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36课
2014/9/4   热度:552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36课 下面宣讲第四品不放逸: 戊一(不放逸)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华智仁波切对不放逸品所作的科判是谨慎取舍,谨慎取舍就是不放逸的本体,对自己的三门相当谨慎地取舍善恶。《学集论》讲不放逸就是无贪、无嗔、无痴。以无贪、无嗔、无痴的方式来修持善法,使自己的内心能够防护一切有漏法。 总而言之,不放逸是小心谨慎地做取舍的一种方法。只要我们小心谨慎地做取舍,就可以获得善法的方便。《三摩地王经》中佛陀说:一切法的根本就是不放逸。现在我们学习不放逸的内容,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取舍,同时不能退失菩提心。 己一、略说: 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 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 “既如是”是什么意思呢?指在第二品、第三品我们已经以前行、正行和后行生起了菩提心、受持了菩提心。受了菩提心的戒律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应该恒时精进不懈怠,不违背一切学处。精进是所有六度修法的助伴,一般而言,六度中布施、持戒、安忍偏重于福德资粮;禅定、智慧偏重于智慧资粮;而精进度既是福德资粮的助伴,也是智慧资粮的助伴,任何一种资粮缺少了精进都无法成办。 菩提心的修法也一样:应该“恒勤”,恒时地精进。我们都有过体验:精进地修持菩提心、善法的时候,往往很难长期坚持。如果一下松懈了,还能指望所修善法能对治烦恼吗?就不现实了。我们一定要恒时精进。精进不是一定要不吃饭、不睡觉。“进即喜于善”,精进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心,这是精进的本体。我们要恒时保持对善法的欢喜,只有对善法欢喜,我们才愿意去做;做任何世间上的事情,有欢喜心做起来就很容易,没欢喜心做起来就很勉强。所以,恒时保持对善法的欢喜很重要。 “勿懈怠”:不要产生懈怠,不要违背一切的学处。对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等一切学处,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取舍。 “学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所修学、学习之处,也指戒律。有些人觉得:修菩萨道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不需要去受戒;或有些人觉得:受戒之前自己是自由自在的,受戒后被很多条条框框框住了,觉得戒律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约束,产生了后悔心。 从某种角度讲,戒律的确是种约束。我们的身心像野马一样放任自流惯了,很习惯放任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要思考:这对修行有什么好处?对众生有什么好处?如果放任下去,因为我们的相续中充满了烦恼、周遍着贪嗔痴,肯定只是在烦恼方面放任。一般众生放任自流下去,肯定是堕恶趣;修行人放任下去,肯定退失善心。放任自流如果没有好处,就没有必要任其发展,应该约束它。 约束是守持学处的一种方法。守持戒律、守持学处是断除恶业、修持善法的一个保障。有些学子直接断除恶习:如受不杀生、不偷盗戒,受戒实际上是保护众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每个众生都想自己快乐,但是如果不懂得保护自己,很快就会堕落恶趣。戒律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刚开始有时是强制性的要求,皈依了佛陀或者成了居士之后,就必须要受五戒等等,就好像老师、家长对小孩有很多强制性的规定约束他的行为:有些事情不能做,做了要打屁股。小孩知道做了就要受罚,就会很老实。 戒律也有强制性约束的意义。希望每个众生都以很自觉的方式去修行善法是不现实的,一两天也许可以,一两个月也许可以,时间长了就很难自律了,最后修行可能失败,所以强制性地受一个戒律很重要。 还有些人认为:受了学处之后会很不自在等等。前面我们分析过:自在不自在要看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自在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得到的人身是很短暂的,死后自己还会跟随业力而堕落,没有必要为了暂时的快乐而造下轮回痛苦的因。 