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三十二)
2014/9/4   热度:403
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三十二) 断烦恼品第六 乙三、断所断杂染分之方便的瑜伽分二:一、断烦恼集方便之瑜伽;二、断有漏业集方便之瑜伽。 救拔众生的菩萨知道一切衰损的来源是轮回,因此需要为断除轮回而精进。要永远断除轮回,则需要断除轮回的因,也就是烦恼和业。所以菩萨会将要调伏的众生安置于断烦恼和业之上。本论中有关“断烦恼集方便之瑜伽”的引导,就是第六品“断烦恼品”;而关于“断有漏业集方便之瑜伽”的引导,就是第七品“离贪著欲财品”。 丙一、断烦恼集方便之瑜伽分三:一、略明障治体性;二、广明差别;三、结摄其义。 丁一、略明障治体性 障,就是烦恼集;治,就是对治烦恼集的方便。圣天菩萨首先用一个偈颂,来简略地阐明烦恼及其对治方便的体性。 由乐增长贪,由苦增长嗔, 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 颂文直解 对于断烦恼的方便,有些外道认为只能依靠苦行。但这并非是实际情况。原因是,外道希望通过身体的苦行获得乐,但这反过来又会增长贪欲,而苦行时所受的苦,又将增长嗔恚。因此,外道所修的苦行和所受的乐,都同样是增长烦恼的因。如果有人住于乐中,就认为不是在修苦行的话,那为什么住于苦中,就是在修苦行呢?所以真正的苦行,并不取决于是在受苦或是受乐,而是能在断除烦恼的方便上精进用功。 释义 圣天菩萨在这个偈颂中,通过否定苦行外道的见解,确立了正确的修行见解。苦行外道认为烦恼是从苦乐中产生的,而乐会增长贪心烦恼,所以修行者就不能有安乐,必须要修苦行。圣天菩萨指出,按这种见解去修持,是自相矛盾的,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修行人应该认清的是,烦恼是非理作意产生的,苦乐仅是烦恼的助缘,所以要断除烦恼,应从断除非理作意上去用功。 《瑜伽师地论》中说,烦恼的产生,有六种原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缘故,三由亲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数习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诸烦恼。”这六种因中,起主要作用的因,是第一因——所依的烦恼种子、第二因——所缘和第六因——非理的作意。其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第六个非理的作意。 佛法里的这个教导,找到了烦恼产生的根源,而主张苦行的外道,只注重苦乐,也就是只注重烦恼六因中的第二个——所缘。现前的境界只是产生烦恼的次要因,在经历苦或者乐时,如果一个人心里具有非理的作意,那么就会因为这些苦乐而产生烦恼。所以像裸形外道那样裸露身体,故意让身体经受风吹日晒,整天蓬头垢面,就有可能会产生嗔心烦恼。而如果他心里具有正知正念,是在如理地作意,那么就根本不会从这些苦乐中产生出烦恼。比如佛就开许比丘可以住成排的房子,而且房子有很大的窗户,墙壁还可以油漆上颜色。可以睡柔软的垫子,枕头里可以有棉花。还可以受用酸奶、牛奶、酥油等的美味。 所以圣天菩萨在偈颂里说:快乐不一定能增上贪心烦恼,而受苦却有可能增上嗔心烦恼。这意味着,外道以烦恼逼迫的方式吃苦,是在增上烦恼和痛苦,是没有意义的,不是真正的苦行。所以修行的关键在于如理作意,而不在于是否受乐,或是吃苦,对于苦乐不应该偏执一边,而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对治。比如世尊在《毗奈耶经》中,对于贪欲重的人,就开示他们行持十二头陀行,比如住阿兰若、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等等;对于嗔心重的人,世尊会开许他们受用一些比较好的饮食、卧具,穿比较好的法衣。所以折磨身体并不是苦行,不管是十二头陀行,还是受用能带来安乐的资具,只要能如理作意,保持正知正念,特别精进地对治自己的烦恼,那才是真正的苦行。 接下来的广明差别中,圣天菩萨就是牢牢抓住非理作意这个烦恼的主因,引导大家正确有效地对治心相续中的烦恼。 丁二、广明差别分三:一、示所断惑相;二、明障治对应之差别;三、分说断三毒之法。 “广明差别”,就是广泛地阐明,使明了贪嗔痴烦恼及其对治的方便。圣天菩萨先是引导大家认识到烦恼的体相,然后具体把烦恼和相应的对治方便对应起来,最后来分说断除三毒的方便。 