谓深矣!三自性通心心所法等五位百法,可谓精微矣!释迦如来、弥勒菩萨、无著、世亲、玄奘、窥基所共称叹,可谓信矣!祈愿法界一切有情同契唯识实性。慈恩云:“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
  参考文献:
  《瑜伽师地论》
  《成唯识论》
  《唯识三十颂》
  《宗镜录》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