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学佛讲义
2014/9/5   热度:632
第一课 佛 「佛」为「佛陀耶」的简称,乃梵语之音译,为如来十号之一。如来十号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般习惯简称「佛」。 「佛」之意译为「觉者」,即觉悟真理的圣者。 【觉的意义】 「觉」具有觉性、觉察、觉照、觉悟之含义。 「觉性」即是众生本具的佛性,《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能。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能知是非善恶、能觉寒暑冷暖,这念能知、能觉的心,即是觉性。然觉性本具,何故而有佛与众生之别?因为众生的妄想执着,障覆本有觉性,故欲圆满佛果,则须藉由觉察、觉照、觉悟之修证,方得成就。 「觉察」即觉知、省察自心所生之贪、瞋、痴等烦恼,不为此等烦恼所困。 「觉照」即这念心于烦恼境界,不仅觉察分明,更进而对治烦恼,改过迁善。觉察就如发现小偷;觉照即是将小偷转化为正人君子。 「觉悟」即契悟本自觉性;这念心因觉察、觉照之功,进而契证本具佛性,洞然明白,常寂常照,安住实相,此即觉悟义。 【觉的层次】──自觉、觉他、觉满 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三种层次。 「自觉」:众生常处于不觉之境,起心动念不离贪、瞋、痴,故《地藏经》云:「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若能时时反观自心,觉察、觉照,证悟本自觉性,断除贪、瞋、痴等烦恼,即「自觉」义。 「觉他」:不仅自觉自利,更进一步助人觉悟,利益他人。如劝人正信因果、断恶修善,或教示佛性本具、缘起性空等真理,助其了悟生命真谛,自觉觉他,饶益有情,即「觉他」义。 「觉满」:即自觉圆满、觉他圆满、觉行圆满,亦称为「三觉圆满」。释迦牟尼佛即为三觉圆满之圣者,其自觉、觉他皆达究竟,说法四十九年,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令有缘众生皆能发菩提心,得证圣果;且佛度众生,不为时空所限,其教化延续至今,令后世众生亦能如法修行;此即三觉圆满之境,故称之为「觉满」。 【结 语】 众生皆本具佛性,然迷即众生,觉即菩提,故当依据觉察、觉照、觉悟之理,精进修行,他日定可成就自觉、觉他、觉满三觉圆满之佛果。 二、何谓「自觉」、「觉他」、「觉满」? 三、试举例说明,如何将「觉察」、「觉照」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四、佛法认为众生觉性本具、佛性平等,又为何有佛与众生之别? 佛法的真理至深极广,其中最能使吾人受益者,莫如止观法门。《小止观》云:「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所谓「止」是止心不动,「观」是使心念清明。在因中修习止观,在果上则能成就定慧。是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由此可知止观的重要性。 禅修的意义,即是藉由止观法门,助益行者超凡入圣,转识成智,化迷为悟,达到定心、净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破疑生信】── 何谓走火、入魔? 有人认为禅修、静坐会走火入魔,因此主张不可学禅、静坐,然事实并非如此;走火入魔多因误随邪知邪见者为师,或观念、方法错误所致,若能了解何谓「走火」、「入魔」,即能破疑生信,不致对禅修、静坐产生误解而心生恐惧。 「走火」属于生理上产生的问题,因修炼安炉炼丹的方法所引起。即意守丹田,将意识集中于丹田处,丹田因而发烧、发热,犹如火种,称之为「火」;再用意识引导此火,打通任督二脉,乃至于转小周天、大周天。若心情过于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稳,就会气血逆流,导致微细神经受损,甚至引发呕血或半身不遂,严重者因此死亡。而佛法静坐不修此种法门,所以不可能产生「走火」的问题。 了解「走火」与「入魔」之后,即知其与佛法之禅修静坐并无关连,勿须心生疑惧。只要依据正确的观念、方法来禅修静坐,不仅不会走火入魔,更进一步能启发本具之智能,契证生命之实相。 壹、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的静坐姿势,如下列所述: §端身正坐,身心放松,面孔保持一丝微笑,头部正直,后颈微靠衣领。 §两眼微睁,自然垂目。眼若全开,易生妄想;眼若全闭,容易昏沉,甚至易出现幻觉境界;若无妄想,且无昏沉、幻觉等问题,双眼或开或闭,则无妨碍。 §略收下颚,口不可张开,舌尖微抵上颚。 §双臂自然下垂。 §背部自然平直,不须刻意作力。 §双手结金刚定印,即左掌在下,右掌在上,两大拇指尖端微微相接,置于大腿上靠近腹部处。 §两足结跏趺坐,左足在上,右足在下为降魔坐,反之则为吉祥坐。双跏趺为最佳之坐姿,全身重心不偏不斜,最安稳持久,修定容易成就。双跏趺若感困难,可采单跏趺,左足在上或在下均可,两足可互相调适。若单跏趺亦感困难,可采如意坐,即一般所谓散盘,两腿相互交叉,如意而坐。初习跏趺坐时,难免双腿酸麻、疼痛,必须经过忍耐练习,假以时日,便能渐入佳境。