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信仰在中国(下)
2014/9/3   热度:344
观音信仰在中国(下) ◎释正进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她的愿心是普世的,对人,对其他五道众生,同样如是,无有差别。她的所作所为,不求回报,完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现代的话来说是没有目的性,哪里有苦难的众生,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所以,在中国观音信仰是十分普及的,几乎“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拜观音求观音,成了市民社会、草根阶层一个普遍的现象。 观音菩萨甚至情愿化作“山林川原,河池泉井”,来利及于人,救拔众生脱离苦难,得大快乐。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伟大之处,因此众生依怙于她,如婴幼儿依赖于自己的母亲。信赖与信仰虽然是有区别的,虽然是一种事物的两个层面,但有一点是一致的、相同的,那就是依存性、不可分离性。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感性,一个是理性。 感情的趋向性,是通向理性的桥梁,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有关佛教的信仰,抑或是观音信仰,我个人理解:它并不是人们从《普门品》等一两部佛教经典来理解得那么简单,祇是求助,祇是发愿,或者单向的(菩萨来普度众生)。而向观世音菩萨学习,努力成为观音那样高尚的人,去为人、为众生服务,更好地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才是观音信仰的主体部分,换句话说,是其主要的大方向。我认为,佛教的信仰,观音信仰,它的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首先,它是建立在因果律、缘起论上的宗教,以获得清净心、平等心,“大自在身”为前提,它的最终目标是人人觉悟,人人成佛。如此,祇有如此,“四大皆空”、“了脱生死”等,才不会成为空话、大话。 读者诸君,请原谅我在此的“方便说”。如果深究起来,深入地探讨下去,要说的会很多,恐怕不是我这篇小文章能承载得下的。 在前面,我们通过《妙法莲华经》等大乘经典,了解到观世音因耳根圆通,闻世间苦声,不辞辛劳,甚至化作千手千眼,超力搭救:“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而在历朝历代诸多的感应故事中,观音菩萨确实如佛经中所描述与众生感应交道,有求必应,因此在民间形成了深厚的观音信仰。这种观音信仰,抑或称为观音文化的口口相传,把这位大士说得神乎其神,云里雾里,不仅上天入地、降妖除怪,而且能送子送财送健康,所求必办,似乎一切事情没有她办不到、办不成的。这种泛“神仙”化色彩的涂抹,给观世音菩萨信仰带来了的不是“正信”而是“邪信”,甚至于歪曲了白衣“大士”的本愿和寻声救苦行为的根本用心。这应该引起四众弟子足够的重视。 我们有责任从正信出发,弘扬观音精神,让人们学菩萨,走正路,更好地为广大信众服务。 观世音菩萨为甚么要普度众生?祇因为她与娑婆世界有缘?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我近日采访海天佛国普陀山的两位老和尚的过程中迎刃而解。这两位长老是谁?一位是少小出家、名扬东南亚、一生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上道下生长老;一位是青年入道、为中国佛教教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上白下光长老。他们的事迹,处处体现了观音信仰的力量,他们用自己一生的言教和身教,以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僧格,化度了数不清的弟子,度化了无数个凡夫俗子。他们学习观世音菩萨,信仰观世音菩萨,一生所得甚丰。 鉴于观音信仰目前存在的误区,和诸多模糊认识,我下面以观音信仰的三个主要特征进一步彰显此“大士”的大雄大力,和悲心慈愿,以及由此形成的常兴不衰的观音文化。那么,观音信仰这三个主要特征,或者说是三个主要落脚点又是甚么呢?从两位本山长老的行愿和一生弘法利生的行迹,我“善财童子”近半年参学的收获——我的体会,一是慈悲、二是智慧、三是“无畏施”。 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著称于世,立于诸菩萨之林。在我们中国,两千多年来“慈悲”几乎成了观音这位菩萨的代名词。前面我曾经说过,观世音的大慈大悲,不是我们世俗理解的那样,我们认识,我们是好朋友好同事,我们沾亲带故,我才伸以援手帮助你脱危解困,而见那些不认识、不是好朋友好同事,不沾亲带故的,就袖手旁观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菩萨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换句通俗易懂的话来理解,她作好人好事,是不求任何回报的,祇要你在危难之中称一声菩萨的名号,你即刻脱离苦海。这是千真万确的,不但经上所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常有的。 我认为,观音菩萨的无缘大慈,是菩萨的境界使然,愿心所致。这种境界和愿心凡夫一时能达到,但不是时时处处都在这个境界上。可白光老法师,十几年如一日,帮贫扶困,每月除了扣除少许的吃药的钱,把自己的两份单资,全部寄给需要帮助的人。四川五明佛学院有不少学僧,得到过他常年的资助。有时,发单资的日子还没到,他手里已握着一叠求助信,便急着数日子等钱寄了。对于老法师来讲,一封求助信,就是一声苦难的呻吟。