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3课


2014/9/4    热度:652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3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和大家再一次学习寂天论师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分十品,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五品,本品的内容是宣讲正知正念。按照六波罗蜜多来划分本论六品的内容,第五品属于持戒波罗蜜多。守持菩萨戒意味着菩萨能否顺利地修持菩萨道,能否成功地获得菩萨佛的果位,它是一种殊胜的方便,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修行内容。

  在受了菩萨戒之后,我们就要守持,进一步通过守持菩萨戒的方式,调伏我们的身心。实际上,守护菩萨戒的实际的意义,就是发了菩提心之后,要让我们的见解、正见和行为,从自私自利的恶心或恶行当中完全摆脱出来,通过修持利他心、发起利他心,就可以纠正我们无始以来已经养成的、一切为自利奋发的观念或者恶习。不管是用于对治自私自利,还是发起利他心,守持菩萨戒都是一种方便法。

  以大乘的究竟观点来看,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不单单是具有成佛的潜能。按照最了义的经论来讲,一切众生皆具佛智慧,皆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等等一切佛功德。

  如果我们要通过一种最殊胜、最正确的方法,来现前我们的相续当中佛果的实相,不可或缺的方式就是要修持大乘的教义。修持大乘的教义,必须要打破我们自私自利的心,所以我们要发起利他心、菩提心。利他心、菩提心是和究竟的实相相应的,自私自利心会妨碍我们现前开放的实相和本体。

  我们要通过修持利他心来打破自私自利的作意,一方面要遏制住相续中已经形成的恶行和自私自利的我爱执,一方面要发展利他的心态和行为。

  在修持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打破自私自利的作意,一方面修持广大的、利他的发心的行为,这都是和真正的菩萨道相应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就可以在菩萨道的修行过程当中尽快地靠近、现前究竟和殊胜的实相。然后再让自己在现前实相的过程当中,在条件、环境等因缘合适的情况下,我们也要真实地、真诚地去利益他人,帮助他人来学习佛法、接受大乘的教义,帮助他人也来修持现前自心实相的觉悟之道。这并不是说,只有我们已经真正到达了佛位、菩萨位,才能去做利益有情的事,或者给其他众生启发菩提心、菩萨道。实际上在我们自己的修学过程当中,在条件、因缘合适的前提之下,我们还是可以把学习到的一些发菩提心的理念,如:发菩提心的功德、或者菩提心和究竟觉悟之间、菩提心和我们追求的暂时快乐之间、或者菩提心和我们暂时想要离开痛苦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什么,如果把这些内容介绍给更多的人,更多的人就可以早早地认识到修行菩提心的必要性了。这是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可以做到的事情。

  当然,按照一些严格的标准衡量,真正能够利益众生的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但是我们不能说,因为能究竟利他的是初地菩萨,所以我们现在就完全不做,或者完全没有能力做,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有条件、有能力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当然我们也并不是非要想:我一定要和初地菩萨所做的事业一模一样,要和佛做的事业一模一样,从某种角度讲,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达到圣者的境界。但是如果我没有这么高的期望,随我的能力去做利他的事情,这是完全可以的。

  一方面在打坐的时候,专门通过观修来发心,提高自己的菩提心,必须要多思维、多发愿、多想这个问题。下坐之后,在和社会接触、和其他的众生、修行人接触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或者发挥我们的智慧、方便去利益他人。有些是让别人学习佛法来利益他人,有些是去帮助他人走出困境,这些都算是利益他人。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究竟的菩提心,去接触他人、去利益他人,或者说是直接、间接地去帮助他人都可以。在修习菩萨戒的过程当中,这样的发心和意乐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

  现在所学习到的科判是:

  丑一(总说一切时分所作之行)分三:一、暂时行为寂静;二、必定随顺他众;三、善行自己之事。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二个科判:必定随顺他众。前面我们也是针对这个内容去劝别人学习佛法,赞叹别人的功德等等,这些方面都宣讲了对众生要有所随顺。

  随顺众生主要是指善行方面,因为恶业方面不管是自己、他人都是不能去实行的。随顺他人的主要目的,是随顺他们的善行,或者将他们安置在善行的功德当中。

  我们要尽量随顺众生,但并不是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情况都一概随顺,比如杀生我们也随顺,偷盗也随顺,并不是这个意思。在菩萨戒当中,虽然有些开许(下面还要讲),但绝对不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一种开许和随顺,都是有某种前提和基础的。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个颂词: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菩萨的一切行为都应该让众生生起欢喜心,如果能够让众生生起欢喜心,那么这种修法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用钱来衡量,也没有办法用钱买得到的。“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我们应该依靠其他人的功德,来安享随喜的安乐,这是字面上的解释。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在上师的注释、讲义当中,讲了两种情况的随喜。一种情况,“一切行为喜”,按照刚才解释颂词的方法: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应该成为众生的欢喜之因。一方面,我们的一切行为要让自己欢喜,但更关键的是要让众生欢喜,这才是完全正面的、直接的、相合菩萨道的一种发心和修行。怎样让众生生起欢喜心呢?前面已经讲了很多,后面还要讲我们怎样让众生生起欢喜心,怎样去随顺众生的心,这些方面也是关键。

