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概观
2014/9/3   热度:359
《成唯识论》十卷 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是唯识宗核心典藉。 一、作者 《成唯识论》是《唯识三十论》的集注。《三十论》世亲菩萨撰。世亲是无著的胞弟,唯识学的集大成者,原在有部出家,不久便通达犍陀罗一带流行的有部教义,旋即研究经部,当时正统的有部思想在西北印的迦湿弥罗,由世友等领导的结集的《大毗婆沙论》保存那里,严禁外传,世亲为探讨婆沙义,设法混进迦湿弥罗,研习多年后,回到犍陀罗,汲取经部思想,写出不朽的著作--《俱舍论》。 世亲遍通小乘教义,却不信大乘,甚至否定大乘是佛说,这时无著在中印度弘扬唯识教理,得知世亲识解超群,聪明过人,只是对大乘佛教缺乏认识,存有偏见,深恐其造论诽谤大乘,致招恶报,乃假托有病,去信招之,世亲来了,无著又派门人去迎候,夜住伽河畔的伽蓝,让弟子在世亲的隔壁房间高声读诵《华严经。十地品》,世亲毕竟是个大根机的人,一闻经语便觉大乘法的甚深微妙,懊悔过去对大乘的攻击,以为诽谤罪发源于舌,要割断舌头,忏除谤法之罪。无著对他说:汝以舌谤法,岂断舌而罪消除,但应赞释大乘,补过自新,若徒杜口绝言,其利安在?世亲听了兄长的劝告,从此极力弘扬大乘,为无著创立的唯识理论发扬光大。 世亲一生著述丰富,传有于部论主的称号,即先造小乘论五百部,后撰大乘论五百部。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汉译论典看:有小乘有部、大乘唯识、法华、涅盘,他方净土等各种论著。就唯识方面:汉传的有《十地经论》、《摄大乘论译》、《辨中边论》、《大乘成业论》、《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等。其中《唯识三十论》是世亲最后的作品,它总结整理了前期各种经论中的唯识思想,是代表着世亲在唯识学上的最高成就。 很可惜的是世亲写完《三十论》颂文后,未及造译,便谢世了。世亲生卒年代约在公元五世纪,此后一直到七世纪的二百年中,在印度学术界出现一般研习唯识的热潮,他们以《三十论》作为研究中心,参照弥勒、无著的各种论著,各抒己见,写出了印度唯识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一页。 然而,研究《三十论》究竟有哪些人呢?据向来传说,世亲入灭后,注释《三十论》的有二十八家,而闻名于教界的,古来称为十大论师:一、亲胜;二、火辨;三、德慧;四、安慧;五、难陀;六、净月;七、护法;八、胜友;九、最胜子;十、智月。此外著名的还有:德光、陈那、胜军、亲光、戒贤等。就十大论师中:亲胜、火辨与世亲同一时代,其他人都生活在世亲灭后。于中德慧是安慧的老师;与安慧同时的有护法、净月、难陀、为护法弟子是胜友、最胜子、智月。《成唯识论》是以护法注释为基础,参照安慧,难陀等说,糅台而成的。 二、翻译 《成唯识论》是玄奘三藏翻译的,奘公游学印度十七载,携归大量梵本,回国后,虽广译三藏典藉,然其主体在于法相唯识,而最能体现唯识思想的一书。就是《成唯识论》。翻译时间在显庆四年(六五九),据《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说:奘公译《成唯识论》时,原想把十大论师对《三十论》的注释,一一译出,并指定神访润文,嘉尚笔受,普光检文,窥基证义,但数日后,基师求退,奘公问之,基乃请求参糅十释:并曰: 况群圣制作,各驰誉于五天,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情见各异,禀者无依,况时渐人浇,命促慧舛,讨支离而颇究,揽殊旨而难悟,请错综群言,以为一本,楷定真谬,权衡盛则,久而遂许,故而此论行焉,大师理遣三贤,独授庸拙。 窥基认为十大论师的注释内容分歧很大,且分布在五印度,现在如果一一都译出,恐怕后人没有那么多时间云研习,而观点的不同,又会造成学者思想混乱,所以有必要综合十释,评判真谬,权衡得失。奘公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就以护法的思想为中心,参酌调和九家之言,译成《成唯识论》,独受窥基。 