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1课


2014/9/4    热度:1317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1课

 

  《入菩萨行论》是印度寂天论师所造的殊胜修心论典。论典中宣讲了凡夫如何生起菩提心、修持菩提心、最终圆满菩提心的窍诀。

  《入菩萨行论》分十品,我们现在学习的第五品正知正念属于持戒所摄,除了通过第四品不放逸来守护菩萨戒之外,还要通过守护正知正念的方式来守护。守护菩萨戒必须要护心,护心的方便是守护正知正念。

  当前的科判宣讲的是获得暇满人身、思维暇满难得,得人身后应如何行持的道理。此科判分二:“身体无有所贪的精华”,身体都是血肉而组成,从外到内根本没有精妙可言,引导我们不要对身体过度的贪执。“依身当修法”:身体不应贪执就应善用,我们要观察护持身体是为了修持正法;进一步观察可了知:盲目爱执的身体最终会抛弃我们,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现在紧接这种意义继续学习:

  若仆不堪使,主不与衣食,

  养身而它去,为何善养护?

  “若仆不堪使,主不与衣食”:如一个仆人去投靠主人,想依靠为主人做事谋得衣食;主人使用奴仆也是要成办自己的利益。假如奴仆没有好好为主人做事,主人肯定不会给他衣食。这个比喻所表达的意义:“养身而它去,为何善养护?”,我们养护身体也是为了让它为心做一些利益;如果养护它,它却离心而去,没有成办任何利益,为什么要对它善加养护呢?这种养护就变得毫无意义。

  当然,我们的身心可能还有几十年或几年几月的时间才会相互分离,在身心还没有分离之前,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学习呢?原因是我们以前已经空耗了很多时间爱护身体,没有认真地去修行,那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思考,调整以后修行的方向和方法。

  颂词中寂天菩萨很善巧地使用了一个主仆的比喻,不管是古印度还是中国古代都有主仆关系,特点是:奴仆必须要勤勤恳恳为主人做事来换取衣食,毫无自由可言。现在虽然没有这么明显的奴仆和主人的关系,但有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工作,这就必须要依靠工厂、公司或一个老板等类似的劳资关系,按事先签订的合约,雇主给予报酬,受雇的人也必须好好做事,双方都能各取所需。假如受雇于主人,得到了报酬,但却不认真地去履行应该做的事,主人就会将他解雇,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这个比喻传达的就是身和心的关系,身和心也相当于主仆关系。颂词中讲心是主人,身体是奴仆,我们要借用这个身体为心办事。佛陀在经典中讲:“意速意为主”,“意”就是心的意思。“速”就是说我们的心很捷速,说明我们思维得很快,或者一想某地就会马上现出它的形象。“意为主”,在身、语、意三门中,心是主要的。虽然身和心相辅相承,互相起作用,但真正观察应该心为主而身体为辅。所以,如果心中想要成办某个事情,不管想获得幸福、安乐,还是修行佛法、获得出世间的功德,都是首先以心趋入所缘境,再通过身体达成愿望。

  身心之间的主次关系是非常明显的,离开了身体,心也未单独运作,虽然身体对心的帮助非常大,但二者之间真正观察时,心仍然占了主导作用。我们起心动念就会牵引身、语、意去做事,修行时皈依、发菩提心都是在心上安立的,造业也依于心;我们每一世的身体不停地转换,而心是比较坚固的,所有善恶的种子都留存在心上。修行也是让心解脱,让心获得觉悟,最终,也是依靠观察心的本性来显现自性实相如来藏---佛的功德。从各方面观察、对比,能了知心重要,身体次要。尤其在此处只是把身体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所依来使用。

  “为何善养护?”是对心的教诫。我们养护这个身体,它必须要起作用,成办心中的善愿或是修行的所依。如果在身、心合作期间,身体没有真正地履行责任和义务,丝毫没有给内心带来应得的善资粮,最后趋向于尸陀林、火葬场而把心抛弃,那就不必去养护它了。虽然从世间的角度讲,不论怎样都要养护这个身体,但作为菩萨,之所以付出时间、精力养护身体,是为了让它起到更大的作用,成办更大的利益,这样才是值得的。

  如果我们观察身体和心合作的过程,得到结论是:身体的确非常懒惰,最终心变成了身体的奴仆,这种颠倒的现象是不能容忍的,现在干脆就不要养护身体了,因为养护它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代价,会导致自己的心识趋于恶趣,得到恶趣的身体而感受很多的痛苦。

