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三乘的果位之声闻果位


2014/9/4    热度:2255   

 

                         三乘的果位之声闻果位
 
                                净界法师
 
    好,我们来看看这些差别的相貌。菩提、涅槃,是整个三乘的共同功德,这两个功德根据它的浅深,我们分成三乘的果位。
 
  第一、声闻果位,二、缘觉果位,三、菩萨果位。声闻果位有四个,先看第一个,须陀洹果,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一、须陀洹果,此翻预流。此位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见真谛理故,名为见道,又名圣位。
 
  我们从凡夫的修学,第一个成就的就是初果,当然只是小乘的初果,初果叫做预流,就是他初入法性之流。我们的内心本来都是在所谓的生死的水流中活动,透过回光返照以后,开始在生命的这个生死轮回的水流当中,出现了一道法性的水流,那道水流呢叫做初果。
 
  这个时候,断了三界的八十八品见惑,见惑,这个三界九地,每地有九品,就九九八十一品,见惑是顿断它没有次第的,因为这个思想的问题是,这个知见是顿断的,证得我空的真理,名为见道位,又名圣位。
 
  初果圣人,他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在因地来说,他有道共戒,我们讲这个戒体有三种,我们凡夫叫做律仪戒,就是你要去受戒才有,你没有受戒就没有戒体了,你就是没有那种防非止恶的力量,这律仪戒。第二个是定共戒,就是有禅定的人他入了禅定,他自然产生抗拒过失的力量,第三种,就是初果以上的圣人,有道共戒,他那个戒体有无漏的圣道,就是我空的智慧来摄受。
 
  所以初果的圣人,即便他还有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但是他得到生命以后,比方说在律上说,他出生在一个杀羊的家庭,他的父亲拿刀子逼迫他说,你不杀羊我就把你杀死,他宁死不杀羊,他对杀盗YIN妄的过失很自然产生抗拒的力量,宁死不从。
 
  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有隔阴之迷,他还没有接触佛法,但是他就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让他远离过失,这个叫道共戒。所以初果以上的圣人,他走路的时候,蚂蚁自然避开他,蚂蚁自然会弹开的,他不可能再踏杀蚂蚁了,他跟杀盗YIN妄的过失自然绝缘,他不要去受戒了,这个叫道共戒。
 
  所以他为什么不退转,因为他不可能再有这种过失出现了,这第一个。第二个在果地来说,他的生命已经有期限了,叫七番生死,七上人间,七上天上,七来人间,他只有十四世的生命。
 
  我们凡夫的生死轮回,叫做一望无际,你往前看,看不到边。真的你要不求生净土的话,生命不会结束的,还有无量的生命等着我们。一个初果圣人,他已经看到岸边了,如果你知道地心引力的思想的话,看到岸边以后,这个船它很自然往岸边靠近,因为那个岸的地心引力,会慢慢把你吸过去。
 
  所以初果圣人他不要很认真修行,他就是懈怠,整天不做功课,他最晚十四世了生死,他如果精进,可能一生两生就了生死,因为他的生死轮回,已经看到岸边了,就是他最晚最晚十四世。所以他的生命,已经看到了边际了,这个就是初果,也就是从凡夫入圣位的第一个阶段叫见道位。
 
  我们看第二个。
 
  二、斯陀含果,此翻一来。此位断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存,故更一来。
 
  须陀洹果是还有七番生死,那么斯陀含呢,它叫一来,一来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他只有一番生死,不是,这个来一次,是来欲界一次,他可能还要来好几次,但是至少,他来欲界的果报还有一次,因为他把欲界的九品,贪瞋痴烦恼当中断了前面六品,只剩下微细的三品,所以再来欲界一次,这是二果。我们看三果。
 
  三、阿那含果,此云不来。此位断欲界残思尽,进断上八地思惑。
 
  这个阿那含就是三果,阿那含他就不来了,他已经不来欲界得果报了。因为他欲界的烦恼被断尽了,他只有断这个色界、无色界,这个八地的思惑。阿那含,他这个不来是什么意思,是不来欲界。
 
  三果的圣人,他死掉以后,他只有一个地方去,因为他这个时候还不能入涅槃,但是他也不来欲界,他到哪里去呢?到色界的四禅天,有五天叫做五不还天,他在那个地方等待成就阿罗汉果。为什么不到四空天呢,因为四空天不是一个好地方,他的心识太暗钝,禅定过深。
 
  所以这个三果圣人不到四空定,欲界的烦恼太重,所以他们在三界当中,只有四禅是最好的地方。所以三果圣人是在五不还天待着,叫做不来,他不来欲界了,我们看第四个阿罗汉果。
 
  四、阿罗汉果,此云无学,又云无生,又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若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槃,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槃,又名孤调解脱。
 
  阿罗汉果,他在小乘的声闻乘里面,他已经无学了,就是他这个法已经修圆满了,没有东西再学了。从果地上来说又叫无生,因为他已经不再招感三界的生死,叫杀贼,他已经断除了三界的见思烦恼;又叫做应供,他堪为三界人天的供养。如果说是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叫有余依涅槃,如果灰身泯智,名无余依涅槃,又叫孤调解脱,因为他只能够自受用。
 
  阿罗汉当然他的共同点就是无生,他的生命结束了,为什么不叫无死呢?因为他还有一番的死亡,所以不能叫无死,但是他死亡以后,他没有生了,他入了无余依涅槃。在无生的基础之下,其实阿罗汉还是有差别的,有三种差别。
 
  第一个是慧解脱的阿罗汉,这种一般来说,佛世的时候很多,他看到佛陀以后,佛陀说,善来比丘,一句话四个字而已,这个人就过去善根成熟了,就证得阿罗汉果。但是他没有修行的过程,甚至于有的人,根本就是没有准备要修行的,他就是路过看到佛陀说法,然后坐了听一听他证得阿罗汉果。
 
  这种情况会有什么问题呢,他没有禅定,他完全是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从无常的智慧,他的智慧善根太深了,就是证得很简单的欲界定跟未到地定的时候,就证得我空真理。所以这种阿罗汉没有神通,也不通达法义,你问他很多佛法,他不见得懂。
 
  但是他是阿罗汉,他遇到了这种问题障碍的时候,遇到这个狂象来追击的时候,他也没有本事飞到空中去,他只能是跑,象在后面追,因为他没有禅定没有神通,但是他是阿罗汉,这个叫慧解脱的阿罗汉,这种就是佛世的时候,善来比丘很多,因为佛陀的摄受力太强。
 
  第二个俱解脱,这种是有禅定了,他不但是慧解脱还有禅定解脱,一般这种阿罗汉都有神通力了。比方说目犍连尊者,比方说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俱解脱,有这种禅定的智慧跟我空的智慧。
 
  第三个是无碍解脱,无碍解脱就比较困难,他有禅定而且通达一切的法义,他能够为众生,做种种的法义的演说。比方说舍利弗尊者,你问舍利弗尊者说,这个盐巴怎么使用,他会讲出十种的用途告诉你,但是你问其他阿罗汉,他不懂。
 
  所以这个无碍解脱,除了禅定神通以外,他又通达一切法的差别相,这个就是三种阿罗汉,这三种阿罗汉当然的共同点,就是无生。 
 
佛法修学概要——258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