三、造论目的 世亲为何撰写《三十论》?诸论师们又何故比纷纷注释弘扬呢?依《成唯识论》卷一说: 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廖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又为开示廖执我法,迷唯识者令达二空,于唯识理如实知故。复有迷廖唯识理者:或执外境,如识非无;或执内识,如境非有;或执诸识,用别体同;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令于唯识理得如实解,故造斯论。 这段论文有三个层次,依窥基说包含了安慧、火辨、护法三位论师的主张,代表着十大论师的造论目的,其含义可以归纳为二: 一、是为了破我法执显唯识理:凡夫、外道于诸法相起我法执,由我执起烦恼迟障,法执起所知障,造作诸有漏业,导致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今说唯识,明依他起,是为证二空,断二障,圆成二果。 二、破大小乘学者的偏执:在佛陀灭后的印度,初五百年是以有部为首的部派佛教盛行,大乘佛教不过隐行而已,到六百年马鸣出世,大乘才露端倪,继有龙树应运而生,依《般若经》,造《中论》、《十二门论》等,破斥小乘诸法实有思想,单场一切法缘起性空。但有些人根机太差,不能冥契即有即空的中道,却偏执于空,以致堕于断见。 到佛灭后九百年无著、世亲出世,依《深密》、《瑜伽》等经论创立唯识中道教,但有些论师对于心识的看法还固守已见,如《摄论》第四说一意识者,以为诸识用别体同;或如小乘经部觉天论师等,主张心所即心,为扫除这些偏见廖执,显示心有境空的唯识中道之理,所以论主撰写本论。 四、所依经论 试凡一宗的成立,必有其依据教典,否则便是私见胸臆之谈,难以令人接受,唯识宗祖窥基大师为取信于人,显立说有所依据,在《成唯识论述记》,举出六经十一论,为本论所依,现在列如下: 六经 一、《解深密经》,前后共有四种译本:(1)、《深密解脱经》五卷,元魏菩提流支译。(2)、《佛说解节经》、一卷,陈真谛译。(3)、《相续解脱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4)、《解深密经》、五卷;唐玄奘译。 二、《华严经》,有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本和唐实叉难陀的八十卷本。 三、《如来出现功德经》、汉地未有传译。 四、《大乘阿毗达磨经》,汉地未有传译。 五、《楞伽经》,汉地共有三种译本:(1)、名《入楞伽经》、十卷,元魏菩提流支译。(2)、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3)名《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唐实叉难陀译。 六、《厚严经》又称《密严经》,三卷,唐地婆迦罗译。 十一论 一、《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慈氏菩萨造,玄奘译。 二、《大乘庄严经论》、十二卷,本颂慈氏说,释论世亲造,唐波罗颇密多罗译。 三、《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无著造、玄奘译。 四、《集量论》四卷,陈那造,玄奘译。 五、《摄大乘论》、三卷,无著造,汉地传译本论和世亲、无性释论共有七次。 六、《十地经论》十二卷,世亲造,菩提流支译。 七、《分别瑜伽论》慈氏造,汉地未有传译。 八、《观所像缘论》一卷,陈那造,玄奘译。 九、《二十唯识论》世亲造,汉地传译次:(1)《大乘楞伽唯识论》、一卷,菩提流支译。(2)《大乘唯识论》、一卷,真谛译。(3)《二十唯识论》、一卷,玄奘译。 十、《辨中边论》、本颂慈氏说,释论世亲造,汉地共有二译:一名《中边分别论》二卷,真谛译,二名《辨中边论》三卷;玄奘译。 十一、《阿毗达磨集论》十六卷,本论无著撰,师子觉造释,玄奘译。 以上六经十一论是《成唯识论》的理论依据,而《成唯识论》是唯识宗核心典籍,所以六经十一论是唯识宗的所依教典。 五、组织结构 《成唯识论》是《唯识三十论》的注释书,《三十论》的构造也就是本论的结构。