  因此观察、分析后,就要避免、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所以首先给心作一个教诫,如果对修心、修法没有任何必要,就不要付出时间、精力去养护身体。

  即酬彼薪资,当令办吾利,

  无益则于彼,一切不应与。

  既然已经发给身体如衣食、薪水等酬谢,就应该让它成办我的利益,如果没有成办则应一切都不给予,应剥夺它的一切权利。

  我们平时要认真地观察,如果身体配合心去修法,就相应给予酬劳;如果身体不配合心,就可以剥夺它的一切权利,不让它享受快乐,用不再养护它来做惩罚。

  这种观察方式是为了让我们趋于理性的思维,因为以前对身体过于盲目地纵容和保护,俱生我执把身体执为我所,以及后天通过教育等途径,养成了一定要保护我的身体的观念。假如对身体给予过多、盲目的爱护,对于修行、后世都没有真正的利益。既然给了它酬谢,就应该让它尽力地承办“吾利”。

  此处“吾利”解释为利他或他利,为什么呢?从菩萨道的角度观察,菩萨发菩提心之后就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努力的,所有的事业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当相续中的菩提心生起来后,成办的一切利益就是利他,自利变成了利他。

  这里有种微妙的关系:众生在轮回中关注的是自我,现在要修持菩萨道,必须要更广阔地关怀一切众生,这就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刻意地轻视自我、修持广大圆满的利他事业,把利益众生当成自己唯一的事情。上师在讲记中提到,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中也讲到:真正菩萨的自利就是利他,以利他为自己唯一的事情,利他的事业就是自己的事业。把自他的差别完全泯灭,这种平等是对于所缘的一切众生,不管是亲人还是怨敌,都平等地利益。平时我们会想,这是我的利益,那是他的利益,如果是成办他人的利益而没有成办我的,或做我的利益没做他人的利益,二者之间多多少少会有不平等的想法。如果修持菩提心到达某种境界,这种自他的差别也全部要泯灭,再也没有自他的分别。所以,菩萨把一切众生执为“我”,已经没有了“小我”和“大我”的差别,一切利他的事情都成了自利的事情,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微细关系。

  当然,修持菩提心达到某种高度时,这种境界自然现前,但在没有获得之前,我们就要刻意地去泯灭对我的爱执,修持对众生的爱执,这种刻意是善的执著。无始以来,众生对我的执著很大,对他人的关怀明显不足,修行时就要刻意地打击这过于强大的我爱执,同时培养执著较少的他爱执,只要这样修持,我爱执就越来越少,他爱执越来越深厚,慢慢地我们的心胸就广阔了,心也就清净了,再继续修,自他差别的界限就会几乎消亡,再不用刻意去分别我的自利和他人的他利,一切所思所想都是想到一切众生的利益,这就是颂词中“当令办吾利”的究竟意义和观点。

  按照一般情况,自利就是自己获得安乐,而获得安乐的因就是修善法,所以为了让自己获得殊胜的安乐,就要修持善法,为了让自己获得自利的解脱修持解脱的善道,也是可以的。虽然“吾利”可以解释为世间自利或相应于自我解脱的善法,但现在讲入菩萨行,必定是菩萨道的修法,所以层次不会太低,它的正确和究竟的意义,应该解释为菩提心,此处“吾利”应该是以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

  “无益则于彼,一切不应与。”如果我们平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在造作恶业,或者是在做相应于我爱执的事情,对我们成办利他事业没有利益的话,则“于彼一切不应与”,就要惩罚这个身体,剥夺身体的一切酬劳和薪水,不再给予身体任何享受和利益。

  古代高僧大德在修行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今天他的内心中时常生起菩提心,身体做了很多善法,他就会赞叹身体,给它做一些好的饮食,或让它稍微休息。如果身体不配合、很懒散,没有修持到量的善法,这些修行人会用棍子抽打身体,用语言呵斥身体,或通过饥饿的方式来惩罚身体等。通过这些方式,让修行人知道,身体必须要为修菩提行而进行劳作,不能做其它无意义的事情。前辈修行人通过日常修行体现出这种理念,并让这种理念根深蒂固地深入到自相续中,所以才有了“无益则于彼,一切不应与”。

