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因缘而生戒慎三业


2014/9/4    热度:547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因缘而生戒慎三业

 

  『譬喻言辞』:托此比彼,寄浅训深,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

  这是用种种的方式,这件事情这个法,告诉你,你听懂吗?听不懂,来,再为你作个譬喻。说给你听,这个法、这件事情,这件事就是来譬喻这个法,所以『托此』——托这个事,告诉你,让你了解那个道理就是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的举例,就是千差万别的事情,都是如此道理,源头就是出自这个道理。

  有时候,道理深的,愈是譬喻,愈是听不懂。深,这么深的道理,要怎么办呢?『寄浅训深』,藉浅的事情向你解释深的道理。佛陀的慈悲,用这个事譬喻那个道理,用这个浅的事物,要来为我们开示很深奥的一乘实相真理,这个深浅是应我们的根机。

  用眼睛看到树木在摇,就知道那是风吹的。风轻轻地吹,就是树梢摇;若是重重地吹,树就会倾斜;再重吹,连根拔起。这就是『动树训风』,让我们知道风力。风的力量,这是看不见的东西,力到底有多大?不知道;总是要用物,有个东西来测量它的轻重之力。

  若这样说,那到底月呢?月长什么样子?就『举扇喻月』。月是圆的,二支扇子展开并起来,这样就是圆;过了农历十五日的月就慢慢消蚀,剩如一片扇子。所以说『举扇喻月』,让人知道月有圆月、半月、弯弯的月等等。

  再来,这种譬喻,这就是佛陀用种种的方法、种种的事物来比喻那个道理。所以,我们要用很感恩的心,很恭敬的心,我们能够了解诸佛的教法,所以我们必定要用心。

  在前面那段(经)文,佛陀唤舍利弗,说:『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陀就是这样,用种种的方法来譬喻,种种因缘。有时候讲因缘,日常生活中,举止动作中,无不都是因缘。

  在佛的时代,在舍卫国有一群商人,备办着很多的食物要去贸易,在中途休息时,一只狗肚子很饿,看到这些商人在那里休息,大家累了,打瞌睡,睡着了。这只狗看到地上一箩一箩的食物,它就用嘴把它咬出来,原来是一片的肉类,就咬出去,在那里吃。忽然间,这个商人醒来时,看到辛辛苦苦买来的肉,要拿去卖,却被这只狗拖去啃食,很生气,扁担拿起来就打这只狗,打得这只狗的脚也断了,在地上悲鸣。

  那一天,舍利弗要托钵,正好经过了这里,他看了很不舍,就将他钵中的饭拿给这只狗吃。这只狗就吃了,吃了之后,那种感恩的眼光,注视着舍利弗,就这样断气了。

  经过了将近二年的时间,舍利弗又入村庄去托钵。其中有一位长者开门,看到舍利弗,很恭敬顶礼问安。长者就问舍利弗说:『舍利弗尊者,您出门身边没有小沙弥和您作伴吗?『舍利弗就说:『没有。我也是很期待有。是不是有这样的小沙弥,与我有缘?』这位长者就说:『我才一个孩子而已,出生还未满周岁。』舍利弗就说:『若是这样,还未满周岁的孩子,将来大一点,您能布施给我吗?』长者就说:『等我这个孩子若大一点,我愿意布施,跟随在您的身边,为您的沙弥。』

  经过七年后,舍利弗又从此处过,长者开门又看到舍利弗,很高兴,就告诉舍利弗说:『尊者,我记得七年前向您说的话,我既然承诺您,答应您,愿意将我的孩子布施给您,今年也已经是七岁多了,您若是愿意,我就将这个孩子就捐给您了。』舍利弗欢喜接受。

  这个孩子长得很可爱,聪明利根,随着舍利弗在僧团中,跟着大家修行。他的悟性很强,有一天,他忽然间想:我到底是什么福,为何能随舍利弗,在这个僧团中跟随着佛陀修行?他坐下来好好来想,好像在他的宿命中,看到那只狗,将要临终之时,舍利弗把托钵所得的一钵饭给了它。在记忆中,他自己就知道,原来我是那只狗,原来舍利弗尊者在我最痛苦时来肤慰我,来惠施我。我应该要发心立愿,终生跟随。

