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陈晓旭--虔心学佛 弘扬佛法
2014/9/5   热度:816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居士近期接受本站电话专访,并通过本站向大家长期赠送结缘《了凡四训》VCD光盘,欢迎大家恭请。随喜陈晓旭居士慈悲发心!南无阿弥陀佛!
穿越“红楼梦”岁月:十三年创业,六年学佛,慈海中的别样人生
1.人们大多数是从“林黛玉”开始认识你的,可以讲讲以前的你吗?
晓旭:我生在中国的北方一一鞍山。父母是京剧演员,后来,父亲还专注于编剧和导演工作。他们希望我:女承父业。可我不喜欢京剧,却醉心于芭蕾。10岁的时候,我拥有了一双红舞鞋,开始学习芭蕾。那时,我常常在全校乃至全市的舞台上演出著名舞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我的学校到家里有一条很长的马路。在许多寂静的早上,我一路跳着舞步去上学。那时我梦想跳进省里最出色的芭蕾学校。经过两年学习,我开始了试演。
70年代中期,中国大多数人都选择:尽量和别人保持相同的发式和着装。但,我一直想与众不同。我喜欢漂亮的东西,即使同样的辫子,也要辫得别出心裁。
当时,学生要经常到工厂、农场体验劳动。由于母亲的宠爱,她常常随顺我的小诡计,使我可以逃避劳动去学心爱的舞蹈,以至学校的人都认为我娇气。这一点也成为我终生需要克服的习气。因此,在我通过了所有的芭蕾考核后,一纸政审鉴定击碎了我的芭蕾梦。我落选了,因为我的评语上写着:“这是资本主义的苗子”。老师最终选择了其他女孩。现在回头看,我非常感恩这位写评语的老师。她是第一个教我审视自己的人,如果没有那一次的挫折,我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三岁时,父母开始教我读古诗,那些诗词歌赋在我心中引起了某种化学反应,我常常陷入无边无际的遐想,喜欢对着星空祈愿,我执著地相信它们一直都在关注我,保护我,它们是我的密友。记得那时有一个女生很强悍,常常带着一群女生孤立我,我就请星星月亮帮助我实现她对我的臣服。第二天,她真的来与我讲和,态度十分诚恳。后来她告诉我,她们在编排一个舞蹈,需要我去领舞……从此,我开始相信冥冥中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在主宰着一切。那么渺小的我为何会与它相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疑问像一个个小火炬把我从黑暗带向了光明,后来伟大的佛陀为我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2.后来你还继续学习芭蕾舞吗? 什么机会使你扮演了“林黛玉”这个角色?
晓旭:12岁时,我放弃了舞蹈,然而,身体静止了,心中丰富的意象仍然汹涌澎湃。我开始在日记中写诗,尽管我只有十几岁,却满纸悲天悯人的惆怅。母亲见我当时的情况,给我办了一个图书证,我从图书馆借了很多书。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和曹雪芹的《红楼梦》。15岁时,我在杂志《青年诗人》上开始发表自己的诗,那时的我从未谈过恋爱,却写了许多爱情诗。
18岁时,我通过毛遂自荐的方式进入剧组,之后,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我饰演了《红楼梦》的女主角林黛玉,一个浪漫,悲情,但心灵圣洁的女孩。开始选人的时候,导演怀疑我是否能演好。于是问我:能否演另外一个角色。我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导演觉得林黛玉演员本身应该是个诗人。而我是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最终我得到了这个角色。
这部电视连续剧后来成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最风行的电视剧。其后的近20年里,一共被重播700多次。
3.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你有记忆深刻的挫折吗?
晓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的幸运,一切的收获来自于你前生今世的播种和耕耘。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宇宙万物,因果定律无处不在。我能够在上万名竞争者中得到“林黛玉”的角色,也是因果缘份。十几岁时,我就开始理解她、感受她,还把她的诗抄写在日记上。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许会更奇妙,说不定我们就是一个人呢。
《红楼梦》热播后,“林黛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立即有另一部中国名著改编的连续剧《家春秋》的导演,来请我饰演剧中女主角“梅”。可是,在观众眼中,我所展示的只是又一个林黛玉而已。事实证明,“林黛玉”已成为我演艺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后,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刻。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三年的时间,我无事可做。在北京漂泊,多次面临搬家的窘境,直到1992年开始了新的创业。总而言之,《红楼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发现了精彩的大干世界,却又向我关上了一扇门,使我不能继续演艺事业。为此,我只能重新开辟一条路,却意外地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
4.我获知你现在经营两家公司,世邦广告和世邦文化。可以谈谈创业时的情况吗?