  念身如舟楫,唯充去来依,

  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

  我们应该观想,生起这样的正念:我们的身体犹如舟船一样,它的功能只是充当去、来的所依而已,所以对待这个犹如船一样的身体要有正确的定位。为了成办有情的利益,我来善巧使用这个身体;通过修行将身体逐渐转变成佛的如意之身,也必须要使用这个身体。

  佛经、论典中经常使用舟船的比喻,常用于比喻身体以及其它法要。如《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法犹如船筏一样。当然,平时我们必须要依船而渡河,想要从此岸到达彼岸,必须要借助于舟船,它是我们趋向彼岸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当我们正在渡河或已经到了彼岸后,还需不需要过度地贪爱、过度地执著它呢?过度执著就会产生很多分别念和烦恼,实际上这是不必要的,我们不能够离开身体,但是不需要过度地赋予它太多额外的意义,它只是一个方便,一个所依而已。

  此处寂天菩萨讲得很清楚,“唯充去来依”,只是把这种船筏当成一个去来的所依工具,但是过了河之后,不需要把船背着、扛着,应该把船留在河里,自己继续行路。所以身体犹如船筏一样“唯充去来依”。

  上师在讲记当中讲,“去”就是趋向于彼岸。我们修持解脱道,修持菩萨道,依靠身体积累很多的资粮,所以它是趋向成佛彼岸的所依。在经论当中讲到,众多身体中,人的身体最为宝贵,最适合于修持菩萨道,所以我们必须要善巧地使用种身体,比如用眼根、耳根、意根等来进行修法,让身体顶礼、供养、打坐、听法等积累很多资粮。这一世我们要依靠身体,下一世还要依靠身体,再下一世依然要依靠身体,在一世世借助身体修道的过程当中,我们成佛的资粮一点一滴地逐渐得到圆满,最终显现正等正觉的果位。获得佛果时具足三十二妙相、八十随行好,观察可知:这些功德都是无数世借助身体为所依积累的,一世世逐渐舍弃无数身体后得到的,不是依靠具体哪一世的身体,不是最后的身体,也不是第一个身体,而是这一世当中依靠这个身体做了善法,然后把它舍弃了,再依靠下一个身体做善法,之后又把它舍弃……这样舍弃无数次身体之后,最后我们的功德资粮得以圆满。所以身体是终究要舍弃的自性,也是所依的本体。所以身体是趋向于菩提道的所依。

  “来”是说我们成佛之后再回娑婆利益有情,也要依靠这个身体。虽然我们已经修成了佛的三十二种妙相,八十随行好,但显现在众生面前时,还是要用与有情一样的身体来利益他们。如果佛在利益众生时,不以众生的身相出现的话,众生没办法接受他的种种修道的理念,只有显现和众生一样的身体、语言等,加入到众生的团体,这样众生才能够接受他的教法。

  所以,不管去和来,这个身体都有作用,它是我们积累资粮、修行正法的所依。

  “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这句颂词可以连起来看,也可以分开看。连起来看可以这样理解:为了成办有情的利益,我要依靠这个身体修行,最终得到像佛一样的身体;分开来看,“为办有情利”,依靠身体我来成办有情的利益。比如身体可做放生,通过放生利益众生;可以讲法,通过讲法利益众生;身体可以跑来跑去,为众生成办很多利益……所以成办有情的利益也是以身体为所依。“修成如意身”:最后我们修成佛陀的身体。以当下我们的身体来积累资粮,清净罪业,逐渐获得佛的如意身。

  我们的身体是通过相续中的业感召的。造善业就能感召比较善妙的身体,引业是善业,就可以让我们得到善趣的身体。再进行修行,业逐渐变成了解脱道的业,身体随着业的转变逐渐清净,当相续当中成佛的业圆满后,这个身体会转变成佛的身体。这是通过内心相连的业不断地转变,最后趋向于圆满的。

  为什么说佛的身体是如意之身呢?佛的本体是无生无灭、无形无相的法身,不存在变化、不存在幻灭的自性。但在利益众生时,针对菩萨,佛陀会显现殊胜报身的形相——相好、恒常、光明熠熠;如果是利益一般的凡夫众生,佛陀会显为化身的形相——如在印度降生的释迦牟尼佛。化身也具有无量无边的相好功德,也具有放光等利益。我们看佛陀的传记,公案中有这样的描绘:佛陀以“百福庄严的手臂”给人摩顶,(“百福庄严”的原因是以前修了很多很多的福德。)能消除众生身体的种种痛苦,加持他们,使他们身心愉悦。佛陀的身体是如意之身,其本体是远离生、老、病、死,没有一切衰损的身体。从自利的角度来讲,就是身心如意的自性;从利他的角度来讲,是任运自成的自性,佛陀利益有情的能力是任运自成的。不管是利益众生,还是最终成就如意之身,都是通过不断地修持才可以达到目标。