平日可先由十分钟练习,纯熟后再慢慢增长时间;不可骤然勉强撑持,以免筋骨损伤。练习之初,可用小坐垫将臀部垫高三至四寸,熟练后即可将坐垫除去不用。若筋骨僵硬,可多礼佛忏悔,必有助益。 贰、静坐应注意事项 初学静坐者,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静坐的地点: §初学静坐时,须选择宁静、清净、无人打扰之处为宜。 §静坐前,可先嘱咐左右之人,遇有急事,可用引磬或弹指,轻声作响,令静坐者闻声出定;静坐时,应防止他人突然触动身体,以免惊吓失定。 §颈部勿靠近窗户,因风由窗户隙缝吹入,风势强劲,若直吹颈部,易致风邪。 二、静坐的衣着: §静坐时,因全身毛孔舒张,故应注意保暖;可用盖腿布覆盖两膝,免受风寒。 §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原则,束身衣物应于静坐前松除。 三、静坐的时间: §除饭后一小时内较不适宜外,其余任何时间皆无妨碍。 四、下坐要点: §不宜骤然下坐。可先轻缓摇动双肩、上身,再搓热双掌,抚摩面部及头部等处;然后轻放双腿,身体徐徐弯下,吐出腹中积气,双手顺着双腿慢慢按摩至脚掌,如是反复三次,即可起座经行。经行时,先慢后快,可使积气散发,以免滞留体内,发生气结肚胀等毛病。 参、数息观 佛教中,无论显、密,禅、净诸宗,所教示之三昧、禅定,皆可称为止观法门。止观有小止观、大乘止观、圆顿止观等,欲于短期之中,深入止观之堂奥,实非易事。今依行者之方便,特举止观法门中之「数息观」,为禅修之入门,行者若能精进修习,深心体悟,短期内必可获得良好之效果。 一、数息之目的 「数」,即数数字;「息」,指个人的鼻息、气息。修数息观,即是随着气息的出入,心中默数数字,将心念靠在数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妄动与昏闇。 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种病态:妄想、昏沉、无聊、无记。兹将四种病态说明如下: §第一、妄想:即是心念纷杂,善念、恶念,念念迁流,攀缘不止,所谓「心猿意马」者是。《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起心动念为决定君子小人、忠奸、正邪、凡圣之关键,故须修习数息观,止息心念的流转,方能具足定慧,超凡入圣。 §第二、昏沉:即心识昏闇沉迷、不能作主,于诸法无所明了,如瞌睡时,心念落于迷闇不觉之境。欲去除昏沉,即须修习止观,使意念明朗,常寂常照,了了分明,清明在躬。古德云:「至人无梦」,圣人不仅晚上不作梦;白天时,心意识也不会梦想颠倒,时时刻刻皆能安住正念、正定。 §第三、无聊:虽无妄想,亦无昏沉,却感觉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甚至呆若木鸡,心意识失去了定力与智能,故须修习止观以调治。 §第四、无记:即禅宗所谓「落入无事夹缝中」。无记有两种: (一)空亡无记,即静坐时,于清净、轻安之境界,心生贪着。禅宗所云「死水里面不藏龙」,此种境界如死水,难以产生悟境,故不可执着此种空洞忘机的境界,否则即落入空亡无记之中。 (二)独头无记,指独头意识的活动,此则功夫尚未得力;例如晚上作梦时,心识昏迷、作不了主,为梦境所迷乱,即是独头无记的作用。若有无记境界,则须精进用功,修习止观以对治之。 若能将这些病态去除,不仅能使身体健康、寿命延长,更进一步使人心智清明、超凡入圣,达到定心、净心、明心之境界,此即修习数息观之目的。 二、数息的方法 入座时,调适身体姿势,保持身心平静、安详自在。并且调匀气息,先由鼻孔吸气至丹田,再从口中将腹部浊气徐徐吐出,如是反复三次,使出入息通顺、均匀。气息调匀之后,即可开始数息。 一般而言,气息有三种病相,不可依之修习: §第一、喘相:即出入息时,息没有吸满或吐尽,尚有部分气息滞留于体内,产生不平衡、不通畅的现象,因而形成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相。 §第二、风相:出入息如打铁之风箱,进出作声。 §第三、气相:气息虽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微细、均匀。 若依喘相修数息,守之则结,胸口闷结,头昏脑胀,不易得定;依风相修数息,守之则散,心识不能集中,散乱难成,不易得定;依气相修数息,守之则劳,疲劳心苦,不易得定。故正修数息前,应先调治此三种病相,使气息通畅、无声、微细、均匀,再行修习。 修数息时,不可出入息同时并数,以免造成腹中气结;须单数出息或入息,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此中尤以数出息较佳。数息时,应轻松自在、平静安详、一心专注,所谓「身要放松,不得随便;心要专注,不得紧张」。心念依止出入息上,随着出息默数(不可出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数字,字字不断,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若因妄想而致数字间断,则重头再数。若妄想纷杂,心无法收摄时,可将数字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以降伏妄想。若气息太短,无法数至十,可数至五或七,待气息较长后,再增至七或十;数字至十为止,即不宜再加。 