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菩萨讲义


2014/9/4    热度:383   

 HT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菩萨讲义

   菩萨讲义—一 海涛 辑

  1.菩萨戒的四种他胜罪是什么呢?无著菩萨在《菩萨地论》中说:

  第一、以贪心来自赞毁他。比如对施主、财产生起贪执,为了防止他人跟自己争,于是说这个上师不好、那个道友不好。

  第二、以吝啬心不作财、法布施。遇到乞丐和可怜众生时,一点都舍不得布施;或者在遇到一些真正的法器时,也不给他传显宗密宗的有关法要。

  第三、以瞋恨心损害别人,而且不接受别人的忏悔。比如两个人吵架了,后来对方觉得自己不对,向你忏悔,但你根本不接受。

  第四、以愚昧无知的心舍弃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自己独创一些虚假的法,并宣扬说我的教法对众生如何如何有利。

  2.菩萨戒与其他戒律有一点不同,如果犯了的话,可以重新受持。不过,重新受持的方式,龙猛菩萨与无著菩萨的观点各不相同。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犯了根本戒之后,可以重新受三次,三次过后就不能再受,就像别解脱的某些戒律一样;而依龙猛菩萨的观点,违犯菩萨根本堕罪后,可以屡次受持。

  3.菩萨戒与其他戒律有所不同,可以通过三个方式来受:

  一、是在具相的善知识面前受;

  二、是在佛像等三宝所依面前受;

  三、是观想在诸佛菩萨前面受。不管通过哪种方式,我们的相续中一定要有菩提心,这是最重要的。

  4.当然,受戒有戒牒作证明是很好的,但有了戒牒是否表示相续中真的有了菩萨戒呢?也不一定。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首先要观察自己到底有没有菩萨戒。

  5.菩萨戒可以概括为三条——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条与小乘的戒律有点不同,大乘所提倡的调伏自相续,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而按照小乘观点,只要能够调伏自己、发起出离心从轮回中解脱就足够了。

  菩萨讲义—二 海涛 辑

  1.戒律中身语七业是可以开缘的。但意业从来没有开缘,如果产生了贪心、瞋心、痴心、邪见,罪业即已形成,就算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称也没用。所以,没有特殊必要的话,我们的行为还是应当如理如法。

  2.关于菩萨戒的学处,我们也讲过,如果是利根者,按照《虚空藏经》中所说,必须守持十八条戒律;如果是中根者,依《猛怒施主请问经》的观点,要守持四条根本戒;如果是钝根者,按《大力方便经》中所讲,只需守持「不舍愿菩提心」这一条即可。

  3.宁玛派的有些论师还说:依《妙臂请问经》的观点,学人应根据自己的根基学修菩萨戒,根基好的人应该多守戒律,根基不太好的,守戒的条数则可以少一点。

  4.菩萨是以什么身份出现的呢?这个很难说。比如我们到商店里面,那些卖东西的人也好,旁边来来往往的人也好,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人不是菩萨的化现。我见到了他,接触到他,听到他的声音,都很有可能获得无量的利益。

  5.有时候我们看见可怜的众生,对他生起大悲心,实际上这也可能是菩萨的化现。就像无著菩萨见到弥勒菩萨化身的母狗一样,母狗看起来特别可怜,结果却是弥勒菩萨。同样,有些众生的脾气不好,行为不如法,也不能肯定他就不是菩萨。

  6.《萨迦格言》云:「平日不为利他想,此人行为如牲畜。」如果我们不为他人着想,整天都是自己吃吃喝喝,那跟牦牛没什么差别。

  7.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造任何恶业,一直念阿弥陀佛、观音心咒、拿着转经轮,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不起贪心、瞋心,这样算不算是大乘修行人呢?根本不算,因为相续中的菩提心不具足。所以,大乘菩萨戒还要增加一条「饶益有情戒」,这就是大小乘的差别。

  菩萨讲义—三 海涛 辑

  1.别人如果问你是大乘修行人还是小乘修行人?很多人可能说:「我肯定是大乘修行人,因为我以前得过什么什么灌顶」、「我是学净土宗的、学禅宗的,怎么不是大乘修行人……」

  2.但是,你每天是不是将利益众生放在首位呢?不一定吧!也许每天想的只是「我自己要成就」、「我要好好修行」。所以,大家一定要反观自己:我到底是大乘修行人还是小乘修行人?

  3.藏地有位公认的观世音菩萨化身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当时他引用了《圣经》中的一句话:「别人打我左脸的时候,我把右脸也让他打。」

  4.我们作为大乘佛教徒,口口声声说学的是大乘佛法,但别人无缘无故用拳头来打你左脸时,你能不能说:「这边打得还可以,来!开始往右打!」

  5.也许大家认为这很可笑,但实际上我们真遇到这种问题时,不要说是打你,就算稍微说一点你的过失,你也受不了,马上开始反唇相讥。若是这样的话,你到底是不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

  6.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常会遭到他人的嘲讽和反对,甚至还有人觉得你精神有问题。尽管环境非常恶劣,但也要尽量护持正见,以大悲菩提心、缘起空性见来对待一切,千万不要被邪见染污了自己的菩提心。

  7.菩萨在行持饶益众生的行为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野蛮难化、不知善恶的众生,他们不但不听随教导,反而生起瞋恶之心,甚至对菩萨进行损害。此时,修持利他行者,更应生起悲悯。

  8.在这个世间中,只有真正的圣者,或者虽不是圣者但内心已生起无伪菩提心的人,才不希求自己的安乐。他们对自己的病痛、生活并不执着,反正身体是假合之躯,只要有一口气、有一份力量,就要献给众生,就要为众生做事情!

  菩萨讲义—四 海涛 辑

  1.我们现在身为人,应该多做点利益众生的事情,一方面为自己的生生世世打好解脱的基础,另一方面,哪怕给其他众生种下一点点善根,活着也是有价值的。

  2.光有利他的心并不够,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还应尽心尽力地为众生做点事情。否则,纵然你有渊博的智慧、广大的悲心,但由于没有跟众生接触,也根本发挥不出来。

  3.有些人的智慧并不高,但因为具足善巧方便,相续中有利他的大悲心,愿意尽量地弘扬佛法,所以不管是放生也好、导人向善也罢,若将所有的功德加在一起,确实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资粮。

  4.如果获得解脱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修行,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要知道,一切的痛苦都源于自己的欲望,一切诸佛的功德皆源自利他之行。只有断除珍爱自己的我执,菩提心才能顺利地生起。

  5.所谓的菩萨,从世间角度来讲,实际上就是助人为乐,也就是唯一利益众生,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任务了。

  6.有时候别人叫你是「菩萨」,这种名称虽然很好,但此时你一定要反观自己是不是菩萨,所作所为是不是为了众生。如果是的话,别人这么叫也名符其实,自己也是当之无愧。

  7.但如果你整天都是自私自利,与人交往时,永远都是「我」字当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我」而奋斗,那叫你是「菩萨」也没有多大意义了!

  8.对多数的修行人来讲,执着利他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利益众生的执着特别强烈,《现观庄严论》说,这是不会障碍任何修行的。尽管它也是一种执着,但在成佛之前我们不能舍弃。

  9.因此,在所有的执着当中,利他的执着、对佛菩萨生起信心的执着是最好的。而瞋恨心的执着、贪心的执着,是最低劣、最不好的!

-------------------------------------------------------------------------------------------------------------

更多HT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