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萨金刚藏前行引导文


2014/9/4    热度:2387   

龙萨金刚藏前行引导文

 

  南无格日扎格呐!

  本来圆满普遍清净界,任运觉性智慧身刹土,

  庄严消尽寂乐悲心者,大恩上师足前作顶礼。

  所得究竟果位无上乘,有缘值遇甚深窍诀法,

  欣求之故慈爱作记录,启请诸师护法赐开许。

  此为九乘次第之极顶,一切经续窍诀之精华,接触即解脱,光明大圆满深密引导法,六百四十万续之密意,邬金二佛之心髓,龙萨娘波尊者如实善说,为弟子之利故,而如是解说窍诀深道精要。

  以至尊上师之教授而知少许要义,且作演说,此亦为有缘者。大乘师圣者龙树亲传教曰:“如白石粉涂饰之宝塔,冬季月照更加明亮。若有精通智慧做供奉,即能增长多闻等功德。”如是说也。

  本论分三:甲一、决定基自性任运坛城之见解;甲二、修持道三摩地深奥坛城;甲三、二利圆满果胜义菩提坛城之教授。( 备注:本论节取其中前行引导部分)

  甲一、决定基自性任运坛城之见解

  依自宗而言:有寂迷乱解脱之基乃无为法。由本体而分:实相本来清净离常边;自性任运安住离断边;故远离生住灭三相,此二双运之妙力为大悲周遍,皆本来具足。《金刚萨埵意镜续》云:“应知一切法本为本体自性大悲三身也。”如此所说。

  彼无有前后之序,故于刹那觉性中皆为圆满。若能认识,即名为普贤王如来之解脱基位。若未认识,则具三因(三因即同性、遍计、俱生)三缘(三缘即性相因缘、任运所缘缘、固执分别缘)六种迷惑,此名为三界众生迷乱之基。彼如来藏,因所净“迷惑客尘”忽然遮蔽,故应修持能净自然瑜伽二次第,于法界中无破立而清净也。

  甲二、修持道三摩地深奥坛城

  分二:乙一、传承;乙二、彼传承所传之正行教授。

  住处、时间、道友与资具等正确取舍无颠倒。修行之道,四灌顶之修习均聚集在“生”、“圆”二次第中。前者虽如理修持生起次第之明、净、稳等观诵而射收,但此乃圆满次第之修持。总之,初时于具德金刚阿阇黎足前圆满接受四灌顶,并识三昧耶戒之分类,令师欢喜而作承侍、七支供、供曼茶、祈祷等善行。

  宣说正行:导师大悲慈爱摄受弟子之后,即应听闻发心与行为。

  发心分二:第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应当思维:为充遍虚空边际一切有情父母,当证清净大觉果位,故修此妙法也。第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宜明观五种圆满:住处为光明法性界;上师为金刚持尊;眷属为男女菩萨;时为四时平等;法为金刚密乘。如是观想。

  行为分二:所断与所取。

  1. 所断:

  (1) 器之三过,如颂云:“耳不闻如口覆过,意不持如破漏过,杂烦恼如有毒过。”尤其于听闻窍诀法时,若诽谤法与道友,则如破裂资具,故应离上述四过也。

  (2) 六垢,《释明论》云:“我慢无正信,于义不力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

  2. 所取:

  所取为四观想:“汝当于己起病人想,法起药想,于善知识起医王想,殷重修持起治病想而闻法也。”

  乙一、传承

  如是所闻,于所传之法生起坚定信心,并认识法脉清净而宣说传承历史,及彼传承所传之正行教授。首先以具六传或九传承之历史而作记录宣讲此法如何降临之源流:法身普贤王如来、报身金刚持、化身金刚萨埵、复化胜喜金刚、蒋华西宁、西日森哈、邬金莲花生、浪卓洛扎瓦、大圣伏藏师多安冷巴或持明龙萨娘波、佛子色朗德真、大圣伏藏师之兄弟扎西俄色、贵族之侄圣者曲涅姜措、竹郎卡姜措、侄子扎西彭措、无垢鲜炯衮波、玛哈本支搭遍知才翁确珠、竹翁涅顿翁波、扎西彭措之转化扎嘎殊胜化身斯郎朗巴加益德,嘎陀巴当巴德西,如授降临之化身措扑大圣曲英汪珠,彼之心子大圣显密教法之幢,深恩无比上师便名为斯郎华顿尊者,彼似瓶倾注般为吾等如星宿之无量弟子而慈授也。

