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29讲


2014/9/4    热度:373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29讲

   第29讲:第二品(第17页第12行-16行)

  (1994年10月16日)

  ……翻作能相比较好,种子能相。器世间,就是我们这宇宙的所以能生起,能表现出来,显现出来,就是因为种子。既然没有贯穿一切的一个物质不灭的东西,就是需要有另外的力量支持,就是它的相似相续,这就可以看到,要是没有种子的话,我们现在山河大地,没法儿继续,所谓这个(录音时断时续)

  你要不相信,有一个贯穿一切、物质不灭的东西,那一定得需要建立阿赖耶识,所以这共相种子就是潜在的力量,可以说当前时时刻刻离不开的。我们一般相信好象物质不灭,它本身就前刹那跟后刹那贯通的,所以假设你要不承认这独立存在、常一不变的东西存在的话,那问题就来了,我们这宇宙怎么支持下去?

  所以我们普通相信这个物质不灭,好办,什么都推到物质它本身。我们要真正把宇宙跟人生的怎么来源、怎么发展下来搞清楚,那你问题就多了,那也就是,只有这唯识学,能够解决一切人生宇宙的现象,其它的任何学说都解释不了,可以说解决不了,它不知怎么来源,不但不知道怎么来源,还认为,迷信一种不平等的力量、超人的力量,所以在这地方提出来就得有共能相跟不共能相,必须要有这两种,要没有这两种,我们这个宇宙就没有法儿继续下去了。人生也没法子相续下去、发展下去。

  所以说,无论是宇宙观还是人生观,只有用阿赖耶识的学说来解释,其它的学说没法儿解释,解释不了。它拿一个现行的、一个潜在的种子,互相发生关系,这样就解决问题,一个是显的,一个是隐的,显生隐,隐生显,这就一切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

  你说这学说能解决宇宙到底是怎么个来源吗?而且,我们认为宇宙已经包含了一个独立存在跟常一不变的东西,这都根本不如实的。如果把这个二我加在事物上头,那就问题就来了,就根本就没有因果,就是常的东西不能生变,你承认有常,就没法儿改变,挤到这地方了,你必须要用阿赖耶识学说来解决因果问题。那也就是说,宇宙怎么能够相续下去?就象我们现在在这儿讨论,总得继续下去,这是用什么力量维持?

  所以这阿赖耶识学说是很特别的,比如讲共相,就是无受生种子,共相、共能相,它是无受生种子,共能相也可以叫作无受生种子,无受就是指的没有受心所。这个现行的时候,看山河大地的时候,本身并不是跟我们身体上的有受生的种子生起的一样。我们这内六触生起的时候,它都伴随着有受,有苦受乐受,无性还解释,有损有益,就是有安有危。这就是我们的身体跟外物有所不同。

  身体、生理现行的时候,它就伴随着苦受乐受,有损有益,有安有危。所以,这是内外两种不同的种子,但是不管它是内是外,它离开了阿赖耶识种子根本不能现行,不能继续。

  所以我们破除了我见以后,那就问题就好办了。一方面可以把宇宙的所以然弄清楚,另外,还可以改造世界。相反,现在无论是哪一种宗教,哪一种科学,哪一种哲学,来整治、治理世间的话,都有问题,越治越乱,一定是恶性循环,没有尽头。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要是承认有二种我。所以无论讲到什么地方,大家都不要忘记,有这二无我跟没二无我,是关键又关键。

  底下讲对治,对治,我们以前也常常讲这个佛教里头最主要的是能对治跟所对治,世间的学问里头,也有能对治跟所对治,但是,跟佛教里头的能对治跟所对治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的是时时刻刻别忘掉,我们这个能对治是对治二种我见,世间就不是这样,所以它对治不彻底也在这儿。对治,一般都指的我们的慧,尤其指的无分别智、无分别慧。这个对治的力量很大,前边我们也提到过,来源是最清净法界等流出来的教法,也就是由佛的无分别智等流出来的。所以这个你要真正认识清楚了以后,这个对治力量很大。