虽然他资助出的钱有限,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祇是一滴水,杯水车薪,连一片水花也溅不起来。可毕竟有人在做呀。证明人间还是有温暖的,观音菩萨仍在娑婆世界。 体现观音信仰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间人常说的智慧,世智辩聪,而是“般若智慧”,是菩萨的智慧,是佛的智慧。此智圆融无碍,能破一切愚痴,诸有黑暗。佛菩萨虽有方便法门,权巧妙用“世间法”去度化众生,用利勾牵众生走向佛境,但其不是根本智,是不究竟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菩萨的般若智慧就等于佛的般若智慧。用化现、用智慧去拯救受苦受难、愚昧无知的民众。观音化身以教化众生学佛在历朝历代皆有例证。 体现观音信仰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施无畏。佛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里说:“……善男子,我修习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令离诸怖。所谓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高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危害怖、离王官怖、离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诸病怖、离懈怠怖、离黑暗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愁叹怖、离所求不得怖、离大众威德怖、离流转恶趣怖。复作是愿:愿意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恐怖,灭除障难,正念现前。善男子,我以如是种种方便,令诸众生离诸怖畏,住于正念。复令发阿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转。”释迦如来又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指出:“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施无畏,用本山戒忍大和尚的话说就是“勇敢”,道生长老对此是认同的,并深有感触。我在采访时,他对我说仅把观音菩萨简单地概括为“慈悲”和“智慧”,是不充分的,是没有全面认识这位菩萨的行德。她在行慈悲,开智慧时,处处向人们布施无畏。在恐惧时、大难临头时,众生首先想到的是这位菩萨,喊这位大菩萨的圣号。我在九岁上丧父,夜里走黑道害怕,我就大声喊这位菩萨的名号,恐慌感顿除。我十岁时,在普陀山白象庵出家做小沙弥,在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也常常得到她老人家“无畏施”的关照。我受持《妙法莲华经》,首先是向观世音菩萨学习。学习她布施无畏给需要帮助的人。 顺着道生长老的思路,我进一步认为,“施无畏”就是给人以信心,有了信心有了依靠才不怕东不怕西,把事情做好。把没走完的夜路走完,把行了一半路的船航驶向彼岸,把前面的哑炮排除掉。完成这些靠甚么?靠“勇敢”,靠观音给予的勇敢的精神。有了勇敢,心里就不恐慌,不恐慌心就“定”了。你心定了,不害怕了,前路再黑暗,有再多的高山沟壑,你也能战胜它;有了勇敢,海上的风浪再大,所驾驶的船再破,祇要方向正确,有菩萨高举的灯盏,你也能安全地到达目的。另外,你具有了勇敢的精神,你才能“施无畏”给人家。观音菩萨就是在拥有了“慈悲”和“智慧”,才随处现身,救度众生。 话说到这里,我认为三者是一体的,分开来讲是方便说。“慈悲”、“智慧”和“施无畏”,不可分割。也不可能分得开。是一,而不是三。在我上面所举的事例中,你祇要细想一想,观音身上所体现的三种精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一体的。孤立地去突显,祇说一,不说二;或祇说二,不说三,往往弄巧成拙,显得我们十分幼稚。 不言而喻,我的观音信仰是以“慈悲”、“智慧”和“施无畏”为主要躯干的。当然,还有其他无数的精神内涵,你比如,她作为阿弥陀佛的侍者,接引有缘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她作为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护持释迦牟尼佛,这些种种作为和行迹,等等,所体现的精神是多元的、多层面的,如恒河沙数。限于篇幅,和笔者的修为和学识,在此不可能详尽阐述。 关于观音信仰如何弘扬、发扬光大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从我做起,确立正信。 要正信,或者说“全面地、彻底地”理解、认识和学习观音精神,尤为重要。那种片面地,以狭隘的索取、求助,来信观音拜观音,是不值得提倡的。祇索取,不贡献;祇让别人帮助自己,而不伸手帮助他人;祇求观音灵验现身搭救,而自己不慈悲不施无畏,祇会给观音信仰带来负面影响。人家会说,信观音的人是一批祇顾自利的自私鬼。观音信仰,抑或说信仰观世音菩萨的,首先是学观音,做观音,努力成为观世音那样的人。 其次,是提高大家学习佛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佛教的四众弟子,在礼佛、拜忏、诵经、持咒等的同时,要多听经闻法,支持讲经法师讲经的道场。旦凡讲经法会,都有几大“成就”,你作为听经者,“人成就”之一,你的功德会大的不得了。这才是大居士所为。我们常去听经闻法,渐渐地智慧就开了,境界也高了,我们还会去迷信吗?当然不会,由此,你的观音信仰会更纯正,你的行为会愈加超凡脱俗,成为一名对家庭、社会等有大贡献的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