学处对规范自己行为有很大好处,实际上菩提心的学处除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之外,主要是约束自己的心。菩萨戒里面的每一条戒律都和自己的心有关,和利他心有关。犯戒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利而说妄语、不接受别人的忏悔等等,为了自利而自赞毁他就很容易犯戒。 我们守护戒律、守护学处,本身就是修菩萨行、就是行菩萨道。不要把菩萨戒和整个菩萨道完全分开,不要认为离开了菩萨戒,还有一个其他的菩萨道修行方式。实际上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个戒律已经包括了所有菩萨道修法。如果能够把戒律和学处守持圆满就能成佛,学处就是让众生成佛的一种方法和规范。 我们在这个规范中,可以逐渐地让自己的心清净,让自己的心和菩萨的心成为一体、和解脱大道成为一体。戒律就像引水的水渠,有了水渠,水就可以最终到达目的地;没有水渠,放任自流,水很快便会干涸。我们的心如果有了菩萨戒学处的约束,就会在菩萨行的轨道中逐渐前行,去掉很多不好的心态,累积很多功德,很快可以进入解脱道。 千万不要把学处想成是约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的东西,天天这样想就不愿意守戒了;如果经常想它的功德、利益和必要,思维不受戒的过患(因为每个人都还是愿意为自己负责),这样我们还是愿意守戒。从功德利益方面多考虑,就能够帮助自己守持好戒律。 前面第三品讲到要让自他欢喜,按照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讲某法有很多功德利益的时候,人们都会很有兴趣听、非常愿意做。就像一个人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他非常能说会道,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下面的听众被打动了,就很想去买。我们推销佛法也是这样:哦,菩提心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对自利的功德如何大!对他利的功德如何大!第三品讲完,有些人就热血沸腾了:一定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受菩萨戒! 推销员给我们推销产品,我们把东西买回去属于自己之后,一方面得到了产品能够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我还会关心这个产品的保养。不交钱的时候,它坏了也好,怎么样都和自己无关,交钱之后马上变成了我所,变成我的东西之后,它哪个地方磨损了,哪个地方怎么样了自己都会关心起来。 菩萨戒也是一样。我们受菩萨戒之后带来了功德利益,但是我们还要观察,得到菩萨戒之后还应该做什么,如果不注意,过失也会随之而来。 讲完令自欢喜、令他欢喜之后,这个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了,现在菩萨戒也是属于自己的了。受戒之后,对凡夫人而言,结果是双面性的:如果守持得好,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功德利益;如果守持不好,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不是菩提心、菩萨戒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如果你失坏了菩提心、失坏了菩萨戒,就会带来过患。第四品紧接第三品就会讲这个问题。当我们付钱之后买了商品,我们的脑袋就逐渐清醒过来:哦,这个东西属于我啦!我要对它负责,不能随便。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菩萨戒,得到了这么大的功德和利益。当我们真正开始逐渐守护菩萨戒的时候,也要开始学会面对一些麻烦。我们内心当中自私自利的我执,并不会因为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而消失,它还会存在、还在挣扎、还在起作用。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怎样和我执斗争?怎样保护菩萨戒?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正视的问题。 所以第三品讲完之后,第四品紧接着就讲不放逸。当我们高兴完之后,要知道:如果舍弃了菩提心有什么过失,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去守护它。华智仁波切的科判说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是“生起之后不退失的方便”。第一品是“珍宝菩提心,未生者令生”;第四品、第五品和第六品“已生令不退”。