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绰《安乐集》的念佛法门[*](二)


2014/9/3    热度:340   

p. 111
  而形成以“大乘无生”之理所开展出观想、称名之行。
  以下接著谈称名念佛。
  四、《安乐集》的称名念佛
  道绰于禅观盛行的时代主张称名念佛,主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处的是末法时代,且末法众生的根基是钝根,而最适合钝根众生的是净土法门。在净土法门当中,方便中的方便是称名念佛法门。换句话说道绰提倡的是与凡夫相应的称名念佛。而他主张的称名念佛,是怎么样的情形呢?是口称?还是心念?如果不仔细思考,可能会对道绰的称名念佛产生误解。《安乐集》引《观佛三昧经》文提到:
  汝今见像若不能礼者,当称南无佛。是时……王子合掌恭敬,称南无佛。[111]
  此引文显示以口称佛的讯息:以口来称。但在《安乐集》另一段文中,以遇怨贼逃至一河前,却又显示出另一种情形:
  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112]
  在此文中“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可知称名是心念,以心忆念佛的名号,没有别的妄想,又称名也是口称,因为文句中明显写出“称名亦尔”。称名的所缘境都是阿弥陀佛的名号,一者以心忆念,一者以口发声。
  该集中引《观经》下述之文,可以表达同样的意味: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113]
  p. 112
  此文首先说明:要用音声念佛,而且要出声,令声音不断绝,具足十念,其内容是称:南无阿弥陀佛。先是以音声,后来可以用“心念”来“称名”,不一定要有音声,“心声”亦可──这是有先后次第的。道绰认为称名念佛刚开始学,要以音声称佛名号,等妄想少、念佛念纯熟后,可以用“心念”来“称念”佛的名号。他认为要念越多越好。[114]下一例也是具备称念、忆念的:
  大法鼓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常能系意、称念诸佛名号者,十方诸佛一切贤圣常见此人,如现目前。[115]
  所以,道绰的称名念佛,具有口称与心念二种,只是所缘境是:“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
  《安乐集》中所提及的称名念佛,不论是一念或是十念,不论口称或心念,其最大的分界是在有相的称名念佛、无相的称名念佛。《安乐集》有时讲称名念佛时,是一念还是十念并不是那么重要,虽然可能在甲处标“一念”或在乙处说“十念”,有时并不能清楚地分出其称名念佛是口称还是心念。同时并不是口称念佛即有相、心念即无相。其重要在于有相是著相修行,无相是了达般若.空慧。得“无相波罗蜜”,可以“无功用行”,此时已无主客对立,进入绝对的空性,也就是由称名念佛的一行契入实相。
  (一)有相的口称.心念佛名
  以下说明《安乐集》有相的称名念佛。
  该集第三大门引用《观佛三昧经》[116] 来说明因称名念佛而得念佛三昧。《安乐集》行文如下:
  p. 113
  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告王子言:“世有佛像,极为可爱,可暂入塔观佛形像。”时彼王子从善友语入塔观像,见像相好,白言比丘:佛像端严犹尚如此,况佛真身!比丘告言:王子今见佛像不能礼者,当称南无佛。还宫系念,念塔中像,即于后夜梦见佛像,心大欢喜,舍离邪见,归依三宝。随寿命终,由前入塔称佛功德,即得值遇九百亿那由他佛,于诸佛所常勤精进,恒得甚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力故,诸佛现前皆与授记。[117]
  王子入塔见佛像不能礼,因而称“南无佛”,由称归依具体、有相之“佛”而得遇诸佛。虽所用的是有相的修法,仍可因此得念佛三昧。而道绰取其称名的意思,是要弘扬称“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由称名而得念佛三昧,而得佛现前授记。此点是道绰与原典略有不同处。
  修念佛法门不一定是要口称名号,以心忆念佛名亦可,以下举一例忆念阿弥陀佛名号,得以见阿弥陀佛,得往生之例:
  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精勤修习念佛三昧,若能令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皆得往生。[118]
  这是由心念佛名而得往生。如能念念不绝,必定能往生。
  《安乐集》[119] 引《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提到“十念”经文是: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120]
  但“十念”的语义不明显,以致古德众说纷纭。现在的净土宗修行者,把“十念”
  p. 114
  当成“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十声”[121] 。而经典中十念有称十声佛的名号之义吗?根据冈亮二的考察,答案是否定的。[122]冈亮二认为:一般来说,印度的念佛思想是净土教行者念佛思想的由来,十念念佛是指“称念”,念佛思想是十念称名思想的由来,但“称念”与现今所说的“口称”意义完全不一样。其理由有二:1、十念的“念”其梵文是citta其语义是“心”,没有“口称”之义。2、“称念”和“称名”是有关系的。“称念”(称名)是“念佛”的一种加行(“加功用行”之义),是为了入禅定的一种方法;“口称”是“称唱佛的名号”。二者在本质不一样。[123]笔者同意此言。“口称”重于以口呼叫出佛的名号;“称念”包括由心来念佛的名号,及其他有关于佛的种种一切。就二者比较“称念”的范围较广。
  第十八愿中“乃至十念”的原意是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在心中忆念阿弥陀佛的意思。[124]昙鸾的“十念释”是:
  百一生灭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时节也,但言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观缘,心无他想,十念相续,名为十念,但称名号亦复如是。[125]
  而且配合《观经》下品下生的 “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126],昙鸾的“念”是忆念的念。[127]昙鸾所说的“十念”,可以是观相(在观缘的总相、