戊一、示所断惑相 在断除贪等烦恼前,需要先了知烦恼的体相,这和在消灭敌人之前,要先认识敌人是同一个道理。 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 痴业能增长,如风于大种。 难词释义 业:这里的业是作用的意思。 颂文直解 贪的作用是摄集,也就是能摄集乐的受用,嗔的作用是导致不和与斗争,痴的作用是能增长贪与嗔,就像风大能使火大增盛,使地大坚固,使水大寒冷一样。 释义 贪的作用,就是摄集,也就是不断地想要获取,而不会嫌多。因为世间人有很强的我执,有鲜明的你、我、他的区别,所以总希望自己能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大,我所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贪心就很容易产生。世间成语中也有“贪得无厌”,说明了贪具有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的特性。嗔的作用,就是产生不和,进而导致斗争。因为你、我、他界限分明的人,对自己的地盘非常执著,当他觉得别人有可能侵犯到自己的权益时,出于保护自己地盘的动机,世间人会特别警觉,然后对别人生起敌意,产生出不和,甚至斗争,这就是嗔心的作用。而痴心能增长众生心里的贪心和嗔心。因为愚痴,世间人就觉得可以去贪,应该生嗔,从而增上了形形色色的贪嗔烦恼。 贪的对治良药,就是放下贪著,舍弃眷属及财物等,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放下追求,断除贪心的那一刻,就是获得真正安乐的开始。嗔的对治良药,是修慈心,及适当受用一些喜欢的饮食、衣服、住宅等。痴的对治良药,是善加观察缘起。 关于贪嗔痴的作用,月称菩萨在《中观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一个譬喻来说明。海里的鬼怪有一天变成了人形,和前去海里捕鱼的两位渔夫商量说:你们一个来生火,另一个来掌勺,我来抓鱼,这样我们就都可以顺利地享用美餐了。于是他们三人都高高兴兴地分头做了起来。鬼怪的任务是去抓鱼,同样贪的作用是去抓取东西;其中一个渔夫的任务是用煎、炸、煮等的方式烧鱼,同样嗔的作用是产生冲突,并且在冲突时用恶劣的语言使对方受到煎熬;另一人的任务是去生火,同样痴的作用是给贪、嗔喂食。 那么为什么贪嗔痴烦恼毫无疑问是所断呢? 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 无知故愚痴,由彼不达彼。 难词释义 不会:指不会遇,得不到的意思。 由彼不达彼:第一个彼是指贪嗔痴烦恼,第二个彼是指贪嗔痴烦恼造成的痛苦。 颂文直解 同样,贪心因为得不到满足而生苦,嗔心因为力量缺乏、无助而生苦。而众生因为不知取舍之相而愚痴,而因为愚痴,不知道为什么会生贪苦和嗔苦,这是最大的痛苦,因为由此便不可能生起断除贪嗔的念头。 释义 生起烦恼的后果,就是遭受痛苦,所以对众生来说,烦恼对自己是有害的,应该予以断除。 贪心使人总是不满足于当下的一切,而幻想着获得更多的受用。但是众生的业力,决定了这种幻想不可能实现,所以有贪心的人就觉得很痛苦。即使有些目标实现了,但没过多久,他看到了别人拥有更多、更好的东西,这样他的贪心又生起来了,又会给他带来新的痛苦。 嗔心生起来之后,就与他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抗,这时就希望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气势上,或者在身体力量上,都希望自己能占据优势,压倒对方。但又因为众生的业力原因,决定了众生缺乏力量,不可能事事都能顺自己的意。所以生起嗔心后,就会感受孤立无援的痛苦。 比贪嗔痛苦更严重的是,众生因为被贪嗔蒙蔽,而加深了愚痴,不知道自己的痛苦正是自己的贪嗔之心造成的。人们越愚痴,就越不认为烦恼是过失,还认为生起贪心和嗔心是很正当的事。每天生起的贪心,有一千次以上。尤其是嗔心习气重的人,总是把他人当作怨敌,稍有不顺自己意的时候,就开始去毫无理智地攻击他人。这样的人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这样做的种种后果,没有想到生起贪心和嗔心,就像是拿刀在砍自己一样,最大的受害者正是自己。所以真正明白因果道理的人,都会知道贪嗔烦恼是自己真正的怨敌,而且是携带着武器的凶狠的怨敌,因此一位好的修行者,是不会容忍自己生起烦恼的。 《中观四百论广释》中讲了这样一个公案。一个穷人对王后生起了贪心,但是因为王宫里防卫森严,他根本无法接近王后。他的贪心得不到满足,因此特别痛苦。