  乙二、彼传承所传之正行教授

  分四:丙一、利根者即生解脱之教授;丙二、中根者临终中阴解脱之教授;丙三、下根者自性化身刹土解脱之教授;丙四、总述禁行之教授。

  丙一、利根者即生解脱之教授

  分四:丁一、前行之教授;丁二、自相续如何证得正行无漏智慧之直断(彻却)教授;丁三、证得无漏智慧之要义而显四相之顿超(脱噶)教授;丁四、后要口诀。

  丁一、前行之教授

  分三:戊一、入座前行;戊二、如何成为瑜伽法器之共同前行;戊三、殊胜不共同之前行。

  戊一、入座前行

  依于三摩地无障之幽静山处,安坐褥垫,身要端直,意宜静憩,排出三节风,观一切疾病、邪魔、罪障由此清净,并作清净发心而祈祷:“三世诸佛之密意与事业总集之本体,乃为调伏如我等心相续而显现之,呼唤大宝上师!吾等一切苦乐如何显现,恩师遍知!祈请大悲加持吾等不净之自相续即成清净心;加持吾非法之自相续行于正法;加持断除暂时修法与究竟所断之障而行于正法道;加持修道中逆缘诸迷惑悉净灭;加持不遮止一切幻象而显现智慧矣。”故勿如空谷犬吠,应随文入观,专一而祈祷。

  戊二、如何成为瑜伽法器之共同前行

  分二:己一、因四厌离引导自心行于法;己二、依皈依等引导法行于正道。

  己一、因四厌离引导自心行于法

  由固执轮回为净、乐、常而漂泊六道,断此应具四因:

  庚一、暇满难得;庚二、寿命无常;庚三、业之因果;庚四、轮回过患。

  庚一、暇满难得

  分五:辛一、宣说暇满之体相;辛二、宣说难得之因;辛三、为修佛法之依处;辛四、难再获得;辛五、目的。

  辛一、宣说暇满之体相

  呜呼!为恒常大悲摄受之充遍虚空边际一切有情父母,故呼唤上师与金刚道友!于三恶道与三善道之中难获得八闲暇与十圆满之人身,不复受生于八无暇之处为八闲暇。如颂言:“地狱、饿鬼及旁生,蔑利车与长寿天,邪见不逢佛出世,喑哑共为八无暇。”十圆满者,如颂言:“得人中生根具足,业际无倒住正信,如来出世并传法,教法住世随顺行,为利他故心哀愍。”

  辛二、宣说难得之因

  如此暇满人身,由因、数、喻而观即知难得。

  因:善行稀故,后得人身者极少。

  数:如地狱有情似大地尘,饿鬼有情如恒河沙,旁生有情如海酒曲,阿修罗数如飘雪霰,天人有情如善逝指甲缝中尘。喻:如龟颈遇入木轭孔等。

  此乃遍知神通妙观所授也。

  辛三、为修佛法之依处

  获得人身者虽然极多,彼中值遇妙法而得全智者,则更难且稀少,此乃有目共睹之。

  辛四、难再获得

  获此难得之人身,如乞丐寻得如意珍宝,复难再获得也。

  辛五、目的

  对此人身更加珍惜,并成为修行方便之唯一精要矣。

  庚二、寿命无常

  厌离二因——寿命无常法分四:辛一、总括外器世间无常;辛二、别法真实无常;辛三、具福德者亦无常,更何况我等,故而作比喻宣说;辛四、传授目的。

  辛一、总括外器世间无常

  若获此暇满人身而不修妙法,则无意义。如外器世间坚硬之境,当七火一水时,则毁坏无常。内情众生则处于生老病死等变易之中,皆为无常法则。

  辛二、别法真实无常

  颂曰:“已生幻躯终有死亡时,人生寿终如陡山瀑流,死亡因缘不离优与劣。”释曰:我等已得之人身,此如幻化之相,故易消散。若不修持捷径精要法,此生本性终有死亡,故永无超出,犹如屠场宰杀牲畜。何故如此?人生寿终如陡山瀑流,譬如牵牲畜往屠场宰杀之举步,日、月、年逐渐减少,而无增添。粗法变易无常,细法即为无常而散灭。总之,死缘者极多,生缘者稀少,且有四百四十四种疾病及八万邪魔,故此身犹如风中油灯。死亡之因缘,贤者如妙欲之骗,劣者如遇敌,故无有一众生能幸免矣。