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不退失的方便 ——小心谨慎地保护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第四品、第五品按上师讲义,主要是宣讲了六度中的持戒度;第六品是安忍度;第七品是精进度;第八品是禅定度;第九品是智慧度;布施度散于各品中。 现在菩提心、菩萨戒已经属于我们了,和我们有关系了,要怎么样去保护它?怎么样避免给自己带来负面的过患?要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去修持不放逸品。前面讲完了略说。 己二(广说)分三:一、谨慎修学所修;二、谨慎所依暇满;三、谨慎所断烦恼。 前面讲的是谨慎取舍不放逸品,此处也是用三个谨慎来宣讲:首先是谨慎修学所修的法;第二个谨慎所依的圆满身体;第三个谨慎所断的烦恼。 庚一(谨慎修学所修)分三: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三、教诫不舍菩提心。 辛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 首先讲不舍弃菩提心的合理性,我们不能够舍弃菩提心,这方面是非常合理的: 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 纵已事成办,后宜思取舍。 这个颂词与下面的颂词相对应。首先看第一个颂词“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我们在世间当中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率尔未经意”就是偶尔的、没有经意、没有考虑,就发誓决定要做这个事情。“不慎思”就是想是想了,但是没有谨慎地去想,没有慎重地分析。有时我们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种是根本没有想,随口就答应说我要做这个事情;第二种是想了一下,但是没有想透彻,在没有慎重分析的前提下,自己发誓要做某个事情。 “纵已事成办”:虽然已经发誓要成办这个事情了,或者在别人面前已经说了;“后宜思取舍”:是指后来还可以再思考到底做不做,通过观察之后觉得有利益就做,没有利益就可以放弃。这是关乎个人的、属于世间一些事情,虽然有些是很重大的,但是如果和解脱道、和众生利益相比,仍然不算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世间上的事情,虽然刚开始发了誓要成办,但后面放弃了,因为自己没有观察好或者根本就没有观察,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对待菩提心能不能这样呢?对菩提心就不能这样了,如颂词所说: 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 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菩提心和前面这个问题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一方面我们要守持菩提心、受菩萨戒。另一方面,它的功德利益是诸佛佛子通过大智慧详加观察、并且通过实践完全成就之后所宣讲的正法,而不是一般随随便便不经观察、不经考虑,不经实践的法要。它是一切诸佛佛子成佛、成菩萨的通衢大道,不仅经过详加观察,也经过实践检验,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方法。所以,第一就是经过诸佛佛子大慧观察;第二是“吾亦屡思择”:我在受戒之前,详细地再三观察,深思后发誓下决心一定要受菩萨戒。 “云何舍誓戒”:然而在我受了戒之后,为什么要半途而废呢?现在为什么突然想放弃这个决定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上下两个颂词对照起来观察一下,对于一般世间的平凡人来说:第一,根本没有思择过;第二,虽然思择过或者是说谨慎地思择过,但必定是属于凡夫的智慧。凡夫智慧有可能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考虑到位,所以凡夫智慧必定是很有限的,中间放弃很有可能。而菩提心是经过诸佛佛子大慧观察的,诸佛和佛子的智慧完全超越了分别心。佛陀是遍知一切的,佛子是部分地证悟法性,他们的智慧都是相当圆满的,远远超胜凡夫人这种有限的智慧。 观察者一个是凡夫的平凡智,一个是属于佛菩萨的智慧,从智慧者本身来进行对比:“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对照“吾亦屡思择”。“率尔未经意”就是根本不考虑,“遇事不慎思”是稍作考虑,得出结论都不可靠。“吾亦屡思择”:我是屡屡思维,思维了好几年。并不是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没有任何的作用。“屡思择”的思维方式是经由佛菩萨宣讲的大经大论,经典论典中讲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修法。