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认识业力
2014/9/4   热度:369
HT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认识业力 认识业力—一 海涛 辑 1.经典里曾描述一个众生所累积的恶业的数量,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2.「业」是动作、行为的意思。凡由意志力所发动的,都是业。由身口意的活动,能引发出一种动力;而这种动力,将会感得某种果报,这种潜在的能力,就是「业」。 3.《地藏经》云:「我观是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4.如果我们尚未解脱,也没有任何证德,就应该在净除罪业、累功积德上努力。 5.修行忏悔法门,可以对治我们现在造恶的习惯,也可以消除过去的恶业。 6.了解「业」的特质——现在的安乐是源自过去的善行,现在的苦痛是源自过去的恶行,这是业果的道理。 7.业有四种特质,这是世间的定理、定律。 一、一切苦乐皆业所感:善业会招感安乐的果报,恶业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丝亳不会有差错。生命中任何一丝的痛苦或快乐,全部都是由自己的业所决定。 二、业增长广大:我们造业之后,业会持续到成熟、结果。如果我们习惯做类似的善行或恶行,果报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三、未造业不会受报:不论是善业或恶业,只要是没有造的,绝对不会感果。 四、已造之业不失坏:已经造的善恶业,绝对不会坏失,即使经过百劫,时间因缘成熟,果报就会降临。 8.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虽然我们造的恶业一定会感果,但是藉由忏悔可以把罪业的力量减小,甚至是让罪业不起作用,如同坏死的种子,即使埋在土中,浇水施肥,也不会成长结果。 认识业力—二 海涛 辑 1.「故意作业」又随心念之强弱而果报有别。若故意作恶则有罪;若无恶念,则不一定会结罪。而同样是作一件事,但是因为发心的不同,得到的果报有的是罪,有的是福。 2.如《成实论》云:「有(又)故则有罪,不故则无,诸业皆以心差别。故,有上、有下。若无故心,云何当有上、下?如医与非医俱生人苦,以心力故罪福差别;又如儿捉母乳则不得罪,以无染心故,若染心捉,则便有罪。当知罪福皆由心生。」 3.罪福不是由身或口的行为来判断,主要是在心,以心念的善恶,或是有意无意来决定是罪、是福。如《成实论》云:「如有三人俱行绕塔:一为念佛功德,二为盗窃,三为清凉。虽身业是同,而有善、不善、无记差别当知在心。」可知罪福是由心而生差别! 4.影响业报的因素很多,其中以心念的影响最大、最复杂。以布施来讲,一般会想到:如果「福田」肥沃的话,得到的「福德」会比较大。其实除了「福田」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心念」!心念的差别,有时候胜过于福田的大小。 5.如《大智度论》上云:「施物虽同,福德多少随心优劣。如舍利弗以一钵饭上佛,佛即回施狗而问舍利弗:汝以饭施我,我以饭施狗,谁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义,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于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为第一,不如佛施狗恶田得福极多。以是故,知大福从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万亿倍,不及佛心。」 6.可知「福田」只是影响业报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已,最主要的还在于「心念」!如果以清净的善念,不求回报的发心,本着慈悲的胸怀、谦虚的态度,恭恭敬敬来布施,且布施之后不后悔,让善念与欢喜心相续增长,持续不间断地布施,这都会让布施福德持续不断地增广! 认识业力—三 海涛 辑 1.意业为重。《中阿含经》上记载:有长苦行尼揵问世尊曰:「此(身口意)三业如是相似,施设何业为最重,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为身业?口业?为意业耶?」世尊答曰:「苦行!此三业如是相似,我施设意业为最重,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身业.口业则不然也。」 2.佛告居士:「于意云何?若使有人持利刀来,彼作是说:我于此那难陀内一切众生,于一日中斫銼斩截.剥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积。居士!于意云何?彼人宁能于此那难陀内一切众生,于一日中斫銼斩截.剥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积耶?」 3.优婆离居士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此那难陀内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是故彼人于此那难陀内一切众生,必不能得于一日中斫銼斩截.剥裂削割,作一肉聚,作一肉积。瞿昙!彼人唐大烦劳。」 4.佛告居士:「于意云何?若有沙门.梵志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心得自在,彼作是说:我以发一瞋念,令此一切那难陀肉烧使成灰。居士!于意云何?彼沙门.梵志宁能令此一切那难陀肉烧成灰耶?」 5.优婆离居士答曰:「瞿昙!何但一那难陀,何但二.三.四。瞿昙!彼沙门.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心得自在,若发一瞋念,能令一切国一切人民烧使成灰,况一那难陀耶!」 6.造不善业之因包括:贪、瞋、痴、自(自作)、他(教他作)、随他转、所爱味、怖畏、为损害、戏乐、法想(以为是合法)、邪见等十二因。 7.明白果报的业因,就要懂得去修殊胜的业因。佛告辩意:有五事得为尊贵,众人所敬。 一、施惠普广。二、礼敬三宝及众长者。 三、忍辱无有瞋恚。四、柔和谦下。 五、博闻经戒。《辩意经》
------------------------------------------------------------------------------------------------------------- 更多HT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