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天王殿里的弥勒佛(安小悦)


2014/9/4    热度:389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天王殿里的弥勒佛(安小悦)

   天王殿里的弥勒佛

  ◎安小悦

  汉地的寺院,通常所见到的第一重殿为“天王殿”。天王殿里一般供奉的有弥勒佛,四大天王及韦驮菩萨。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本不供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净双修的局面,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部分中国寺院里。

  弥勒佛被供奉于天王殿正中的位置,其笑面大肚之形像正适合于“迎客僧”之身份。因释迦牟尼佛曾经预言,弥勒菩萨经历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生于第十道灭劫,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位,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所以弥勒佛又称未来佛。而佛家之所以把他放在进山门的第一重殿内,则可能是籍由未来佛之称谓,意喻凡是进入佛门之人只要“诸恶不做,众善奉行”就都可成佛。而弥勒佛的造像,原在经典中是没有的,其目前常见的袒胸露腹的大肚笑颜之佛像是仿明代的契此和尚而塑的。

  契此和尚是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人。因长期背着一个布袋,见物即乞而得名。他能示人吉凶,一生奇事甚多,有时候他会卧在雪里,雪不沾身;他还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 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灵验。他性格乐观开朗、宽容大度,能够随遇而安、去留无意。他在面对世间凡尘众生时能不气不恼的笑对一切,即使是欺辱羞骂,也从来不计较不报复,更不与人争长论短,因此受到了世人的喜爱。由于他的形象通常为脸带笑容,手提布袋,因此又常常被商家认为带有欢喜、招财的意味,因而视同财神供奉。

  契此和尚弘传南宗禅法,主张众生自性本来清净,说“即心是佛”;提倡无为自在,示人不必到处求经求教;劝人“宽却肚皮常忍辱”等。布袋和尚随缘度众,处处显示禅机。《景德传灯录》记载:某日,有一僧人问布袋和尚:“如何是佛法?”和尚默默不语,惟立即将肩上的布袋放下、叉手而立。该僧人复进一步追问:“放下布袋后,是否另更有向上事?”布袋和尚依然默无一语,但即刻背起布袋、开步前行。“放下布袋”的意思是要世人能看破世情假相、放下染缘贪爱;“叉手而立”则表示要能够旁观者清,只有在世相面前着一冷眼,才能去执着离染污,身心解脱自在。最后,契此和尚背起布袋、开步前行,则显彰了众生若欲成佛,则需要直下里承担如来度生大业,要能够践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行业。“看破、放下”是大智,得力于般若妙慧的觉照;“提起、无畏”则是大仁、大勇的显彰,源自无量悲愿的驱策。此二者正是佛教“悲智双运、福慧双修”的修持正轨。而那只布袋,亦令世人和参禅悟道者感到充满深意,后人称赞说:“行之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其痛快!”认为布袋所装唯“名利”二字,放下布袋就是放下包袱,感悟人生,一身轻松。

  契此和尚依据禅宗的般若空义,主张对世界上的事物不作分别,不作判断,断除是非、好恶,对甚么都无所取舍。他说:当绝攀缘,体会觉性,性本常住,永不生灭。以无生性中,示现生灭之法;以生灭性中,全体涅槃真如。汝不自审,认假为真,执着世谛,甘受轮回,空遭涂炭,犹未醒悟。若能回首知非,旋机破胆,不越一念,洞见真源。所谓“绝攀缘”,断绝万缘,不以世间的事物、环境等作对境进行思考和判断。然后通过“无念”的直观内省来认识自心,体悟本性,以求达到解脱的彼岸。既然真如、佛性显现世界万有,那么世界万有之中更体现涅槃真如的佛性。世人往往不能自我反省、观照,执着地以俗谛为真理,甘愿沉沦于轮回,白白地在世上痛苦却不能够觉悟。但如果能够知非即舍,那么立刻就可不越一念而洞彻佛性的真源,寻求到那解脱之路。

