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71课


2014/9/4    热度:939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71课

 

  今天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本论共分十品,现在宣讲的是第六品——安忍品,安忍是六度中的第三度。该品教诲我们不管是遇到苦难还是有情的伤害,或在学习甚深的法义的时候,内心都要堪能。在不产生嗔恨心的基础上,对伤害自己的有情众生尽可能生起慈悲心;对于甚深的法义,内心当中要如如不动。甚深法义其实就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通过各种教理让我们的心能够接受并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在学习佛教经论的同时,我们要了知:修持佛法所经历的痛苦和困难,相对于无始轮回来说是有限的,受这种苦具有意义。通过这三种方式对一切境况进行安忍。

  第六品主要宣讲了在遇到了违缘、怨敌伤害时,怎样保持利他心和慈爱心。我们要坚持利他,假如某些有情无法体会到修行人内心的伟大精神,以无理取闹或者其他因缘,对发菩提心的修行者或我们造成了伤害,我们也不能放弃利益众生的心。如果遇到违缘产生了伤害对方的心,就是属于抛弃利益众生的行为,这与菩提心的真正利他精神完全背道而驰了。因此我们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训练自己的心,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产生不高兴的情绪或嗔恨烦恼,如理如实地修持利他的殊胜行为,这就是学习第六品的必要性。

  作为修行菩萨道的菩萨,心胸应该非常宽广,在很多宣讲安忍的教言当中,都提过菩萨的心应该犹如虚空一样,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言行,不管别人对自己是利益或是赞叹,是诽谤还是找麻烦,都可以容纳。其实我们遇到事情动不动就不高兴,乃至发怒、嗔恨,恰恰是心胸过于狭隘之故。内心装满了我执,充斥着自私自利的念头,所以没有地方容纳别人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或对我们做不好的事情,狭隘的心胸很难修安忍。能够修安忍的心胸是相对开放和宽广的,菩萨的心胸如虚空般广大无边,可以容纳一切万物,遇到任何好、不好的事情,都能忍受、如如安住。

  现在我们的状态怎样呢?可以说是在趋向于心胸完全开放的过程中,介乎于完全不修安忍者和已经完全成熟了的修行者之间。一方面我们的相续还没有完全达到菩萨的境界,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学习部分教法,懂得了要安忍,和一般完全不修安忍的人相续也有所不同。要通过《入菩萨行论》第六品的实修引导,进一步扩展心胸,让它逐渐开放,逐渐和虚空一样的境界相应。通过不间断地修炼,相续就越来越开放了,逐渐可以忍受其他众生的各种刁难、辱骂和打击,也可以忍受在修法过程中的一切障难。这就是《入行论》第六品修持安忍的必要性。

  己二、安忍之功德:

  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

  前面讲到了嗔恨的过患,我们知道不能够生嗔心,否则会有可见、不可见的种种过患,讲了过患之后,还要讲安忍的功德。既了知嗔恨的过患,又知道安忍的功德,就能够让我们尽可能地趋入于安忍和发菩提心的真实修行中。

  “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其实“精勤灭嗔”就是修安忍,真正的安忍就是相续中不产生嗔恚心,对于别人的刁难等能够如理如实地忍受,如如不动而安住称之为安忍。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各种修法努力灭掉相续中的嗔恨心,其正面的功德就是“享乐今后世”,即今生中可以获得安乐,后世中也可以获得安乐。从一般世间人的想法来看,每个众生都想离苦得乐,世人如此,刚开始修佛法的人也是这样。如果问很多人:你为什么修学佛法?回答就是因为可以灭除痛苦、获得安乐。在学习佛法的最初愿望中,离苦得乐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目标。怎样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标呢?需要很多因果方面的取舍,而修安忍就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在今生和后世都获得安乐,我们绝对会选择它,此处就提到:精勤灭嗔就可以享乐今后世。

