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禅话——浅谈“随缘”
2014/9/3   热度:270
随笔禅话——浅谈“随缘” ◎秦孟潇 浅谈“随缘” 我们生活中常说到“随缘”两字,能够做得到的人,是绝不简单的。换句话说,没有高度智慧的人,是不易做到家的。表面上附和对方的某些做法,这不是“随缘”,真正讲“随缘”的人,是有原则的,而且界限相当明确,不容混淆的。佛经云:“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所谓“随缘”也者,是一种手段或方法而已,所谓“不变”是其根本立场,或是“目的”!比方说,遇到一个赌徒,你要改变他的行为,信佛的人称之“度化他”!怎么办呢?你跟他讲道理,他不听你这一套说教,你用硬的方法来压制他,他依然不服气!对于这样的人,你不想放弃他,仍然想挽救他,最妥当的方法就是迁就他、忍让他,逐渐的转变他,这叫做“随缘”。 这个“缘”,是客观的存在,是一种现象。这个“缘”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现象,你要改变它,但不能强制它。 在旋转运行中的现象,祇能跟随它变化而变化,在适当时刻,一击而中,是制胜对方的手段及其目的,“随缘”不是“无”的放矢。 四大天王 本港演艺界有四位出色的歌手,人们美其名曰“四大天王”。信佛的人,对这样的称呼,感到莫名其妙,实在费解。所谓“四大天王”来源于古代印度“护世神”的传说。按照古印度的神话传说,须弥山腹有“四大天王”。甚么是“四大天王”呢?佛教通常把世界分为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六欲天又有六重,第一层四大天王,为四天王及其随从的住所。四大天王的空间位置是在须弥山的山腰。佛经认为须弥山是人类所居的世界中心,山顶为“帝释天宫”,而在须弥山的山腰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就分别住在四个山峰上。四大天王的职责是各护天,也就是掌管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的山河大地。所以也称“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各有九一子,分别辅助天王守护的十方。四大天王还各有八大名将,代为管理各处山河森林及小神。这是来自印度神话的传说。 心血来潮 我看“人相”,有自己的见解,虽不中,也不远矣。看“人相”是要遵循相法,的,不能胡言乱语。但“相法”也不是绝对准确的,所谓“相随心转”,人生活在世间不停地变化着,“心”与“相”也不时地起著相应的变化!我看“人相”,一是遵循“相法”的基本要点,二是凭个人的阅历和直觉。“相法”要点易于掌握,唯有人生“阅历”和“直觉”不易得,这是非常奇妙的感应力!有一次,有位友人介绍我相识一位青年人,相见之下未有多谈,事后我对友人说,这个年轻人神态有异,非“长寿相”,必有横祸!事隔半月,这个青年人因某事而自缢了。人称我“活神仙”!其实我不是星相学家,并非有所研究,而是一种“心血来潮”的直觉感应,但是,我非常自信自己的判断力。再谈这位友人给我的印象是:性格豪爽,但从“相法”上来说,不是“富贵相”,一生辛劳。毫无疑问,是位“长者”之相,而且具有博闻强知的才华,是位多才多艺的专家。相谈之下,对方给予我不少难得的知识。 烦恼丛生 不论信奉关帝也罢,信奉财神爷也罢,总之,要求其心安!这是所有宗教的共同之处,假若不能达到“心有所安”,应立即掉转头来,寻求自己“心有所安”的宗教信仰,这是目的所在。宗教家所说,精神上的“寄托”或“慰藉”,以达到生命的充实。不少人就是因为精神上有空虚感,才追求宗教的信仰。比方说,追求财神爷,发财致富了,是否就达到精神上充实了呢?不,财富祇能给予物质上的短暂的满足,但不能给予精神上永恒的充实。甚至财富会带来某些缺憾、损害……种种烦恼丛生不绝。我们看到不少有财富的人,在精神上相当空虚,由于太富有了,更是感到非常孤独寂寞,因为周围的人远离了,甚至骇怕别人谋财害命,提心吊胆过日子,岂不悲哉! 渴求功德 在佛门里,宗教的力量常能把某些人改造过来,我们常看到一些富贵太太平时相当跋扈,盛势凌人的样子,动辄骂人,目中无人。在自己府上宛如慈禧太后化身,有好几个宾妹服侍她们,养尊处优,谁也不敢说她们一个不是。可是,她们一来到佛堂,看到佛、菩萨,或和尚、尼姑就匍匐而拜,非常恭敬虔诚,甚至做起义工来了,用佛家语言说,这叫做“发菩提心”!能发菩提心在佛堂内做善事,叫做“无漏功德”,在社会上做善事,叫做“有漏功德”!两者之间有甚么分别呢?这是佛门特殊的语言,有着特殊的意义。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在社会上所做的一切善事,堆积了不少“功德”,而这些功德是“有漏”的,不能持久的,随着自己的业力而“漏”掉了,终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而在佛门里修行求福的功德是“无漏”的,它是随着自己修持的功夫恒久不变的,最终能了脱生死大患,免除轮回之苦。