【结 语】 数息可于静坐中或睡眠前修习,但行动时则不宜修习。数息得获定境时,若见任何善恶境界,或闻任何音声,皆不可执着,此皆为幻识所生,应不取不舍、不喜不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念专注于数息上,能数之心必须清楚明白、作主,所数之数字亦须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心念清楚明白即为「观」,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即是「止」。若能止观双运,修习纯熟,心中妄念顿消,觉照不失,则定境现前,身心和悦、轻安舒适,进而达到心念清净、轻安愉悦之善境界。 一、试述禅修的意义。 二、何谓走火?何谓入魔? 三、试述正确的静坐姿势。 四、试述静坐的适当时间、地点与衣着。 五、试述下座之要点。 六、解释:妄想、昏沉、无聊、无记的意义。 七、试述数息的方法。 八、略释气息的三种病相。产生此三种病相,应如何调适? 九、试述自己至精舍学习禅修的目的。 十、经过禅修之后,是否发现自己有所改变?例如:较不容易发脾气、心较平静安详……等等。 第三课 释迦牟尼佛 佛教的教主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意译为能仁,代表释尊度化众生之悲、智、愿、行。「牟尼」意译为寂默,表释尊之心寂然不动、常寂常照,已达究竟圆满的境界。不仅自心寂然不动,且具足大悲愿行,自觉觉他,能仁寂默,故称之为释迦牟尼佛。 为佛弟子,应当了解释迦牟尼佛是如何诞生、出家、修行,乃至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经历与事实。了解之后,才能明白今后修行努力的方向。 释迦牟尼佛一生之化仪,可以「八相成道」简略说明。八相为:一、降兜率。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说法。八、涅盘。 【降兜率】 诸佛皆从兜率天降生。释尊亦然,因悲愍一切众生,故于兜率天宫观度化众生之因缘成熟,即从兜率天降生人间。 【入胎】 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胁入;夫人顿觉体安欣乐,如服甘露,即怀娠。由于一切众生欲受生时,皆于父母所,生颠倒心、不净心而入胎,而菩萨则正念不失,正慧识父母,故名正慧入母胎。 【出胎】 摩耶夫人怀孕将满十月,临生时,与诸婇女游岚毗尼园,安详徐步,见园中有一无忧树,柔软低垂,即举右手攀取树枝,此时太子从右胁出生,诸天世间悉皆放大光明。太子生时,即向四方,各行七步,举足出大莲花,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是时大地六种震动,当时之中国,见五色光,贯太微宫,周昭王询问群臣,太史苏由答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昭王遂令人镌石,埋于南郊志之。时为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岁,四月八日。 太子还宫后,命名悉达多。净饭王令相师阿私陀仙人相太子身,阿私陀见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便悲泣云:「太子相好分明,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十善化世;若其出家,必成自然之佛,度脱万姓。伤吾年老,不睹佛兴,故甚悲泪。」 悉达太子诞生七日,摩耶夫人命终,生忉利天,遂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育成人,通达书数技艺武事。父王为聘耶输陀罗为正妃;太子于静夜,但修禅观,未与妃有世俗之意。 【出家】 悉达多太子出城游历时,见老、病、死苦,而体悟人生苦空无常之真理;后遇净居天人化成比丘,为其讲述出家意义,太子于是决志舍弃王宫生活,出家修行。父王不允,命人守卫,不令私出;太子遂于深夜,令车匿备马,净居诸天,使守卫者皆睡,太子骑马,踰城出家。 太子出家之初,遍学各种外道,悉觉其不究竟。乃入雪山,六年之中,日食一麻一麦,修持勤苦之行,而致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然犹未得道,遂知苦行亦非究竟。故至尼连河侧,受牧牛女乳糜之供,食毕,色力安复。澡浴已,于菩提树下敷草为座,誓言:「不成正觉,终不起座。」 【降魔】 悉达多太子于菩提树下将成道时,魔王波旬献供三女,欲坏太子净行,太子以神力,变魔女成老母;魔王大怒,遍敕亿万魔军,上震天雷,雨热铁丸,挽弓放箭,刀轮器杖,交横空中,然所有恶器,一近太子,尽化为莲花,不能加害;群魔忧戚,悉皆迸散。 【成道】 太子于菩提树下摄心端坐,勇猛精进,终于第四十九日之上半夜悟四谛理,中半夜悟十二因缘,下半夜目睹明星,证无上正等正觉,复而叹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能,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能,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能,与佛无异。」 