由此他还对国王生起了嗔恨,但是自己的力量微薄,根本无法与国王抗争,所以郁闷于心。他心中的贪嗔,又增上了他的愚痴,冲昏了他的头脑,使他无法恢复理智,于是这样的痛苦就持续不断地折磨着他。 那么贪嗔痴烦恼应该同时断除还是分头断除呢?这要看这三种烦恼是同时还是分别生起的。因此圣天菩萨继续引导说: 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 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 颂文直解 如同现见到水大种的痰病和火大种的胆病不可能同时生起一样,如是也可以现见到嗔心与贪心也不可能在心中同时生起。 释义 相违的事物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贪的作用是摄集,嗔的作用是排斥,这两个相违的心所,也不可能在心中同时生起。但是痴心与贪嗔二者却是相应的,能助长贪嗔,所以能与贪嗔同时生起。 这样就明白了所断的贪嗔痴烦恼之相。接下来,圣天菩萨就教导大家与贪嗔痴烦恼对应的对治方法。 戊二、明障治对应之差别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 敬嗔如事主,爱敬治彼故。 难词释义 贪:是贪者,这里指具贪心的弟子。 嗔:是嗔者,这里指具嗔心的弟子。 不爱:即不敬。 颂文直解 一位了知贪嗔烦恼特征的阿阇黎,他在调伏弟子时,会把具有贪心的弟子像奴仆一样役使,因为不敬、严厉是对治贪心的良药。对于嗔心重的弟子,他会当作主人一样去承事,因为爱敬是对治嗔心的良药。对于愚痴者,则爱敬与不爱敬都要用到。 释义 传授佛法的阿阇黎,尤其是大乘的阿阇黎,对弟子特别慈悲,上一品中也说:“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在阿阇黎的眼中,弟子就是被烦恼魔困住了的可怜病人。就像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样,阿阇黎对于不同烦恼的弟子,也会采取相应不同的调伏方便。 弟子如果贪心重,阿阇黎就会严格管束,并且不断地差使弟子,使他的身口意忙于做听闻、披读、讽诵等的十法行,这样弟子忙于学法,贪欲就没有机会生起,并且在学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烦恼的过患,和对治烦恼的方法。 嗔心重的弟子,稍微不顺心就要发脾气,造下深重的恶业。对于他们,阿阇黎反而会客客气气,和言悦语,并且会经常给他们好的饮食和衣服,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这在别人看起来,阿阇黎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好像是一位奴仆在对待主人的态度一样。那么弟子会受到师父言传身教的影响,逐渐学到了师父心相续中的调柔,从而自觉地对治掉自己的嗔心。 对于愚痴心重的人,则要根据情况,看他的愚痴是与贪相应的,还是与嗔相应的,然后分别用相应的爱敬与不爱敬的方式进行调伏。 这样弟子在阿阇黎的呵护下,就会平稳、顺利地进步,没多长时间,烦恼就会减轻,成为合格的弟子。 另外,也要知道一天中烦恼生起的时间次第,从而进行相应的对治。 初时愚痴生,中间起嗔恚, 末后生贪欲,每日三时起。 难词释义 初时:指早上。 中间:指日间。 末后:指晚上。 颂文直解 在早上,受前一晚上昏睡的影响,第二天起床时神志昏沉,睡眼惺忪,因此愚痴生起的比较多;到了中午和下午,因为工作劳累,以及饥饿,就会多生起嗔恚;到了晚上,吃了晚饭后,已经从疲劳中恢复,因此贪欲就会生起。一天之中,根据身体的虚弱状况,不同烦恼也会依次地生起。这样了知之后,对烦恼就应进行相应的对治。 释义 在十二缘起支中可以知道,凡夫心上的烦恼,是缘于身上的苦乐感受而生起的。从乐受生爱,从苦受生嗔。那么在一天之中,身体一般也会经过早上的无记,到中午、下午的疲惫,到晚上的舒服的变化。因此人的心里,也依次会表现出愚痴、嗔恚、贪欲这三个烦恼。 知道了一天中烦恼生起的这个规律,就像提前得到了敌人要进攻的情报,修行人就要提前防范,早上就多观察当下的身心现象,这样就不会发呆,中午就多观嗔恚的过患,这样就不会生起嗔恚,到了晚上,就多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就不会生起贪欲。一个修行人,在一天之中,就要针对这样不同的情况,分别对烦恼进行对治,让心不放逸,一直保持在正知正念之中。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