《三十论》的组织结构在《述记》中有三种三的分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分相、性、位:即三十颂的前二十四颂辨说唯识相,广明依他起;第二十五颂阐明唯识性,显示圆成实,最后五颂说明唯识位,即十三住等。先明相者,因为众生无始时来,虚妄分别,妄计二取为真为实,执我执法具生二障,随障造业招感苦果,菩萨大悲,为破除有情我法二执。显离妄心无别二取,因缘所生唯识所变,所以最初种种方便,广分别说唯识相。虽知此心虚妄显现,如果不证真性,还是不能了解妄相,正如经中所言,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所以次明唯识性。说明唯识性是为了有情断妄证真,成就佛果,可是如来功德殊妙无边,并非随便修习,就能证得,所以第三明唯识位,显示从凡夫到佛果的过程,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五位,十三住的修行。这是根据《成唯识论》卷九(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于几位,如何悟入)一文,所作的分科,现对照《三十颂》,为: 唯识三十颂组织结构包括:1、唯识相(前十四颂);2、唯识性(第二十五颂)--此诸法胜义,即味识实性3、唯识位(后五颂)它包括(1)、赏量位--乃至末赴识,犹末能伏灭(2)、加行位--现前立少物,非实往唯识(3)、通达位--若时于所缘,离二取相故(4)修位--无的不思议,便证的转依(5)、究竟位--此即无漏界,大牟尼名法。 而第1点唯识相(前十四颂)又包括--略标与广释,其中“略标”包括(1)释难破机---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2)标宗均识---彼依识所变;(3)彰能变体---此能变唯三,及了别境识。“广释”包括1、明能变相;2、正辨唯必---是诸识转变,故一切唯识;3、通释妨唯:一、释违理难--由一切种识,复生余异熟;二、释违教理--由彼彼遍计,所执我法性。 其中“明能变相”包括1、异熟能变:它包括(1)三相门--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2)、所缘行相门--不可知执受,处了;(3)、心所相应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4)、五受相应门--唯舍受;(5)、心性分别门--是无覆无记(6)、心所例同门--触等亦如是;(7)、因果譬喻门--恒转如瀑流;(8)、伏断住次门--阿罗汉位舍;2、思能变:它包括(1)、举体出名门--是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2)、新依门--依被转(3)、所缘门--缘彼(4)、体性行相门--思量为性相(5)、心新相应门--四烦恼常俱,及余触等俱(6)、三性分别门--有覆无记摄(7)、界系分别门--随所生所系(8)超灭分位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3、了别能变:它包括:(1)、能变差别门--次识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2)、三性分别门--了境为性相(3)、三性分别门--善不善俱非(4)、相应俱受门--此心所遍行,寻伺二各二(5)、所依门--依止视本识(6)、俱不俱依门--五识阴缘赴,如涛波依水(7)、超灭分位门--意识常现起,睡眠与阀经。 此外还有初、中、后和境、行、果的二种分法,详见于《述记》中,此不赘述了。 六、内容大意 《成唯识论》代表着唯识学在理论上的最高成就,它会集了印度佛学界以护法为中心的唯识研究成果,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逻辑严紧。全论思想围绕着成立唯识,到证得唯识,分破执、显理、释难、行果四个方面,下面依次介绍:(一)破执:唯识学所要破的是我法二执。为什么先要破执呢?一、二执是众生生死根本,凡夫由二执起二障,造作诸恶业,以致招感苦果。二、众生由于执我执法,起种种邪知谬见。