  有人问他:“如何是顿渐法门?”他说:“汝心即正智,何须次第?凡圣都不到,空花映日飞。”对于禅宗争议已久的顿、渐法门,他并不以是或非来做简单的论断,而是不置可否。他认为与心相应的清凉之智是不分次第的,也没有顿、渐之分,更无所谓凡与圣的区别对待。在他看来,这些不过是佛门引导弟子走向解脱的方便法门,须知世上一切皆是水中月镜中花般的空幻之相,是不必去计较争论的。

  有一次,布袋和尚站在街上,有一位禅僧问他:“请问和尚在这里做甚么?”他回答:“我等一个人。” 禅师看了看说:“来了!来了!” 他说:“你不是这个人。”禅师问:“谁是这个人?”和尚就说:“你给我一文钱。”随后,布袋和尚唱颂道:

  这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锦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佛法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说一切心,能生一切法,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修行最主要的是要修心。禅宗更是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即是本心。马祖道一禅师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所谓“即心即佛”是也。生命中成凡成圣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这一颗心,“一念觉,众生是佛;一念迷;佛是众生”。但是从性相体用而言,法性一如,心、佛、众生无二无别,只是表相千差万别,升起之大用也各各不同。“腾腾”、“闲闲”都是悠然自得的逍遥之语,“无学地”是达到解脱的境界。僧人的生活,由于脱离了那些世俗的烦恼,因此很是放任自在。但是真正的解脱“大道”却是没有形相可以寻求的,世上一切事物空寂平等,人人心性等同无异,不必到处求寻经义,应以“无所得”为最高认识境界。“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是说人的那颗本心如同宝珠一般圆满明净,所以不要以是非之心来强行令其有好坏、美丑等概念,而是要遵照它的本性,平等地看待一切事物,世上本无凡与圣,不应当强作分别。契此和尚认为世上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是贪,由此引起瞋恚,使人不能摆脱生死轮回,如果能够断除“凡情”贪欲,返照本来面目,就会体悟到自心本来是佛。

  在契此和尚众多的诗偈当中,其《退步诗》尤为出名。诗云: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诗中虽然是平凡的事相,简洁的言语,但却能显禅理于生活,彰显理事不二。“手把青秧插满田”喻禅师慈悲喜舍,遍降法雨于人间。“低头便见水中天”喻世人只要看破诸相,放下万缘,即可见天水一色。“心地清净方为道”喻道非玄妙,心静即有,得此便是。“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是以退为进,同样的,在名利面前退步,则可使自身的道业向前,所以前即是后,后即是前,并无前后之分。

  契此和尚又以一首诗偈来形容自己逍遥自在,放旷无拘的出家生活:“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吃千家饭,游万里路,以平和的态度待人(不以白眼看人),经常以白云为伴。这是一首表现僧人云游四方生活的真实写照的诗偈。 钵是出家人乞食的器具,僧人持钵,于行脚途中,为滋养身命而向世人行乞,因此吃的是千家、万家的饭。僧人之所以要云游行脚,是为了寻师问道,了脱生死大事,解脱人生诸多烦恼,所谓“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孤身万里游”,大道独露无伴侣,僧人早已悟彻圆明,泯能所,绝对待,游戏人间,妙用神通,故作大悲万里之游。孤身是寂,万里游是照,此显悲智双运,寂照不二。可以说,僧人的生活是极其简单的,只要有个 钵,就可走千山越万水。但正是由于简单,因此也就少了很多的烦恼。活着,并不是困难的事,但生活的复杂来源于我们内心太多少的欲望和要求。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减少一些欲望,让生活简单一些,即使是骑着脚踏车上班,即便没有三房两厅,只要这颗心能知足,那么就依然可以快乐的生活。“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青目一句用了阮籍用青白眼对待知己与俗人的典故。《晋书·阮籍传》载:阮籍若是遇见了凡俗之人,则以白眼看待之;而嵇康 赍酒挟琴来访,阮籍大悦,乃对以青目,这个典故在后世叫做“青白眼”。在此偈语中,以僧人视芸芸众生如同未来之佛,故“青眼”相看,倍加尊重;奈何轮回之中,得人身者甚少,遂敲警世钟.此句还暗指僧人已证《金刚经》之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无四相境界,故云“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意味深广,无情亦说得法,僧人更会其妙意,故问路白云。又因僧人随缘任性,所以谓白云到处即是度生因缘之处。