  从实相的角度来讲,一切万法都是平等的。在究竟的实相和法界的空性当中,没有所谓的道德不道德、或者善恶、好坏的差别,一切都可以说是无差别的,但是在世俗谛和表象的层面,实际上我们还是要有所拣择。实相当中一切都是平等,但在现象当中一切仍然有差别。我们不能说,因为空性当中是平等的,所以众生欢喜也好,不欢喜也好,都不要执著、都无所谓,这样就会把胜义谛和世俗谛搞混淆了,搞混淆就会失坏修行,或者伤害其他有情的利益。

  所以在世俗的层面,众生仍然有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分别,所以我们的行为应尽量地去随顺他们。前面我们讲了,随顺也是有底线的,在底线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一切行为让众生欢喜,这是合适的。后面讲到,我们说话方式、走路方式,或者待人接物的方式,在世间中相对也有一个普遍的标准。众生喜欢什么样的一种行为,什么样的谈话方式,作为一个菩萨来讲,就应该随顺。

  虽然佛菩萨的境界完全已经超胜了世间,或者我们学习佛法得到见解是超胜世间的,但是如果要在世间当中修行,或者利益有情,那我们的所作所为,就不能够离众生的价值观、道德的底线,或者行为方式太远,如果离得太远,第一,自己可能在这个社会当中,很难以顺利地修行;第二,也很难以让众生对我们的修行方式生起欢喜心,难以起到利益众生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应该尽量符合世间的行为标准。

  在一个论典当中,实际上也是这样讲的。比如在小乘的戒律当中,佛陀规定了出家人穿着衣服的方式,比如说穿裙子的时候,裙子离地的高度是多少,都有标准。实际上从佛的智慧、从佛眼来看,裙子的高度无论是离你的脚踝四指高,还是在膝盖以上,或者脚面以下,对佛来讲都没有差别。或者说,一个穿得很好的人和一个赤身裸体的人,在佛的智慧面前看来,是没有差别的,是平等的。但为了照顾世间人的眼光,或者他们的一种标准,所以佛陀规定了比丘、出家人穿衣服有一定的标准。这样一种走路的方式、穿着的方式,大家能够接受,只有在大家接受的前提之下,才谈得上我在这个场合当中怎样修行,或者在这个世间当中怎样去利益众生,否则的话,一切都是难以为继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佛陀证悟了,但是他还是给后学的菩萨说:我们一切的行为应该注意让众生生起欢喜,成为众生欢喜之因。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如果做到了,因为我们是在利益众生的前提之下做这个事情,发心是为了利益众生,一切行为就不会没有意义,就成了有大福德资的修行人产生大福德的事情。这个方面讲了,如果能让众生生起欢喜,这种让众生生起欢喜的修行,或能够让众生生起欢喜本身,它是金钱买不到的,虽然大家都认为金钱可以买到很多想要的东西,其实单单通过金钱,难以买到这样一种欢喜心,这是一种解释的方法。

  还有一种解释的方法:“一切行为喜”,就是看到众生的一些善行就产生欢喜心。此处“一切行为”是专指一切善行。在《入行论》菩萨的注释当中讲得很清楚,“如是而行者,他人的一切善行,也已成为自己的欢喜之因”。就把一切行为解释成了一切善行,这样的解释是可以和前后文直接联系的。我们去行持的话,当看到其他人在做善法、做修行的时候,我们由衷地产生一种欢喜之心,这种跟随他人产生欢喜,就叫做随喜。这种随喜是一切的金钱买不到的。

  紧接后文“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因此我们应该依靠他人的功德来安享随喜的快乐。这个里面有几个关键的词,一个是“依他德”,第二是“安享”,然后是“随喜乐”。

  此处的快乐是属于随喜的快乐。随喜有自随喜、他随喜两种。自随喜是对自己的种种善法有一种欢喜和高兴,平时世间人做了好人好事之后,他的内心中因为帮助了别人,就很高兴,这是对自己善行的一种欢喜,就是自随喜;他随喜就是看到其他人在做善法、在做好人好事的时候,自己由衷地产生欢喜,叫做他随喜。这种乐是随喜的乐,我们首先这样定性,然后是依他德的一种随喜乐(依靠其他人的功德而随喜),我们说这就是他随喜。

  一般来讲,如果我们自己做了这种善法,自己可能觉得很好,但是在看到他人在做功德、善法时,我们的内心如果产生嫉妒,就不会这么高兴、欢喜了,尤其在竞争的对手出现的时候,如果我的竞争对手也在做这个功德,有时自己就难免产生嫉妒心。

  此处生起的随喜乐是“依他德”,而且是“安享”。安享有很多不同的侧面,其中一个意思是我们自己很平静地去随喜他,如果真正看到别人的功德,我们要很自然地去随喜。还有一种意思,就是不需要很多的劳作,我们就能够轻松地安住在快乐中,这也是一种善巧方便。

  实际上,随喜心是打破嫉妒的,如果我们不掌握修行的方法,没有真正地安住在随喜的状态,我们是没有办法安享随喜乐的。但是,一旦我们的内心对于随喜已经成为一种自然之后,对他人积功累德、修行善法自然而然能够产生随喜,的确是不费事情、不需要成本就可以享受快乐。不是说我们要花200元钱,通过去某个游乐场,依靠各种器械才能生起快乐;也不是说花了多少钱,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然后才很高兴;或者要通过其他方式和价钱,才能让自己欢喜。随喜的安乐,的确是几乎不要什么成本。