【说法】 世尊感于众生迷失本觉,沉沦苦海,故于成道后,先至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后更以其大悲、大智、大愿、大行,游历四方,化导群伦,欲令众生悟佛知见、回归本觉、离苦得乐。 终其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度有情,其数无量。 【涅盘 】 世尊于入灭前三月,曾提示阿难三次:「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但阿难皆未请佛住世;尔时魔波旬,即来佛所,劝请世尊入于涅盘。世尊心知化缘已尽,便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盘,是时中夜,语诸弟子:「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能明,灭诸痴闇。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世尊如是慈悲咐嘱,而后寂然入灭。 【结语 】 每一尊佛皆示现「八相成道」之修证历程。而大乘之说法,有住胎,无降魔;小乘之说法,则有降魔,无住胎。此乃大、小乘「八相成道」之别。 释迦牟尼佛曾于法华会上开示大众:「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从是以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故知,释尊早已成佛,然为度化众生,故于此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 释迦牟尼佛为觉悟真理之圣者,其证悟乃自身之精进修行所成就,非外物所赐予。从释尊示现于人道修行而至成佛,故当确信:「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能。」为佛弟子,若能具足正见、正行,于日常生活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定能成就如释尊之果德,福慧圆满,普化群生。 【习 题】 一、世尊于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其上半夜、中半夜、下半夜各悟得何理? 二、简释释迦牟尼佛之义? 三、何谓八相成道?大、小乘有何不同? 四、世尊因见生老病死苦,而悟世间无常之理。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相同之体会?请举例说明。 第四课 中台四箴行 人生在世,离不开做人与做事。一个人待人处事的态度与作风,不仅征显其人格,亦影响其未来的前途发展。做好人、结善缘、种善因,前途就光明;起恶念、做坏事、种恶因,前途就是黑暗。人身难得,我们必须审慎考量做人做事的准则,才不会枉费此生。做人,就要做好人、做善人;进一步,还要做正人,做正正当当、堂堂正正的人;就佛法而言,更要做大人,成就诸佛菩萨之圣果。做事,就要做好事、善事、正事,乃至于做大事,慈悲济世。 现今社会,人与人接触频仍,人际关系亦瞬息万变;在繁杂多变的环境中,待人处事务必要掌握原则,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指这一念心,心要正、意要诚,胸襟要开阔、要有包容的雅量,做人做事才能圆融无碍。「中台四箴行」即提出四个为人处事的原则,若能掌握这四个原则,这一生无论在道业、事业或学业上,都会有所成就。 中台四箴行为:「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对上以敬】──除我慢心 「上」,指辈份、社会地位、学识涵养,乃至修行功夫,比我们优越者。世间法中,上位者包括:父母、师长、社会贤达、上司、政府官员……等。出世法中,上则指佛、法、僧三宝。佛、法、僧三宝,引领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趣向菩提,所以更值得大众尊敬。「敬」就是尊重、恭敬。尊重他人,自己亦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以佛法而言,这就是因果的道理。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与人之间彼此互敬互重,我们的社会就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人间净土。 恭敬的反面,即是我慢。一般人通常都有慢心,因此流露在言行举止上,就自以为是、不尊敬师长、不敬重他人。慢心轻者,即潜藏不敬重、不重视他人的意识。慢心重的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事骄傲自大;或是自己觉得怀才不遇,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和同事又难以相处,时而想更换工作,因此事业不易成就。在修行上,起了慢心,则会障蔽智能,无法了达实相真理,因此道业不易成就;最严重者为增上慢,未证言证,未得言得,如此即堕邪魔恶道。 恭敬心是对治我慢的良药。