  p. 115
  别相),也可以是称名,只要念念相续在其所缘的阿弥陀佛上,没有夹杂妄想即可,亦即于所缘境,忆念相续之义;不论是观相或是称名,此处都有具体、有相的所缘。《净土论注》中的八番问答之第七,便很明显把十念解释成“忆念”[128](如上引文),他的说法与原始佛教之说法一致。[129]《无量寿经》和昙鸾的“十念”思想,都是立基于“愿生心”相续之十念心相续。[130]
  道绰的“十念”是:
  今时解念,不取此时节,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缘观,迳于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使业道成办,便罢不用,亦未劳记之头数也。[131]
  道绰的十念,是指忆念阿弥陀佛,随著所缘境,没有夹杂妄想,专心一意,没有其他所缘境,使道业成就,就是十念。其中提到“若总相、若别相”,不论是总相或别相,总是有相的存在。配合另一段文可了解道绰的十念──由渡河喻便可看出:心无杂念,一心只想渡河。[132] 同理可证,不论是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或称佛名号,都是专心一意,没有他想,十念间念念相续没有间断。不论是观阿弥陀佛的相,或是称名,只要专心、没有他想夹杂,念念相续在所缘境上,便是道绰的“十念”。
  p. 116
  而道绰处于承先(昙鸾)启后(善导)的地位,于《安乐集》此段[133]的前后文有: “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134]看似在谈心念,但其后笔锋一转:
  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135]
  由上段文字可见道绰本身想表达“念十声佛号”之文意,到善导时,便将“十念”发展成“念十声佛号”。
  由此观之,道绰与昙鸾的十念观比较接近,都是忆念的念。善导便与二者大不相同,善导把“十念”说成“十声”,从此“十念”变成“口称十声佛的名号”,善导下此定论。[136]善导会把十念说成十声,他认为来自本愿的思想而作发挥所得出的结果,其文是: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137]
  由此思想,所以十念说成十声。善导会如此其来有自。善导把称名和阿弥陀佛救度末法众生之本愿结合,而产生十念就是称佛名号十声的解释。透过《无量寿经》可把握到凡夫往生的因是由闻名而信而行。[138]一般净土宗劝信“称名念佛”的思想──信名号,由此信再称名,闻名、信、行成为同一类型的思考结构。经典中的“行”是十念;“十念”和“称名”一结合,便形成善导一派的称名念佛。
  p. 117
  但、不论是十念或一念,不论口称或心念,道绰认为名有名即法、名异法之别,称佛名号是名即法,也就是名号本身就能展现其功德,见《安乐集》:
  若人但能称佛名号能除诸障者……自有名即法,自有名异法。有名即法者,如诸佛菩萨名号、禁咒音辞、修多罗章句等是也。[139]
  “名即法”是指名号就是法,以“阿弥陀佛”为例,其名有多义,其中有“无量光”、“无量寿”之义,称“阿弥陀佛”便可得其义之功德。佛之功德不可思量,《安乐集》中有一例子可说明:
  如惟无三昧经云:“……若能一心念佛修戒,或得度难”。寻即依教系念,时至六日即有二鬼来,耳闻其念佛之声竟无能前进。[140]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因为此名号之殊胜功德,所以称念佛名才能有上述经文不可思议的果报。念佛便具阿弥陀佛之功德,具“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大用,致使二鬼不能得其便也,因此得以消灾延寿。
  称佛名号之功德,由“十念”简化至“一念”,其利益由一念佛名便可以得,经文有此言:
  故大经赞云: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141]
  一念具足无量功德,因此即使世界充满火,为了闻佛名也要过此大火,勇敢不退却。道绰根据《观经》之文,认为称佛名号一念的功德无量:
  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既尔,况修常念。[142]
  p. 118
  一念可除灭八十亿劫生死轮回,这是道绰根据经文由“十念”升华到“一念”,其内涵的提升全靠对佛本愿之至信。为什么“一念”能断一切障碍呢?这是因为念佛三昧的功德不可思议。
  (二)无相口称.心念佛名
  《安乐集》第四大门引《般舟三昧经》说明称名念佛,其引文与《般舟三昧经》的原文不同,以下是《安乐集》的行文:
  时有跋陀和菩萨,于此国土闻有阿弥陀佛,数数系念,因是念故见阿弥陀佛。既见佛已即从启问:“当行何法得生彼国?”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当念佛身三十二相悉皆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143]
  《般舟三昧经》所言之念佛是观相念佛,《般舟三昧经》的原文如下:
  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数数,常当守念,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佛言:“是菩萨用是念佛故,当得生阿弥陀佛国。常当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比丘僧中说经,说经不坏败色。何等为不坏败色?痛痒思想,生死识魂神,地水火风,世间天上,上至梵摩诃梵,不坏败色,用念佛故得空三昧。”[144]
  《般舟三昧经》由色身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深入至法身念佛,由法身佛再进一步到实相念佛得见。此经修行之过程是:在闲静处,除却烦恼,摄心,入定,持续忆念佛,见佛。在这一连串的程序中,要入定才能见佛,佛才能现在前立。[145]而于《般舟三昧经》的经典原文中,言及其念佛可得“空三昧”,空三昧乃无相之相。
  《安乐集》的重点锁定在“常念我(阿弥陀佛)名”及“念佛身三十二相”,
  p. 119
  将《般舟三昧经》中提及“念佛得空三昧”的过程略过不提,笔者猜测:道绰认为末法钝根众生,不必言及太复杂的内容,将法门的精要再三提醒即可;至于“空三昧”是利根人的能力所及,非钝根人能了解,所以不提。“常念我(阿弥陀佛)名”及“念佛身三十二相”是《安乐集》中一再出现的字眼,道绰藉由重复提醒,来加深读者的印象。
  第四大门引《文殊般若经》[146] 说明一行三昧的称名念佛。《安乐集》之行文如下:
  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一行三昧?”佛言:“一行三昧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应在空间处,舍诸乱意,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念无休息。即是念中,能见过、现、未来三世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即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是名菩萨一行三昧。[147]
  《安乐集》于大意不离《文殊般若经》,但文字上的?述不如《文殊般若经》详细,只能算是引义,不算一字不漏的引用。标下线者是二者雷同处,虽然文字上有先后顺序之不同,但意义相同。
  称名念佛的目的,深可直入实相,其方法是修行一行三昧。修行系缘一相法界是一行三昧,要入一行三昧之前要先修学般若波罗蜜;换言之,一行三昧须有般若波罗蜜的基础。《文殊般若经》中的一行三昧的修法是:不取相貌,也就是不用观佛像的方法,把心放在一佛的名号上,专称名字,随著佛的方向端身正向佛,能够念念相继,没有杂念,这样就能见到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p. 120
  因为念一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和念无量尊佛的功德是一样的,都是不可思议。
  综合以上,道绰《安乐集》中所谈的观想念佛有:观念未分的念佛三昧、二谛有无的念佛三昧。其称名念佛有:有相的口称.心念佛名、无相的口称.心念佛名。为了使前面的论述更加清楚,用表格分别说明。
  下表先说明道绰的观佛:
  (一)观念未分的念佛三昧 观佛的内涵 有相、无相
  佛形相 有相
  佛功德 无相
  佛实相 无相
  (二)二谛有无的念佛三昧 圣凡之别 有相、无相 修行方法
  七地以下(包括七地):凡 有相(第七地有形有相之心停止) 有相修行
  八地以上(包括八地):圣 无相(绝于相求) 无相波罗蜜(无功用行)
  综合以上二表格,可由“有相、无相”作媒介,作出下表:
  圣凡之别 有相、无相 修行方法 观佛的内涵
  七地以下:凡 有相 有相修行 佛形相
  八地以上:圣 无相 无相波罗蜜(无功用行) 佛功德、佛实相
  下表说明道绰的称名念佛:
  圣凡之别 所缘境:阿弥陀佛名号 有相、无相
  七地以下:凡 口称 有相
  七地以下:凡 心念(忆念) 有相
  八地以上:圣 心念(忆念) 无相(由一行三昧进入实相)
  以上是道绰《安乐集》观想念佛及称名念佛的概况。
  p. 121
  五、结语
  《安乐集》中有观想念佛及称名念佛。其观想念佛的部分,本文探讨其“观.念”未分的念佛三昧、二谛有无的念佛法门;其称名念佛部分,本文讨论有相的口称.心念佛名,及无相的口称.心念佛名。
  所谓“有相”,即因观佛形相、称佛名号等等而得往生。有相、无相便是有无二谛,亦即空有二谛;空有二谛是大乘佛法的精华之一,无生的理和念佛求生的行结合,亦即空有双运。道绰将念佛的实践分二个阶段:凡夫的“有相修行”及圣者的“无相波罗蜜”。
  “二谛说”是道绰理论与实践融合之说,源自昙鸾 “真实智慧无为法身”[148] ,而昙鸾源自天亲的《无量寿经优波提舍》[149] ;道绰由此加上二谛之实践工夫,而形成道绰以“大乘无生”之理开展出观想、称名之行。以般若.空作基础加入弥陀净土的思想[150],其所觉悟的法便是诸法不去、不来,无因、无缘,无生、无灭,无思、无不思,无增、无减。念佛之要在于“顺其二谛”,二谛有二作用,一是念念不可得的“智慧门”,这是“无”的作用;一是“系念相续不断”的“功德门”,这是“有”的作用。不论是观佛或称名念佛,都是顺著此二谛而达到往生。
  《安乐集》中所提及的称名念佛,不论是一念或是十念,不论口称或心念,其最大的分界在有相、无相的称名念佛。有相者处于七地以下(包括凡夫),无相者处于八地以上。有相是著相修行;无相是了达般若.空慧,得“无相波罗蜜”,可以“无功用行”,此时已无主客对立,进入绝对的空性,
  p. 122
  也就是由称名念佛的一行三昧契入实相。
  念一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和念无量尊佛的功德是一样的,都是不可思议,因为法界没有一相及分别相,菩提相不可思议,菩提中也没有佛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因可得、不是非因可得。同样的,不思议界不是因可得、不是非因可得。修行系缘一相法界是一行三昧,要入一行三昧之前要先修学般若波罗蜜;换言之,一行三昧以般若波罗蜜为基础。由称名念佛入一行三昧,其实就入了实相,就如同〈东山法门的念佛禅〉中所言:“‘缘系法界’──‘一如’而称名,也就是从持名念佛,而直入实相念佛的。”[151]
  可能道绰认为称名念佛很好、观佛很好,只要众生能得利益、能往生、能脱离生死之苦就好,并不一定要称名念佛,或者是观想念佛。不可讳言,道绰曾为了末法钝根众生,把原本重点是观想念佛的经义,在诠释上偏重甚至改变成称名念佛。
  p. 123
  【参考文献】
  (按笔划为序)
  一、古籍
  《一切经音义》,(唐)慧琳撰,《大正藏》册54,第2128号
  《大方等大集经》,(北齐)那连提耶舍译,《大正藏》册13,第397号
  《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册9,第278号
  《大智度论》,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25,第1509号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经》,(南朝梁)曼陀罗仙译,《大正藏》册8,第232号
  《月灯三昧经》,(北齐)那连提耶舍译,《大正藏》册15,第639号
  《出曜经》卷28,(后秦)竺佛念译,《大正藏》册4,第212号
  《安乐集》,(唐)道绰撰,《大正藏》册47,第1958号
  《佛本行集经》,(隋)阇那崛多等译,《大正藏》册3,第190号
  《佛说水沫所漂经》,(东晋)竺昙无兰译,《大正藏》册2,第106号
  《佛说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12,第366号
  《佛说阿含正行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册2,第151号
  《佛说华手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16,第657号