  我们有了这样一种理念或者修行的时候,就是内心的一个转变,如果我们的内心有了转变之后,就可以安享快乐了,它是一种非常轻松、非常自然,也不需要成本、不需要劳作、可以很自然获得快乐的方式。而且这种快乐是完全无罪的快乐,第七品会讲到,这是一种无罪的快乐,没有什么罪业,非常清净。

  所以说,有这种好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以前不这样做,是因为我们不了知这个原理。现在我们学习《入行论》的必要之一,就是通过学习《入行论》的颂词,来了知其中的差别而改变旧理念。如果我们按照自己在轮回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当看到别人(尤其是自己的怨敌、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去做功德、修善法,或者获得安乐的时候,自己很自然产生出一种嫉妒心,而且有时我们还觉得这个嫉妒心也没什么不对、不好,过去是这种情况。

  现在,我们通过佛菩萨的教言来观察,实际上我们在看到他们功德的时候,应该产生一种欢喜。如果产生这样的欢喜心,对我们来讲就可以安享随喜乐。这种快乐,的的确确是非常珍贵的,超胜世间一切珍宝的价值,是我们内心中的一种无价之宝。这样的宝物,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相续中,跟随我们的心不断地流转。其他的宝物,保存几年、几十年,我们经常都会提心吊胆,担心会不会被别人偷走,或者遗失。但是内心一旦获得随喜的宝物,它就会一直跟随我们,有了这种宝物之后,我们就可以随时安享随喜的快乐。

  通过方方面面的观察,我们可以说,对一个修行人来讲,这种随喜的快乐,的确是应该拥有的。世间电视上在打广告的时候,就说这个产品值得你拥有,怎么怎么样,其实我们真正分析,拥有这些东西的必要性不是特别大,当然有些喜欢享受的人,就觉得值得拥有。真正每一个人都值得拥有的东西,就是这样一种欢喜的心态、随喜他人功德的心态。对自己和他人修善法,都有一种欢喜的心态,这是非常珍贵的,而且永远不会过时。不管你是一个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只要拥有一种随喜的心态,它都会随时给我们带来殊胜的安乐。所以“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的的确确是这样的。后面我们讲随喜的功德和不随喜的过失,颂词当中就讲到: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

  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第一句、第二句讲到了随喜的安乐和功德,第三句、第四句从反方面讲,如果没有这种随喜,对今生,对后世都会带来一种痛苦。“如是今无损”,如是地进行随喜的话(“今”,就是现世的意思),那么对现世当中的我们没有损害,而且对来世是“乐亦多”,也会给我们的来世带来很多的安乐。“反之因嗔苦”,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不随喜,产生嗔恨、产生嫉妒,那么今世当中因嗔而苦,“后世苦更增”,后世我们的痛苦会更加地增长,字面意思就是这样的。

  那么我们再进一步去分析,什么是“今无损”呢?我们从几方面来观察,首先“今无损”,当然就是指我们随喜的心,对现在的我们来讲是无损的,直接从无损的字面理解,对我们没有什么损害,没有什么损失,这个叫无损。如果进一步,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实际上无损是一种快乐的意思。

  首先从无损害角度来讲,那么对谁无损害呢?对我们的身心、财富都没有什么损害。当我们见到其他众生修善法的时候,见到其他的人得到安乐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产生一种随喜的心,这时候我们就看一下,这对于我们的财富有没有损失呢?见到别人快乐的时候,我内心很高兴,对现有的财富来讲,没有丝毫的损失。对我的身体有损失吗?没有,对我的善根也没有损失。所以,即生当中不会对我们的受用有任何的损失、任何的衰败。所以说,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去随喜呢?

  如果说,当我们看到别人快乐的时候、别人在修善法的时候,我一随喜:好了,我的财富因为我的随喜,一下子就损失了3000元钱,损失了一套房子,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我就要考虑了,就要去观察分析随喜的成本怎么样,如果成本太高,代价太大,有可能我就不去做随喜了。但是当我发起很强烈的随喜念头的时候,对我的身心,对我的财产并没有丝毫的损失。这就是我们可以去产生随喜的一个理由。

  还有,在我们做随喜的时候,也没有损失我们的快乐。而且从“无损”的字面上来看,我们就说第二个意思吧,这个无损就是快乐的意思,今世快乐,来世也快乐。为什么说当我们随喜的时候,我们就会快乐呢?因为我们看字面的意思,“随喜”是跟随别人的善法而生欢喜,跟随别人的快乐而生欢喜,随喜本身就是一种欢喜、一种快乐。所以说我们一次生起欢喜心,我们得到的是快乐,那么我们第二次生起随喜心,又是快乐。我生十次是快乐,生一百次是快乐,我们从早到晚能生起随喜心,就全是快乐。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这么观察“今无损”的意思,就是讲,不单单对我们的财富没有什么损害,而且能够通过这个随喜,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新的愉悦——内心当中非常高兴、非常欢喜。所以“今无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观察,直接一生随喜心的时候,马上就得到快乐了,当下就得到快乐了,就是这样的。

  所以从第二个根据来看“今无损”的时候,我们是完全可以去参与随喜的修行的,因为对我们现有的财富、资源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一随喜,马上当下就带来快乐,只要我们随喜的一念成功了,只要我一成功随喜的心念,带来的马上就是一种快乐,它就是这么快的作用,它就是有这个作用,所以说现今无损。