如论中所学:世间众生执即蕴我,外道数论、胜论等执离蕴我,小乘犊子部执非即蕴非离蕴我;在法执方面;数论立二十五谛(自性、神我、大、我慢、五唯、五大、十一根)为实有,以此说明宇宙人生的根源,现象及展开过程;胜论立六句义(实、德、业、同、异、和合)为实有;顺世外道执地、水、火、风极微实有、恒常,所生粗色虽无常,也是实有;小乘有部执过去,现在、未来诸色实有,法体恒有。这些执都障碍了对唯识无境的认识,所以论主在显唯识理之前,一一列出,进行破斥,以示离心之外我法皆了不可得。 (二)显理:是显唯识无境的道理,论中先示三能变体,再明诸法唯识。 三能变,即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初能变指阿赖耶识,为异熟能变,本论以五教十理论证,又用八段十门说明。 五教 (1)引《太乘阿毗达磨经》(无始时来界)一颂。 (2)引《大乘阿毗达磨经》(由摄藏诸法)一颂。 (3)引《解深密经》(阿陀那识甚深细)一颂。 (4)引《入楞伽经》(如海遇风缘)二颂。 (5)引小乘经中密意说第八识,如大众部之根本识等。 十理 (1)持种证:染净诸法的生起必有种子作为亲因缘,而种子要有受熏和相续不断的保存者,在八识在唯有阿赖耶识才能承担此任。 (2)异熟证:有情造善恶业必有真异熟识来招感生死果报:且为根身、器界生起的所依,前七转识都有间断,不能作为果报主体,由此证知有阿赖耶识。 (3)趣生证:有情流转五趣四生,需要有一个具备相续不断、实有、遍三界、不是杂生法的主体,在死有与生有之间过渡,前七转识诸法都不具备,可知别有阿赖耶识。 (4)执受证:有情的色身之所以生存不坏,是因为有识在执受着,能执受识必备先业所引,无覆无记,是一卷、遍持五根、相续不断五义,眼等诸识无如此义,是见有阿赖耶识在执受。 (5)寿识证:经言:寿识三互相依持,有情生命相续不断。此中识者,一定是阿赖耶识,以前七有间断故。 (6)生死证:有情在生死时身心昏昧,六识不起,此时必有阿赖耶作为生时执受羯罗蓝或死时渐渐离开身体者。 (7)名色互为缘证:名,指非色四蕴,色是相身,名色包括了前七转识和相身,经云:识与名色更互相依。假如没有阿赖耶识,此识又指什么呢? (8)四食证:食有四种: 一、段食,二、触食,三、思食,四、识食。此中识食是有情一期根身的维持者,前七转识有间断故不能维持,唯有阿赖耶识有间断故不能维持,唯有阿赖耶识才能作为识食。 (9)灭定证:灭尽定是因为灭去意识得名,然而经教中说:灭尽定识不离身。此识如果不是阿赖耶识,又是指什么呢? (10)染净证:心生染净诸法,是因为心受染净法的熏习,并含藏其种子,除了阿赖耶识谁能作为染净心呢? 八段十门(即八段中包含着十门) (1)自相门:是阿赖耶识,具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因为在转几成圣的三位过程中,阿赖耶识一名最袂舍去,我执所执过失贪偏重,所以称曰自相。 (2)果相门:是异熟识。为有情生死果报主体,具备三义:一、体是无记,二、相续不断,三、普遍三界。又异熟识一名,宽且不共,所以得名。 (3)因相门:即一切种,为诸法生起的亲因缘,是构成阿赖耶缘起的最重要部分。论中以十门广辨种子,又明种子熏习相,主要如种子的定义,种子与阿赖耶关系,种子的性质,种子的来源,种子的特色,种子的熏习情况等。其中种子的来源问题,列举了护月的本有说,胜军的新熏说,护法的本有亲熏说。译者站在护法的立场,对前二种说法,逐一驳斥。 (4)所缘门:为赖耶所变的种子、相身、器界、种子是相、名、分别习气;相身指眼等五根,这二种是被赖耶识所执受的,器界是山河大地等身外之物。赖耶识中的种子、有依共业熏成的共相种和不共业熏成的不共相种,由共相种成熟变似色等器世间相,不共相种成熟变似相身。又有情所缘境相,是有情各自变现的,以自所变为自所缘,行相杖之而得生起。 (5)行相门:指识的能缘作用--见分。论主在这里广论心体结构:列举了安慧的一分说(自证分)、难陀的二分说(见分、相分)、陈那的三分说(自证分,见分,相分),护法的四分说(证自证分、自证分、见分、相分)。译者同情四分说,以为安慧知体而不知用,难陀知用而不知体,陈那所说也不尽理。又对前三家所引经论进行会通,以示四分说最为合理。 (6)相应门:为与赖耶相应心所,是五遍行。 (7)五受门:赖耶识在五受中,唯与舍受相应。因为行相极不明了,是真异熟,为未那所缘故。 (8)三性门:三性是善、恶、无记。赖耶识唯与无覆无记相应,因为是生命主体,善染所依及所熏性故。 (9)因果门:阿赖耶识的缘起因果,如暴流水一般,相似相续,不断不常,刹那生灭,恒现在有,并依现在一刹那,有酬前因之用,假立过去因、有引当果之用,假立未来果。此三世中,过去、未来都是假的。 (10)位次门:是指阿赖耶识的舍断位次,有舍名和舍体二种不同:舍名是舍阿赖耶识名称,论中列举护法、难陀二说,其中以护法所说的,阿赖耶识名称在二乘无学回心的渐悟菩萨和大乘八地以上菩萨舍赖耶名为正义,舍体是舍异熟识体,菩萨修行到十地时,起金刚无间道,断尽二障种子,熏增上品无漏种子,引发纯净的无垢识;至解脱道,转舍有漏异熟识,转得无垢清净识。并说明净识相应心所,性质等。附列赖耶异名,以五十理论证实有阿赖耶识。 二能变,是未那识,为未那能变,论中以二教六理论证,又用八段十门说明。 二教 (1)引《入楞伽经》(藏识说名心)一颂。 (2)引《解脱经》(染污意恒时)一颂。 六理 (1)不共无明证:经中说有不共无明,微细恒行,覆蔽真实,以至异生,恒处长夜。此不共无明必有相应心王,这心王不能是第六识,因为意识有间断;也不能指第八识,因为赖耶无覆无记,可知必有恒行第七识体。 (2)六二缘证:前五识的生起都有所依根和所缘境,第六识也应如此,如无第七,意识则无所依之根。 (3)意名证:经中说:思量名意,如果不承认未那识,这意又指什么呢? (4)二定差别证:无想定与来尽定同是无心定,一种却是凡夫的,一种则是圣人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就是因为前者有染污意。如果没有染污意,怎么判别二定呢? (5)无想有染证:无想天有情一期生中,前天心心所虽灭,但还是有漏的,可见必有染污意。 (6)有情我不成证:有情善、染、无记心中恒带我执,以至有情不能证空成圣,就是因为么七恒作染污依止。 八段十门 (1)标名门:梵语未那,汉译名意,是思量义,恒番思量性余识故,又为意识不共依止故。 (2)所依门:未那识的依止是阿赖耶识,论中列举了难陀和护法二种说法:难陀以为所依赖耶是种子赖耶,不是现行识,护法则以种子赖耶为因缘依,现行赖耶为不共俱有依。又泛论三种所依:一、因缘依、二、增上缘依、三、开导依,论主举出难陀、安慧、净月、护法四家说法,以护法义为正,其余皆不尽理。 (3)所缘门:未那所缘境界也是阿赖耶识,有难陀、火辨、安慧、护法四说。前三家依《瑜珈》、《对法》、《头扬》,主张未那有我所执,或谓未那执第八心王为我,心所为我所(难陀)或谓未那缘第八见分为我,相分为我所(火辨);或谓未那缘第八现行为我,种子为我所(安慧)。但在护法看来都不应理,以为未那一类恒相续生,又一味转,不可设有二执相并,只缘赖耶见分为我而已。(4)体性门、(5)行相门:未那以思量为体性又以思量为行相,未转依时恒思量我,转依后恒思量无我。(6)染俱门、(7)相应门:与未那相应心所有十八种:即我痴、我见、我爱、我慢、五遍行,别境中慧,八大随烦恼。其相应受在五受中,唯是舍受。 (8)三性门:未那在未转依位,是有覆无记,已转依位,则是善性。 (9)界系门:是讨论未那识的活动情况。未那识的活动是取决于阿赖耶识,即不论赖耶识生于何地,未那识也跟着生于何地,任运恒缘自地藏识为自内我。 (10)隐显门:是说明未那识的伏断位次。未那的断灭有三位:一、阿罗汉位,二、出世道位,三、灭尽定位。此中阿罗汉位为永断;出世道、灭尽定为暂时伏断。又关于三位无未那有安慧与护法的不同说法;安慧以为三位无未那是说没有未那识体,这第七唯与生执根应无漏必无未那,染污之外更无未那自体;护法认为三位无未那者,是说无染污未那,只是在未那上去染污义,不是没有第七识体;又此识不仅和我执相应,也和法执相应,以迷体方迷用故。论中还广辨未那三位,引教、理论证在六识之外别有未那。 三能变,是前六识,称了别能变,由七段九门说明,以前六为大小乘共教,故不需教理论证。 七段九门 (1)体别门:由依、发、属、助、如五义,依六根立六识名。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在未自在位,依根别别缘境;到自在位,则能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界 (2)自性门(3)行相门:六识以了别六尘境界为自性,又以了别六尘境界为行相。 (4)三性门:前六识俱善、不善、无记性。同善心所相应时即成善性,同烦恼心所相应时即成不善性,不与善烦恼相应时即成无记,又三性同时有俱不俱二说,论中具出教理依据,并以护法的俱转说为正义。 (5)相应门:与六位五十一心所相应,论中广释五十一心所。 (6)受俱门:同三受相应,以前六体有间断,易转变故。又三受俱不俱起,论中具引二种说法。 (7)所依门:前六识的生起都以赖耶种子为因缘依,现行赖耶为共依,又前五识以五根为不共依,意识以意根为不共依。 (8)俱转门:是讨论前五识生灭情况,前五识的生灭是随着因缘,而作为前五识因缘时常变化不定,因此前五识有时俱起,有时不俱起。 (9)起灭门;是说明意识生灭情况:意识不同前五,它有三大有利条件:一、与寻伺相应,二、不须他引,三、内外门转,所以它能时常现行,但也有五种情况下不得生起:即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重睡眠,开绝七、八二识恒时生起附论八识俱转情况,识体一异等。 已明能变识全,再辨诸法唯识,诸法唯识是说明了一切法由识所变,变有二种:一、因能变:又曰生变,是转要义,由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等流、异热二种种子:等流种子具漏无漏二性,是前七转识现行时所熏成的种子,能为八识三性诸法生起的亲因缘;异熟种子具有漏善不善性,是前六识有漏善恶行为所熏的业种子,为招感异熟果的增上缘种,由此二种种子因缘成熟时展现出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二、果能变,又曰缘变,是变现义,即八识自体现行时,各各变现相见二分,见分为能缘之心,相分为所缘之境,凡夫所执我法,都不离相见二分,所以一切唯识,又为成立唯识,论主假设外人提出九难:一、唯识能因难,二、世事乖宗难;三、圣教相违难,四、唯识成空难,五、色相非心难,六、现量为宋难;七、梦觉相违难,八、外取他心难,九、异境非唯难,论中广释九难,以成立唯识,其内与《唯识二十论》大多相同。三、释难:这一部分内容,是假设唯识无境理论自身的予盾,及与他教的相违,论主针对来问,一一给予解答: (1)问:如果唯识无境,为何世间圣教说有我法? 答:世间、圣教所说我法都是假有,世间凡夫所执我法是无体随情假,圣教所说我法是有体施设假,这二种我法都依识所变现相见二分假设,如果离开相见,我法都了不可得。 (2):问:心随境起,外境既无,心识如何生起? 答:虽无外境。但由本识中一切种为因,现行识为缘,因缘和合,心识自然生起。 (3):问:有情的流转生死是由善恶业所感,而造业是缘善恶境起,如果没有外境,如何起感造业,生死相续呢? 答:有情生死相续是以二取习气为因缘,业习气为增上缘,如此二种习气无尽,则有情生死无穷,何假外境。 (4):问《解深密经》说有三性,如果心外无境,应只有依他起一性,为何说三性? 答:三性也不离识,以众缘所生心心所及所变现等为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为遍计执性;于依他起上除去二执,所显识等真性为圆成实性。 (5)问:既有三种自性,何故《般若经》说诸法空无性呢? 答:一切法无性是佛陀密意说的,其实在三种自性中。只有遍计执真正无性,依他起已圆成实都是假说无性,非性不无也。 四、行果:论曰:如是所成唯识性相,谁于几位?如何悟人?谓具大乘二种姓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是说悟人唯识者要具备大乘二种性:一、本姓住种姓:即无始来依附本识中法尔无漏种;二、习所成种性:即闻法界等流法己,闻所成等熏习种子,如是之人方能略于五位渐次悟入唯识,五位是:一、资量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 资量位:从菩萨初发菩提心至还未起顺抉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以来是也。在此位中菩萨广修六度万行,积集福智二种资量;又由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资量力对唯识性相深能信解,但因未能通达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仅能制伏由粗分别而起的二障现行,至于细分别的二障种子还是未能伏灭。 