我通过佛菩萨所宣讲的智慧来思维,然后从比喻、理证、教证、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不发的过患,再三思维,通过慎重观察之后得到了结论。 前面颂词表述的是凡夫智,因为没有怎么观察而得到结论,所以随随便便要取消和改变也很正常。后面的颂词第一句是以佛菩萨的智慧去观察;第二句是我经由佛菩萨智慧的轨道去观察,再再屡屡思维后所得到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应该是值得信赖的,没有任何的过患、具足一切功德,对自他都有暂时、究竟的利益。我已经决定受菩萨戒,在得到了菩萨戒之后,会不会遇到违缘就要舍弃这个戒律呢?不可能。 我们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帆风顺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如果真是受了菩萨戒之后就万事大吉,颂词就不会出现“云何舍誓戒”。有些人在受戒前后、受戒时都很欢喜,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该遇到的违缘遇到了,该出现的烦恼出现了,或者自己的菩提心跟生活和工作有抵触了,这时想该怎么办呢?——干脆把菩萨戒舍了,舍了之后自己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怎么怎么样。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违缘、遇到麻烦;众生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也不同。颂词告诉我们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菩提心的戒律是不能舍的。科判是不舍弃菩提心的合理性,为什么不舍弃菩提心合理呢?因为它是佛菩萨观察的结果,也是我自己屡屡思维的结果,所以不舍弃菩提心是很合理的,舍弃菩提心找不到合理的地方。 辛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分三:一、异熟果堕恶趣;二、失毁利他行为;三、阻碍解脱。 科判辛一是不舍菩提心的合理,辛二是舍弃菩提心有什么过患,首先把这个过患讲清楚。有时好象是寂天菩萨在吓唬我们:舍弃菩提心有这个过患、那个过患,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过患的确存在。比如父母告诉儿子:你不要去摸火,摸火会烧痛你的手!语气很重,一方面有吓唬的意思,另一方面的确是摸了火就会被烧痛。 我们讲舍弃菩提心的过患,一方面也有吓唬的一种必要性。虽然我们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了,但在学习佛法上、在对治烦恼上我们都是小孩子,所以有时也需要吓唬。此外,如果你舍弃了菩提心,一定会有这种过患。分析利弊之后,我们宁可不舍菩提心,因为这是划不来的事情。 所以第一就讲异熟果堕恶趣的过患,然后讲失毁利他行为的过患和阻碍解脱的过患。 壬一(异熟果堕恶趣)分三:一、真实宣说;二、彼之合理性;三、遣除诤论。 癸一、真实宣说: 首先真实宣说异熟果堕恶趣: 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 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若誓利众生”:如果我们已经发誓利益众生,在发誓之后如果没有精进履行自己的诺言,或者舍弃自己所发的誓言,就是欺骗了众生。如果欺骗了众生——“来生何所似?”那么来世他的下场会怎样呢?一定会堕恶趣。真实宣说也有略说、总说的意思。 我们现在已经在佛菩萨面前发了誓愿要利益众生、要成佛、修学菩萨道,假如实际上并没有精进地实践,所以一定会堕恶趣。 讲到这里有些人也许会想:有时我们发了誓要利益众生,但有些瑜珈士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去深山里面修法了,他们算不算没有精勤地实践利益众生的誓言呢?算不算欺骗有情呢?——不一定。要怎样理解呢?实际上,不管你有没有真实利益众生的行为,关键是看你是否以利益众生为目标。瑜珈士发了菩提心在深山中修行,从直接来讲,好象没有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但是从间接来讲,是在利益众生,因为他每天都在发愿利益众生,没有离开过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而精进修行,以精进修行实践利益众生的誓言。 还有,我们在发了誓愿之后,如果是为了能够更加迅速地成办利他事业,首先暂时在表面上舍弃了众生利益,也不能算是违背誓言,因为他根本没有舍弃利益众生的誓言,也没有天天造恶业。 噶当派有这样的比喻:有一家人,父亲比较能干,力量比较大,还有妻子和几个孩子。一次他们遇到了饥荒,几天都找不到食物,所剩粮食仅够一人食用,这时家长面临抉择:是把粮食平均分给家人,还是自己吃了?