  辛三、具福德者亦无常

  金刚身之大觉与声闻阿罗汉等最终皆示现涅槃之相,梵天、帝释、转轮王等亦未超出死亡,则吾等补特伽罗更勿须言,如此讲说矣。

  辛四、传授目的

  此如魔鬼曜突然迎面相撞,因此何时命终无定,故应于当下修习三摩地等。由此而修行,即具断除懈怠与拖延时间之利益也。

  庚三、业之因果

  厌离三因——业之因果法分六:辛一、自性;辛二、类别;辛三、界限;辛四、轻重;辛五、果报;辛六、目的。若寿终之后,神识自然消失,即无有恐惧,但实际并无此事,定因种种业而受种种果报矣。

  辛一、自性

  因善恶之业而生苦乐之果报,如《百业经》云:“由此种种业,而现种种相。”如此所说。

  辛二、类别

  总分善与不善。

  不善业有十:杀生、不与取、邪YIN即身三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即语四业;贪心、嗔心、邪见即意三业也。善业即为彼反面: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调解纷争、说话温雅、谨慎言;知足、慈愍、信解因果。

  与此同类十学处及六度等为善业,四罪八邪等为恶业也。

  辛三、界限

  离三毒而起利人之心,其业为善,分为有漏及无漏。由三毒之心而起损他之因等为恶也。

  辛四、轻重

  因善与不善发心之强弱,而生上、中、下三品善业,恶业亦分轻、重、中三矣。

  辛五、果报

  分为四果受报:异熟果报,呈三恶趣、三善道及解脱。等流果报,为寿短多病、长寿等,以及嗔恨者、慈愍者等。增上果报,成熟于地处,如出生于有荆棘及杂草等地。士用果报,增长业因,长时漂泊于无边轮回之中矣。

  辛六、目的

  暂时能了达善恶之取舍,究竟修持二资粮双运,并获得悲空无别而证悟二身之因。如莲花生大师云:“生生世世所作痛苦因,罪障岂能今世得安乐?此生寿命仅为少许月,未来世间恒长无量故,来生之界不受任何苦,得乐之便应作取与舍。”《菩提道次第论》亦云:“下士道深信因果矣。”如是所说。

  庚四、轮回过患

  造业果报堕入轮回,厌离四因。观轮回过患者分三:辛一、总说痛苦之体相;辛二、别说六趣种种痛苦;辛三、目的。辛一、总说痛苦之体相

  三善三恶一切轮回之中,无有不具痛苦如针尖许般之地。如帝释之财富亦无有可敬仰之处,何故如此?一切轮回均处于根本三苦之中。因所造一切有为之恶业暂时与究竟均处于痛苦之中为行苦者;当前所有安乐刹那均成苦恼为变坏苦者;如癞继以疱、疱继以疮,苦上加苦为苦苦者。

  辛二、别说六趣种种痛苦

  三恶趣中,初地狱分为热狱与寒狱。

  1、热狱:总之本狱:如处于匠人所烧热铁之地基、炭火、石火及武器雨之中。尤其于灵雪山( 西藏大山脉名) 二万由旬之下,如塔层层循次而列。其中,等活地狱:地基布满刀杖,以手执取,互相刺杀,尽皆死亡。尔时空中声言:“汝等复活。”由此瞬间皆得复活,仍如前斗杀。黑绳狱:以火焰铁锯而分解之,诸已断截者无间复合,重受诸苦。众合狱:热铁臼之中受重击,皆成碎粉而受痛苦。号叫狱:于一层炽燃热铁室之中。大号叫狱者:于二层铁室之中。炎热狱者:一尖铁叉。极炽燃狱:于大铁器中,充满熔铜汁,烹煮无数有情,并受三尖铁叉刺通之剧苦。无间狱:燃炭堆如大山烧灼,即八热狱也。

  2、寒狱:总说本狱及其周围,皆在雪山寒冰之中,此为八:疱疱裂、頞逝吒、臛臛婆、虎虎婆,裂为六分者为裂如青莲,裂为八分者为裂如红莲,裂为三十六分显现白骨者为裂如大红莲也。