  《佛说海龙王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册15,第598号
  《佛说无量寿经》,(三国魏)康僧铠译,《大正藏》册12,第360号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南朝宋)疆良耶舍译,《大正藏》册12,第365号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册15,第643号
  《佛说斋经》,(三国吴)支谦译,《大正藏》册1,第87号
  《佛说难提释经》,(西晋)法炬译,《大正藏》册2,第113号
  《长阿含经》,(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册1,第1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北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册8,第236号
  《般泥洹经》,失译,《大正藏》册1,第6号
  《般舟三昧经》,(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册13,第418号
  《起世经》(隋)阇那崛多等译,《大正藏》册1,第24号
  《华严传记》,(唐)法藏集,《大正藏》册55,第2073号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北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册26,第1524号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北魏)昙鸾注解,《大正藏》册40,第1819号
  《僧伽罗刹所集经》,(后秦)僧伽跋澄等译,《大正藏》册4,第194号
  p. 124
  《增壹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册2,第125号
  《撰集百缘经》,(三国吴)支谦译,《大正藏》册4,第200号
  《贤愚经》,(北魏)慧觉等译,《大正藏》册4,第202号
  《杂阿含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册2,第99号
  《观无量寿佛经疏》,(唐)善导集记,《大正藏》册37,第1753号
  二、中文书籍及期刊
  印顺
  〈东山法门的念佛禅〉,收录于《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1982年再版。
  陈敏龄
  〈《般舟三昧经》的阿弥陀佛观〉,收录于《东方宗教研究》,第1卷。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
  蓝吉富
  《提婆达多》。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三、日文书籍及期刊
  山本佛骨
  《道绰教学の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59年。
  久木幸男
  〈“论注”に于ける称名念佛について──昙鸾净土教の原始的性格〉,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2第1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53年。
  本部圆静
  〈般舟三昧经における一、二の问题〉,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22第1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73年。
  竹中信常
  〈インドにおける念佛思想の研究と历史〉,收录于《净土教文化论》。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1年第一版。
  色井秀让
  《净土念佛源流考》。京都:百华苑,1978年。
  p. 125
  河波昌
  〈观经神秘主义の形而上学的基盘(特に见佛の问题を中心として)〉,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10第2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62年。
  冈亮二
  〈无量寿经に于ける闻名思想と称名念佛〉,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9第1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61年。
  〈安乐集にみられる十念の一考察〉,收录于《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第4集。京都: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1965年。
  岸觉勇
  无量寿经の诸异本及び圣净二门诸师の十念释について〉,收录于《惠古先生古稀记念.净土教の思想と文化》。京都:佛教大学,1972年。
  泉芳璟
  〈原典よリ念佛の意义を考察して观念.称名に及ぶ〉,收录于《佛教研究》卷4第2号。京都:大谷大学佛教研究会,1923年。
  香川孝雄
  《净土教の成立史的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3年。
  荻原云来译
  《净土宗全书》卷23,又名《梵和对译无量寿经》。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72年。
  望月信亨
  《净土教の起源及发达》。东京:共立社,1930年。
  藤田宏达
  《原始净土思想の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73年第三刷。
  四、辞典(英文、德文、中文、日文)
  Edgerton, Frankli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v.Ⅱ.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ress, 1985.
  p. 126
  Williams, M. Monier, ed.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2.
