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释义二十一
2014/9/3   热度:348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这段要一口气念,这是经文的整句。长老须菩提问的是“菩萨要如何降伏其心”,而佛回答时,却不谈降伏自心,而是要菩萨生起使所有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的广大慈悲心。你发心啦,你就是菩萨,菩萨就得度众生,所以正文一开口就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是总说,下面再别说。什么是众生?“众”是很多种类,“生”是生命,是生起,“众生”就是很多种类的生命依众缘而生的意思,或者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谓之众生,并不是单指人!菩萨的大悲心度化一切众生的种类繁多,佛经分为四圣六凡,今经文唯指六道众生。这六道众生可以分作三类: 一、 胎生,又作腹生,是指从母胎而出生,如人马牛羊等。最初的自体,必须保存在母胎中,等到身形完全形成后,方离母体。出胎后,有相当长的幼稚期,不能独立求生,要依赖生母的乳哺抚养。特别是人类,更需要父母师长的教养,才渐渐的学会语言、知识、技能。 卵生,就是脱壳而出生的生命,如鹅、鸡、孔雀、鸽子、蛇等。离开母体时,还不是完全的身形,仅是一个卵,须经一番保护孵化,才能脱卵壳而生。出生后有的也需要哺养、教导,但为期不长,有的能自动的生存而成长。《楞严经》云:“卵为想生。”随妄想而受生,例如雄雁飞翔,它的影子投在雌雁身上,雌雁便受孕,又如斑鸠,雄的在东边叫一声,雌的在西边和,就这样一唱一和的,便受孕,都是因妄想而受生。 湿生,母体生下卵以后,就置之不问,或早已死了;种子与母体,早就脱离关系,等到一定时期,借着地下的湿气,自己会从卵而出,或一再蜕变,自谋生存,如虫、蚁、鱼、虾等,还有以细胞分裂而生的微生物,也属于湿生。 化生,无所托而忽有的生命,而不是昆虫化蝴蝶等化生。这类有情不须要父母外缘,而是凭自己的生存意欲和过去的业力,就会忽然产生出来。如色界、无色界的众生有很大善业的业力因果,今生在人间死后,即刻以一个形相在色界或无色界天出现;如果众生在人间造很大的恶业,今生死后,也是没有经过胎儿的生长过程,即刻以一个形相在地狱出现;众生死了还没有转世之前的半中间状态成为中有,还有物质身——中阴身,此身也是忽然出现的化生;佛教接受石头、花草树木也会化生出众生。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作者就是根据此观点,而描述它是由石头化生出来的;佛经记载在地球形成的时候,光音天的天人福报尽了堕落人间而化生为人,称为劫初的人,此时的人不从父母生;除此之外,还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是从莲花化生。 以上四生并不是绝然分开的,在一个生命的长期浪转中,有时表现为卵生,有时又表现为胎生,有时表现为涅生,有时又表现为化生,如蚊子是化生,它的母亲不是蚊子而是湿生的,即水里的小虫,它到了时间,该它变化为蚊子的时候,就一直往水外边转,转得很有劲,直到把皮脱下,转出一个会飞的蚊子来。 此外,这四生在我们内心里面也有。如我们被一个烦恼抓住了很久,怎么也放不下。心结包了很久,打不开,哦,那个人已经让我心烦恼,自己好了好几天,感觉到这个人简直就是我的仇敌,我应该与他不共戴天。这是不是属于一个胎生状态?孕育了,这个胎生因为总在不断强化,有一天突然爆发出来。这种力量的累积,就是胎生,所以我们不要把四生仅仅理解为生命形态,我们内心的每一个念头,都具备这四生。 二、从众生生命体的体质有无,可分“有色、无色”两大类。 “有色”,就是生命体有形像,有物质可以看见的。如我们凡夫众生是由五阴所组合而成的身体。 “无色”,就是没有物质的身体,只有心识活动的众生,如说鬼到底有没有?当然可以告诉大家确实有的,并没有什么可怕,那是无色的生命。 三、从众生有无心识方面,可分为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三种。 凡有识心活动的生命,都属于有想的一类,如欲界人天、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除非想非非想天人以外),均有心识的。有想的众生只要能放得下,终会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昔日有一位香岩禅师,很年轻便出家,在百丈会下精研三藏十二部,能问一答十,百丈圆寂后,他便到湖南亲近沩山,沩山问他:“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他哑口无言,三藏十二部内都无这句,香岩求沩山解答,沩山说:“我若说出答案,将来你会怨我。”于是香岩把从前所学的文字般若,全部烧掉,跑到荆州玉泉寺,一心参究“如何是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参了三年,一日,锄地时,把一块小石子掉到竹树旁,击竹之声,使他猛然醒悟过来,悟到父母未生以前,自己的本来面目,悟道便见道,见道便能说道,即时说了一首偈:“一击亡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落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学道者,咸言上上机。” “一击亡所知,更不假修持。”