  此十六及其周围近边狱者:烂尸淖、无滩河、烫煨坑、利刃原与剑叶林等。孤独地狱:于门、柱、炉、绳等。即十八地狱。饿鬼道:具外障者:虽见饮食受用之具,但被众多甲士执杖守护,故无自在受用。具内障者:饮食之腹,即成熊熊烈火炽燃。具择负障者:饮食即变为脓血与蛤蟆矣。

  傍生:分为大海中居住者与所豢养、未豢养二散居者。此等愚蒙并受役使、互相食啖之苦。

  阿修罗者:嫉妒争伐。

  天界:呈现死缘及转生苦恼之相。

  人道:处于生老病死之痛苦中矣。

  辛三、目的

  若于轮回生起出离心,则具获得大觉果位之义也。《安息论》云:“始终不断尚受诸痛苦,仍然未得解脱哀悲痛。”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亦云:“中士道应厌离轮回。”此意即谓出离心。

  出离心之教授引导终。

  己二、依皈依等引导法行于正道之殊胜不共同之前行分七:庚一、皈依;庚二、发心;庚三、观诵金刚萨埵;庚四、供曼茶;庚五、上师瑜伽;庚六、遣除修行障碍,长声喝吽字引导法;庚七、修行尚未圆满,强制修练憩识方便,无修往生法引导。

  庚一、皈依

  拯救误道与邪道,趋入正道者为皈依。

  分四:辛一、皈依境;辛二、补特伽罗;辛三、皈依行相;辛四、学处与目的。

  辛一、皈依境

  颂云:“畏惧恶趣凄切之险处,皈依最胜依处三宝尊,遍空之际如母众有情,祈请三宝大悲哀摄受。”释:为拯救令人畏惧之恶趣险处,如上所说凄切之景象,则应依止无欺最胜处:外相三宝、内相三根本、密相胜妙三身,而作皈依。辛二、补特伽罗

  外相畏惧恶趣、畏惧轮回、畏惧寂乐即三;内相为欲入密乘;密相为上品者欲于坐垫上证得大觉果位。

  辛三、皈依行相

  颂云:“遍空之际如母众有情,祈请三宝大悲哀摄受。”如上述所谓,外相为未来获得善道、声闻阿罗汉、佛果;内相为信念不退而获得双运金刚持;密相为即生或坐垫上获得无上大觉果位。

  此如大乘之传授:为充满虚空之际一切有情父母故,修行而愿获得菩提。观想自身之前莲花垫上,本体为根本上师,相为邬金莲花生大师,十方诸佛菩萨眷属等围绕。己右为今生之父,左为母,前为怨敌与魔障二者为首,三界六趣一切有情众生围绕。祈请大悲三宝不舍慈愍摄受,而起胜解信。次其皈依境放射无量虹光,照触自他一切有情,均获得清净刹土,最后皈依境化光融入己身,而作回向矣。

  辛四、学处与目的

  外相以《涅槃经》所传三应断学处为:不复敬礼世间神祗;不复损恼有情众生;不与外道同行共住。上师窍诀中所授之三应修学处为:应恭敬佛像乃至碎片;仅有一字;红黄色相。《摄事分论》中所谓之三同分学处为:外依止上师,修行诸法,披戴红黄色衣也;内诵咒与定期上供;密修习见修行三要。目的:暂时获得无量福报,究竟证得佛果。

  庚二、发心无上金刚大乘,即生成佛之捷径精华及诸法基地为:忆念充满虚空有情父母之恩德而修爱他胜己之菩提心。此如颂曰:“发心乃为利他故,欲得清净圆满刹。”故为证得如是之义,即从今日随行作依止世俗之愿、行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总分为五:辛一、境;辛二、补特伽罗;辛三、仪轨;辛四、目的;辛五、功德。

  辛一、境

  外具大悲而发菩提心,内具三智慧而证无我之义,密悟本来智慧矣。

  辛二、补特伽罗

  外相拯救下道,内相于此处渐灭戏论,密相趋入甚深密法矣。

  辛三、仪轨

  外以前、正、结三要:

  1. 前行积资七支供。

  2. 正行以诵三遍颂词: (1) 愿菩提心;(2) 行菩提心;(3)二种共同依止。

  3. 结行修持自他欢喜。

  学处:愿为四无量心,行为六度而行之。

  辛四、目的

  弥勒菩萨曰:“由遮诸恶趣,指引善妙道。”及颂言:“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如是所说。

  辛五、功德

  颂言:“发心之福德,倘若有形相,充满虚空界,犹当超过之。”如是皈依为基础之发心。《菩提道次第论》亦曰:“上士道为发大乘菩提心。”如是所说。

  庚三、观诵金刚萨埵

  器之清净业障,观诵金刚萨埵引导法分四:辛一、所净;辛二、能净;辛三、如何修行;辛四、目的与功德。

  辛一、所净

  无始以来迄至今,所造一切之三毒烦恼及三门罪障、能所二取及所知障等矣。

  辛二、能净

  《宣说四力论》曰:“弥勒菩萨,如具大菩提萨埵四力,一切罪障,均能遣除。”如是所说。四力为:厌患对治力:于昔时所作一切不善,犹如饮毒,应起忏悔心;现行对治力:总为三门修持妙法,此时即为能净誓愿观诵金刚萨埵。返回对治力:信任因果,纵遇命难,亦不再造如是恶业,并发誓守持;所依对治力:忏罪之境为大悲三宝矣。

  辛三、如何修行

  应具前、正、结三:

  前行:观诸佛菩萨于前方作皈依。

  正行:忆念一切罪障,于忏悔之中,观自身为庸常之相,头顶莲花及月轮坛城垫上,白色吽( )放射光芒,其后刹那变为与根本上师无别之圆满报身金刚萨埵,身如白色海螺,如无瑕无垢之水晶,一面二臂,右手当胸,执持五股金刚杵,左手执铃依于肋旁,双足金刚跏趺坐,并具飘带宝珠等种种装饰而住。次于胸间月轮垫上,如水晶般之五股金刚杵竖立,杵脐中具一白色吽( )字放光,其周围由前方开始,百字明一一贯串如银水流行般而右绕旋转,如是明观,并于三世诸佛之本体遍知上师金刚萨埵前,忆念所造之罪堕并发誓从今不复造作。复诵:“吾之顶门梵穴唉玛火,心间百字咒鬘甘露降,消尽吾之罪障现吉祥。”尔时,持诵百字明,观本尊心间吽( )字与咒鬘等,涔涔滴滴流降如银水之甘露,融入吾之顶门,如暴涨激流冲洗尘土,一切病、魔、业障,如烟汁、脓血、微细动物等相,从肛门、尿道、诸毫毛孔中涔涔滴滴向外流出,如是观诵。其后念:“怙主我因无明故,破与违犯三昧耶,上师怙主垂救护,无上金刚总持尊,大慈大悲大圣者,众生怙主吾皈依。发露及忏悔违犯身口意一切根本及支分誓言,祈请赐予清净一切罪障堕过之垢。”如是祈请后,自身转为无垢如水晶之相,全身充满甘露,则清净一切罪障。尔时金刚萨埵欣然微笑曰:“善男子,汝之一切罪障现已清净。”如是观想并祈请本尊金刚萨埵由中脉降入心间,即诵金刚萨埵六字真言,复诵:“吾与本尊融合为无二。” 如上自身观空,心间显现金刚萨埵之相,其胸中月轮垫上,金刚杵脐中吽( )字内六字真言,外右绕百字明咒鬘并作光明射收。由是清净自己一切罪障,并且自身转为金刚萨埵,胸中如是观想智慧萨埵相,即诵百字明与(黑日嘎)百字明。结行:回向所做善根等一切功德。

  辛四、目的与功德

  暂时清净一切罪障,则成“生”、“圆”深道法器,并自心获得地道一切功德,究竟证悟大觉果位。《花敷庄严经》曰:“若观金刚萨埵尊,并诵百字明仪轨,即净二种障碍。”《金刚萨埵颂续》曰:“自显明点百字明,一切诸佛之根本,寂灭一切罪障堕。”如是所说。