  B?htlingk, Otto und Roth, Rudolph, ed.
  Sanskrit-W?rterbuch. Dritter Theil.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Ltd., 1990 Neudruck der St. Petersburg Ausgabe von 1855-1875.
  平川彰编
  《佛教汉梵大辞典》,东京:灵友会,1997年。
  荻原云来编
  《梵和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再版。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 本论文的“念佛”的梵文字义及念佛的内涵、《安乐集》的观想念佛,曾于“第十四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发表。
  [1] 梵本第十八愿、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四章。
  [2] 梵本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3] 《文殊般若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T8, no. 232, p. 731b2-3。其梵文是:anupalambhayogenāya? ca tathāgata? manas kuryāt tasya nāmadheya? g?hītavyam.
  [4] 平川彰,《佛教汉梵大辞典》(东京:灵友会,1997年),页469,右栏第34列。
  [5] Williams, M. Monier, ed.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p. 31.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2.
  [6] 同上注,页41中栏。是"to remember, recollect"的意思。
  [7] 泉芳璟〈原典よリ念佛の意义を考察して观念.称名に及ぶ〉,收录于《佛教研究》卷4第2号(京都:大谷大学佛教研究会,1923年),页142-151。
  [8] 荻原云来译,《梵和对译无量寿经》,收录于《净土宗全书》卷23(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72年),页200。
  [9] 梵本第十八愿、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四章。
  [10] 梵本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11] 滕田宏达,《原始净土思想の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73年,第三刷),页558,第2行~第17行。
  [12] 唐.法藏集,《华严传记》(5卷),T51, no. 2073, p. 156b21-22。
  [13] 香川孝雄,《净土教の成立史的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3年),页258第17行~页261第13行。
  [14] 《文殊般若经》,T8, no. 232, p. 731b2-3。
  [15] 香川孝雄,《净土教の成立史的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3年),页257第13-16行。
  [16] 《观经》,T12, no. 365, p. 345c15-16。
  [17] 《观经》,T 12, no. 365, p. 346a17-20。
  [18] 《安乐集》,T47, no. 1958, p. 5b2-6。
  [19] 香川孝雄,《净土教の成立史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3年),页261第1-3行。
  [20] 原本冠注曰称念唯净云宜作摄念恐写误乎正本难知。
  [21] 藤田宏达,《原始净土思想の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73年,第三刷),页562第8行~页563第17行。
  [22] 竹中信常,〈インドにおける念佛思想の研究と历史〉,收录于《净土教文化论》(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1年,第一版),页13第12-13行。
  [23] 竹中信常,〈インドにおける念佛思想の研究と历史〉,收录于《净土教文化论》(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1年,第一版),页14页第8行。
  [24] 《长阿含经》卷5,T1, no. 1, p. 34c16-18。
  [25] 《般泥洹经》卷1,T1, no. 6, p. 178c16-22。
  [26] 《长阿含经》卷2,T1, no. 1, p. 12a12-16。
  [27] 《斋经》卷1,T1, no. 87, p. 911b16-17。
  [28] 《增壹阿含经》卷1,T2, no. 125, p. 554a8-12。
  [29] 《杂阿含经》卷50,T2, no. 99, p. 371b18-25。
  [30] 《增壹阿含经》卷28,T2, no. 125, p. 705c28-30。
  [31] 《增壹阿含经》卷28,T2, no. 125, p. 706a5-11。
  [32] 《增壹阿含经》卷28,T2, no. 125, p. 706a17-18。
  [33] 《佛说难提释经》卷1,T2, no. 113, p. 505c15-28。
  [34] 《增壹阿含经》卷2,T2, no. 125, p. 554b7-9。
  [35] 《增壹阿含经》卷49:“若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者,其德不可称计,获甘露灭尽之处。”T2, no. 125, p. 819b29-c2。
  [36] 《佛说阿含正行经》卷1:“比丘以得道,常念佛如是,念经如人念饭食。”T2, no. 151, p. 884a22-23。
  [37] 《增壹阿含经》卷2,T2, no. 125, p. 554a20-b9。
  [38] 《增壹阿含经》卷47,T2, no. 125, p. 804a7-806a6。
  [39] 蓝吉富,《提婆达多》(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页17第1列。
  [40] “系心”、“系念”,查《汉语大词典》:“系心”是“挂心;心有所寄托”的意思,出现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系念”是“挂念”的意思,出现于《睽车续志》。不论是“系心”或“系念”,与佛经中常看到的,意义不一样。根据《一切经音义》:“系念(古文‘系’、‘继’二形,今作‘系’,同古帝反。《说文》:‘系’,结束也;亦连缀不绝也。)”“系念”之“系”读成“ㄐㄧˋ”,古字“系”、“继”同形,今(指唐朝)作“系”。《说文》:系,连缀不绝也。所以,“系心观察”是“不断地用心仔细看”。整句的意思是:只要众生能做到不断地用心仔细看,没有不得利益的。只要做到那么少少一点点,就可以得到大大的好处!