  今生中怎么获得快乐呢?如前面的颂词所说:如果产生了嗔恨心,白天会很烦燥,晚上心情也不能平静;和人交往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同,经常发生众叛亲离的情况。反过来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安忍,心就很平静,就可以得到一般世间人所向往的种种安乐。如果我们调伏了嗔心,遇到安乐的境我们会快乐;即便遇到违缘、逆境,因为不动嗔恨的缘故,我们也会很快乐。世间让我们不高兴的因素很多,如果遇到逆缘时能够保持安忍,不产生嗔心,就能让相续保持快乐的状态。好好修安忍,能让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很快乐,别人也愿意亲近自己,能够感受关系融洽的快乐。世间有和气生财的说法,如果自己脾气好、性格温和,能和他人很好地相处,就有很多生财的机缘,这也是能获得的一种安乐。在今生当中,通过观察可以知道,安忍和嗔心的可见之果正好相反:安忍是白天快乐,晚上也快乐;白天心态平和,因为不生嗔心的缘故,晚上不会烦燥不成眠;也易于与人交往,有很多可见的快乐。一天如此,一月如此,一年如此,一辈子如此。在今生当中,通过安忍调心就可以获得快乐。有些事情是我们今生无法改变的,比如:前世没有做布施,今生可能会很贫穷,贫穷的状况很难一下子改变,但如果我们能有一颗和善的心,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那么相续也会充满快乐。所以,如果能够修安忍,即便没办法改变现有的一些状况,但心依然会得到快乐,这就是今生的一种可见之果。

  那怎样享乐后世呢?因为安忍是一种非常清净的善法,以善恶的因缘规律观察,修善法一定会有善果,很多经论提到修安忍的功德:如果我们修安忍,下一世就会相貌端严。因为修安忍时,心很平静,灭掉了嗔恚心,因此能使自己的相貌非常庄严。《入中论》中讲到,一个人在生嗔心、大发脾气的时候,面容会一下子变得面红耳赤或非常恐怖,根据因果规律,今生容易发怒的人,以此因缘下世长相就很丑陋;今生能够经常修安忍的人,下一世能够感得容貌美丽。以前学习过这些因果教法的人,看到一个长相庄严的人,马上就想到这个人前世修了安忍,今生得到了这种安乐的果报;看到丑陋的人或自己也很丑陋,就知道是因为前世容易发火、生嗔心的缘故,所以今生果报已经成熟。

  如果能够安忍,头脑会比较清醒,能够分辨是非。在大发脾气、嗔心很严重的时候,头脑是不清醒的,怒火中烧会失去理智,很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我们看到很多争吵、打斗的人,乃至于杀人的罪犯,事后都会很后悔,但在当时发火的时候,为什么就观察不到这些后果呢?因为发脾气的时候,怒火已经冲昏了理智,无法像平常一样做出理性的思维判断。但如是修安忍的人,在当时就能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把修安忍的这种因带到后世,这个人就会很聪明,遇事很冷静,有能力去分辩是非善恶。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他对经论的理解也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深入其中,知道经论当中究竟的含义,这也是能够带来的一种后世安乐。我们在学佛法的时候,有时会很苦恼某个难题解不开、想不通而埋怨自己,这也可能是因为前世没有真正修过安忍,或者安忍力不够的缘故,所以在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就没有以冷静、理性的头脑去思维甚深的含义。

  除此之外,修安忍还能够灭除罪过。在别人打骂自己时能够修安忍,那么以前所造下的很多罪业就可以清净。我们学习过小路尊者周利盘陀伽的公案,他以前罪业很重,所以导致今生很愚钝,一个颂词也背不下来。后来,一方面佛陀通过大悲心加持他,让他反复地念诵“扫帚”这一词句;另一方面,在很多人鄙视、辱骂他的时候,他了知这是自己以前的罪业,就如如不动地承受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忏悔,虽然不是通过发愿去忏悔,但遇到辱骂的时候能够安忍,也是一种消尽罪业的方式。通过不懈努力,他的前世罪业得以清净,智慧得以引发,很快证悟了阿罗汉果位。因此,修安忍可以清净以前的罪业。

  从修行佛法的角度来看,安忍和利他菩提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够修安忍,利他心不会遇到违缘,菩提心不会遇到障碍,可以积累非常清净而深厚的善根,而且也不会因为大发脾气而烧毁了自己相续中的善业,所以能够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累积资粮,很快就可以获得涅槃成佛的果位。

