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释义十七


2014/9/3    热度:274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能翻译的梵文,我们不要说成是咒语。咒语,是闻声不闻。念咒,只要叫你听而已,闻声不闻,是要你去悟。如何解释此梵文呢?“阿耨多罗”译为无上,“三藐”是甚深圆满,即正等;“三”是梵语的语音,不是中国数目字的一二三的三,而是正确的意思,“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合起来即无上正等正觉,意思是最圆满的觉悟,即成佛的觉悟。佛的觉悟之所以“无上”是因为再也没有更高的觉悟了。“正等”的意思是再也没有其他圣贤的觉悟能与佛相比。正觉,超过六凡法界的不觉及外道的邪觉。怎样的觉悟才算圆满?根据大乘佛法说,佛不只是觉悟到解脱烦恼与生死轮回,也觉悟到世间的一切法的实相——空相;甚至于世间的一切法的来去变化,佛统统都能知道,即达到了无所不知的程度。因为我们凡夫对世间的境界有迷惑、执著,所以是迷而不觉,没办法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外道觉而不正,属于邪;二乘圣人认为我们所知所见的世间一切是无常、是苦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从心变化出来的,所以它们只处理内心的烦恼,对外在的世间怎样的变化统统不想去知道。所以虽称正觉,但只能自利而不能利他,属于正而不等;菩萨知道是这个心并不是烦恼的妄想心,而是一切众生、一切诸佛本具的法界平等、智慧圆满、清净庄严、无所不觉的法界心,所以菩萨懂得怎样应用此心,能够自在地变化,自利利他,称为正等正觉,但以无明未尽,觉道未圆,所以菩萨是等而不妙,不能称为无上。唯佛一人,三觉圆满,万德具备,堪称无上正等正觉,超九界以独尊,这就是佛的智果。

但要注意上面有个“发”字,下面有个“心”字,也就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同。前者在因地为佛性,在果位是佛,佛性是不生不灭,无得无失,无内无外,无增无减。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善根,而善根有生有灭,有得有失,有内有外,有高有下,有增有减。佛在《大般涅槃经》中,曾分别佛性与善根。经中有一位迦叶菩萨问佛:一阐提断善根有佛性没有?佛告诉迦叶菩萨说,佛性不是善根。善根有内有外,佛性无内无外。善根有大有小,佛性无大无小。一阐提断善根,但不断佛性。

在法会大众,凡有善根的众生皆应该发心勤求佛果无上正等正觉,如果把上面的“发”和下面的“心”字忽略过去,则这经文就讲不通了。譬如说在社会上作一个人,想升官发财,这就是发升官的心,发财的心,那就作凡夫,也就是贪名贪利,升官是名,发财是利。若学了佛,要求更进步,光是升官发财还不够,还要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这是发什么心呢?这是人天乘的心。来生来世转一个人,来生来世可以升天,这个不出轮回只能超出三恶道。那么要超出六道轮回,要超出三界以外,要了生死,即要发心,发什么心呢?发二乘心。自己要成佛也要度一切众生成佛,这个发心,发的是什么心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人一直把经中所说的“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理解成“大念者大声念佛,小念者小声念佛。”这是不正确的主法。“大念”就是指发无上菩提心,“小念”则是发二乘人。“见大佛”是指证佛菩提果位;“见小佛”是证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这其中的意思差别很磊,只要我们努力修学,从这部经里证得法界实相心,具有般若智慧,就能了解“为何要发菩提心”,由此也就知道此段经文的意义。

一般发心成佛的善男子、善女子也称为菩萨,这是佛对他们的激励,也是对他们的要求。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虽然还没有功德圆满,却越来越接近佛,所以佛劝导善男子、善女子应向真正的菩萨学习,坚定信念,鼓足勇气,全身全意地投入到菩萨道的修行中。一旦立下自利利他的誓愿,就要在思想上时刻记住,而且要在实践中去承担。然而誓愿在实践中并非一番风顺,所以须菩提才向佛请问: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发无上菩提心之人,应如何学习佛法,如何修行?可以有三种解释:一是云何应住:我的心应该在何处安住?“住”有外住、内住之分。外住有四种不同:

王化处住:佛在何处教化众生即在何处住,通常说释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说法,王化处住就是娑婆世界。(阿弥陀佛是在极乐世界说法,所以,阿弥陀佛的王化处住是极乐世界)。异俗住:佛不住在在家人之家里,他住在寺中。