  [41] 平川彰,《佛教汉梵大辞典》(东京:灵友会,1997年),页941右栏第19列。
  [42] Williams, M. Monier, ed.,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p. 515.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2.
  [43] B?htlingk, Otto und Roth, Rudolph, ed., Sanskrit-W?rterbuch. Dritter Theil.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Ltd., 1990 Neudruck der St. Petersburg Ausgabe von 1855-1875.
  [44] Williams, M. Monier, ed.,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p. 567.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2.
  [45] “adhyo?ita”是“adhyavasita”的俗语。《梵和大辞典》,页39右栏。
  [46] Edgerton, Franklin,ed.,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vol.Ⅱ, p.17.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ress, 1985.
  [47] 《梵和大辞典》,页39右栏。
  [48] Williams, M. Monier, ed.,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p. 515.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2.
  [49] 隋.阇那崛多等译,《起世经》卷8,T1, no. 24, p. 350a19-23。
  [50] 隋.阇那崛多等译,《佛本行集经》卷2,T3, no. 190, p. 659b20-21。
  [51] 后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28,T4, no. 212, p. 759a14-17。
  [52] 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水沫所漂经》卷1,T2, no. 106, p. 502a7-13。
  [53] 后秦.僧伽跋澄等译,《僧伽罗刹所集经》卷3,T4, no. 194, p. 139a24-29。
  [54] 《安乐集》,T47, no. 1958, p. 5b2-6。
  [55] 平川彰,《佛教汉梵大辞典》(东京:灵友会,1997年),页567右栏第47列。
  [56] Williams, M. Monier, ed.,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p. 521.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2.
  [57] 《安乐集》卷上:“今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T47, no. 1958, p. 5a26。
  [58] 《安乐集》,T47, no. 1958, p. 4b9。
  [59]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4b9-13。
  [60]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5a28-b6。
  [61] 《观佛三昧经》卷1:“云何名为观诸佛境界?诸佛.如来出现于世,有二种法以自庄严。何等为二?一者、先说十二部经,令诸众生读诵通利。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二者、以妙色身,示阎浮提及十方界,令诸众生见佛色身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缺减相,心生欢喜。观如是相,因何而得?皆由前世百千苦行,修诸波罗蜜及助道法而生此相。佛告父王:‘若有众生欲念佛者、欲观佛者、欲见佛者、分别相好者、识佛光明者、知佛身内者、学观佛心者……欲得三昧正受者……。’”底影处是二者有关连者。T15, no. 643, p. 647b16-c9。
  [62] 山本佛骨,《道绰教学の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59年),页394第7行。
  [63] “三者令劝父王行念佛三昧”这文,只有“亦名念佛三昧”曾出现于《观佛三昧经》,T15, no. 643, p. 682c5。
  [64] 《安乐集》,T47, no. 1958, p. 5b29-c10。
  [65] 此字可能应作“当”字。
  [66] 《观佛三昧经》卷9:“一礼佛故,谛观佛相,心无疲厌,由此因缘值无数佛,何况系念具足思惟观佛色身!”T15, no. 643, p. 688b2-b4。
  [67]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6c24-26。
  [68] 林尹、高明主编,《中文大辞典》册6(台北:华冈出版部,1973年,初版),页1068中栏第9行。
  [69] 林尹、高明主编,《中文大辞典》册1,页1046中栏第9行。
  [70] 《观佛三昧经》,T15, no. 643, p. 688b5-b7。
  [71] 《安乐集》卷下:“佛言:若人但能至心常修念佛三昧者,十方诸佛恒见此人,如现在前。”T47, no. 1958, p. 14c29-15a2。
  [72] 《安乐集》:“所修万行但能回愿,莫不皆生,然念佛一行将为要路。何者?审量圣教,有始终两益,若欲生善起行,则普该诸度。若灭恶消灾,则总治诸障。故下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言终益者。”T47, no. 1958, p. 15a6-11。
  [73] 《安乐集》卷下:“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槃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接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终时益也。所修余行回向皆生,世尊灭度有睹不睹。”T47, no. 1958, p. 15a12-18。
  [74] 《安乐集》卷下:“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念佛也。第二有诸菩萨自云:我从旷劫以来,得蒙世尊长养我等法身、智身、大慈悲身,禅定、智慧、无量行愿由佛得成,为报恩故常愿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宠常念其主。第三有诸菩萨复作是言:我于因地遇恶知识诽谤般若,堕于恶道经无量劫,虽修余行,未能得出,后于一时依善知识边,教我行念佛三昧,其时即能并遣诸障方得解脱,有斯大益故愿不离佛。”T47, no. 1958, p. 15a26-b8。
  [75] 《安乐集》卷下:“亦明十行具足,得生净土,常不离佛。时有除盖障菩萨白佛:‘不具十行得生已不?’佛言:‘得生,但能十行之中,一行具足无阙,余之九行悉名清净,勿致疑也。’” T47, no. 1958, p. 15c4-7。
  [76] 《安乐集》卷下:“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何等为四?一者、自修善法,兼劝众生皆作往生见如来意;二者、自劝劝他乐闻正法;三者、自劝劝他发菩提心;四者、一向专志行念佛三昧。具此四行,一切生处常在佛前不离诸佛。”T47, no. 1958, p. 15c8-13。
  [77] 《安乐集》卷下:“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诸根不乱动,心无迷惑与法合,得闻得智如大海;智者住于是三昧,摄念行于经行所,能见千亿诸如来,亦值无量恒沙佛。”T 47, no. 1958, p. 15c19-22。