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应该把食物平分,可是父亲想:与其把食物等分,每人吃一点还是很饿,不如我一个人吃了,我吃了粮食之后有力气,可以出去找更多的粮食,找回粮食的机率更大,儿女受苦只是暂时的。于是他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就把粮食吃了,有了体力就去找粮食了。 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有些修行者就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初学者本来自己的力量就很弱,如果把力量平均分配去利益众生,每个众生得到的利益很少,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先精进地修持,等力量更强大之后再来利益众生。作为初学的菩萨,这种选择不是可以批评的地方,这也是一种修炼菩提心的方式。还有,在你有力量、有机缘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利益众生,一边提升菩提心和修行。 关键不在于行为怎样,主要看有没有放弃利益众生的心。为了利益众生,你去修法是利益众生,你去帮助众生也是利益众生。只要大的原则没有抛弃,所以不管你是闭关还是采取别的方式,都可以说是利益众生。 当然有些人闭关完全是为了躲清闲,这就肯定不算是菩提心,上师经常批评这类人。因为躲到山里面很清净,睡懒觉也没人管,做什么非法的事都没人管,还背了个修行者的好名声。有些人就追求这种修行者、禅修者、实修者的名声,但实际上是不是真正为了利益众生而修行也不好说。 所以有一点力量的时候,应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上师讲经多次说过,如果真实地为了利益众生去闭关修持,表面上好象没有做利他众生的事业,实际上根本不是欺惑有情,绝对不会堕恶趣的。这方面我们要把问题了知清楚。 癸二、彼之合理性: 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 因悭未施予,经说堕饿鬼。 为什么发了誓愿利益众生,如果没有去实践就会堕恶趣?欺骗有情一定要堕恶趣吗?《正法念处经》中这样讲“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如果自己思维之后,想把东西布施给众生,所施物也是很微少、很平常的物品,但想了之后“因悭未施予”,后来自己因悭吝而没有进行布施:“算了,还是留着自己用。”“经说堕饿鬼”——《正法念处经》中讲此人会堕饿鬼道。颂词即是经文的一部分,经典中讲:仅仅稍微思维没有布施就会投生饿鬼道。就说我稍微想一下,要把一个茶杯、一个东西布施给张三,但是后面没有布施,因这个业也会投生到饿鬼道去;如果已经立誓了,一定要把东西布施给张三,而不是稍微想一下,心力就更强了,如果还是没有布施出去,结果就会堕入地狱。 业果之道是非常深细、非常细微的,有时候我们想:只是几个念头无所谓吧?或者:我没有杀过人、没有偷东西,所以我的修行很好。但意业是很微细的,因果是很严重的。看一下教证再反观自己的行为,估计每个人都会捏把汗。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做,一高兴就想把这个东西给张三,后面又想:算了,不给了,我自己用吧;或者说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布施给他,但后来却没有布施。按照佛的智慧和经典的意义来观察,如果你想了一下没布施,已经种了投生饿鬼的业因;如果已决定了要布施却没有布施,已经种下了堕入地狱的业因。 修行很困难啊!因为我们根本不懂这些道理。就觉得不就是个意业嘛,心里有一二个想法无所谓。其实,最怕的不是已经造了怎样的业,最怕的就是我们造了业还根本不知道这是业,如果我知道这是业,知道不对,我还会忏悔。但是造业之后,我不知道这是错的,还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修行好,这个最可怕。你根本没认识到就不会对治,以后会再再地犯。所以为什么提倡广闻博学?因为博学之后可以了知很多这些未知之处。这不是一个人随随便便讲的,是佛陀以智慧观察在经典中宣说的,所以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了知这个道理后我们就很害怕了:怎么办?肯定没有机会解脱了,但这个也不一定。虽有这个业,反正在我们没有死之前,在恶业没有成熟之前,还有一个挽救的方法——就是忏悔,我们可以使用忏悔让业提前消亡,所以每天忏悔很重要。 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不能说自己很清净不用忏悔了,隐藏在我们相续中没有发现的、每天起心动念所产生的罪业,可以说无量无边。如果每天早晨不忏悔、中午不忏悔、下午也不忏悔,我们的罪业会增长无穷。作为一个标准的修行人,早上会忏悔一次、中午会忏悔一次。