  我们再来看看,后世怎么样——“来世乐亦多”。为什么当我们生起一念随喜的时候,除了当下快乐之外,随喜这个修法还能够给我的来世带来快乐,是什么原因?因为随喜是一种善法,不单单是一种善法,而且是很清净的善法。这里面没有烦恼、没有嫉妒、没有其他烦恼,它就是一种清净的善法。如果我对一个众生的善法,能产生随喜,我就能够通过随喜获得这样的善业,那么对十个众生,对一百个众生,对一切众生的善行、对一切众生的快乐,都能够随喜的话,随喜的所缘、对境越广大,获得的善根就越深厚,那么善根越深厚,来世带来的果——快乐也就越多。所以说“来世乐亦多”,是因为它本身是很清净的善法,通过缘起的法则来观察的时候,如是的因,就是如是的果。所以说我们如是的在今生当中,造了大量随喜的善业,那么这个善业一旦成熟之后,我们就会在来世当中获得很多快乐。我们在学习因果规律的时候就知道,业因果是“未做不遇,已做不失”,还有一个就是“增长广大”。所以我们现在生起一念随喜,那么在后世的时候,是不是就收成一念的快乐呢?不是这样的,它会增长很多倍,在来世它可以辗转地去增长、成熟这种快乐,所以说“来世乐亦多。”

  不单单是从世俗的层面来讲“今无损,来世乐亦多”,而且从菩萨道角度来讲,随喜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殊胜的、圆满成佛资粮的修法。要让这种善法清净、增长圆满,障碍是什么?当然就是种种烦恼。其中有一种烦恼叫嫉妒,这个嫉妒的烦恼可以让我们迷失本性,让我们没有办法行持清净的善法和正道,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修持随喜的心,它就可以成功地把这个嫉妒的烦恼彻底根除。通过菩提心摄受的善根非常广大,它能够直接成为成佛的因,在佛的很多功德法中,有些就是通过专门修持随喜的功德带来的。所以我们说,这种随喜的修法,按照世俗的语言来讲,一本万利也好,或者一本亿利也好,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就是说几乎不需要什么资本,一本万利,或者无本万利也可以讲,当然这样讲有点落于世俗的嫌疑,但不管怎样我们要把这个问题描绘清楚,也可以借用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概念。

  在世间当中,如果投资一分钱,可以来带来一万元的回报,这种事我们肯定马上挤破头抢着去做。现在我们说,随喜的善法就有这种功能。我们不了知就算了,如果了知有这样一种法,那一定要做。随喜不单是纯粹给我们带来福报、带来功德(当然功德我们也要,它是我们得到安乐的因),还有就是它可以摧毁我们修道当中嫉妒这种障碍,能够把嫉妒的障碍成功地摧毁掉,帮助我们修持清净的菩萨道,这样当然我们就更加要去做了。不管是从修法的角度,还是从得到功德的角度来讲,我们都要去做。这就是帮助我们如实地认清:随喜的的确确就是有这种功能、有这样的能力、功德。那么知道了为什么不做呢?一定要做。了知了它的功德利益之后,我们就要投入到修持随喜的行列中去。

  我们讲了随喜正面的功德之后,再讲反方面的一种过失。“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我不修随喜会怎么样?不修随喜,就会“反之因嗔苦”。如果在看到别人修善法的时候生起嗔心,或者看到别人得到快乐的时候生起嗔心——我们发现这个地方怎么有个“嗔“字呢?随喜的对治应该是嫉妒,为什么此处讲一个“嗔”字?当然,在看到别人修善法、现前福报的时候,有时烦恼发展得很严重,的的确确是直接可以产生嗔心的。还有一种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嗔恨和嫉妒是有关联的。印度的无著菩萨有一个大乘《俱舍论》或者《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在这个集论当中,讲到贪、嗔、痴、嫉妒、骄傲这五毒的时候做了一个分析,贪、嗔、痴三个烦恼是很严重的,称为三毒。三毒后面有两毒,一个是嫉妒,一个是骄傲或者傲慢,它们两个的属性怎样?无著菩萨分析,和贪心相应的、或者贪心的一分,就是傲慢,傲慢实际上是贪心的一分。傲慢、贪著自己的功德,有一分的贪心在里面。但是从侧面来讲,贪的体性和傲慢的体性,不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分开。但是,这样的傲慢的确是贪心的一分。还有,我们说嫉妒是嗔心的一分,很严重它就是嗔恨,但是如果从一分和部分的角度来看,从侧面来讲,嫉妒就是和嗔心相应的,是嗔心一分。你看我们在分析嫉妒的时候,当别人拿奖的时候,当别人很快乐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很不舒服,实际上有轻微的嫉妒心和嗔心在里面,嫉妒是很不高兴、很不愉悦的状态,但里面就是有嗔心的成份,所以说它是嗔心的一分。因此说,颂词中的“嗔苦”,可以理解成嫉妒,也可以理解成嗔心。

  当别人获得快乐的时候,我很不高兴,很不舒服,我们产生嫉妒、产生嗔恨心,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再来分析这种状态:当我们在看到别人修法、别人安乐的时候,我们产生嫉妒、产生恶心,这对对方的财产、对对方已经获得的利益有没有损害?单从我们产生嫉妒心的侧面来讲,没任何损害。对他人没任何损害,那么我们自己能得到什么?我们产生嫉妒的时候,反正这个财富我也得不到,我再怎么嫉妒,也得不到别人已经获得的财富。而且,我生起嫉妒之后,它就直接让我的内心非常不舒服、不悦意,它就是个痛苦。所以说又何必呢?反正我生嗔心的时候,我也损害不了对方,通过生嫉妒,我也得不到财富。