  我们修行就是一种观行的问题,就是对事物怎么看、怎么认识?你真正用正确认识来行事,来行之于身业语业,最主要的还是意业,对治要生的时候,为不共能相所对治,这是指的不是对治一下子,所对治就灭了,还得有一个修的问题,都有闻、思、修的问题。闻,当然跟旁人有关系,就是跟佛,他证真如以后来说法,这个环节很要紧,就是增上。但是,思、修,完全仗自己了,闻也不是不仗自己,正确的闻还是仗自己。所以要真正改造内部、改造外部,就是只有一方面,就是闻、思、修。

  修,当然是一次一次的,不但在思想上,还在语言上、行动上都多次的循回,那时候所对治的东西就灭了。这灭,前头也说过,有一个断,一个不断,不断是暂时的不生起,真正断了,就是一种转依。

  转依这“依”,很要紧,实际上依靠什么呢?依靠就是从咱们唯识里头的八识跟五十一个心所。一般我们依靠的是信、勤、念、定、慧,看起来好象这心所就是心理现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这里的作用很大,实际上问题就仗着这些心所。你依靠它,常依靠一种心所,那就要发生力量,这力量很大。

  所以这信勤念定慧叫五根,有时候叫五力,根就是作为根本发挥主要作用,我们常常呼之即来,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本身想来就来,这不算回事。你说它也有没有,忽而有忽而没有,不看主人,可这是主力军,要真正发挥作用,这还是主要的力量。

  所以我们在,一个是五种心所,一个是六度、十度。我们在行为上就是要布施、戒律、忍辱、精进,这精进是离不了的,作什么事情都是离不了的,所以把这一个六度一个五种心所,再加上二无我见,主要是,问题就是,看起来很容易,作起来……

  ……什么地方呢?所以对治生起的不共能相,不共能相不共种子、不共熏习,你用你的心勤念慧,用你的无分别智,无我……,那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不共能相所对治的种子就灭了,那就可以转依,那就断了,起断的作用。

  自己自身起了断的作用,就是不共相,就是自己所起了变化。“共相为他分别所执”,这共能相,共业的种子,不是由一个人能解决的。我们互相间,固然是你是你的、我是我的,但是互相间还有一个增上问题。共相就指的是宇宙方面,外物方面,看起来我们对他人的共相种子,共相也起了互相维护的作用,也有互相的有点儿障碍,我们这个内部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还“为他分别所执”,我们身体固然是自己不共能相的种子,现示出来,但是呢,他人也看到我们身体,我们的身体是一种不共能相,但对他人来说,是共能相。所以同床还是异梦,各有各的不共能相,可互相之间是共能相,所以我们内部起了变化,可旁人看还是另外的。

  自己起了一些变化,但是旁人还不能起变化,你的存在还得受其它分别的支持,其它的种子也支持你,就是我们器世间跟……,不是完全由自己的种子现行,还受其它的种子的影响,这个影响是互为增上的。

  你象一般说我们身体要是患病的话,就是四大不调,地水火风不调和,外面的风雨雷电,以致于发水、干旱这些东西,这些就是我们共业所造的,但是我们要对治力量很强的话,我们内部就有改变,种子有改变,能相方面有改变。虽然我们有改变,其它人没有改变,于是乎还是受其它人的影响,也受这支持,但是我们看的东西,跟这个一般人、其它人就不一样了。

  无性释里头就讲了,修行者有些改变、有些转依、有些东西断了,他所见的东西就清净多了。所以一提到清净、杂染、染污,这种东西,能对治跟所对治,这些问题都联系着,都跟我见、无我见联系着,都跟贪、嗔、痴都联系着。

  以前也谈过,真正清净的是无我,因为本来没有的东西你楞认为是有,那就是染污、就是染著、就是执著。本来清净、本来没有,你楞要加上去,那是不是染?是不是著?一染一著的话,刚才前边讲了,就是因果关系,就是生跟引的问题,生起的问题,牵引。所以,一个烦恼,一个业,生引的问题,恐怕跟烦恼、我见有密切关系。

