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活的制度才有生命力


2014/9/4    热度:138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活的制度才有生命力

   我近来又深入了解了一些事情:我们人类的文化——中外都一样,认为我们需要替人或自己定出很多规则、制度,让大家遵守,这样我们的世界或社会就会和乐、安定,有秩序不会乱——我相信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看法。这些规则当然是找才德俱佳的人来制定,当然我们也可能会定一些规则给自己用;或者如果是家长,就会定一些家规要家中成员遵守。

  我们对于这样的看法是有共识的,都会认为就是应该要这样做,尤其是中国的儒家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对这种事情并不反对;但是如果定这个规则的人只是让别人遵守,而自己却不遵守,这样大家就会不服,就会反对,甚至对规则会有意见……这些问题大概都出在这里。

  这就是一般人的看法,那我所要提出来的深入的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定规则这个想法是错的!定下一些制度、法规、原则要大家遵守的作法,就相当于雕刻出一个模子,然后人的行为模式、习惯,都要硬挤进去,完全配合模子。这样的作法,就好像把人看成是塑胶,而这些制度就是一个模子,要把人压铸成同样的模型,并且就这么定型了。

  这样的作法对我来讲,是错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对人来讲是外铄的,而不是内发的,不是自我成长出来的。而我们人是活的,被这样塑造了以后,这个人就死了,就变成机械了。所以这样的制度、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法治规则,是不合人性的。

  我认为人是活的、是自发的、是如土长苗的、是自己在成长的!不要讲人,就讲松树好了,一棵松树从种子慢慢长大,长成以后,每一棵松树都不一样,那是松树生命自发性的成长。虽然在我们看来他们都是松树,可是每一棵松树都不一样,所以它们有一样的部分,也有不一样的部分──这就是内发式的、有活力的生命。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塑胶压模压出塑胶圣诞树,但是这样压出来的塑胶树是没有生命的,是千篇一律──这是外铄式的、无活力的无生命。那么我们人呢?如果也是透过这样的规则、制度,来把我们压铸成固定的形态,这样我们的生命力、活力都被戕害了,所以我认为这样做是错的。

  要怎么做才对呢?事实上我们人是需要法规、制度和纪律,但是这些东西要怎么生出来呢?譬如我们这一群人生活、工作、修行在一起,于是我们就产生了一些共识,然后在生活、工作、修行的方式上就有了一些共同的作法,也养成了一些做事的共同习惯,以及对事情的共同看法,也形成了大家都接受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的观念、理念也形成了,于是我们就照着这套共识运作。如果我们觉得不错,顺利也有效,那么就依照这样的方式去生活、工作、修行;如果运作当中发觉什么地方不好,大家就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互相检讨,把它修正改好。运作到更成熟也比较定型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把它整理、记录下来。也就是透过我们的实际运作、反省、检讨、改进,然后把它记录、整理下来,就变成了我们的制度、规则了。所以制度是约定成俗生出来的。

  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参与订定的,等于是约定成俗了,再诉诸于文字,把它记载、整理出来,这就是典章制度了。典章制度是给新人用的,让他们有一个文字上的说明,可以快速的进入约定成俗的规则。

  而当我们的生活形态、共识、习惯需要调整时,我们的典章制度也要跟着修改,这样的典章制度才是有用的,也不妨碍、戕害我们的生命与人性。而且这样做了之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随着整个团体的想法、作法而成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和整个团体的生命也是一致的,是不冲突的;我们每一个成员互相之间的生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冲突的。这样形成的典章制度,才会把我们生命力发挥出来!而不是由外来的模子把我们压挤成型。

  所以我们还是有典章制度,但完全不同于前面所讲的模子。现在的社会,不管是中国也好、西方也好、美国也好,都不太知道典章制度是要自发的,而不是外加的。我认为外加的典章制度是错的,是死的,不适合给活人用;从自心发展出来的典章制度才是活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适合活的人。

  回头来看我们的修行,佛法所定的一些规则──所谓的戒律,也必须是这样。如果这些戒律是外加的模子,那么它就是死的、就是枷锁,这样的修行是不可能得到解脱自在的;发自内心的戒律才不是枷锁,而是一种解脱自在!(摘录整理自2003年5月26日共修)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