  我们观察之后,嗔心或者嫉妒最后给自己带来的:第一,只是痛苦,当下我就痛苦了,它的作用很明显。当我一生起嫉妒的时候,马上内心就是一种非常不舒服的状态,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或者心里就像虫子爬一样,反正就是让自己马上不舒服;第二,这样的嗔心当下引来了罪业。因为嗔心也好,嫉妒也好,都属于五毒,嗔心属于五毒之一,嫉妒也属于五毒之一,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罪业。在我非常痛苦的状态之下,又给我带来了罪业,而且这个罪业会延伸到后世。也就是说,嗔恨和嫉妒一产生的当下就不舒服,当下就很痛苦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单单是不舒服还没有完,又种下了以后我们再再受痛苦的因。以缘起法则的自然规律来看,并不是生起一念嗔心、一念嫉妒,你就收获一念的痛苦,果报也会辗转广大的,所以说后面讲“苦更增”,不单单是当下这种痛苦,而且后世的苦是更加增长的。这样分析下来,有什么必要去产生嫉妒呢?我们产生嫉妒带来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带来,对自己没有利益,对他人也没有利益;对今生的安乐、后世的安乐都没有利益,而且对修行是个大障碍。它对我们修持菩萨道是个大障碍,不单是修菩萨道,即便修小乘的教法都修不成。小乘是以对治三毒、五毒为基础的一种修法,如果我们不去调伏自己的嗔恨心,再再地产生嫉妒烦恼,那怎么可以和正道相应呢?是没办法和正法相应的。

  这个颂词帮助我们从正面反面分析:从正面的今生来世,反面的今生来世,然后从正面对修行的作用,反面对修行的负作用,方方面面做了全面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的的确确嫉妒心对我们来讲没有什么好处,而随喜的修法从方方面面都是对我们有利的,对众生有利、对修行有利,百利而无一害。

  分析之后我们就会觉得:嫉妒的的确确是没有来由的一个烦恼心,那么平常我们还去保持它、诱发它,就没必要了。当然,只说不好还不行,到底怎样去对治它?对治的时侯,我们要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来分析颂词,当我们分析完了,我们就知道了这的确不好。还有就是从菩萨道、菩提心的侧面来讲,因为我们发菩提心是愿一切众生快乐的,发心是为利他成正等菩提。我们愿众生离苦得乐,获得究竟菩提,这是我们发的愿,我们愿众生获得快乐。所以从本来来讲,我应该负责让一切众生都获得快乐,应该由我自己来做,但是现在不依靠我的努力,没靠我的帮助,众生自己已经获得快乐了,我应该高兴才是,对不对?那么我看到别人已经获得安乐的时侯反而很不高兴,那为什么?这个从道理上也讲不通,是没办法在正面上安立的。

  平时我们讲:我是愿众生快乐的,但我们在发愿的时侯,就不能只是笼统地发愿“我愿一切众生快乐”,因为虽然发了愿,愿一切众生快乐,但是落实到单个众生的时侯,如果是单个众生他获得快乐、单个众生修行善法的时侯,凭什么我就不高兴了?这很不好。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侯,就应该把修行落实到有选择性的个体上面,刚开始的时侯我们首先缘自己的亲友们——父母啊、亲友啊,然后缘中等的人,愿他们修行善法。因为我们知道因果规律是善法得到快乐,修出世间善法的因,能够得到出世间善法的果,所以当我们见到别人修善法——别人在皈依、在发菩提心、在修持出世间善法的时侯,我们应该知道他修了这种善法,应该可以获得快乐,我们应该乐于见到别人获得这样快乐的因。在别人获得果的时侯,我们要想:他前世修了福报,所以今生当中获得了这样的快乐,的的确确非常好、很善妙,因为这是我乐于见到的。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人——尤其最后能够对我们的竞争对手、怨敌、看不惯的人,他们在得到安乐、得到善法的时侯,我们也能够产生欢喜心的话,那么基本上我们内心就没有什么不能够修随喜的了,都可以修随喜。

  这方面我们就知道了修持这种善法,在第七品和第八品中还要讲通过修随喜对治嫉妒的方法,后面我们可以再去广大地学习。那么不单是这样,实际上在菩萨道的修行当中也好,或者在世间善法当中也好,还是在小乘修法当中也好,这个随喜的修法或者善法,都是能够给自己和他人的心态上或者身心上,带来快乐的一种殊胜的正因。

  所以,我们自己要好好去观察这个颂词,仔仔细细去揣摩这个颂词当中的启发,然后就是发愿来落实,下定决心修持随喜的修法,尽量地去扭转习气。关建是第一个我们认识到它的必要性之后,我们要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修持随喜的修法。下定决心之后,第二步比较困难,就是要落实了——在平时的修行过程当中,在生活过程当中,在和人交往的时侯要落实。所以我们首先把这个修法串习得非常熟悉,串习得非常纯熟,纯熟之后,当我们遇到随喜的对境时——当然这种对境可能很多,我们经常看到别人获得快乐的时刻,比如说世间举行奥运会的时侯,看到别人拿奖牌、拿金牌了,或者其他国家的人拿金牌了,实际上他都是一种快乐,他拿到金牌很快乐,这个时侯我们也可以用这修法来对治嫉妒,他得到快乐的时侯,我也乐于见到,这样我们就可以尽量减少因嫉妒其他国家选手得金牌带来的痛苦。实际上我们安住在这种修法时,也可以避免自己造下一些不必要的业,或者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痛苦,这方面实际上我们的对境应该是很多的。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完美,或者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很多,所以说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修持随喜、对治嫉妒的素材应该是不缺的。如果我们本身内心当中有很多的烦恼、嫉妒的话,我们就会经常遇到能够引发我们嫉妒的因素,当我们遇到的时侯,我们就用这种修法去对治,慢慢它就会成功,就让我们安住在一种纯粹的、善业的修行状态当中,这就非常好了。下面讲第三个科判:

  三、善行自己之事。

  那么我们应该要善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善行就是应该善巧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颂词当中讲: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颂词讲到了和别人谈话的方式:第一“出言当称意”,应该要符合对方的心意或者根机来说话;第二“义明”,我们在说一个问题的时侯,应该把名、意义很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是义明;第三个是“语相关”,我们所说的话语应该和所表达的意义相关、相扣;然后是“悦意”,尽量地让对方欢喜、让对方悦意;“离贪嗔”,指我们讲话的动机,最好是离开贪心和离开嗔恨心;“柔和”,我们在说话的时侯,声音要尽量柔和;“调适中”,就是不管是高低也好,还是多少也好,应该有个适度。这里讲到我们在说话时的一些善巧和技巧。

  一个菩萨在讲话的时侯,第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心,第二,应该有一种智慧摄持。有些人讲话天生讲得好,有些人可能先天讲话的技巧不是很具足,但是通过后天的训练,比如去学习一些讲话的技巧,慢慢也能让自己越讲越好。历史上有这样的例子,好像是英国近代的一个国王,以前说话经常结结巴巴,通过系统的训练之后,最后可以发表很好的演讲。还有很多人,刚开始说话的时侯不行,后面通过自已的努力训练,也可以把话讲得很好。那么作为一个菩萨来讲,有没有必要在方面去努力啊?实际上这是修行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说话,尽量让自己所说的话更加有意义,这些方面应该去调整。

  颂词“出言当称意”中“称意”的意思,就是看对方的喜好,或者看对方的根基、意乐去讲话。世间人讲话的时候,他可以试探对方的一些喜好,在了知对方喜好之后,就顺着对方的意乐去讲,最后就可以达到他的目的。作为一个菩萨来讲,说话的时候也要知道对方的根基意乐——到底对方对哪个方面有兴趣,喜欢什么东西。如果是佛陀讲话的话,(当然佛陀有这种智慧,佛陀的遍智就直接照见对方的根基意乐),所以他会相符对方的根基意乐去讲话。所以很多时候佛经、公案中记载:佛陀讲一次法,有时是一句话,就能够让弟子证悟初果或者阿罗汉果,这都是因为佛了知弟子的心意、根基、意乐的结果,当然这么高的标准我们是做不到的,菩萨虽有智慧神通也做不到像佛一样。但是作为一个平凡的修行者来讲,作为一个准备修菩萨道的菩萨来讲,这个方面还是应该多观察,多注意里面的一些技巧。如果我们通过试探、询问,了知对方的喜好、根基之后,也可以通过相合对方心意的方式去出言,以便于在说话的过程当中,引导对方趣向真正的正道,引向正确的方向,这就是说“出言当称意”。

  世界上有一些很会说话、善于察言观色的人,那么菩萨会不会变成这种喜欢察言观色、跟随不同人的喜好来说话的人?从表相上来看也许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发心不同,本质完全不一样。有些世间人巧言令色,说一些讨别人喜欢的话,带有一些自私的目的。但菩萨在讲话的时候,完全是以慈悲心、菩提心而引发,然后再去和别人讲话,所以发心不一样,他是为了利益对方、利益众生而去讲话。所以这样相合对方心意去讲话,完全是出于一种利他思想去做的,也是能够让对方安住在善道中的一种必要,所以完全不同。

  第二个就是“义明”,义明就是要把意义明确。为什么要义明呢?因为我们在讲话的时候,没有什么目的、或者意义不明、随便瞎扯闲聊,这是没必要的。我们说话,一定要把所说的意义突出来,一定要让意义很明确。只有意义明确了之后,这样的谈话才可能有意义,否则,这个谈话不一定会有什么重大的意义。所以此处要讲义明。

  然后第三“语相关”,语相关就是我们所谈的话,尽量和意义连贯、相扣,这些方面很明显。或者说我们在讲一些理证、教证,讲一些比喻、公案等等时,尽量地和意义完全相合,和它的顺序相关,这样去做的话,自己讲话的时候能够起到语言的作用。

  我们讲佛法的时候也是一样,所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应该把这个意义明确,别人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个颂词或一句话所表达的是这个意思。所讲的语言尽量和它的意义相关,以意义为中心去讲。所讲的公案、比喻、理证和意义也要有关系,像这样的话,菩萨讲的话都能够真实地利益众生。

  还有一个就是“悦意”,讲话的时候让听的人非常悦意,这是很重要的。会讲话的人,讲完之后对方很高兴,如果不会讲话的人,讲完之后对方会很不高兴。也有些人是前世的因缘,如果讲者本身和对方有一种前世的业缘,讲什么话对方都可能不一定高兴,和怨敌讲话,怎么讲对方可能都是不会满意的。还有一些人确实是说话的技巧不完备,所以讲完之后让对方不悦意。此处是说,尽量地让对方悦意。在修菩萨道过程当中,每一个菩萨都可能会有缺陷,有缺陷我们就要做到尽量好,带着一种让对方悦意的目的去讲话,可能要好一些。