威仪住:行住坐卧都是威仪。

未舍寿分住:指佛未入涅槃,佛的生命尚存在,未舍弃寿命。佛若要住世,是可以无尽期住世;他若不想住在这儿,就能把寿命弃舍掉,这是佛的自在。

其次讲内住,内住是心在何处住,你的心思维什么,你就是住在那个地方,如我心里是在看电视,我的心就是住在那里,(一)天住:天人的心在何处住呢?有二种解释,一种是说,施戒善心是天住:是指生天的因,这个人有同情心,能施舍利益去帮助他人的困难,有这样的布施,其次,有戒,有所不为,例如,不杀生、不偷盗他人财物等,戒除一切非法行为,除了施、戒以外,还有善心,他于施、戒时均有善心,他有良心,他对人均是好心肠,有这三种功德,叫做天住,这样的解释是指欲界天。若此人无善心,而有恶心,他用恶心做种种恶事,即非天住,可能就是地狱住。第二个解释,天住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色界天的四种禅定),是超过欲界天,更高尚的。(二)梵住:梵天王也是天,但他除了禅定外,还有慈悲喜舍的功德,梵天王是特别慈善博爱。以上的天住、梵住,均是凡夫境界。(三)圣住:圣人的内心是住在空、无相、无愿的三三昧中。住在空里,就是观察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毕竟空,他的心不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亦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不住在一切境界,心是无所住,叫做空住。凡夫的心,不能无所住,是非要有所住不可。禅宗大德说:“不与万法为伴侣”。伴侣即是心的住处,凡夫的心非要有伴侣不可,否则心无法活动。圣人,例如阿罗汉以上,一入定即无所住,心不与万法为伴侣,故是空、无相、无愿,对一切有为法、无为法,心里均不动心,圣人的清净心不与万法为伴侣,这是他的住。(四)佛住:佛也是空、无相、无愿,不与万法为伴侣,也是清净无著的境界,但佛比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等更高深圆满,故谓佛住。

佛的清净心是无所住,为何前文说“佛在舍卫国”?佛的内心是清净无为境界,不能以名言来表示的,但是,我们凡夫境界是无法与佛的内心(无所住境界)联络,如何能向佛学习呢?所以,佛的大慈悲心,必须现出一个形象。虽然法身菩萨所见到的佛,也是有形象,但是,我们的肉眼仍是无法见到的,佛必须到人世间,示现有父母,有此身体,示现修行成佛,示现他今天到这里来了,使大家可以看见他,与他说话。所以,佛是无所住的,但是,为利益我们而表面有所住。因此这里“云何应住”不是简单的。云何降伏其心:我尚非圣人,内心尚有很多烦恼妄念业障,应如何降伏我的心,使心清净如法呢?

二是“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的内心应安住在什么地方,我应如何降伏其心,我才算是发无上菩提心呢?一时感动而发菩提心,如见到佛或听到佛说法,内心受到感动,此人是了不起,但只是一时受到感动,如何把此清净心继续维持下去,是不容易的,故须有一个法门,努力修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心。所以发菩提心有:一是愿菩提心:我发愿要得无上菩提,乃世俗菩提心;二是胜义菩提心:经过长时期修行,得到般若波罗蜜智慧,得无生法忍,成为圣人,菩提心与第一义谛相应。此处是指世俗菩提心,凡夫忽然有此殊胜志愿,凡夫发的无上菩提心,我应如何维持无上菩提心,不令失掉?无边烦恼,又如何调伏它?这是很现实问题。所以 须菩提长老从佛出入往返,穿衣吃饭就开悟了,早已经知道菩萨要如何发心、如何安住心、如何降伏心。但是为了让其他菩萨也知道,所以就明知故问两件事:世尊!世间成千上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趣入大乘道时,如何才能安住于真心中,而使真心常住不退?如何才能折伏烦恼,而能降伏心中的妄念而获得佛果呢?这个真心就是刚刚发的菩提心。菩提心发起来,怎样的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只上求佛道而不下化众生,那只是发二乘的菩提心,而不是大乘的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心最难发起来,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居然能发起这个心,但是他们仍是凡夫,常会被外面五欲六尘的境界转动,一转动菩提心就丧失,不能安住。虽然现在发了菩提心,但过去无始劫以来的妄想烦恼习气很多,会令我们退失菩提心。譬如阳光照入室中,只见微尘摇动不停,凡夫未发心前,其心相也会如此烦燥而动摇不停,这是妄心。发心后,要降服这个动摇的妄心,然后才可以住于菩提心、修菩提行、证菩提果。因此,我们修学佛法的重点就是如何行持佛法,降伏烦恼。菩萨修行从心修起,就要将心安住在所修的法门,进一步降伏内心的烦恼,所以长老须菩提向佛请示:“菩提心应如何安住呢?应如何降伏心中的烦恼?”佛法教我们如何对治烦恼和坏习性,用智慧降伏烦恼,这就是为何说佛法是出世间法?佛法是出离世间一切烦恼的因缘和产生烦恼之后的结果,是为了出离、突破一般人的无奈和烦恼,所以 发心修行的菩萨,如果真心得以安住菩提,则妄心不降而自降;反之,妄心果能降伏,则真心不住而自住。这不仅是修行成佛的关键,而且也是本经的要旨。

三是“云何应住”?应入实相般若而住,这是问于“果”;“云何降伏其心”是降伏烦恼散乱的心,制令还住于菩提心,这是问“果”。然而言说无上菩提心为因,虽说是因,而非是因,应是离言说的因果,才是实相般若的真实因果,这就是住于观照般若之相。若能降伏,即是自在解脱,这是断除烦恼所起的作用。所以这两个问题,乃是实相般若相应之问。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