  观修金刚萨埵引导终。

  庚四、供曼茶

  依止“因福德资粮”而究竟获得“果智慧资粮”之供曼茶引导分五:辛一、不供曼茶之过失;辛二、供曼茶之功德;辛三、供奉方式;辛四、供奉时间;辛五、传授目的。

  辛一、不供曼茶之过失

  暂时所欲不成,究竟难获清净刹土。若不依靠因福德资粮,即不圆满果智慧资粮,故不能圆满自他二利。如教言中曰:“若不依止二资粮,任何功德均不具。”

  辛二、供曼茶之功德

  颂曰:“供奉曼茶之福德,大圣师亦难言量。”暂时即福德圆满,敬师生信,究竟证得深密三摩地及无量殊胜功德等。

  辛三、供奉方式

  分修行与供奉二。

  1. 修行

  分二:供品及观想。

  (1) 供品:曼茶盘之质:

  上品为金银;中品为铜铝;下品为清净无垢之石板或木板等亦即可。所设堆聚之供品:上品为珍珠等宝;中品为米类、药物;下品为石、沙等清净无垢之物。

  (2) 观想:颂曰:“自成金刚萨埵虚空中,根本上师呈现莲师相,十方诸佛一切眷属众,吾等愿受成熟与解脱。”外相:观自身如上金刚萨埵,于前方虚空中,本体为根本上师,形相为莲花生大师,十方诸佛菩萨眷属等围绕,如是观想皈依境,并发愿:吾等众生愿圆满证得成熟与解脱。如是观想;内相:三位天尊坛城⑩;密相:心性圆满三身之相矣。

  2. 供奉:颂曰:“舍!珍宝身心庄严此曼茶,供奉三宝传承诸上师,敬献享用加持自相续,愿得受用三身圣刹土。”释曰:外:以次序所供珍宝庄严之三十七堆曼茶之四洲、百千万供品等供奉化身上师。内:观自身皮肤为黄金地基,脊椎为铁围山,头为须弥山,右手为东胜神州,左手为南瞻部洲,右脚为西牛贺洲,左脚为北俱卢洲,双眼为日月,分支为小洲及河洲,肋骨为七金山,肠为七海,肺为如意树,心脏为宝瓶,肾为如意牛,肝为自然香稻,脑浆为天之甘露,头发与眉毛为檀香林,毫毛为红花草山,五根为妙欲天女等自性供奉报身上师。密:自性庄严之曼茶,离戏世俗心之本性为黄金地基,其本体无有偏袒为轮围山,五智慧为须弥山及四大洲,八识为八小洲,六聚所行五妙欲等为万物供品,智慧为太阳,大悲心为月亮等自性庄严之曼茶,供奉法身上师。

  总之,若证得有寂诸法均圆满自心之妙力,即为胜义曼茶矣。

  辛四、供奉时间

  于闻法、修法、谒见身、语、意之所依处时应供曼茶,尤其于传授窍诀引导法时,昼夜六时应供养三宝及本传承诸上师怙主等,并祈祷摄受加持吾等自相续。

  辛五、目的

  暂时如愿成就,清净一切罪堕,物质丰盛,即能获得三摩地等一切功德;究竟圆满二资粮,并受用大圣三身刹土与胜义三身之果。最后,皈依境及一切供物化光融入自身而回向。供曼茶之引导终。

  庚五、上师瑜伽

  获得上师加持,深道上师瑜伽引导。密咒之根本为上师,诸修行者应祈祷并修持上师瑜伽,乃极为重要。此教授分五:辛一、善知识性相;辛二、如何依止;辛三、目的与功德;辛四、违师过患;辛五、可否忏悔之界限。

  辛一、善知识性相

  依止具传承清净之诸善知识,从彼得受口传甘露,圆满闻思修三智慧,并勤修深道“生”、“圆”次第,而获得自在三摩地,如是圆满具足内外一切功德。

  辛二、如何依止

  上师本无欲求世间之福。然而为己积累福德应供奉饮食与财物,并身作顶礼与经行;他人若诽谤应回遮,语作于他前宣扬上师功德,说话温雅并合师意;意作恭敬与信奉,并修持三摩地令师欢喜。

  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具备)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上师为九宝至尊之本体,如是而生信解。

  辛三、目的与功德

  《三句续》曰:“具德金刚上师尊,谁若承事观顶轮,彼得诸佛之加持。”《最极瑜伽大庄严续》曰:“修持赞颂念上师,唯此即得佛果也。”如是所说。

  辛四、违师过患

  《观世音金刚橛续》曰:“依止上师得成就,若于彼师起诽谤,其受地狱剧痛苦。若由此境暂脱离,百千俱胝劫之中,亦难见闻佛法也。”