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业障,增长一分福德和智能;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业障,增长十分福德和智能。无论是世间法、出世法,恭敬心都十分重要。居士们来到道场,养成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心,进一步扩及家庭、社会,自然而然对任何人都能恭敬,如此人与人之间就能减少烦恼和磨擦,家庭就能够和谐,社会自然就能够安定。时常以「对上以敬」的道理来省察自己的行为,做人一定有所成就,做事也会障碍减少,助缘增加,容易完成目标。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常常存有恭敬他人的诚意,养成习惯后,自然就能做到「对上以敬」。 【对下以慈】──除瞋恚心 「下」即是指晚辈,乃至于三涂恶道的众生。「慈」即是慈悲心,具足慈悲就能去除瞋恚心。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更进一步,提倡冤亲平等、物我平等,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论与自己有缘或无缘的众生,都无条件的以慈悲心对待。不仅以孝顺自己父母的心去孝顺他人的父母,以关爱自己子女的心去关爱他人的子女,对任何人都不分亲疏,甚至敌人、仇人或冤家,亦不计较,平等一如,这就是冤亲平等。不但对所有人一律平等,乃至对动物、一草一木,都要关心爱护,不忍伤害;不仅不杀生、不食众生肉,还要积极护生、救生,此即慈悲心的具体实践。 慈悲是对治瞋心的良药。瞋心属火,瞋心一起,火烧功德林,不仅障蔽清净自性,而且有害健康,还会感召众叛亲离的果报。世界上有战争、有火灾,即是由于瞋心所感,所以希望外面的境界清净、安定、太平,必须先净化自心。《维摩诘经》云:「心净则佛土净」,心清净,所处的世界就是净土。若能将慈悲的精神推及社会各阶层,对人、动物、植物,乃至一切众生,都能予以关心与爱护,人人都具足慈悲心,那么伤生害命、绑票勒索、仇恨斗争、战争动乱……等现象,便不复出现,人间就是极乐净土。 慈悲心就是菩萨的境界,平时若养成慈悲为怀的气度,具足慈悲心,就和菩萨的法界相感通。古德云:「相由心生」,慈悲心广大的人,容貌、仪态都具有亲和力,大众自然喜欢亲近;相反的,瞋心重的人,面容恐怖狰狞,让人不敢接近,甚至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什么样的因心,就感什么样的果报。 「对下以慈」,对一切众生都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做到了大慈悲心,不但自己的身体会健康,人生旅途会顺利,而且能够利益社会国家及一切众生,如此行菩萨道,就能成就净土的果报。 【对人以和】──除粗暴心 「对人以和」,为人要和善,对人要和悦、和蔼,与人相处要和气、和睦,如此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众缘和合,做起事来,就容易成功。家庭和合,才能万事兴隡;事业和合,才会和气生财;团体和合,才能发展、茁壮;社会和合,同心协力即生祥瑞;国家和合,就能富强安康;道场和合,佛法定能兴盛。 「和」就是无诤,无诤是修行中一门重要的功课。「和」可以除去粗暴心,化解暴戾之气。由于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若各持己见,就容易产生争执与摩擦;在争论的过程中,自己起了慢心、瞋心而不自觉,而且还自以为是,就是修行的一大障碍。若能做到和合无诤,道业就能成就;彼此同心协力,道场才会兴隆。 和合才能团结,团结才有力量。尤其是台湾,处于弹丸之地,更需要和合与团结;如果不和合,就如同兄弟阋墙,自乱脚步;如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无论个人、家庭、团体、社会、国家,世间法、出世间法,做人、处事,和合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则。 【对事以真】──除虚伪心 「真」,就是实在、不虚假。真诚心可以去除虚伪。对人真诚,才能获得他人的信赖。对事以真,认真地将事情做好,是处事的重要原则。例如,研究学问是为了穷究真理,贡献社会,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做事要脚踏实地,对于份内之事,认真尽职、勇于承担,绝不投机取巧、推诿敷衍;并且不假公济私,例如公家的电话,若非公事绝不使用,乃至于一枝铅笔、一张信纸,都不随便取为私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对事以真。 修行更要真,对自己的道业要认真用功,不是虚应故事、附庸风雅,而是要真正了生死、度众生。念念不空过,时时反省检讨,起了贪瞋痴慢疑的心,立刻觉察、觉照,改过迁善,如此就是真正的落实修行。时时刻刻回光返照,保持当下这念清净心、不动心、觉悟的心、作主的心,这就是绝对的真。 大部份的人都有虚伪心,修行就是要以真诚不二的心来消除虚伪心,做到了「对事以真」就有无量的福报。佛法讲善缘和福报,一个人如果没有福报,就不容易有善缘,做任何事都不易成功。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人算计得再周详,到最后仍免不了无常变化,这就是因为平时福德累积不够,一点一滴皆前因,因缘果报,丝毫不假。