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年年暴雨年年涝”?


2014/9/5    热度:229   

  入汛以来,淮河流域遭遇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四川、湖南、湖北等省仍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在一个个记录被刷新的背后,全球变暖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才能缓解“年年暴雨年年涝”的尴尬?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全球变暖助长暴雨“士气”

  在普通人眼里,暴雨总是说来就来,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但其实,暴雨的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天气系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副主任徐影博士告诉记者,一般说来,我国降雨带的变化受亚洲季风、海洋环流、青藏高原等复杂大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变暖无疑会对这些因素分别产生影响。

  “近年来,全球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与全球变暖难脱干系。”徐影说,气温上升究竟如何影响降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气候变暖使降水强度增大、时空分布不均则是一种发展趋势。

  对于降雨与气温之间的关系,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研究员辜旭赞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暴雨的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供给;二是不缺少凝结核,以便使水汽附着在上面形成水滴;三是要有抬升运动。其中,充足的水汽供给是暴雨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辜旭赞指出,理论上说,气温升高,大气中容纳的水汽会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并非是线性的,而是指数性地增长。这时,一旦出现降雨,降水量会比以前更大,破坏性更强。

  长江流域147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显示,1960年到2003年的44年间,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逐年上升,其中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暴雨日数增多。与此同时,1990年以来,夏季暴雨期与长江上游地区的“约会”时间不断前移。此时,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两股大水一“碰头”,使得原本不难“消化”的上游来水成为一种负担,洪灾发生的几率随之增强。

  “肠梗阻”增大抗洪难度

  对于生活在长江、淮河等流域的居民来说,每年夏季似乎总少不了一场与洪水的抗争。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抵御洪水,也许同样值得思考。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测量、计算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长江流域近年发生的洪涝“病情”作出了诊断:“暴饮暴食”外加“消化不良”致使长江患上了“肠梗阻”,长江洪水的威胁和防汛抗洪的难度由此增大。

  科研人员发现,长江干流中下游河道形如藕节,且分布着一系列深槽。从江面上看,一个个节点仿佛给长江束了腰,虽然可以稳定河势,但却带来严重的“气息不畅”。据统计,长江干流中下游河道水面宽度小于1公里的节点约有16个,最窄处江面宽度仅为650米。而在江底,一连串50-80米深的沟槽犹如崎岖不平的盘山道,成为阻拦洪水前行的天然路障。这种上有节点、下有深槽的独特河流地貌,加倍减缓了洪水下泄的速度。

  为此,专家建议拓宽节点处狭窄的江面,增大长江洪水的下泄途径。正如古时的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道理其实一点就明。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