  既然得到这个身体,我们就要去除缘身体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妄念和杂念,必须要正确理解身体对修行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通过思维这些道理,我们就可以保持正确的中道思想,用身体来修持殊胜正法,尽量不要闲置身体,更不要用身体来造恶业,也不要用身体做自私自利的小善业。而应该通过修持,使它趋向于利他,做到最大利益的使用。这就是学习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迪和开示。

  下面我们讲第三个科判:

  癸三(控制后作修心之行)分三: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二、主要宣说修心;三、净除成为心之障碍。

  前面讲了我们要控制身体和心,怎样修持对治,做一些调控后,再怎样做修心之行。

  子一(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分四:一、总说一切时分所做之行;二、尤其趋入善法之行;三、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四、护持睡眠对境之理。

  第一、“总说一切时分所做之行”:是说在一切时分中我们必须要观察身、语、意,不如法的行为应该舍弃,如法的行为应该力行;

  第二、“尤其趋入善法之行”:尤其趋入善法的这些行为;

  第三、“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断除令世间不生信心的行为,虽然它不像杀生、偷盗直接伤害众生,但不调柔、不寂静的行为,会令世间人不生信心,所以我们必须要断除有失威仪的种种行为;

  第四、“护持睡眠对境之理”:是指我们睡眠时,应安住正念入眠,这样不仅白天的一切修行都成为积累资粮的方便,即使夜晚睡觉也变成有利益。

  丑一(总说一切时分所作之行)分三:一、平时行为寂静;二、必定随顺他众;三、善行自己之事。

  寅一、平时行为寂静;

  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颜,

  平息怒纹眉,众友正实语。

  我们应该自主自己的身心,要恒常地露出笑颜,平息愤怒、不高兴的表情,与共同发心利益众生的道友宣讲真实利益众生的语言。

  前面是通过修行让自己的身心自在、自主,如果不修行,我们的身心会随分别念、烦恼而无法主宰。主宰身心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修行正法、修持菩萨道时我们要堪能,要能自主、自在。佛陀是身心自在者,一些大成就者也是身心自在者,现在我们也要通过各种方法、窍诀修炼,让我们的身心也获得自主、自在。如果我们的身体获得自在,那不管是修持正法或去利益有情都会堪能。如果我们心自主了,要调伏烦恼、修出离心、菩提心、修空性见或要修持非常清净广大的所缘善法,都完全可以堪能。

  我们无始以来由于身心不自在的缘故,枉造了很多流转轮回之业,现在通过修持殊胜智慧的教言来主宰自己的身心,让它恒时处于解脱道的正轨上。通过修菩萨道自主自己的身心,能够经常面带笑容。经常面带笑容的意义如何理解呢?我们脸上的笑容和内心中的状态是有直接关系的,比如内心中很愉悦就会发自内心地微笑,笑起来也非常自然;如果内心不悦意、很不舒服,那么装出来、做作出来的笑容就很不自然,别人看起来也很别扭,比如皮笑肉不笑等等;还有一种是职业性微笑,有些服务行业的员工通过训练之后,使得面部表情好像在保持淡淡的微笑。一个人内心愉悦时能够面带着笑容,如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或欢喜的笑,会让见到的人很放松、愉悦。大多数人受其内心情绪的影响无法恒常露笑颜,烦闷时笑不出来,痛苦时也笑不出来,而职业性微笑也不一定是真正内心中对对方有好感。我们要真正做到恒常面带笑容,一方面内心必须能自主,通过修行正法、内心得到法义后法喜充满,此时外在的因素就无法令他生起愁闷,就可以恒时显现笑容;另一方面,如果把所有众生当成最亲近的父母、亲友来看待(我们看到父母、亲友时的笑容都是很真实),这样,他就由衷地生起真实利益的发心。而菩萨恒时把一切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所以就可以做到“恒常露笑颜”。