  然后是“离贪嗔”,讲话的时侯如果带着贪心、嗔心,有时侯就变成绮语,或者因为有贪有嗔的原因,讲话也会变成罪业。所以我们在讲话的时侯,要尽量以慈悲心、以慈爱心去讲话,或者以利益众生的动机、修法的动机去讲话。不管和对方讲话也好,或者自己讲法也好,尽量离开贪心和嗔心,所以离贪嗔主要是指动机和意乐。

  然后是“柔和”。在讲话的时侯,不要经常说粗语,或者态度很僵硬,尽量讲柔和的语言。有很多菩萨、修行者,因为内心很柔和,所讲的话也很柔和,只要听过这些菩萨讲话的人,都觉得非常舒服,非常满意,所以说话要很柔和。但有些菩萨有必要通过粗暴的语言去调化众生的时侯,就要另当别论。从一般、普遍的情况来讲,众生都喜欢听柔和的语言,没有一个众生想听粗暴的语言,或者粗口、粗话等等,都是不喜欢听的。所以如果能够柔和地讲话,也就能够影响对方的心,能够利益众生。

  “调适中”,就说我们在讲话的时侯必须要适中。这个适中有很多种,上师讲义当中也讲了。比如说高低适中,你讲话的时侯声音太高了,太高了震耳朵、或者就像在发脾气、好像在骂人一样,像这样太高了也不行。然后太低的话,别人肯定听不到,你讲了半天,别人都不知道你在讲什么,这样浪费了别人和自己的时间,而且事情也没讲好,太低了也不行,高低要适中。还有快慢要适中。如果特别快,别人都没办法反应过来你讲什么。太快了不行,太慢了也不行。太慢了的话,你要表达的意思以正常的速度是两分钟表达完,如果太慢的话要十分钟。还有多少要适中,在讲话的时侯如果都是长篇大论,像这样讲得太多也没必要,太少了也表达不清楚,所以说多少要适中。

  当然这里面也分析了,有些前世有善业的人,说话的方式很善巧,天生就有这种福报的显现,这方面基本不需要学习。还有一些人没有先天优势的,在讲话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点缺陷,这就只有靠我们去改正、调整了。第一,我们的心态上要调整;第二要有智慧。如果一个人慢慢具足了智慧之后,他也会懂得怎么去控制讲话的多少、高低、急缓等问题,可以有一种掌控的能力。

  所以自己必须要首先具足智慧,有了智慧之后,语言就变成了绳索——《中观庄严论》讲:语言、名字,就象绳索一样,你要怎么用都行。你要用它去捆东西、捆这个、捆那个,逃生也可以,所以绳子就看你怎么去用它。那么语言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有了智慧,有了好的发心,那么语言也是随便你各个方面去使用,怎么使用它都有一个适度的量。

  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注重说话的技巧,一方面也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智慧、善心。当然,如果我们实在是经过努力了,但说话的技巧也不是改善得很明显,这就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做到真诚。虽然可能你讲得不是很清楚,或者讲话时有很多缺陷,但是你有一颗真诚的心,通过真诚的心去讲话,很多人都能够理解。所以我们如果其他方面做不到,就尽量做到真诚,这是很重要的。

  下面我们再看这个颂词: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

  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前面是讲语言方面该如何,这是讲我们的内心、我们的眼、我们的身体该怎么做,两个颂词合起来就是讲怎么样善行自己的身语意。第一个颂词主要侧重在语言方面;第二个颂词讲到了身体方面,“眼见有情”的这个“眼”,就是身体的部分。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这是我们的身体应该善行之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这就是我们的心应做之事。首先我们看颂词的字面意思:“眼见有情时”,当我们看到有情的时候,应该以慈悲的眼光,通过慈爱的、真挚的或者真诚的眼光,看着对方、看着众生。“念我依于彼”,内心当中应当作意:将来我依靠这些众生才能成就佛道的缘故,所以我自己内心当中应该对他们慈爱。此处说“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我们看待有情的眼光应该柔和,应该带着慈爱心,就好象母亲看自己的儿女一样,母亲看儿女的眼光,都是非常慈爱的,儿女被母亲慈爱的眼光所注视着,在慈爱眼光当中生活,对儿女的心灵、对儿女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众生在菩萨慈爱的眼光注视中去成长,对他的修行和觉悟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当菩萨看到众生,或者上师看到弟子时,对修菩萨道的菩萨来讲(有些是真正的菩萨,有些是准菩萨),此时应该如何对待,是应该注意的细节。因为有些时候,我们的眼神、看众生的方式等,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去影响对方、感动对方,至少你以慈爱的眼光看着对方的话,他会认为你是善意的;如果你凶巴巴地看,或者斜瞟着对方看、瞪着对方看,俯看、甚至翻白眼看,这个众生就知道你可能对他很不友好,可能不怀好意,所以他自然而然就会跟你保持一段距离。所以对菩萨自己修行来讲,没有必要这样做。对于利他来讲,如果是这样众生会远离菩萨,即使他没有办法在身体的距离上远离你,从心的距离上他也会远离你。菩萨是以利益众生为目标的修行者,所以我们要尽量地让众生靠近菩萨,靠近了菩萨,菩萨才能利益众生,如果众生都离你而远去了,像这样的话,你可以说:哦,他的业力重。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要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也许会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如果该发的善心也发了,该“诚慈而看众生”也看了,说话的方式也很注意了,自己该做的全部事情都做好了,对方还是对你保持距离的话,那可能是二者之间的因缘的的确确还没有成熟,倒是可以这样分析。如果自己平时都是凶巴巴地看众生,然后众生远离你的时候,你还说众生的业力重的话,可能就说不过去了。