晓旭:1992年,我和我的男友郝彤,一个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摄影师,开创了一家广告公司。当时,中国只有几百家广告公司,而现在有几万家。那时,客户不知道做广告该信任谁。我的第一个客户是拍电视时认识的。他说:“我知道林黛玉不会骗我的。”
我们对公司的设想,从开始就是:诚信。不和其他公司恶意竞争,而是专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这个策略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公司过去十年的业绩每年以20~10一30%递增。我们被中国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优秀广告公司之一。今年,中国生产力协会将我们公司列为“中国十大诚信策划机构”。
我是一个喜欢冥思的人。传统的头脑风暴法很有效果,但对于我,大多数真正好的想法是在独处的时候产生。这印证在我为“五粮液”一一中国最著名的酒业集团做广告的时候。作为中国“酒业之王”,他们想推出一种新产品:“五粮春”。并希望在前期以“五粮液”的品牌来带动新品牌。我采用了中国占诗中的经典词汇“系出名门”来做推广。以“秀其外绝无奢华,慧其中内蕴悠远”的诗句赋予物化产品以鲜活的形象感。现在,这个品牌连同广告语:“名门之秀五粮春”已经几乎和五粮液老品牌一样知名。
5.其实你比大多数人更早得到了名与利,是什么机缘使你学习佛法?
晓旭:我曾经很专注于财富的积累,身为家中长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在那段时间里,我不断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悄悄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到: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那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1999年,我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土法门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经中讲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与永恒。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神秘天际的无尽遐想。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在此之前,我朝拜了一次普陀山,从那里请来了一尊观音菩萨,供奉在我的办公室。我虔诚的向观音菩萨祈求让我尽快地找到这位净土法门法师,并能在他的指导下学佛。
两个月后,有人告诉我净土法门法师在新加坡讲经,我立即办理了签证,飞了过去。当天,我在净宗学院听老法师现场宣讲《华严经》,并与他亲切交谈。看着老法师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与佛法很早就相识了。我问老法师:“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吗?因为在我的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师父了。”第二天,师父为我和妹妹传授了皈依。我们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6.佛陀教育是怎样用于你的生活工作中的?
晓旭:每天早上,我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佛在经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充满无限智慧与庄严的国度。那是一个通过信、愿、行,人人都可以到达的极乐世界。我在读诵中,将自己的愿望与佛的愿望合二为一,祈愿自己具有如佛般的慈悲与大家共度此美好的一天。晚上,我会在入睡前读诵《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这一天的过错,并替一切正在造罪业和受苦的众生忏悔。祈愿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断恶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会在午休时静坐30分钟恢复体力,效果很好。尽管工作中也会遇到不愉快、不顺利的情况,但经典中的教诲会在心中时常浮现,如同甘露及时平息我的烦恼。所以,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烦恼有些像浮云,经常飘动,却很快被吹散,很难久留。
7.佛教对你的工作环境与员工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晓旭:在我公司里,供奉着几尊佛像,让我时常想到要向他们学习清净、平等地待人。以前,我是严厉的人,对事物的要求很苛刻。有时我会把员工训哭。学佛以后,我变得平静温和,在我的眼里,没有善人或恶人,只有觉悟的人和迷茫的人。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镜子,让我反观自心,精进修行。在公司的前台,摆放着有关佛教的书籍,来往的客人可以随意领取。公司的员工大部分都了解佛教的意义并十分尊重,有少部分员工已经正式皈依成为佛教徒,而我的司机和秘书同我的家人一样,已在我的鼓励下素食多年。最使我欣慰的是,有些客户也开始对佛法产生兴趣,并阅读佛教书籍,能将最圆满的佛法介绍给自己的客户及朋友,这是最有意义的感恩。
8.广告是一个充满物质欲望的行业,你怎样平衡它与佛教徒生活的冲突?
晓旭:佛要让我们创造一个永不失去的极乐世界,这个世界是从纯净纯善的爱心中产生的。佛教导我们怎样以正确的方法获得快乐的生活。所以,我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财富,但我的财富不是为了满足一个人、一个家庭对物质的欲望,而是用于更广大、更有益于社会的事业。这就是佛的愿望。我乐于辛勤而快乐的工作,我乐于用所得的财富改善我们的生活,我乐于在别人需要我帮助的时候给他们温暖的手。但我和我的家人保持过正常但不奢侈的生活,包括对能源的爱护和珍惜。在没有学习佛法前,我曾是个喜爱精致生活的人。现在我自己正渐渐地降低对昂贵物品的依赖。这也是我修行的一部分。目前,我能做的是拿出自己资金的一部分,持续用于拍摄一些佛教故事和印制经书等,赠送社会,利益大众。以后,我希望用自己大部分的资金去做更大、更多的有关佛教传播的公益事业。
9.能分享你学佛最深刻的心得和感悟吗?
晓旭:初学时认为,学佛是要让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后来发现一沙一滴,一草一木,原本皆不平凡。阳光、空气、宇宙万物之所以长久广大,在于它们始终的给予,而不索取。人类需要重新学习:爱自然、爱众生、爱一切。互相关爱、共存共荣是自然的法则,是无上的正道。
真正的修行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在每时每处保持澄明的觉照之境,对万事万物长存感恩之心,心可与虚空相应,愿能度万物众生。
而一个假名的我,就像一滴水珠那样,渐渐地澄清,汇入弥陀慈悲的愿海,成就博大与永恒。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