加行位:菩萨长期修习福智二种资量,顺解脱分满巳,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经过、顶、忍、世第一法,伏除能所二行取,这一过程称为加行。加行位主要是伏除由虚妄分别引起的二取执,为进入见道做准备,然二执无始形成,根深蒂固,要假定慧力量,才能给予铲除。所以菩萨在位修明得定,发下品寻思,观名、义、自性、差别皆自心变,观所取空;顶位修明增定,发上品寻思,重观名等四法,皆了不可得;忍位依印顺定,发下品如实智,即于下忍印所取空,中忍业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修无间定,起上品如实智,印二取空。然能观心上犹有空相未除,所以不同见道。 通达位:菩萨通过了、顶、忍、世第一法的不断加功用行,在证入世第一法的次一刹那,发起无漏根本智亲证真如,智境台一,平等平等,这就是通达位。以具初见真理,又称见道。见道有真见道和相见道:真见道是无漏根本智亲证真如,断分别起的二障种子,舍去习气。相见道是后得智学习真如的断证道理,此有三心的非安立观,十六心的安立谛观等。 修习位;通达位虽然顿断了分别起的二障,但俱生二障还没有开始动摇,因此,菩萨入地之后,不断的修习真如观及十波罗密,经过十地,断十种障,证十真如,得二转依这一过程称为修习位。修习位的主要内容是转依,转依有四种意义:一、能转道:是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此能伏断二障种子。二、所转依:有持种依和迷悟依的不同。持种依是阿赖耶识,具染净种子,圣道转得净种,转舍染种;迷悟依是真如,为迷悟根本,凡夫迷之则流转生死,圣人悟之则清净解脱。三、所转舍:有所断舍和所弃舍,所断舍是二障种子,在真无间道现前彼便断灭;所弃舍是余有漏并劣无漏种,金刚喻定现前时,引极纯净本识,非彼依故,皆永弃舍。四、所转得:有所显得的大涅盘和所生得的菩提四智。 究竟位:依三大阿僧祗劫,五位修行,所成就的二转依果,为究竟位。此有真涅盘及大菩提的不同;大涅盘由断二障之所显得,大菩提由断二障之所生得。由此成就三身四智,种种净土,转大法轮,说法利生。 七、特色 《成唯识论》是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心与以住唯识典藉相比,有它自身的特色。 (一)全面破斥小乘,外道实有境执,处处运用因明:如《论》卷一、二的释(由假说我法)中,广列世间异生、数论、胜论、涂灰、声论、顺世、犊子、有部等种种实我实法的不同主张;又在释九难以成唯识中,也列举世间、小乘之实法执,论主一一运用因明进行破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外境是怎么不能成立的。此外,在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时,往往广引小乘及唯识诸师异说,或立或破行文常用因明轨式,益见立说的精严,同时也给因明学的运用提供了典型的范例。 (二)在解释颂文时,常常推行出广论:像释(一切种)中,以十门分辨,广论种子的定义、来源、性质、与赖耶的关系,能熏与所熏情况等。在讨论未那所依时:泛论因缘、俱有、开导三种依义,以及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因果道理。在释不假外境心识生起中:广谈四缘、十因、五果。在释有情生死相续中:阐明三种习气、十二有支、二种生死。在释遍计等三性中:以十门分别,阐述三性与诸法关系。释(无得不思议)一颂中:广辨十地、十波罗密多、十一障、十真如及二转依果等。释(此即无漏界)一颂中,广明三身相别及其殊胜功德。这些广论对各项法义都作了总结,简别了不正义和不备义,使不能成立,可谓精博之至。 (三)糅合十家之说,以护法论释为基础,以安慧、难陀等说为对照,相同义从略,异义列前,冠以(有义)二字,护法正说居后,如解释《三十论》旨趣段:火辨解为断二障,证二空,悟唯识理;安慧解为令生正解,得二胜果,护法解为破诸邪执,显唯识理。又解种子来源中,先举护月种子本有义,难陀种子新重义,再说护法种子具本有新种义。又考察诸识结构时,依次列举安慧的一分说,难陀的二分说,陈那的三分说,护法的四分说。又解释未那所依时,先说难陀的未那所依唯种子赖耶;后指出护法正义。