日常生活中,若能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并且认真处理每一件事,就是在结善缘、修福报,就能广集福慧资粮,招感光明如意的人生。 【结论】 以恭敬心,去除慢心;以慈悲心,化解瞋恚;以谦卑、忍辱、和合的心,消弭粗暴与对立;以真诚坦然的心,转化虚伪不实。秉持着中台四箴行来用功、学习,这一生无论是做人、做事、学业、事业、道业等,一定有所成就。若能本着「中台四箴行」的道理,来净化身心,并且推广至社会、国家,如此即是自利自他的菩萨行,无论世、出世法,皆得圆满成就。 【习 题】 一、「中台四箴行」可分别去除何种烦恼? 二、在生活中,如何「对上以敬」,请举例说明。 三、当小孩或晚辈的言语、举止不当,引起自己情绪愤怒时,要以何方法落实「对下以慈」? 四、工作中,若遇到因缘不好的伙伴时,要如何落实「对人以和」? 五、以自己为例,说明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对事以真」? 六、分享自己的课后心得? 【前言】── 诸佛说法,总不离四圣谛的范围。四谛为佛教之基本教义,释迦牟尼佛从初转法轮度五比丘,一直到最后涅盘度须跋陀罗,都是讲四谛的道理。佛法中无论大乘、小乘,渐修、顿悟,或显、密等法门,皆是以四谛为根本。 「谛」是真实不虚、真理之意。四圣谛亦称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佛遗教经》云:「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四谛之理,真实不虚,依此四种真谛修行,就能断除烦恼,成就圣道。 释尊成道后,首先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法,称为「三转法轮」。三转法轮为:一、示相转:即「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佛为上根利智之人说四谛法,只须稍加提示,不必详细解释,上根者即能明了。二、劝修转:即「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佛为中根之人说四谛法,除了提示名相以外,更加以鼓励、劝导,令其闻法修行。三、作证转: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下根之人对佛所说之四谛法,难能信解,佛就以自身为证,明所言非虚,使其破除疑虑。 【苦谛】 「苦谛」是指一切众生轮回六道时,身心上所承受的种种痛苦,所谓「三苦」、「八苦」……等。这些苦的本质,都属于逼迫性,只有彻底认识苦谛的真理,方能「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八苦】 八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 生苦:胎儿身居母腹之苦,如处牢狱,日夜困厄,不得出离,故有胎狱之称。胎儿欲出之时,身经产道,如山夹体,往往母子交危,命在旦夕;既出母体,风触嫩皮,犹如刀割,此时真是有苦难言,所以婴孩出生时,皆放声嚎哭,可知其痛苦至极。 老苦:人生在世,都不免要由少而壮,由壮至老,纵使富可敌国,也免不了老病衰残,这是任何人皆无法避免的,如古德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年老之时,发白面皱,形变色衰,饮食难消,气力虚微,由于色身种种机能衰退,看经、打坐或做任何事情,诸多不便、障碍难行,甚至令人生厌、生烦。凡此种种老苦,苦不堪言。 病苦:有生以来,人都不免患病。佛经亦言,四大不调,即有四百四病,或脏腑伤损,或皮肉疮痈等。不仅大小病痛是苦,长年卧病在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更是痛苦。虽然现代医药发达,亦难抵层出不穷的疾患。古云:「英雄只怕病来缠」,三国时代蜀国大将张飞,一生纵横沙场,所向无敌,一看到病字,也不禁潸然落泪,可知病苦恼人,实难以言喻。 死苦:人生自古谁无死?或老死、病死、或横死。纵有黄金万两,亦无法不死。临终时,四大离散之苦,诚难形容,神识脱离色身,犹如生龟脱壳,百般痛苦。造恶多者,或见山崩地裂、遍地洪水、猛火、狂风,或见畜生、饿鬼、地狱等种种恐怖境界,惊恐不已,此即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故古德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唯有精勤修行,成就三昧正定,方能了脱生死苦海。 爱别离苦:古人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父母、夫妇、子女、兄弟、朋友等所爱眷属,总有生离、死别之时。再恩爱的夫妻,到最后终究要分离,父母、儿女亦是如此,因有所执爱,别离之际,必然产生苦恼;恩爱情深者,别离之苦更切。为免此苦,唯有发大慈悲心、平等心,学习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不执溺于情爱之中,方能脱离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俗云:「冤家路窄」,不想见面的人,偏偏相遇。