这是信佛的人所追求的目标。这些富贵太太们来到佛堂,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思想行为起了显著变化,反覆性也很大。 佛在天边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刚出家三年,佛在跟前,再过三年,佛在天边!”这句话是甚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刚发心出家的人,非常虔诚,每天礼佛,恭敬非常!眼中见到佛,心中想到佛,口里不断地念佛,跟佛结下不解之缘,甚至夜里梦中见到佛!这叫做:“佛在眼前。”三年以后,这股虔诚热心似乎淡化了,本来每天在佛前上三次香,逐渐改为二次上香,或一次上香,由于事繁的缘故,几乎三天上一次香,再不然七天上一次香,甚至每月初一、十五上香。他忘了初期出家时一日上三次香,念念不忘佛!而今一月半月才上一次香,这种行为,叫做:“佛在天边”!奇怪,这种懒惰性相当普遍,在其他宗教界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此如信徒每日早晚都要祷告一次,后来改为早晚合并一次,以致每周一次或者每月懒得有一次!信仰宗教注重一个“恒”字,所谓“持之以恒”!已学道求道的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人的心不易集中的缘故。佛经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必往生极乐国土。”难矣哉?! 迷惑不解 人世间,常碰到所谓神秘莫测的问题,例如人死了,是不是成为鬼呢?到底有没有灵魂存在?谈“因果”、说“轮回、”,不少人感到很大的兴趣!因为这些“疑问”,不是任何学科所能解答的,科学家、哲学家更是望鬼兴叹,爱莫能助了。至于“巫婆”之类的灵媒们,说起鬼魂来,吐沫横飞,眉开颜笑,像煞是一回事,其实都是胡编捏造的鬼话连篇,不足为信。事实上,这些鬼魂确是存在的,由于捉摸不到的缘故,可信与不可信之间,有人信了,也有人不信,也有人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在这些超现实的问题上,不少人活着,非常彷徨、困惑的!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中:“人死了,到底有没有鬼魂?如果有的话,将归何处呢?上天堂、下地狱?”凡是信佛教的人,在这些问题上,一点也不感到迷惑,在人生道路上很有信心的,有把握走完人生一段路程,他们完全懂得佛理:“要知未来事,今者作者是!”所谓生死命运乃掌握在自己手中,上天堂,下地狱,是在于自己一心为善呢?还是为恶呢?所谓“善恶无门,惟人自召。”也就是所谓“如是因,如是果。”由于具有这样的信念:“佛化人生观”,一切都感到悠然自得。 欠债还债 前两年,有位居士介绍我相识一位九十多岁的“高人”,说他德高望重,“有神通”! 首先说,我不太赞成将一个九十多岁老人请出来“弘法”,不管怎么说,这样高龄的老人,在生理上各部分机能都退化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有人说,这位老人家不同凡响!有“神通”,有超越时空的本事,他还能长出一米长的金刚毛来,是人间奇迹……这类话,不可取,也不可信。真正信佛的人都懂得,人的身体说穿了,祇是“臭皮囊”而已,长一根“金刚毛”又起甚么作用呢?至于所谓“神通”也者,这种“超自然”的本事,佛家也不很重视,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神通第一”,他的“宿业”临头了,活活被外道们砸死了。凭他的“神通力”,完全可以躲避横祸,但他并不想逃避。为甚么?他知道这是一种“宿业”,是一种“欠债”,他必须要清还掉。如此看来,“神通力”有了也没有用,必须要修行,消除业障,不造恶因,这才是“正道”。 落发为僧 偶然间阅到“与佛有缘”一篇短文,特别吸引我!静心拜读了,程鳌兄的佳篇。给予我的印象极为深刻。看来,程兄与“佛家”是“有缘”的,在他字里行间处显示出“与佛有缘”,他说“曾想过要落发做和尚”!并有感慨地说:“可惜繁事太多,便不了了之。”事实上,做一个真正的和尚很不易。古德云:“落发为僧,非将相所能为也!”此话的本意是说:“将相易为,高僧难为!”这句话,一般人不易理解。古今中外,有所作为的“名将”“名相”从未间断过,多如“过江之鲫”,不胜枚举。但在历史上“高僧”却似“凤毛麟角”;极为稀少。诸如唐代玄奘大师、慧能大师,近代的太虚大师、虚云和尚。凡有成就的高僧大德在智慧上、修持上是超乎常人的,所谓“行常人所不能行之事,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佛家说:“不起我执之念”!在当今世界上,谁能做到没有“我执”呢?一切是非烦恼皆由“我执”起,“剪不断,理还乱”!不知程兄以为然乎?!■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