  “恒常露笑颜”从表面上看仅是一个脸部的表情,实际它阐释了菩萨内心恒常保持着欢喜心,恒常对一切众生有着慈爱心。如果内心有这种境界,就可以恒常显现慈爱心,让众生产生欢喜、愿意亲近。自古以来,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待人接物,笑脸相迎的人都会受到大家欢迎,都愿意亲近。菩萨恒时露笑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让经常产生痛苦的众生有安全感,觉得经常依靠这个人可以给自己带来放松、获得愉悦,就会愿意亲近这位菩萨,听他讲法等,成为趋入菩提道的殊胜助缘,从利益有情来讲,“恒常露笑颜”是很有必要的。

  从菩萨修行来说,菩萨恒时安住于广大无边的利他菩提心的殊胜境界中,只有内心恒时安住法喜,内心恒时对众生欢喜,才能在脸上恒常露出真实的笑容,这是无法假装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修行者、高僧大德因为内心中法喜恒常充满,任何时候都是笑容满面,即使遇到很棘手的事情也能不为所动,不像一般凡夫那样马上就从笑容变成沮丧。因为内心安住在很深的境界,所以不会被违缘所扰,即使在面对危难时也能保持这样真诚的笑容。

  “恒常露笑颜”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只有调伏身心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对于初发心的我们来讲还比较遥远。但我们应对已经达到这种境界的菩萨心生恭敬、随喜功德。这也是我们的目标,虽然我们现在做不到,但是我们恒时修炼自心,一定能让自己的身心自主、自在,也能“恒常露笑颜”。

  对人微笑也是布施,把欢乐、宁静传递给对方,可以说是不需成本的布施,也有很多不同的教言。总而言知,不论自修,还是利他,“恒常露笑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修法。

  “恒常露笑颜”和“平息怒纹眉”是一个法的两面:如果一个人恒常露笑颜,就会平息怒纹眉;如果内心经常不高兴,脸上显现非常忧愁、发怒等表情,也就很难恒常露笑颜。对初学菩萨来讲,让我们烦心的事情非常多,但遇到事情时,我们应尽量“平息怒纹眉”,因为这样的表情会让别人不舒服,别人很容易被你的忧愁、愤怒影响。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影响,愉悦的表情能让对方高兴欢喜,忧愁、愤怒的表情能让对方心情不快。

  每个修行者虽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我们应该依靠《入行菩萨行论》中的法义来调伏、对治我们的心。虽然有时我们做不到,但应该知道在《入行论》中有这样的修法。我们学了之后就应该和不学有差别,即使不能如实做到,我也应该努力去做,争取以后做到。力争内心中没有烦恼,没有过度的喜怒,经常把欢乐、平和带给众生,所以此处要求我们“平息怒纹眉”。一个人经常显现不高兴,表明内心不能自主,被无明烦恼所控制。内心平静,怒纹眉也不可能在脸上显现。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笑面虎”是脸上经常带笑而内心很阴险,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中有,但不多;还有菩萨内心中对一切众生充满了慈爱,但在表面上经常显现怒容,通过愤怒相来度化众生,如愤怒的本尊显现得非常愤怒以调化刚强的众生。一些上师、善知识通过观察了知,如果在弟子面前经常显现笑容,所说的教言弟子不一定听得进去,所以必要时显现愤怒相,弟子觉得上师不高兴、显现愤怒相,就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对,应该改正,这比平常的寂静相更有效果。除了为调伏弟子而有必要的善巧显现,一般人脸上的笑容和怒容代表内心不同的心态,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一个菩萨来讲,应尽量让我们的心保持平和、慈爱,如果内心很慈爱,外表肯定是显现慈爱的样子。

  “众友正实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和成办众生利益的道友经常宣讲真实的或利益有情的语言,和道友交流法义,交流如何增长慈悲心利益有情等,就叫做“众友正实语”。这也是说要避免接触让自己心不寂静的恶友,避免说一些粗恶语,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语言,这也是我们平时行为寂静的表现。

  第二种:“众友”和“正实语”是分开解释。“众友”是我们要成为众生的友人,之后就有了这样特殊的联系,就会关心众生的苦乐。如果众生行持的是安乐的因我们就鼓励他去做,如果是痛苦的因就尽量地制止,这样我们就成为众生的不请之友而去利益众生。“正实语”就是我们平时尽量宣讲和正法有关的和利益众生的语言,能够令我们内心平静,帮助一切众生行持真实殊胜的法义。

  所以,平时我们要尽量自主身心,调伏自己的内心,不显现令众生不悦意的表情、容貌,经常显现笑容,交结善友,宣讲正实语言,这也是菩萨行为寂静的分支。

  这堂课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