  刚才咱们说继续,事物要继续下去,前面不是说,无性不是讲,烦恼习气随眠的力量,上次讲了希望大家特别注意,所以烦恼、业,要很好地认识,它这里头又有生起的关系,也有牵引的关系。

  所以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清净起来了,没有染污,没有漏,没有粘着,这些个东西。于是,无性释里讲,所谓清净跟净虚空一样的清净,“非水所烂”,不是水能烂的,“非地所依”,它这汉文里头作“依”,在藏文里是“持”字,引错了,应改成“持”。“非水所烂,非地所持,非火所烧,非风所吹”,它这四大的作用,我们这个有所改变,种子、能相方面有所改变,即便还有大家摄持的力量,但是我们看的东西有质的不同,就是四大比较调和,不会被风吹雨打。

  底下说,这时候,旁人看的四大的影响力量很大,但在清醒者看,已经是不大受它限制了。

  “如瑜伽师于一物中种种胜解”,这胜解作用很大,胜解也是心所,真正你对二无我,胜解起了决定作用、起了一个真正的认识作用。这力量很大,可以改变你的错误认识,错误认识改变了,所见也就慢慢不同。

  “瑜伽师”,翻作观行师,所以瑜伽师,就是观行师。就是修行,如理思维,闻思修,正闻熏习。这样子的瑜伽师,不是磕头、拜佛烧香的瑜伽师。当然瑜伽师可以烧香拜佛,但是烧香拜佛的人不见得就是瑜伽师,它跟瑜伽师完全不同。观行者、观行师。所以观行要观。要按说,我们怎么修行?要如理思维,来作六度的诸行,一方面观,一方面行的话,我看这问题也比较容易,所以“于一物中”,我们的看法就跟旁人的不同。

  “种种胜解,种种所见,皆得成立。此中二颂:难断难遍知,应知名共结”,

  这两句颂子很有意思,“难断难遍知”,的确,刚才咱们这共能相、共种子这方面是难断,比较难断,难遍知。所以现在科学也用种种办法想法知道这情况,知道这共相,这两个难字,就表现了共能相。

  “应知名共结”,共能相变成共结,结,就是一种“捆起来”,成了一个疙瘩,这疙瘩很不容易解开,所以这是两个难,一个难断,一个难改,改变。两个难表示共能相,所以不但叫共能相,还叫共结。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也表示了难。不过,无知的东西怎么来源都是问题,所以真正解决问题还得求助于阿赖耶识、求助于熏习。

  “瑜伽者心异”,就是胜解不同,因为他修行不同,

  “由外相大故”,外相就是宇宙,外能相,所以前头说是“难断难知”也是,它很广,这就是你没法儿拿边际来限量,就是无边。你说事物有边没边呢?外相大故,内部好象是在数量上来说,比较小的多,这外相是非常广大的,按现在,到底宇宙有边儿没边儿,你说有边吗?,边儿首先有边儿外,你有边儿一定有边儿外,边外还有边。山外青山楼外楼,有内就有外。

  “净者虽不灭,而于中见净,又清净佛土,由佛见清净”。问题还在个人的种子,固然不同的补特伽罗有互相维护作用,但是净者呢,他还是他自己于中见净。真正虽然是说我们共业所造,但是呢,有时候业种子也有变化,于是得的结果还是……。虽然大家支持的东西还没有灭,但是净者,修行者关系不大,他对四大的看法已经有所不同。

  “又清净佛土,由佛见清净”,这佛土都是佛创建的,所以世亲在《二十唯识论》讲的,五趣里头所见的,好象在一个范围、一个领域里头,但是,有的所见的是清净的,有的就是混浊的、很脏,(结束。只有一盘带)

---------------------------------------------------------------------------------------------------------

更多韩镜清居士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