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天乘之四禅天—四禅


2014/9/4    热度:709   

 

                        天乘之四禅天—四禅
 
                        净界法师
 
    四禅是所有禅定里面最为殊胜,我们看四禅,请合掌: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者出入息断,苦乐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是名四禅。
 
  四禅又叫做舍念清净地,他舍什么念呢,他舍四种念,一个是觉,一个是观,就是初禅的觉观,他也舍掉二禅三禅的喜跟乐,他舍掉四种念觉、观、喜、乐,那他的心是什么相貌呢?是一片的清净,清净而寂静。
 
  就是说这个修行者呢,他常者生厌,虽然三禅的快乐,是绵绵不断周遍身心,但是呢,它有个缺点,乐法扰心,经常修禅定的人,他最讨厌人家干扰他的寂静。所以这个快乐的法经常出现,虽然会带给他乐受,但是同样也对他产生干扰。
 
  所以他就以种种的因缘,来诃责这个乐受,观想这个乐受,如病如痈如毒,就把这个乐受给消灭了。这个时候呢,不动真定,与舍俱发,他的禅定,夹带一种强烈的舍心,这个舍心就是,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非常平淡的一个寂静的力量。
 
  这个时候行者呢,出入息断,他也不需要呼吸了。所以四禅他不需要靠呼吸来滋养色身,他也没有苦乐的感受,一心在定。就好像一个非常明亮的镜子,远离种种的污垢。这个污垢指的是谁呢,前面的觉观喜乐,就是禅定的镜子里面的污垢,这个时候就像一个净水无波,湛然很清楚的照了,万像皆现,是名四禅。
 
  佛陀在经论里面,是种种的因缘赞叹四禅,几乎所有的圣人要成就圣道,都是在入四禅修我空观,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于成就初地、二地乃至于十地,四禅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是一个外道的行者,他没有佛教的正见,他进入四禅,会有个缺点,会有个过失,因为四禅的境界跟涅槃寂静,是非常非常相似的,它没有快乐的感受,也没有痛苦的感受,不苦不乐,这个跟涅槃很像。第二个是产生广大的寂静,而且内心清楚明了,明了又寂静,寂静又明了,跟涅槃的境界很像。
 
  经论当中讲出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两个比丘在一起修行,有一个比丘证得四果阿罗汉,另一个比丘证得四禅,但是这个四禅的比丘,他没有学教理,他以为他也成就四果。
 
  但是这个时候成就阿罗汉的比丘,他也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讲,因为跟他讲,他不见得能够了解。这阿罗汉,就带着这个四禅的比丘,有一天要去托钵,经过一个森林的时候,这个阿罗汉比丘说:你在这边等一下,我去方便一下。
 
  这个时候呢,这个四禅比丘在等的时候,这阿罗汉比丘,就用神通力,变现一只老虎。突然间从草丛里面跳出一只老虎,这个四禅比丘看到老虎以后,吓得满身是汗,就赶紧跑跑跑,跑到一颗树下,诶!看老虎没有追来,就稍微歇息一下。
 
  这个时候,他一回想,诶!我不是证得四果阿罗汉吗,我为什么还会害怕呢,有害怕就是有自我意识。所以他就知道,他没有证得阿罗汉果。那这个时候,证得阿罗汉的比丘就出现了,他向他忏悔,他增上慢,后来阿罗汉比丘就教他,怎么修习四果阿罗汉,你要在禅定当中,修无常无我的智慧,后来这个人也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这个四禅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涅槃寂静乐。
 
  一般来说,只要是要显神通,一定要入四禅,所有的小乘的学者,除了法身菩萨以外,法身菩萨,是没有什么禅定跟散乱心,是动静一如,这不思议境。这个大乘的神通力,那是从法身表现出来,这个不谈,初地以下的菩萨,权位的菩萨,乃至于四果的圣人,要成就神通,一定要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当然它的浅深不同,也就是禅定,它的神通力有所不同。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要害佛陀,那么这一天呢,佛陀带着诸位比丘,要去托钵。这个提婆达多把那个象,灌醉一群象从正面冲过来,那当然这个紧急情况,诸位,阿罗汉里面,有的是有禅定的,有的阿罗汉是没有禅定的,慧解脱没有禅定的,没有禅定的人,他没地方跑,有禅定的人,赶紧入禅定,就飞到空中去了。
 
  那么佛陀,不可思议,佛陀他那个三昧力,他入慈心三昧,他手举起来,他的手自然出现五个狮子头,这个大象再怎么醉,看到狮子它就醒过来了,所有的大象就跪下去了,因为狮子的威德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阿罗汉的神通他顶多能够自保,他遇到事情,他只能够往上空飞,他没办法说,我同时飞上去,同时调伏对方,那是不思议的禅定。
 
  当然阿罗汉神通也各式各样,你看目犍连尊者显神通他的变化,他可以先显A 然后再转换成B,从B要转换成C,他这个身还可以变化,那表示什么,表示他禅定不断的变化。有些神通,是要入到初禅去才可以显现的,有些神通要入到二禅,有些神通要入到三禅,四禅。
 
  一般来说,钝根的阿罗汉,他神通只能够显现一个,他不能变。他要把这个神通显现完了,然后出定,再入另外一个定,再显现一个,他不能产生神通变化,他只有神通,他不能变化。
 
  大阿罗汉例外,因为大阿罗汉他本身对这个法的执着相对比较少。菩萨呢,他可以神通,又可以在过程中用种种的变化,所以菩萨的三昧力,叫做狮子奋迅三昧,叫狮子,他可以跳到一个山头,又跳到另外一个山头。
 
  也就是说,大乘的菩萨,他可以从初禅跳到三禅,他不用经过二禅,他可以从三禅又跳回初禅,或者从二禅直接跳到四禅,他三昧的变化是很快速的,叫狮子奋迅三昧,一般的钝根阿罗汉做不到,钝根的阿罗汉,他一次只能够做一件事情,你要我显一个花,这个花的神通要入初禅,他只能够从初禅里面显一个花。
 
  你说:诶!你现在把花,赶快给我变成一个苹果,他做不到,他要先从禅定出来,再进入另外一个禅定。所以这个禅定,有这个浅深自在的问题。
 
  当然佛陀的禅定,那不可思议了,那是不思议三昧,佛陀的禅定他不用作意,八地以上就不用作意,无功用行。佛陀的心,他有一种自动控制的系统,他知道这个时候要现什么三昧,他要现慈心三昧,入火光三昧,用无量三昧,他自己会显现出来,他不要作意。
 
  阿罗汉不行,阿罗汉他要显神通,他要作意一下,我现在要入二禅,然后就入二禅,我现在从二禅里面出来,再进入三禅,要现什么神通,他一定要作意,他必须用念头来带动禅定,佛陀的禅定是自然显现,任运而成。
 
  所以这个地方还是同样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跟舍念清净地,同样这四个本质,但是佛陀操作,跟阿罗汉在操作这四个的时候,那有浅深自在的不同,这个地方值得说明哦。
 
  好,这个是在欲界诸天里面,相对来说,这个四禅,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他撇开了欲界的放逸,他也远离了四空的暗钝,四空定,整天像喝醉酒一样,暗暗钝钝的,他相对来说呢,他的心还是明了寂静,明了寂静,尤其是四禅,他没有快乐的干扰,他那种寂静力更殊胜。
 
佛法修学概要——182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