现代交通发达,天涯若比邻,走到任何地方都可能会遇见冤家,此时难免心有千千结,不得自在,而产生怨憎会苦。佛法云:「冤家宜解不宜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平时若能广结善缘,不论到那里,都会有贵人相助,左右逢源;如果结下恶缘,日后见面不但难以相处,甚至会产生种种烦恼。 求不得苦:人生在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往往有所希求,不易知足,所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世间之事,常常事与愿违,求而不得,则心生烦恼。「求不得」是苦,求到了,也不见得是乐。故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儒家亦云:「人到无求,品自高。」若能知足常乐,心无所求,才能达到真正的快乐。 五阴炽盛苦:人是由生理、心理组合而成。在生理上,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成;心理上,有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又称为五蕴)。五阴炽盛,即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之火,在心中焚烧,使人感到心中郁塞、焦燥、苦闷等难以形容的痛苦。此外,生理、心理在转化当中,也会产生五阴炽盛的烦恼。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身体正在发育,思想也不断在转变,时常会感觉生理不适,内心空虚、烦恼,始终无法安住,此即五阴炽盛苦。若懂得调身、调心,诵经、持咒、静坐、发大愿、修止观,即可解脱五阴炽盛的境界。《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能观能照的这念心,回光返照,契悟空性,即可不再招感五阴炽盛之苦。 【三苦】 「三苦」为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人生在世是苦,而处于违逆境界中,身心产生种种逼恼之苦,实在是「苦上加苦」,故称之为苦苦。 坏苦:于种种顺意境界坏灭时,身心所感受的苦,称为坏苦。 行苦:「行」是迁流变动之意,即于非违逆、非顺意之境,心中无有苦、乐、忧、喜之感受;一般人常会感到无聊、无所事事,心中好象没有苦受或乐受,但事实上仍然有微细的念头在活动,念念生灭、迁流不止,此即为「行苦」。例如晚上做梦,乃白天心中微细的念头于梦境中显现,此即是行苦。 【结论】 三苦、八苦,只是略示苦的内容,实则世间之苦无量无边,所谓「千人千般苦,人人不相同。」而种种苦报,皆是由于众生起惑造业的结果,假使不知道用功修行,就必然遭受众苦交煎之果报。若欲脱离苦报,唯有知苦断集,方能超脱无尽的烦恼苦海。 【习 题】 一、世尊成道后,首先在何处宣说四谛法? 二、何谓三转法轮? 三、何谓八苦? 四、何谓三苦? 五、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是最苦的?你又如何解决? 第六课 四圣谛(二) 【集谛】── 「集」有招集、集聚之义。集是苦的因,能招感、集起生死苦果,如贪、瞋、痴等烦恼,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 今生的苦报,是由于过去所种的集因,集合过去的善业、恶业,而有今生的善报、恶报。若想远离三苦、八苦等种种苦报,就要了解苦从何来?苦从「集」而来,集就是苦的因,所以必须从因上努力去断集,才能脱离种种苦果。 自心所生的贪、瞋、痴、慢、疑、邪见等诸烦恼,能驱使众生造作种种恶业,招集无量的苦果。众生烦恼众多,在此仅列举「十使」--「五利使」、「五钝使」为例,来说明集谛。 有所成就。 【五利使】 「使」,有驱役之义,能驱使众生流转三界。「五利使」乃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思想知见错误所产生的烦恼。此五种错误的见解为: 一、身见:于四大五蕴假合之身,执着为实我,于自身产生种种妄想执着。 二、边见:「边」即是落入两边,如「断见」、「常见」。「断见」即认为人死如灯灭,执着死后一切断绝。「常见」为执着死后仍常住不变,如认为人死之后,依旧投胎为人,狗死依旧为狗等错误见解。 三、邪见:拨无因果,否定因缘果报之理,认为世间实无四谛、因果之理,造恶不受恶报,为善不得善报等错误知见。 四、见取见:以错误知见判断事物,却认为自己之谬解最为优越。 五、戒禁取见:以各种非道、不如法之戒禁,为生天之因或涅盘之道,非因计因,非道计道。例如:见牛、鸡等升天,以为持牛戒或鸡戒等,为生天之因,即为非因计因之戒禁取见;又如修断食等种种苦行,以为涅盘之道,即为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 上述五项见惑,乃知见错误所生,因为来得快、断得也快,故称为「利使」。 【五钝使】──除瞋恚心 「五钝使」,即贪、瞋、痴、慢、疑等五种烦恼;由于生生世世长久熏染,以致成为习气,故须下一番功夫,才能转化、去除。此五种烦恼,因来得慢、去除亦慢,故称为「钝使」。