这些例子举不胜举,今天我们虽然无缘见到印度诸大论师《三十论》的注释本,但却可以从这些不同的说法中,窥见一斑。 (四)继承前期各种经论中唯识思想,使唯识理论体系完整化。如对赖耶识的论证:赖耶的论证最早见于《瑜伽论、摄抉择分》,论中从依止执受等八个方面说明,《显扬圣教论》继承此说,到无著《摄大乘论》,论据方面渐趄严密。 本论在此基础上删繁补缺,成为著名的五教十证。又像三能变识体--八识,在本论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中,尽管都有说明,但显然是很笼统的,本论则从释名、出体、所缘、行相、相应、伏断位次等方面,分别以八段十门、七段九门,作了系统的说明。又如讨论种子时,广引各种经论以十种分别。 成立唯识时:除了从理论上正面建立,还假设外人问难,释难以成唯识。在唯识行果问题上:举出了能行的人,所修的法,时间,过程,断证位次,一一无不详尽说明。 今天我们学习唯识,只要读了《成唯识论》,就能全面了解唯识学教理行果了。 八、注释及流传 奘公门下人才济济,代表着正宗唯识思想的《成唯识论》一书译出后,大家纷纷加以注释,在诸注释中。最为权威的,当推窥基撰的《成唯识论述记》,基师为本论笔受者,亲得师承,奘公在印多年,究得唯识要义,尽授于彼,所以学习本论如果离开《述记》,则无法弄清各家异说,不能辨了是非邪正,窥基还另撰《掌中枢要》四卷,《别钞》十卷,《料简》二卷,补充《述记》所未详。继承窥基思想有慧沼,著有《了义灯》十三卷,发扬师说,详破圆测,道证异义。慧沼之后有智周,著有《演秘十四卷,解释《识论》及《述记》,进一步发挥慈恩唯识正义。三个《疏》及《述记》,代表着唯识正宗所在,是研究唯识学不可缺少的典藉。 继承唯识正统思想的还有,慧沼门下的义忠、道邑、道献等诸师。义忠撰有《钞》三十卷、《纂要》;道邑有《义蕴》五卷,解释慈恩《述记》。智周门下有如理、崇俊、从方等。如理有《疏义演》十三卷、《谈微抄》五卷,《演秘释》五卷。崇俊有《义翼》七卷,《注》二十卷。以上为本宗正统学者的注释。 在奘公门下,与窥基注疏相先后的,有圆测《疏》十卷,普光《钞》八卷,慧光《疏》四卷,玄范《疏》十卷,义寂《未详决》三卷,这些与《述记》合称六家。圆测门下有道证、胜庄、大贤等,道证会采集六家之说而折衷于圆测,撰《要集》十四卷:胜庄著有《决》三卷;大贤有《学记》八卷,另著《抉择》一卷。此外,见于著录的书名还有道化《要决》二卷,神雄《广述》六卷,元晓《宗要》一卷,景光《量》二十五卷,《记》二卷,顺《料简》一卷,清素《记》十卷。这些著作十之八九都已散佚不传了。 本论的研究到中唐以后渐衰,经唐武会昌法难,最重要的《述记》、三个《疏》也烟灭无闻了,本宗命脉基于断绝。到了明清之际,唯识学的研习再次抬头,有明昱撰《俗证》十卷,通论撰《集解》十卷,王肯堂撰《证义》十卷,广承撰《音义》十卷,大真撰《合响》十卷,大惠撰《自考》十卷,智旭撰《观心法要》十卷,智素撰《音响补遣》十卷,这些注疏都是直接解释本论,各抒已见,虽不能完成符合原义,但亦别具特色。 清未以来,有杨仁山居士从日本取回了诸宗注疏,刻印流通,唯识学的研究再度进入热潮,本论作为唯识学的核心典藉也受到教界的广泛重视。在居士界,南京有欧阳渐无创内学院,专弘法相唯识,撰有《唯识讲义》、《唯识抉择谈》。北方有韩清净创三时学会,撰有《成唯识论述记讲义》。在出家大德中,对唯识的宏扬项献最大的首推太虚大师,撰有《唯识讲要》、《唯识学概论》、《新的唯识论》等,又有慈航法师撰《成唯识论讲话》,演培法师撰《成唯识论讲记》。此外,《三十论》的注释书则彼彼皆是,本论是《三十论》的集注,注解《三十论》必须在理解或消化本论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古论》的注疏也都是本论的缩影。 笔者多年讲授《三十论》,原先仅看一些《三十论》的浅易注释,一旦涉及到重要问题未能解决时,才查阅《成唯识论述记》,于中得到一知半解。随着学习唯识的深入,尤其读了芝峰译的《三十论讲话》后,始对本论有了大概了解,同时出产生了精读的愿望,本文是笔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多年学习《三十论》的粗浅认识,提纲携领的撰述于此,希望能成为学习本论的入门方便。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