无六根之能,亦无六尘之所,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佛,何用再修呢?“动容扬古路,不落悄然机。”扬眉瞬目,均显禅机,“处处无踪迹”,若想求觅,更无一下手处,“声色外威仪”,这威仪发乎内心,出乎外相,不是在一切事相之内,所以“诸方学道者,咸言上上机。” 于是立即向沩山的方向顶礼,答谢他当日未曾说破,所以今日能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是沩山老人善护念、善付嘱求法之人。 无想是指没有前六识的活动的一类众生。无想只是无前六识活动,除尽之后,不知从空出妙有,像木石一样无想,不起作用,古人云:“冷水泡石头”、“枯木岩前岔路多”,就是此意,如果无想可以悟道,石头应推为第一。但得其体,未有其用,只可以生在禅天,如何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作佛事呢?应该从体起用,方可以悟道。印度有一种外道可以修得五百劫无妄想,修成功后就得无想定,生于色界究竟天,认为无想就是涅槃究竟解脱。五百劫之后,等到寿命尽时,妄想又生起,依然未入涅槃妙心,如同搬石头压草一样,草虽然暂时不生长,但石头移开后,草又生起来。 六祖坛经载,智隍禅师以为自己得正定,回河北住茅蓬,整天打坐,所用的就是无想的功。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慕名来拜访他,问道:“大德在这里作什么?”“我入定。”玄策问:“你是有心入定还是无心入定?假如你是有心入定,一切有情都入定,若无心入定,荆棘瓦砾石块都可以入定,你是有心还是无心入定?” 智隍禅师云:“当我入定时,不见有无之心而入定。”玄策云:“若你不见有无之心而入定,离了有无之心而定,是常定,常定是大定,大定就是佛定,佛定常定而无出入,你怎可以说自己入定?” 后来智隍往见六祖,六祖对他开示一翻后,智隍二十年所得禅定的心,冰销瓦解。 “若卵生,若胎生……若非有想非无想”中“若”是假设之词。有些法师在诵经文时,在“若非有想非无想”,中间加了一个“若”,就成为“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这就不对啦!因为他不懂得“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名词,于是按中国文句顺著念,好像少了“若”,因此自作聪明加上,如此乱改经文的罪过是很大的。 三界以内的众生按其出生受生不同,有胎、卵、湿、化四种;按身体的体质,有色、无色分出两种;按心里有想、无想来分,有三种,一共九大类。这九大类的生化原理,在我们人类生长过程中,皆具备:我们人类是胎胞里精虫卵脏的结合,是卵生,也是胎生。在母亲的肚子是湿生。要吃青菜、萝卜等各种食物,才能长大成人,所以也是化生。有也是有争,身体机能有物质可见了。我们有时有思想,有时发呆;或有时没有什么思想,笨得要死,那又入于无想。如果一个修行人有时到达到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 佛说了这九大类的众生是做什么用的呢?下文“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就是“菩萨摩诃萨”自称,是佛代他们自称,是佛在说法时代表发心的菩萨摩诃萨而称为我的。我要发菩提心,我要度众生,要度几个众生呢?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多少种类呢?一共有十大类,我全部要度,使他们都悟入无余涅槃。也就是我是发了心要度一切众生都成佛,都悟入大乘的涅槃境界。 涅槃是什么?梵语般涅槃,译为圆寂。涅槃,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误解。有的人以为涅槃就是“死”,因为他们总是听到人们说起佛教某某高僧大德去世的时候就是用的“涅槃”这两个字,于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误解。有的人误解了阿罗汉涅槃之时所说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灰身灭智”的境界,望文生义以为涅槃就是个彻底的“无”,什么都没有了,不仅身体不复存在(灰身),而且思维、思想也完全消灭(灭智)。实际上,涅槃并不是指的“死亡”。《杂阿含经》卷18说:“涅槃,就是贪欲永远断除、嗔恚永远断除、愚痴永远断除。一切的烦恼永远断除了,这就是涅槃。” 众生之所以在三界六道中轮转不息,根本原因在众生为无明、我执、烦恼所束缚,烦恼的功能发为实际的行为,而造业必然感果,所以就在烦恼、造业、感果的过程中循环不息。其中,造业是因,烦恼是缘,感果是果,因、缘之中,以缘为主,断除了缘,那么以前的业力之因,也就不会感果了。所以断除了烦恼(即破了无明和我执),那么就把生死轮转的钩锁斩断了,就还归涅槃境界,犹如大海出生千涛万浪,千涛万浪灭,大海澄静,回复大海的本来面目。 而“死亡”却仅仅是生死轮转中的一部分而已。佛教讲“四有轮转”,四有就是指的本有、死有、中有、生有四个阶段。以我们的人生来说,活在世间上的生命阶段就是“本有”,生命死亡的那一刹那叫“死有”,人死了之后还没有投生到下一辈子的阶段叫“中有”,中有身在条件聚合的情况下投生的那一刹那叫“生有”,于是,又一阶段的生命过程又开始了。在四有之中,“死亡”是其中之一,“死亡”不是“死无”,不是“人死如灯灭”的“无”,而是“死有”,是前后相似相续的“有”!它是生命形式的一种形态,只有一刹那的时间,第二刹那便进入“中有”的阶段。