  我们说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把众生拉到身边,所以在四摄法当中,为什么第一个是布施摄?为什么要爱语摄?这些方面都有关系的。通过布施,拉近和众生关系,通过爱语令众生欢喜(爱语有比较广的意思,也有专指的方面)。比如说前面第一个颂词当中讲到的:“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都可以包括在爱语当中。如果你的语言很善巧,能够让众生欢喜,他就愿意听你讲什么,如果慢慢引向佛法,他也愿意听你讲佛法,不会有一种反感。因为喜欢听你讲话,被你感染了,被你摄受了。从菩萨道的角度来讲,爱语就是讲六度的修法。不管怎么样,都是需要通过善巧的方式去利益众生的。

  我们看众生的方式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看众生的时候,能够“诚慈而视之”,诚慈而视主要是发自内心的,第三句第四句(“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想到,这个众生对我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依靠这个众生才能够成佛道。为什么我依靠众生才能够成佛道呢?因为发心的时候——怎么样才成菩提心?“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是为了利益他人,如果没有众生,没有这个张三、李四,没有你在街上碰到的这个人,没有你在电梯里碰到的这个人,没有这些众生,那么谁让你发菩提心呢?所以平时我们再再讲这个问题,最害怕就是笼统地说:一切众生我都要利益他,但是碰到单个众生的时候,就没办法落实。

  关键是,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一切众生都要利益,但是我们要落实的时候,是一个一个的众生,单个单个的众生,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看到每一个众生的时候,都要想:我依靠这个众生我发菩提心了,他对我有恩德。我依靠他才能成佛,所以说他对我有恩德。这个时候我的心态一变,我的眼光自然就变了,眼神变了,表情变了,说话的方式也变了,都会变的。

  发心是利益众生,依靠众生来发心,那么积累资粮也是一样。布施度:我们要布施,把东西布施给众生,没众生布施就不成立;持戒度:比如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等等,它也是依靠众生;安忍度:安忍众生给我的伤害;精进度:我要为了众生,精进地修法;然后就是禅定度:我们发起善心去修持禅定,修持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的四无量定,或者修持其余的定,都是这样的;智慧度:是怎样去辨别利益众生的方法,这些都是智慧,或者一切众生的本性、空性、智慧,这些都需要依靠众生。当然这里有些是直接和众生有关,有些是间接和众生有关。现在我要依靠一切众生,成佛的时候也是要利益众生的,所以我们初中后都要依靠众生,才能够成就佛道,才能够怎么怎么样。所以众生都是我的殊胜助缘,殊胜的积累资粮、功德的恩人,了知这个道理之后,我们的心态就会改变,改变之后,我们眼见众生就可以“诚慈而视之”了。

  重点在哪里呢?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够安住慈悲的意乐,然后我们外在的表情也就会非常自然地、比较长时间地以这种方式去看众生,当然这个看只是表示待人接物的时候、和很多众生接触时候的表情、眼神等等,反正就是说,如果我们内心很贤善、很慈悲的话,那么我们平时在看众生的时候,在和众生接触、交往的时候,都能够处处以众生的利益为重,以利益对方为重。我们如果很慈善、很慈悲地去看众生,对方看到你这样温和地看着他,他也会对你表示一种善意,当这个善意返回到自己心中的时候,自己当然也会很快乐的。第二就说我们内心当中的慈善,有如光的折射,折射到外面返回来之后,能够帮助自己安住在这种善法的意乐当中。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要要求别人先作改变,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需要改变,如果我们自己作了改变之后,那么也能够去改变他人。因为我们毕竟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我们应该主动。当然有的时候,如果对方对我表示善意,我也会对他表示善意,那么如果对方不对我表示善意,我就不对他表示善意,世间上的人也许是这样,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学习的是《入菩萨行论》,《入行论》在这个地方并不只是教我们怎么去做人,怎么在社会当中去待人接物,不单单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真正最直接的意思——它是对菩萨讲的,不是对一般世间人讲,当然世间人看到这个颂词也会有帮助,毫无疑问。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里面最直接的对象是菩萨,既然是菩萨,就应该以菩萨的标准来作衡量。所以说我们既然是个菩萨,我们有时候要更主动地、通过更清净、更慈善的方式去接近众生。如果众生看到我的时候有一种漠然的态度,我们自己要主动“诚慈而视之”,我们要通过慈悲、慈爱的眼光去看众生,如果是这样的话,慢慢我们就可以去影响其他人了。否则如果自己都不改变,等到别人来改变自己——我们就看看,整个世间当中有多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有多少是修行者呢?我们要等待对方改变、环境改变,我们再改变,那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通过我们的改变尽量来影响其他环境中的人,首先是一个两个,然后是一群,然后是一切众生,我们慢慢地这样改变自己,最后我们可能就像阿弥陀佛一样,通过发愿,他最后可以成就一个这么广大、这么清净的国土,在他国土里的人都是被他影响的。所以说如果我们首先自己去改变,我们慢慢也能够像阿弥陀佛一样,影响到所有的众生。

  本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