  就这样,他就到长大时,告诉大家:我不要受大戒,我要永远持沙弥戒,永远跟在舍利弗的身边。阿难听了觉得很奇怪,去请教佛陀,到底这个沙弥均提与舍利弗是什么因缘?佛陀就向大家说出了均提沙弥与舍利弗的因缘。

  在迦叶佛的时代,有一群修行者,这群修行者中有一位年迈比丘,德高望重,很有修行,不过他年纪大了,发出的声音很沙哑。一位年轻的比丘,真的很调皮,很爱恶作剧,所以不守口业,每次若听到这位老比丘在唱诵,他就在那里笑说:『这好像狗在吠。』这位老比丘很慈悲,就向这位年轻的比丘说:『年轻的比丘,你这样笑我,我不会生气,我还是永远都会保护你。』

  佛陀说到这里,就说:当时那位老比丘,就是现在的舍利弗;那只狗,就是现在的比丘均提。他们前生有这样的因缘。

  虽然出家年轻,不肯守口业、意业、身业,所以他也再堕落当狗,尤其是那么落魄。舍利弗这分的慈悲救拔,所以难怪他要发愿永远要当沙弥,不想要受大戒,能够跟随于舍利弗的身边。

  这叫做种种因缘,有很多种的因缘。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离开语默动静,人我是非全都在开口动舌中,我们要时时顾好我们的心。

  所以,众生就是愚钝,一直无法体会,哪怕是过去修行,也是无法体会过去,何况我们现在。所以佛陀就要用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诸法,很多的法,全都用这样譬喻,让我们能够了解。

  ⊙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理智之用。随方就圆,便以利导人。

  所以『方便』就是善巧之名。这个善巧就是方便,用种种的方法,善巧的理智来用,用这个方便来譬喻道理。所以说,如水随方就圆,便以利导人,这就是方便。

  ⊙演说诸法: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

  『演说诸法』,就是『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佛陀用种种的因缘来譬喻,种种的言辞来说诸法,这全都有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依一乘之实理,这就是所有的万法的中心,就是一实理。

  『演说诸法』,用很扎实的道理,永远都不会变。但是,众生的根机不同,他必定要用种种的方法来譬喻。本来是『一』,『诸』就是很多,用很多因缘,种种譬喻,来讲说一实法。

  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所有的事、物等等都是由因缘和合。我们在日常生活,在何种环境,无不都是与因缘会合,所以我们要时时珍惜因缘。常常说,我们对周围的人人要感恩、尊重、爱,因为我们全都有因缘,因缘会合而生。

  所以下面这段(经)文又再说:『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所有一切之法,无不都是因缘会合起来的。虽然是很多很多所会合来,一切天下万事物理非常非常的多,要将之会合成为一乘真理,让大家能够了解,回归一佛乘。这就要靠我们人人是不是有在用心?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有重视因缘会合吗?我们在因缘不可思议的会合,我们是不是有珍惜、有感恩吗?有尊重、爱吗?

  各位,我们要好好用心。无论是好因好缘,恶因恶缘,任何人给我们多么不好的因,任何人给我们多不好的缘,我们就是要心存感恩,甚至要尊重,尊重这个因缘会合。

  所以,我们应该要更加尊重,无论给我们多大不欢喜的压力,我们还是一样尊重,在磨炼我们的道心,我们能够宽心吗?我们的心若能宽,在人群中,任何人给我们的压力,我们还是要尊重。尊重的目标,那就是爱,无论如何,你都是爱。

  我们刚才听到舍利弗与均提沙弥的因缘,在迦叶佛的时代,老比丘很有修行,年轻人不懂得尊重,一句、二句,或者是常常来耻笑他。但是,老比丘还是感恩,还是尊重,还是要爱他。同样,『年轻人,你这样,我会原谅你,不过你造了口业。但是,我永远都要关心你。』这样不就是感恩、尊重、爱吗?这就是因缘果报。我们大家要好好用心,尊重种种因缘,回归一乘佛法。请大家要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