所以,“死亡”并不是解脱,没有出三世、出三界,跟断除烦恼没有一点关系,与佛教的“涅槃”境界一点都扯不上边! 另外,涅槃也不是指的“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是什么?涅槃是一种在熄灭了烦恼之后所达到的无生无死、不生不灭、永恒安乐的心灵或生命境界。涅槃只是熄灭了心中所起躁动不已的烦恼,并非熄灭了全部生命活动,并非熄灭了心的全体,因而它绝不会是生命的死亡和心识的断灭,而是生命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就像海面上动荡不停的波浪之停息,并非大海的消灭,而是大海本有的清澈明净之功能的显现。梁启超用简炼的语言说,涅槃即是“绝对清凉无热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系缚”的一种境界。涅槃有四种: 一、自性涅槃,是指一切法的本性本来就无生灭相。世间一切万法都是本无生灭的清净涅槃,然而我们用迷惑的心去了解世间,这迷惑的心所见的有无等现象是迷惑六根所成的幻相,但是迷惑的心却认为是真实的。以迷惑的心看到世间里有、无、生、灭的现象,其实如梦中所见一样都不是真实存在。同样,如果以迷惑生灭有无的心去看,就会有这些疑问:清净涅槃是否永远存在不灭?清净涅槃是否本来具有?这些都是错误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迷惑有无的心把涅槃理解成有某个法存在,存在必是生灭的,于是认为涅槃也是生灭的。当一个人真正觉悟时,就会看到世间没有发生所谓的生、灭、有、无的现象,也就知道原来一切法本来没有生、灭相可得,不生不灭是一切法的真正本质。俗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此话的前半句就是自性清净涅槃,后半句则是众生执著而有生死流转。 二、有余涅槃,指的是断除了烦恼,但是过去生的业报所感的肉体还残存着,还在世间承受过去生的业力所感的果报。如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他所证得的就是有余涅槃,因为父母给他的血肉之躯还存在。 三、无余涅槃,不仅断除了烦恼,而且过去生的业报所感的肉体也没有了,不再承受过去生的业力所感的果报,即“灰身灭智”的境界。如佛活了81岁灭度以后,惟以法身遍一切处,这就是无余涅槃。 发了菩提心的人,是个菩萨摩诃萨。要普度一切众生,然而将这些众生度到什么地方呢?全部度到“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谓灭,就是寂灭一切烦恼。烦恼本来寂灭,一切法本来无生,迷则有生,悟时无生;度是指超越生死果报,恢复本有觉性,到达无余涅槃彼岸。因此“灭度“,是愿力和胸襟。 一般我们说,有余、无余涅槃属于小乘人,发大心的菩萨本应进入无住涅槃,为何这里却让其入无余涅槃呢?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是相对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我们说有余、无余涅槃属于小乘人,是根据小乘的教义而说的。根据大乘佛法,菩萨也有这两种涅槃。菩萨了悟生死,但是尚未成佛,这个阶段是有余涅槃;等到菩萨获得佛身之后,才是无余涅槃。所以菩萨在没有成佛时,仍然是有余涅槃,因为他还要几经生死,不断地投入六道中去求度众生,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菩萨的任务要度化众生进入到无余涅槃中,度一切众生成佛。现在我们以布施波罗蜜利益众生,对于穷困众生施予饮食、衣服、医药,这是很好,但是,若众生有病,以医药布施后,虽暂时好了,但众生又继续生病,问题仍无法彻底解决,为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苦恼之根本原因仍存在,这只是暂时解决问题,若能以无余涅槃灭度众生,以佛法真理救度众生,才能永久解决问题,不再有苦恼。 第二、从大小相对来说,小乘的无余涅槃,因还有惑业苦的残余,并不彻底,所以称为有余;至于大乘的无余涅槃,是彻底的解脱,无有残余,所以称为无余。 大乘经中常说,菩萨有无住“大般涅槃”,就是说,菩萨也能入无余涅槃,但菩萨有大悲心,所以从无余涅槃中出来,在众生世界中广度众生,因为菩萨的清净心是有般若智慧,他不被众生所染污,所以,菩萨不取著众生之生死境界、不住生死;因为菩萨能入涅槃而不住涅槃,所以称为“无住涅槃”,这种无住涅槃也是无余涅槃的微妙作用。所以先设有无余涅槃之乐,使众生生起欣羡慕求心,再摄化众生进入大般无住涅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无色界的众生没有粗重的形相,仅存识心的活动。
智隍答不上来,问玄策:“汝师是谁?”“我师是六祖。”“六祖如何说禅定?”“五阴本空,四大非有,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禅性无住,离住禅寂,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非有想非无想,是无色界之最高一层天。修到此天的众生,既无色身的体质,也无前七识的精神活动,仅凭定力降伏第八识而入无想定,所以称为非有想;定力稍弱,第八识复现,所以称为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不属于有想,也不属于无想。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