  安忍的功德非常多,今生和后世的安乐,世间的暂时安乐和出世间的究竟安乐,通过修安忍都可以得到。对我们而言,在学佛的过程中,想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一颗从容淡定的心,都可以通过修安忍获得。凡夫人的心胸很狭隘,顺缘出现、有点修行的境界或稍微得到一点快乐就无法安忍了,就开始飘飘然了;遇到小小的障碍也无法安忍。所以在狭隘的心中,对好的、不好的东西都忍受不了,因此会出现不好的分别念,引发不好的行为。若能够安忍,好的、不好的事情出现都能忍受,相续就能总是保持一种平静的状态。在修道的时候,如果相续经常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在这种状态中很难真正地了知佛法、修持佛法。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在修道过程中,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遇到大喜、大悲的情况都应把心安住,以平静的状态修持佛法最容易,因为没有受到大喜大悲的情绪影响,该观想的、该作意的、该修持的都可以有条不紊、细水长流地修下去,等资粮修到量的时候,证悟就会自然而然地引发。所以,修安忍可让心恒时处于平静的状态,是修持菩萨道最重要的基础。

  下面我们学第二个科判——修持的方法。就是讲如何修持安忍。

  戊二(修持方法)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己一(略说)分二:一、思维所断因之过患;二、理当遣除。

  庚一、思维所断因之过患;

  任何一件事情、一种结果都是由因缘而生:如果因具足了,果就会显现;如果因不具足,果就不会显现;倘若因遭到破坏,果同样也无法显现;即使先有因,但如果有破坏因的外缘加入,果也不会显现。打比方说,如果有了种子,把种子播在田里可以长成庄稼;如果没有种子,就不会长庄稼;如果先有种子,但是种子被火烧焦了,也不会长出庄稼,所以世上一切果都是因缘而生,善法如此,恶业烦恼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要观察因、所断之因的过患是什么?此处主要指引生嗔恨的因,什么是引生嗔恨的因?我们要通过学习去了知,知道其过患之后,要想方设法地去断除这个因,因一断除,果就不会出现。我们相续中有很多恶业种子,在每一个众生相续当中都存在嗔恨、烦恼的种子,种子已经存在了,那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怎样让这些种子不现行?如果种子萌芽了,怎样让它失去功用?这些方面是我们可以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修持大悲心、修持安忍、修持菩提心,让粗大的烦恼不现行。但因为每个凡夫的对治力都是有限的,多少还是会产生不高兴的状态,假如烦恼现行,产生不高兴的情绪并逐渐滋长,就有可能演变成强烈的怒火和嗔恨。所以,在刚刚生起嗔恨之因的时候,了知它的过患和如何断除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思维所断因之过患。

  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

  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己。

  第一、二句讲到了嗔恨的因,第三、四句讲到由因所产生的严重过患。首先我们分析正因是什么?此处的因有两种:第一种是“强行我不欲”,第二种是“或挠吾所欲”。“强行我不欲”:意即别人强迫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比如说我们走在街上,突然来个强盗,用刀逼着让我们把钱全部拿出来,这是我不想做的事情,但不拿不行,因为生命受到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之下把钱交出来,这就是“强行我不欲”。除了被打劫之外,还有很多大到很大、小到鸡毛蒜皮的事都是“强行我不欲”的例子:如强迫我去做某事,我很不乐意;再如现在社会中有强拆强占的现象——为了城市发展,你的房子必须挪走,但拆迁费等条件还没有谈妥,就强行把房子推倒,把人赶出去,这也是一种“强行我不欲”。第二个是“或挠吾所欲”:意即阻扰我想做的事情。例如,我想去一个地方旅游,其他人挡着不让我去,这时很容易产生不高兴的情绪。我想做的事情,不让我做,这就是让我们产生不高兴的一种因。因此,寂天菩萨经过智慧观察,发现引生嗔恨的原因就是这两种:一个是强迫我做我不喜欢做的事,另一个就是我想做的事情,因他人或别的因缘阻止我去做,这就容易引发嗔恨。