早上忏悔前晚的业、中午忏悔上午的业、晚上忏悔下午的业,睡觉之前把下午的业做一个清算和忏悔。当然佛陀讲过:最好是不犯罪,如果犯罪之后懂得忏悔也是智者。 还有一个补救之道就是生惭愧心,佛陀讲了这么多教言自己做不到,感到很惭愧。生起惭愧心之后要精进去忏悔,虽然以前我造作了很多诸如此类的业,但无论如何还是可以忏悔的。 颂词讲了想布施又没有布施所导致果报的严重性,下面紧接着颂词作了个对比: 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 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前面讲了,对一个众生想布施一点很少的东西,没布施都会堕饿鬼,何况此处众生是指一切有情。首先你请了十方诸佛、十方大菩萨还有金刚上师,由他们做证人,对境是很严厉的。就如我们在世间做事一样,随便找几个乞丐做证人,最后违背了也没什么用;但如果请的证人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违背了后果就会很严重。 同样,我们请的证人都是严厉的对境,我们请客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所以欺骗客人就相当于欺骗一切众生,欺骗了所有的客人同时也欺骗了证人。虽然客人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因果不是对方知不知道的问题,不能说对方不知道就没有因果,因果是从自己内心中生起来的,即使对方不知道,但因果链已经形成了。 所欺骗的是什么呢?前面是讲很微少的东西没给会堕恶趣,现在是答应给众生最善妙的佛果、最好的东西,现在却反悔了没给。这么严重的罪业怎么能生善趣呢?首先是想请众生赴安乐宴,“后反欺众生”,自己发愿之后根本不去实践菩萨戒,根本没去修持能令众生解脱的善法,这怎么能生善趣啊?绝对没办法。我们舍弃了菩萨戒、舍弃了菩提心就会有堕恶趣的过失,这是合理的。通过这种理证和对比就知道,这种过失相当严重。知道之后,我们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在生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要通过一切方法来坚持菩提心。 实际上有时我们觉得修行很困难,真正观察下来,最困难的也就是现在这段时间。如果按照道次第来讲,到了见道以上就不存在退失的问题了,从见道到菩萨地到佛地,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四善根已很成熟了,小资粮道会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中资粮道精进也产生了,大资粮道神通也会具足,到那个时候修行逐渐上路了,修行上路之后,烦恼和困惑就没那么多了。 真正困惑、麻烦的阶段就在刚发了菩提心、还没有生起道地功德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最困惑、最难熬的时候。就像我们在走远路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最难走,跑步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最难坚持,但如果坚持下去,慢慢就会渐趋佳境。修行也一样,哪样事情没有困难呢?我们应该知道,所感受的困难是有限的。佛菩萨也在加持我们,因为我们发了菩提心,已成了佛家族的一员,佛肯定会关照我们;文殊菩萨等兄长也会帮助我们、加持我们,这方面的外力肯定会帮助我们。 虽然我们肯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困惑和麻烦,但是通过修菩提心不断地累积资粮,福报越来越深厚之后,障碍就会越来越小,修行会越来越顺利。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有些修行者和道友现在还没有觉得遇到了什么麻烦,有些道友已经觉得遇到麻烦了。不管怎样,修行的路上有苦有乐,这是毫无疑问的。会有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觉得很精进、很快乐,法喜充满;有时也会很沮丧,甚至想是不是退掉好。出现这些想法,作为凡夫人也很正常,否则就不是凡夫了。但关键是:不管我们产生多大的痛苦、遇到多大的麻烦,总的目标是菩提心、菩萨戒不要退,不要想退失菩提心。 在不退失菩提心的前提之下,如果遇到麻烦、障碍,就小心翼翼地去对治;平常多祈祷上师三宝,多念诵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文;多积累资粮;多忏悔罪障;多发愿、多回向,循序渐进地慢慢做,这样我们的修行就会逐渐进入正轨,进入正轨之后修行就会顺畅很多。我们要思维:如果退失会有哪些过患,如果不退失将会获得一切功德利益。以上所讲是科判:谨慎修学所修的舍弃菩提心过患之一:异熟果会堕恶趣的内容。 今天的辅导到这个地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