  辛五、可否忏悔之界限

  《三昧耶庄严续》曰:“倘若其人谤上师,至作七次及十次,以大惭愧作忏净。若超己岁作忏悔,金刚萨埵不摄受。”如是所说,故不应观察上师过失,应净观上师功德而作依止。上师瑜伽观修方式为:自前虚空中,观焚尽邪见,标志为火聚;诛灭贪执,标志为人皮之垫上;十方四时诸佛总集之本体根本上师或龙萨娘波尊者瑜伽之相,威力超出有寂之边,标志为虎裙;圆满六度,标志为顶上*轮;身作六事庄严:骨冠、骨项链、骨耳坠、骨釧镯、骨璎珞与骨腰带,右手持鼓响彻虚空界,召聚三根本天众及诸刹土勇士与空行;左持充满甘露之天灵盖赐吾而住,大悲传授一切众生刹那即能成就之灌顶,其缘证得法性现前而解脱,获得根本上师之刹土,并按次第而念诵颂词祈祷。

  其后,受四灌顶为:观上师三门呈现诸佛三门之本体三字相,嗡( )字放射如水晶晃耀之白光,融入自己顶门,清净身之业障,得宝瓶灌顶,获得化身果位。啊( )字放射如珊瑚色红光,融入喉间,清净语之业障,得秘密灌顶,获得受用身果位。吽( )字放射如天蓝色蓝光,融入己心间,清净意之业障,得智慧灌顶,获得法身果位。复次三处之字,各放自色光明,融入己之三门,清净三门罪障及习气,得句义灌顶,获得自性身果位。如是观想。

  最后,周围诸佛菩萨及本传祖师眷属化光融入根本上师,师开颜微笑,降临己顶门,自与上师无二之中稍作安住并作回向,此为市聚形传承皈依境;若观己顶上根本上师至金刚持之间,诸祖师层层排列于光明明点中,便为重楼形传承皈依境;观自顶根本上师对面围绕着上师至金刚持等诸祖师,此为陈列形传承皈依境。三种观修方式均可,并接受四灌顶。如是观想,暂时易得加持,并遣除修行障碍,究竟自之三门与上师身语意三金刚融合无别,而证得大觉果位。上师瑜伽引导终。

  庚六、遣除修行障碍,长声喝 ( )字引导法

  分四:辛一、境;辛二、魔;辛三、遣除方便;辛四、目的。

  辛一、境

  修持菩提所依处为身语意三门。

  辛二、魔

  病、魔、障等外魔,则喜爱黑边。内魔白边者为考验修行者之见量而起障碍。密魔为散乱之诸妄念。

  辛三、遣除方便

  自观本尊,心间蓝黑色吽( )字,放射无数吽字从己右鼻出,外器世间均充满吽字与吽声,其后由左鼻吸入,内身一切充满吽字与吽声。彼时,吽字互不遮障,如是清明观想而长声喝吽字。颂曰:“遣除障碍喝吽字,修持吽字断并护。”如是所说。

  应恒时观想:外五擐甲之护轮,内任运自在之护轮,密自性法身之护轮。尤其进入大乘道之补特伽罗,则应修持菩提心之护轮,当作思维:愿损害吾等众生之诸魔障为首的遍虚空一切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之因,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迅速获得菩提果位。是故愿他们在证得佛果之前,三门进入善道,或寿终之前进入善道,或启明之间进入佛门,即为观修一切护轮中最殊胜之法。其如将护送者奉送怨敌,而自无畏行之。

  辛四、目的

  暂时则能息灭地道障碍,无勤而获得所愿。究竟证得大觉果位,且以四事业而饶益众生无有障碍矣。

  庚七、修行尚未圆满,强制修练憩识方便无修往生法引导分四:辛一、修行往生之教证;辛二、未修之过失;辛三、如何修行;辛四、目的与功德。

  辛一、修行往生之教证

  莲花生大师曰:“呜呼!吾现临终中阴境界时,一切贪执妄心作舍弃,明修深道窍诀顺势中,无生觉性迁转虚空界。”如是所说。

  辛二、未修之过失

  《空行思续》曰:“意识骑风马,若入下门道,即修妙法者,堕入恶道多。”