  刚开始也许只是因一点小事情不高兴,有些人脾气好一点或者对治力强一点,马上通过其他想法克制住了,没有让它发展下去;有的情况是首先不高兴,然后慢慢开始生气,进而产生嗔恨心,之后越来越强烈,最后大发脾气。我们观察修行和日常生活,产生不高兴很多时候都是这两种情况。两个人一起做事,也容易产生不悦意的情绪:因为行事风格不同,一个人想这样做,另一个人想那样做;吃饭的时候,他想这样吃,另一个人想那样吃,都容易引起摩擦和不高兴。遇到这种情况,虽然我们相续中有烦恼种子,但学过佛法就要用佛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不高兴的情绪继续滋长。作为凡夫人,我们都会产生不高兴的心态,但是修行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产生不高兴的时候,想方设法将其化解掉,或让它停留在某种状态中逐渐消于无形,这就是我们在修行中要做的事。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安忍高手,相续中都会有烦恼,都会产生不高兴,都会有发脾气的情况,但关键是我们要利用这些因素来修道。如果已经修成了安忍,这些修法不用也罢,但关键是我们还有因,种子还在,很容易产生嗔恨心,所以应当把学过的教法用上,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次调伏成功,两次调伏成功……我们的心胸就慢慢开阔了,这就是训练心胸逐渐开阔的必要修法。世间也有很多通过锻炼或技巧来调整心态的方法,如拓展训练就是通过一些必要的锻炼,让自己心胸开阔、抗打击能力加强等,也有一些收效。现在我们通过学习佛法中清净的智慧,在遇到情况时应该理性地思维、观察,将相续当中不高兴的情绪、意乐平复下来,这是我们要逐渐开始下手观察、修行的地方。

  接下来讲嗔恨的过患,后果就是“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己”。前面讲了两种嗔恨的因:“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这两种因缘都引发同一种情绪——“不乐”,不快乐就是引发嗔恨心的直接因。如果平时我们相续当中经常出现不快乐的情绪,就像一个人有了充足的食物,身体便会健壮一样,如果我们经常因“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而产生不快乐,就会“嗔盛毁自己”——嗔恨心逐渐增盛,最后将自己的相续完全毁坏。

  我们知道,嗔心属于十不善业,是贪嗔痴慢疑五毒之一,在大乘修道中是菩提心的违品,嗔心不仅毁坏了当前的快乐,还毁坏了后世的安乐;不但毁坏了现在的修法,甚至毁坏了未来的菩萨果乃至于佛果;不仅毁坏了自己,也毁坏了他人;作为修行人还毁坏了清净的教法。说得轻一点,个人修行不成功只是一个失败的修行者,但说严重一点就是给佛教蒙羞。当然,有些人认为我只代表自己,但其实有时候我们代表了佛法,因为你是佛法的修行者。不学佛的人看到你这个学佛者脾气这么大,经常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遇事不能忍耐,他们就会想:学了佛法怎么还会这样?修佛的人也不过如此……”会对整个佛法产生不好的想法。从这个方面观察,生嗔不仅是生个嗔心而已,连锁反应特别多,我们认真观察会了知,不调伏嗔恨心、不真正修安忍的过患非常多。

  所以我们应当了知生嗔的因,在修行、生活中,有很多“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的情况,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要立刻觉察到这是“强行我不欲”的情况,或那是“或挠吾所欲”的情况,提醒自己注意,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要生起不快乐,在此基础上慢慢地让它消亡,安住在安忍的状态中。

  庚二、理当遣除:

  了知了嗔恨心的过患之后,怎样断除它呢?如何具体操作安忍的修法?第二个科判就宣讲了这个道理。

  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

  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

  我们了知过患之后,应该尽力去断除嗔恨这个怨敌的粮食。它除了伤害我之外,没有其他的事可做,所以不能容忍它的存在,它时时刻刻都会伤害我,所以要非常小心谨慎地提防。此处告诉我们要断除嗔敌的粮食。

  在古代战争中,灭敌一方面通过正面打击敌人,瓦解其战斗力,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断绝他的粮食,阻断其后勤的供给,这在古代、现代战争中都是一种常用的军事手段。我们很熟悉的《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如曹操非常善于断别人的粮道;诸葛亮如何劫粮草、断粮道、屯粮等。粮草中的“粮”就是人的粮食,“草”就是马的食物,如果把粮草断掉,后勤供给不上,前线吃不饱当然就没有战斗力,很容易被消灭;或者没有粮食了,自然只有退兵。现在的战争也一样,不管是一战、二战,胜败关键就看后勤的支持,后勤供给非常充足,弹药、食品、医院设施等如果做得很好,前线打仗就容易取胜,倘若后方出现问题,战争就很难维持,很容易失败。