  在契此离开福州到两浙之际,有居士劝他到了那里之后“不可堕他人是非”。他便用偈语答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笑口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契此为世人所景仰,不仅因为其乐天派的形象,更因为其思想的超脱。也许是经历了心灵磨难之后的大彻大悟,也许是超越了红尘之后的大智大觉,他总是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不与人争长论短。契此和尚以他的笑口常开,显示了积极乐观,无忧无虑;以他的大肚,显示显示了豁达大度,赤子心怀。他的容人之量是那种参破悟透人生真谛后,凭借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来诚挚行事的真正的宽容。这种宽容的精神、博爱的情怀对一般人来说,都是非常的亲切而实在的,他的不执着分别的无能胜妙法,也最易于引导众生走上无贪无私无执无著的人间净土。因此弥勒佛能为世人普遍接受和喜爱。

  另外,佛家的饮食,最初并没有甚么特殊规定,主要是因为印度佛教实行乞食制度,化缘所得斋饭种类不一,所以比丘们在饮食上几乎没有限制。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从梁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素食制度。素食制度最能体现出来佛教的“慈心不杀、佛性平等”等思想。而弥勒佛早在素食制度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率先倡导并实践了。

  据《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记载:于无量劫前的胜花敷世界中,弥勒佛曾示现为一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聪慧多智、广博众经。彼因受佛法感化,发心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直至成佛;于是舍家入山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是经,一心除乱”。日后,因国王荒YIN无道,天雨流星、洪水暴涨,仙人端坐不得乞食。断食七日后,同住林内的五百只白兔中,有一对兔王母子,见仙人绝粮多日,恐将危及道法的延续,自愿舍身供养法师,俾使彼能安心修行、佛法得以久住,乃先后纵身火中。时天地大动、天华如雨散落。肉熟之后,山树神即捧往仙人处供养。当一切智光明仙人得知兔王母子舍身原委后,悲痛不已!随后说偈云:“宁当杀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慈悲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并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毕,亦自投火坑与兔并亡。国王辗转获悉此一悲壮事件后,十分惭愧与感动,并下令宣扬此事、护持佛法,冀见闻者,皆发无上真正道心。

  经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弥勒佛亦是慈的化身,慈是他的特德,其慈心、慈行,广结无数善缘、累积无量福报。因此,我们不仅要效学弥勒菩萨“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气度,更要学习弥勒菩萨慈心不杀、爱护一切众生的美德。

  天王殿里,侧立两边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又称四大王天、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婆娑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须弥山腰,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们手持的法器分别象征着「风调雨顺”,手持青锋宝剑是采护南方的增长天王,锋是风谐音增长的意思是令众生增长善根,持剑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弹琵琶而没有弦,需要调间,表示“调”的东方的持国天王,他要用音乐感化众生,使他们皈依佛门。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手擎雨伞样的宝幢显示雨,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产。而手持缠绢素即为龙蛇的西方广目天王能用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四大天王就是要大千世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另外,在天王殿里,弥勒佛背后,是韦驮天菩萨,与弥勒佛的和蔼可亲相比,这位菩萨就显得严肃多了。在佛教中,韦陀是佛的护法神,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神将之一,位居三十二员神将之首(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将)。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槃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

  关于弥勒佛与韦驮天菩萨的关系,民间还盛传这样的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弥勒佛热情好客,整天笑眯眯的,所以去他庙里的人非常多。但他生性散漫,大大咧咧的甚么都不在乎,治理香火账更是糊里糊涂,因此香客虽多,却常年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理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严厉得过了头,香客都不喜欢看见他,结果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竟然香火断绝。岁末,佛祖例行“工作年审”,在查香火钱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仔细思索后,决定将弥勒佛与韦陀派到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就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两人分工合作,各尽其才,果然香火大旺,账目也管理得井井有条,寺庙气像一派欣欣向荣。

  不管怎样,我们在弥勒佛的欢喜笑颜中,在他的大肚能容中,看到了欢喜,亦体会到了包容,这就是佛法的方便法门,教我们要能生平等心,呈喜悦相,效法弥勒佛的风范,成就世间一方净土,令诸众生“皆大欢喜”。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