  [78] 《佛说华手经》卷10:“有菩萨闻某世界,有某如来现在说法。菩萨取某佛相,以现在前。若坐道场,得无上菩提;若转法轮;若与大众围绕说法。取如是相,以不乱念,守摄诸根,心不驰散,专念一佛,不舍是缘。亦念是佛世界之相。而是菩萨于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是行,常如是观,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菩萨尔时深生恭敬,听受是法。随所信解,若深、若浅,转加宗敬,尊重如来。菩萨住是三昧,闻说诸法皆坏败相。闻已受持,从三昧起,能为四众演说是法。坚意,是名入一相三昧门。”T16, no. 657, p. 203c15-26。
  [79]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4c11-c21。
  [80] 《佛说华手经》,T16, no. 657, p. 204a。
  [81] 元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T8, no. 236, p. 755b。
  [82] 《佛说华手经》,T16, no. 657, p. 204a。
  [83]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4c7-8。
  [84] 《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于“称名念佛”时再述。
  [85] 山本佛骨,《道绰教学の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59年),页402第15行~页403第6行。
  [86] 《华严经》:“善男子,我于解脱力,逮得清净方便慧眼,普照、观察一切世界,境界无碍,除一切障,一切佛化陀罗尼力,或见东方一佛二佛……或见阎浮提微尘等佛,或见四天下微尘等佛,或见小千世界微尘等佛,或见二千世界微尘等佛,或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佛……种种形色,种种自在、游戏神通,种种眷属庄严,放大光网,种种清净,庄严佛刹。随受化者,示现自在菩提法门……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刹……得一切力、究竟念佛三昧门,正念修习诸佛十力……悉见一切如来游行教化……见一切庄严法界,诸佛充满,得虚空等念佛三昧门,见如来身普照法界,及虚空界。”T9, no. 278, p. 690a1-b16。
  [87]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5b12-23。
  [88] 《佛说海龙王经》卷1:“复有八事不离诸佛,何等八?常念诸佛,供养如来,嗟叹世尊,作佛像形,劝化众生使见如来,其所向方闻佛之名,愿生彼国志不怯弱,常乐微妙佛之正慧,是为八事。”T15, no. 598, p. 133a15-18。
  [89]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5b23-c1。
  [90] 《月灯三昧经》卷1:“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诸根不乱动,心无迷惑与法合,得闻得智如大海;智者住于此三昧,摄念行于经行所,能见千亿诸如来,亦值无量恒沙佛。”T15, no. 639, p. 553a27-b1。
  [91] 《安乐集》卷2,T47, no. 1958, p. 15c19-22。
  [92] 《安乐集》卷上:“子既生已,年至八岁,父母请佛于家供养,童子见佛,为佛作礼,敬佛心重,目不暂舍,一见佛故,即得除却百万亿那由他劫生死之罪,从是以后常生净土,即得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佛,是诸世尊亦以相好度脱众生,尔时童子一一亲侍,间无!空缺礼拜供养合掌观佛。以因缘力故,复得值遇百万阿僧祇佛,彼诸佛等亦以色身相好化度众生,从是以后即得百千亿念佛三昧门,复得阿僧祇陀罗尼门,既得此已,诸佛现前乃为说无相法,须臾之间得首楞严三昧。”T47, no. 1958, p. 6c12-23。
  [93] 《观佛三昧经》卷9,T15, no. 643, p. 688a9-b1。
  [94] 见《大智度论》卷30:“五事不可思议:所谓众生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诸佛力。”T25, no. 1509, p. 283c。
  [95] 《观佛三昧经》卷9:“佛告阿难:‘此观佛三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药,破戒者护,失道者导,盲冥者眼,愚痴者慧,黑闇者灯,烦恼贼中是勇健将,诸佛世尊之所游戏,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三世诸佛,是诸世尊,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贤劫诸大菩萨,因是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智威神自在。如是十方无量诸佛,皆由此法成三菩提。”’T15, no. 643, p. 689c5-13。
  [96]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14a12-a19。
  [97] 《安乐集》,T47, no. 1958, p. 11b5-10。
  [98] 《安乐集》,T47, no. 1958, p. 8b12-22。
  [99]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8c22-26。
  [100] 河波昌,〈观经神秘主义の形而上学的基盘(特に见佛の问题を中心として)〉,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10第2期(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62年),页122上栏第1行~页123下栏第20行。
  [101] 陈敏龄,〈《般舟三昧经》的阿弥陀佛观〉,收录于《东方宗教研究》卷1(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页3第1行~页13第7行。
  [102] 望月信亨,《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东京:共立社,1930年),页779第10-15行,页781第2-3行。
  [103] 本部圆静,〈般舟三昧经における一、二の问题〉,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22第1期(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73年),页367上栏第19行~页368下栏第4行。
  [104]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9a21-25。
  [105]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8c4-7。
  [106]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8b18-20。
  [107]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9a6-7。
  [108]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11b7-14。
  [109]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2:“……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以真实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以无为而标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盖无非之曰是也。自是无待复非是也,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T40, no. 1819, p. 841b20-c1。
  [110]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卷1:“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T26, no. 1524, p. 232b24-25。