  寂天菩萨通过我们容易理解的比喻,很善巧地告诉我们,与嗔恨的怨敌作战也一样,首先要断嗔敌的粮食。我们就像在和嗔恨心作战,怎样才能战胜它呢?当然,一方面要修持正法,保持正念,修持菩提心和对众生的大悲心等等,另外还要断绝嗔恨心的粮食。它的粮食来自于前面所讲的两个因缘:一个是“强行我不欲”,第二个是“挠吾所欲”,这两种情况就是能够让嗔心不断壮大的来源,所以在刚刚产生的时侯,就要断除不快乐、不悦意这种嗔心的食物,嗔恨心就会没有力气而容易被正法打败,所以我们要尽量断除嗔敌的诸粮食。此处“诸粮食”直接理解就是不悦意,因为有了两种因缘,就会产生不悦意的情绪,如果任其发展壮大就会变成嗔恨。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断除嗔恨敌人的食物——不悦意。

  嗔恨的怨敌到底是怎样一种状态?颂词将它和世间的怨敌作了比较:“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间接地宣讲了世间的怨敌。世间中,我们认为张三是我的怨敌,要时刻地提防他,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的一种心理作用。张三这个人我把他定义成我的怨敌,但他是不是真正时时刻刻都在伤害我呢?其实不是。张三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做很多人做的事情,比如他要睡觉,在睡觉的八小时当中就没办法伤害我,我是安全的;此外他还要吃饭、工作,还要交友、做他喜欢的业余爱好等等,其实他真正能够伤害我的时候很少,或他能够产生伤害我的念头本身就很少,再把这个念头付诸实践,成功率也很小。真正这样观察分析下来,世间的怨敌除了害我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实伤害我的机率非常低,对我造成的伤害相当有限。

  但嗔恨的怨敌不是这样的,“此敌唯害我”:“唯”字就简别了世间的怨敌——他还要做很多其他事情,其实伤害我的时间很少,而嗔恨的怨敌不是这样。当然二十四小时持续不断生嗔心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但只要生起来了,它就是害我的,存在一小时也好、五分钟也好,只要它存在,它不会做其他任何事情,唯一就是伤害我。所以嗔心一旦产生,就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首先是内心中的伤害,产生嗔心之后内心不愉悦,或者令修法中断,之后还可能升级,还要付诸行动去打击别人、辱骂别人,做很多不冷静的非法之事。在很多窍诀中讲到,世间的怨敌不算真实怨敌,因为还可能化敌为友,真正了义的怨敌就是烦恼,嗔恨的怨敌就是了义的敌人。当然除了嗔恨之外还有贪心等,但此处我们主要讲嗔恨,它作为了义的怨敌,就是伤害我的,内心中一旦产生,除了害我之外,没有任何利益可言,也绝不可能化敌为友,突然来利益我,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只要是它存在,哪怕仅仅五分钟,就会实实在在地伤害我,所以我们要了知应当遣除嗔恨的迫切性。

  世间的怨敌是我们很迫切想要摆脱的,世间人也说:“朋友越多越好,怨敌越少越好。”就表达了我们想要远离怨敌的一种心愿,因为有了怨敌的存在,我们就不悦意,但其实观察世间的怨敌,他的伤害并不大,真正而言,嗔恨的怨敌盘踞在心中,唯一做的就是伤害我们的事情,所以它一日不除,我们就没有一日安宁。因此,我们要了知断除嗔恨的迫切性。下面进一步地观察: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