  辛三、如何修行

  分五:1. 上品抉择法身见解之迁转法。2. 中品报身生圆双运之迁转法。3. 下品化身无量大悲之迁转法,彼等已恒常堵塞胎门,并显现化身而利益众生。4. 凡夫具三观之迁转法。即观住处为刹土,身为本尊,诸佛菩萨前来迎接。5. 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为于自他临终时,应作修行之法矣。此时为具三观之迁转法:观自之住处为极乐世界,己之意识能所取及迷乱之蕴身观为大悲观世音,身白色,一面四臂,双足金刚跏趺坐,前二手胸前合掌,后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持白莲茎,身饰飘带及宝饰,于现空无别之中而住,中脉外白、内红、中蓝色透明如水晶,于上端顶门梵穴,如开天窗倏尔皆见,下端脐下,犹如竹节封闭。智慧中脉之道,天窗极乐之处,观与根本上师无别之大觉导师阿弥陀佛,身红色,手结定印,持充满甘露之钵,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双足金刚跏趺坐,身披三衣,周围围绕着传承祖师及十方诸佛菩萨等,大悲摄受我等而住。

  自之心间八瓣莲花上,自性神识明点白而且亮、润且光滑,犹如玛萨虹鸟蛋, 放出如豆大之明点,由中脉道冉冉放光腾起,似流星上射,与无量光佛密意融合无别,此时当诵“啊啪”,复诵“扎”时,如豆大明点降入原明点之中。彼修行成就标志为:头顶发痒、起泡、泡出水、可插入吉祥草等相。未现如上标志之前,应精进修持。尔时念诵本传上师祈祷文。出定时,观诸善逝眷属化光融入无量光佛,由中脉降入心间神识明点,而随力自然安住。梵顶如天窗之口,由四瓣白莲花遮盖,如是观想。

  此后,自观为长寿佛,念诵长寿佛心咒。若不知其观想,应观梵顶长寿佛周围围绕诸佛菩萨而住,愿得无死成就尽力祈祷及念诵种种长寿佛心咒,即能遣除寿命之障,并作回向。观修自他临终之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若能回遮死缘,则尽力修持。若死相不能回遮时,当即忏悔一切罪堕,忆念所得之三戒,并于轮回生起出离心,所有财物供奉善法,观自他之身为观世音菩萨等作如是观想。漂泊六趣之门——脐、尿道、肛门、口、二鼻孔、双眼、双耳均由吽( )字堵塞,梵顶天窗倏尔呈现,心间明点无余迁转融入阿弥陀佛密意,如是观想。此时不观明点下降,若气、识、观三者相合于明观弥陀心间之时断气,易得解脱;贪执现世与财物为迁转之最大障碍,故应舍弃之。

  若无力如上修行,应依胜妙善知识亲传身之迁转与愿欲迁转等法矣。

  辛四、目的与功德

  《空行思续》曰:“意识骑风马,若行上行道,恒作罪恶者,转生善趣多。”《四座续》曰:“一切罪障无缚染,超越轮回行胜道。”《时轮金刚续》曰:“九孔之上方,刹那若迁转,日杀婆罗门,屠夫编竹者,及造五无间,此道易解脱,罪过无能染。”如是所说。

  无修成就迁转引导法终。

  以上为修习瑜伽二次第前行之法,七科目终。

  注释:

  ①嘎绕多吉: 极喜金刚,系人间大圆满法传承的第一位祖师。

  ②莲花颅 威力尊: 莲师忿怒像。

  ③降魔金刚: 此为伏藏师龙萨娘波的根本上师。

  ④密乘主尊: 指护法一髻佛母。

  ⑤章仲: 取教敌命 哈拉护法尊。

  ⑥列巴扎: 度生人使单金多吉拿巴护法尊。

  ⑦玛萨虹鸟蛋:一种鸟,其蛋现五彩光。

  ⑧乐尊涅:指弥陀眷属名称。

  ⑨嘎陀巴:此为雪域最初建嘎陀寺者。

  ⑩三位天尊坛城:五蕴、五方佛父母;五根、男女菩萨;手足、忿怒佛父母。

  回 向 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龙萨金刚藏前行引导文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