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愿与行(月妙)
2014/9/4   热度:141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愿与行(月妙) ◎月妙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的决,愿的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依次而看,一个念佛人如果信不真、愿不切,念佛即使喊破喉咙也只是远因种子。 那么愿不切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不能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对于娑婆世界还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哪怕知道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与快乐,但还是喜欢舔那刀刃之蜜。 娑婆世界充满众苦,无有诸乐。智者大师对于我们娑婆世界五欲的快乐,讲了一首偈颂,他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其实当我们冷静下来思维,这个五欲的快乐是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追求时。当你在年轻的时候,读完书,进入了这个职业,你立定志向,使令你富有、你追求美好眷属的时候,其实过程是很痛苦的。压力很大,因为你要追求,别人也要追求,所以追求是有一种逼迫之苦。 第二个,得到时。等到你中年的时候,你一生的精神体力,晚年的时候,得到你心中所要的,你快乐了吗?不是,“得时多怖畏”。因为五欲的快乐非常脆弱,你不断地担心怎样才能够维持它的相续。你得到的越多,你心中的害怕也就越严重,所以拥有越多的人心中的忧愁、压力越大,因为他很清楚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非常脆弱的,可能明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就会消失掉了。所以非常怖畏。 第三个,失去时得到时没有真正的感到安稳与快乐。等到有一天失掉了,“失时怀忧恼”忧愁悔恨,临近崩溃的边缘。这时候你更痛苦。 对于五欲的快乐总结“一切无乐时”。你追求的过程你并不快乐,得到的时候有一点快乐,但这个快乐夹带着怖畏,你也没有真正的快乐,没有真正受用,等到失掉的时候你比那些没有得到的人更加痛苦。 娑婆世界的一切都是苦空无常、虚幻不实的,世间一切的人为灾害、自然灾害让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是诸类的痛苦比比皆是。我们每天都会为明天我将如何而担惊受怕,整日忧心忡忡,苦不堪言。何时才是出期呢? 再来看看极乐世界:“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彼佛国土,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实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这是多么庄严的极乐世界啊!那里的鸟儿和树都在说法,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还会再去造恶业呢?试问像这样美妙绝伦的极乐世界,我们不心生向往,又向往何方呢? 茫茫苦海内,弥陀为舟航。阿弥陀佛就是我们末法时代的救命草,我们一定要牢牢抓紧永不放手。极乐世界是众生最好的归宿,我们一定要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 再说行不深 我们经常看见一种现象:许多人手持佛珠,一边与人攀谈,一边手拨佛珠。这是功夫成片人的境界,对于还是散心位的菩萨们还是专一深入的好。要不然口念弥陀心散乱,念破喉咙也枉然。 有人会说:“既然临命终时,乃至十念,既得往生。那现在我们又何必着急着念佛呢!”这种想法太轻视念佛的行门了。所谓“临命终时,乃至十念,既得往生”是绝对不会错的。但是我们不可忽略一点,《阿弥陀经》上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如果我们到了临命终时,能以“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来念十念佛号,别说十念乃至一念阿弥陀佛圣号,既得往生。然而谁又能保证自己到了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呢?平时都不用功,到了临命终时四大解体,八苦交煎。哪里还记得念十念阿弥陀佛呢?恐怕连一念都想不起来吧!要想临命终时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就得在平时多下苦功夫。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如何来念这个佛号,使得我们的这一念心跟阿弥陀佛相应呢?印光大师说:“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这当中有三个步骤:第一是“念从心起”。就是这个佛号要从内心生起。念佛最怕的就是佛号只从嘴巴生起,而心中还在打妄想,所以我们念的这个佛号,要从内心深处那一念至诚皈依的心生起来。第二“声从口出”就是将内心当中忆持的这个佛号,靠着嘴巴的震动,将这个佛号的声音创造出来。第三“音从耳入”也就是要将嘴巴念诵出来的“南无阿弥陀佛”的音声,再用耳朵把它听回去。要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听自己念诵的声音,不能去听别人的声音。听自己的声音是反闻闻自性。如此相续不断,产生一种专注力达到一心不乱,就能与阿弥陀佛相应了。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意思是说:如果众生的心忆着佛、念着佛,现前和将来,决定可以见到佛,也就离成佛不远了。其实我们不用假借其它的方便来帮助,只要一句佛号念到底,自然就能得大智慧,心开意解,见性成佛。 世尊在《阿弥陀经》中告诉舍利弗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许多人说:“念佛求往生,那是消极的厌世。或是贪心的想去极乐世界享受。”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其实我们厌离娑婆并不是消极的厌世,而是积极的去面对未来的人生;欣求极乐也不是贪心的想去极乐世界享受,而是往生极乐世界可以永不退转。不退转有四不退转:第一位不退。第行不退。第三念不退。第四毕竟不退,它是蕅益大师提出的,特显念佛的不可思议。 可能有人会问:“在娑婆世界修行,即使是阿罗汉都尚有隔胎之迷。那极乐世界为何具有这不退转的功德呢?”那是因为:一、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摄持,所以不退。二、因为常常见到佛的缘故,念念求成佛道,所以不退。三、因为极乐世界的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长我们的正念,所以不退。四、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外无魔障,内无烦恼,所以不退。 世尊在《阿弥陀经》中再三劝愿说:“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可见世尊说此《阿弥陀经》的本怀,就是让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都能够求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