  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我们遭遇任何事情,不要扰乱自己的欢喜心,忧恼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毁坏很多善妙的行为、善法。此处已经开始逐渐引导我们趋向于修持安忍、遣除嗔恚的实际方法了。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颂词中讲到我们遭遇任何事不要挠乱欢喜心,这是很重要的。当然遇到欢喜的事情,本身就是处于欢喜的状态,关键是遇到任何违缘、逆境的时侯,也不要挠乱自已的欢喜心。因为业力的缘故,我们在今生乃至生生世世当中,都很容易遇到不如意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发生的时侯,怎么样去调整自己的心呢?比如在城市当中如果遇到堵车,很多人就会很烦躁,还有工作上不如意,生活中的家庭矛盾,经济问题等等,都会让我们非常烦恼。怎样让自己不失去欢喜心呢?有一个窍诀就是:如果能够保持欢喜心,很多问题其实都可以迎刃而解。除了当下的困难,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欢喜心,困难就只是这么多。比如堵车的事实已经形成,如果我们不放在心上,就只是堵车而已,但如果我们开始烦躁了,就在堵车这种情况之上,又增加了更多的不悦意,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无可避免,修行人会让它保留在本来的状态,比如夏天就是单纯的热,冬天就是单纯的冷,只是一种冷热的现象,并没有额外的东西;如果是不修行的人,热的时侯就开始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抱怨、滋事、怨天尤人等等。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心平复下来,不要挠乱自己的欢喜心比较好,让自己保持欢喜心、安静心。其实在世间当中,很多修行人告诉我们许多调伏自心、保持欢喜意乐的方法,关键是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能换一种角度看问题,那么情况就不会变得那么复杂,让自己保持欢喜的状态是很重要的。

  事情我们已经遇上了,没办法改变,但自己的心情是可以调整的。就好像整个世界的格局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的心可以改变;调伏别人的心、改变别人的心很困难,但是改变自己的心成功的机率是很高的。当事情已经出现了,没办法改变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莫扰欢喜心”,不要扰乱自己的欢喜心,不要造成不愉快就很好。按世间的说法是要想开一点,在佛教中就是保持心态平静。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保持平静,有时是转移注意力,回想其他高兴的事情;或者想:这件事情也不一定是坏事,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去一匹马,谁又知道会不会是好事的兆头呢?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未必都是坏事,变糟的是我们的心情,如果太过于执著,事情就会越变越糟;如果能够看得开,不挠乱自己的欢喜心,事情就会停留在当下的状态,所以说尽量保持自己的欢喜心很重要。

  “忧恼不济事”:寂天菩萨还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情,不要忧恼,为什么呢?因为忧恼不济事。假如发脾气情况就改善了,或者忧恼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当然可以忧恼,但是很多事情忧恼是无济于事的。比如堵车的时候,很多司机会很烦燥,开始破口大骂,其实发脾气对缓解交通没有什么帮助,这样做除了增加不高兴和痛苦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生忧恼没有任何作用。

  “反失诸善行”:忧恼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还会失坏善行。失坏什么善行呢?失坏高尚的行为。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不能够骂人,如果在堵车的时候破口大骂,就失坏了世间所认同的高尚行为;如果你是个修行者,此时生起了嗔恨心,当然就失坏了自己的菩提心、大悲心,内心中安住的善法、善行境界都失坏了,这样就失坏了善根。如果进一步加剧,非常有可能做出伤害众生的事情,后果更加失坏善妙的行为。

  此处的重点在于理解“忧恼不济事”,这个方面很重要。平时我们要思维:“我为什么忧愁?忧愁有什么用?忧愁是没有用的,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不要忧愁。”因为忧愁之后,自己不一定能够保持理性的思维。遇到事情首先要冷静,世上不学佛的人也知道,遇到危险、麻烦的时候,冷静是很重要的。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最大限度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怨天尤人或处在很不高兴的情绪中。此时与其忧恼,还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去想解决办法。所以首先我们要平静,不要扰乱欢喜心,因为忧恼是于事无补的。此处重点宣讲了“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这个很重要。

  下面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怎么样去调伏不高兴的状态。

  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此处从两个方面讲了怎么样调伏不高兴的情绪,如何改变忧恼的状态。事情发生了,我们观察之后,如果还有扭转的余地,就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如果已经无法改变,忧恼又有什么用呢?通过这样一种理性的、智慧的教言,告诉我们怎么样保持欢喜心,怎么样不要产生无益的忧恼。这些方法虽然很好,但如果我们不学习就不了知,也用不上,现在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教言、智慧运用到平常的修行、生活中去,遇到事情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思维,的确是非常管用的。