  [111] 《观佛三昧经》,T15, no. 643, p. 689a29-b1。
  [112] 《安乐集》,T47, no. 1958, p. 11b4-10。
  [113] 《观经》,T12, no. 365, p. 346a17-20。
  [114] 在第二章第一节之“三、教化”之“(二)教人计数念佛”中提及。
  [115]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7a15-18。
  [116] 《观佛三昧经》:“知识比丘名定自在告王子言:‘世有佛像众宝严饰极为可爱,可暂入塔观佛形像。’时彼王子随善友语入塔观像,见像相好白言比丘:‘佛像端严犹尚如此,况佛真身!’作是语已比丘告言:‘汝今见像若不能礼者,当称南无佛。’是时王子合掌恭敬称南无佛。还宫系念念塔中像,即于后夜梦见佛像,见佛像故心大欢喜,舍离邪见归依三宝。随寿命终,由前入塔称南无佛因缘功德,恒得值遇九百万亿那由他佛,于诸佛所常勤精进,逮得甚深念佛三昧,三昧力故,诸佛现前为其授记。”T15, no. 643, p. 689a24-b6。
  [117]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13c27-14a8。
  [118]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7a4-8。
  [119] 《安乐集》卷上:“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T47, no. 1958, p. 13c11-13。
  [120] 《无量寿经》,T12, no. 360, p. 268a26-28。
  [121] 《观无量寿佛经疏》:“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T37, no. 1753, p. 250a27-28。这是根据善导所说。
  [122] 冈亮二,〈无量寿经に于ける闻名思想と称名念佛〉,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9第1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61年),页136上栏第13行~下栏第21行。
  [123] 冈亮二,〈无量寿经に于ける闻名思想と称名念佛〉,页137上栏第2-22行。
  [124] 岸觉勇,〈无量寿经の诸异本及び圣净二门诸师の十念释について〉,收录于《惠古先生古稀记念.净土教の思想と文化》(京都:佛教大学,1972年),页149第8-9行。
  [125] 《净土论注》,T40, no. 1819, p. 834c13-17。
  [126]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T12, no. 365, p. 346a18-19。
  [127] 岸觉勇,无量寿经の诸异本及び圣净二门诸师の十念释について〉,收录于《惠古先生古稀记念.净土教の思想と文化》(京都:佛教大学,1972年),页149第6-9行。
  [128] 久木幸男,〈“论注”に于ける称名念佛について──昙鸾净土教の原始的性格〉,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2第1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53年),页167页上栏第11-12行。
  [129] 同上注,页167下栏第1-3行。
  [130] 冈亮二,〈安乐集にみられる十念の一考察〉,收录于《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第4集(京都: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1965年),页104上栏第6-7行。
  [131] 《安乐集》,T47, no. 1958, p. 11a20-26。
  [132] 《安乐集》卷上:“譬如有人于空旷迥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著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著衣浮,复畏首领难全。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T47, no. 1958, p. 11a29-b10。
  [133] 《安乐集》,T47, no. 1958, p. 11b15-16。
  [134]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11b19-22。
  [135] 《安乐集》卷上,T47, no. 1958, p. 11b24-29。
  [136] 岸觉勇无量寿经の诸异本及び圣净二门诸师の十念释について〉,收录于《惠古先生古稀记念.净土教の思想と文化》(京都:佛教大学,1972年),页160第7-15行。
  [137] 《观无量寿佛经疏》,T37, no. 1753, p. 278a25-26。以下简称《观经疏》。
  [138] 冈亮二,〈无量寿经に于ける闻名思想と称名念佛〉,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9第1号(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61年),页137下栏第14-15行。
  [139]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2a8-12。
  [140] 《安乐集》,T47, no. 1958, p. 16a10-16。
  [141]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6c21-24。
  [142]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4b18-20。
  [143] 《安乐集》,T47, no. 1958, p.15a19-26。
  [144] 《般舟三昧经》,T13, no. 418, p. 905b10-19。
  [145] 色井秀让,《净土念佛源流考》(京都:百华苑,1978年),页425第17-18行,页431第16-18行。
  [146] 《文殊般若经》:“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T8, no. 232, p. 731a24-b9。
  [147]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4c22-29。
  [148]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2:“……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以真实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以无为而标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盖无非之曰是也。自是无待复非是也,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T40, no. 1819, p. 841b20-c1。
  [149]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卷1:“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T26, no. 1524, p. 232b24-25。
  [150] 本部圆静,〈般舟三昧经における一、二の问题〉,收录于《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22第1期(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73年),页367上栏第19行~页368下栏第4行。
  [151] 印顺,〈东山法门的念佛禅〉,收录于《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1982年再版),页183第9-10行。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