  如果事情还可以改变,我们首先就不要不高兴而应当欢喜,因为它还可能改变,就想方设法去扭转它,可以做很多的补救措施,想很多方法去改变局面,因为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扭转的境地。如果已经到了完全没有办法改变的程度,也没必要忧恼,因为忧恼已经没用了。比如说,一个人受伤了,先观察还有没有救,如果还有救就应该赶快抢救他,此时去出事的地方放声大哭也是没有用的,不欢喜也没有用;如果这个人已经死了,再怎么忧恼,他也不可能活过来,现实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上师在讲记中引用根霍仁波切的观点,对这个问题讲得非常透彻,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还有扭转的余地的情况:比如不小心把装豆子的容器打翻了,很多豆子哗啦啦掉在地上了,豆子掉下去还可以捡起来,就是还可以改变的,这时就没有必要不高兴。如果是个乐观的人或修安忍的人,他会认为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大不了,高兴地捡起来就是了;如果是一个没有对治的人,就开始怨天尤人,很不高兴,开始指责别人:“谁、谁、谁你没有注意!为什么没有把盖子拧好?你看打翻了!豆子都掉下去了!”开始迁怒于他人。如果是修行人,一看还可以改,也不做什么,内心中没什么不高兴,口头上也不说什么,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就行了。第二个例子是已经无济于事的情况,就好象一个瓷碗摔在地上,碎了,没有办法粘,也没有办法补,事已至此无可扭转,下一次注意一点就行了,再去发怒、忧恼也没有什么用,这就是告诉我们一种非常理性的思维方法。

  当然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情况,我们应当观察事情到底可不可以改变,如果可以改变就去改变它,不可以改变就去接受它。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因有缘的,除了当下的近因之外,还有远因,很多自己遇到的不悦意的事情,和前生所做的业有很大的关系,当前的事情只是一个近因、一个诱因而已,远因是因为自己曾经可能做过一些不好的行为,导致现在自己的身心感受痛苦。这样观察之后,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正面它就可以了,我们完全可以在修行、生活中自己掌控心态。所以我们应该多看这些颂词,并且记在心中,反复去观察使用以调伏嗔恨,对修持安忍的作用很大。

  己二(广说)分二:一、总说嗔恨对境之分类;二、遮破嗔彼。

  庚一、总说嗔恨对境之分类:

  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相反。

  颂词当中讲到了嗔恨对境的分类,上师在讲记中讲到可以分为七十二种。首先分为三类:“不欲我与友”包括“不欲我”和“不欲友”,第三种是对于怨敌。

  “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粗鄙语”包含四个对境: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闻受鄙语。“历苦”:就是指我不想受苦,也不愿意让我的亲友受苦;“遭轻蔑”:即不想让我自己受到污辱,也不想亲友受到污辱;“闻受粗语”:粗语就是当面说一些难听刺耳的语言;“闻受鄙语”:鄙语是指毁坏名誉的语言。上师在讲记中说,粗语是当面的,鄙语是背后的,也可以这样判断。不愿我和我的朋友遭遇这样的四种境地,“于敌则相反”是指对于敌人则是相反的:自己很希望怨敌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和鄙语。这种情况分析完之后,再反过来观察,希望我和我的朋友得到快乐,听到赞叹,不听到粗语、鄙语;于敌则相反就是指不希望我的怨敌得到快乐,不希望他获得赞叹等等,所以总共有十二种情况,再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缘故,总数加起来是七十二种,在上师的讲记当中分析得非常清楚。

  我们平时在分析嗔恨对境的时候,一方面应观察自己的情况,在我的相续当中,是不愿意受到轻蔑等等的,如果谁让我受到这些对待就相当于“强行我不欲”,我对这些痛苦像生病一样,都不想经历。并且我很希望得到快乐,听到好听的语言,谁来阻止我,就是“挠吾所欲”。对于朋友也是这样,不希望我的朋友受苦,而希望他们得到快乐,也可以与前面所分析的“所断因之过患”中“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两类相对应。对于怨敌是相反的情况,我希望怨敌历苦、遭轻蔑,谁阻止就是“挠吾所欲”,相反令他得安乐就是“强行我不欲”。了知生嗔的对境很有必要,当我们遇到对境的时候,可以认真地观察分析,自己遭遇这些情况会怎样,敌人遭遇这些情况又如何,了知之后我们才可以进一步从细微处修持安忍,认清嗔恨的对境,对我们修安忍有很大的帮助。

  这是第一堂课的内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