「五钝使」为: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能,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能,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 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佛经云:「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由于有集的因,而招感生死轮回等种种苦果。若欲免离烦恼、生死,除了不造恶因之外,更应发广大愿心,勤修六度万行等自利利他之行,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此精进,定能圆成佛道,普化有情! 【习 题】 一、简释「集谛」之意义? 二、何谓五利使?并分别举例说明。 三、何谓五钝使?并分别举例说明。 四、「钝使」与「利使」有何差别? 五、世间所讲的愚痴与佛法认为的愚痴,有何差别? 【灭谛】 人生有诸多痛苦,皆是由于自己过去、现在所造作的烦恼业因,因而招感苦果。若欲解脱人生的痛苦,则须寻找究竟安乐的处所为归宿;而此离开一切烦恼,达到寂灭安乐的境界,即是「灭谛」。 「灭谛」是指一切行人,经修道后,所证得的寂灭境界;此境界永恒净乐,亦称为「涅盘」。 「涅盘」是修行学佛的最高目标,为圣者所证的究竟境界。「涅盘」,又称泥洹,意译为灭度、寂灭、不生、解脱、安乐,其各别意义如下: (一)灭度:即灭尽烦恼、生死,度过生死之瀑流。 (二)寂灭:「寂」乃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为灭除生死大患;指这念心寂然无为、究竟安稳,生死之患皆已灭除。 (三)不生:烦恼不生,故生死之苦果亦永不再生。 (四)解脱:永离众多苦果。 (五)安乐:涅盘为究竟安稳快乐之处。 「涅盘」即是这念心由染污转为清净,由相对达到绝对,由凡提升为圣,离开一切烦恼、生死,彻证究竟安乐的圆满圣果。 【四种涅盘】 涅盘有四种,即「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无住涅盘」、「性净涅盘」。 (一)有余涅盘:指贪、瞋、痴、慢、疑、邪见等六根本烦恼已尽,生死之因永断,然尚余有漏之色身,故称「有余涅盘」。 (二)无余涅盘:即烦恼断尽,所余之色身亦归于灭尽,众苦永寂。例如小乘圣者认为度化因缘已尽,不复留住世间,即以能观之心,发出三昧真火,将有漏之色身和所证之境界悉皆灭尽,灰身泯智,归于真空,入无余涅盘,永出三界。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为小乘圣者所证之涅盘。 (三)无住涅盘:谓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虽常起诸妙用,而体性恒寂,无所执住。故恒以大智大悲,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前这念心时时刻刻都是清楚明白、了了分明、寂然不动,行住坐卧,心都在涅盘当中,称之为「无住涅盘」,此乃菩萨所修、所证之大乘涅盘。 (四)性净涅盘:自性本自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自性无生无灭,清净无染,湛然如虚空,离一切分别之相,具足无量功德妙用。禅宗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六祖大师亦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此即「性净涅盘」之理。 四种涅盘中,性净涅盘为最究竟之涅盘。 「涅盘」乃修行学佛者的终极目标;目标认识清楚,修行即有正确的方向;遵循此一方向,修持正道,精进不懈,定可获证无上涅盘佛果。 「道」是通行之义,如《俱舍论》云:「道义云何?谓涅盘路,乘此能往涅盘城故。」「道」即指一切行者趣向涅盘时,所修的正法;无论声闻道、缘觉道或菩萨道,皆属于可修性。顺道而修,即能脱离生死轮回,达到寂灭涅盘之境界。 修行学佛的目的,是为达灭谛涅盘。希望证得涅盘圣果,就要精进修道;「道」略言为八正道,广言为三十七助道品,此皆三乘所共学,是佛法的根本。修道是因,涅盘是果,依此正道修行,必能证得涅盘妙果。 依世间因果而言,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由有过去的集因,乃有现在的苦果,此为世间迷界的因果。 若觉悟诸行无常,而慕灭修道,即可永证真常。所以道是灭的因,灭是道的果,因为有现在的道因,方有未来的灭果,此乃出世间悟界的因果。由流转和还灭的二重因果,即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四圣谛 苦谛(迷的果.即苦果)集谛(迷的因.即苦因)灭谛(悟的果.即乐果)道谛(悟的因.即乐因) 若顺世间和出世间的因果次序而言,为集、苦、道、灭;然世尊先说苦谛,后说集谛,乃欲令行者先厌于世间之苦,使其不敢再造恶行,永断集因,这是警惕过去的方便教法。 先说灭谛,后说道谛,乃欲令行者先欣于清净安乐的灭谛涅盘,使其勇于向前,勤修道谛,这是策励将来的方便教法。 《佛遗教经》云:「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余无道。」大众若能确实了达四谛真理,并于日常生活中,于四谛理重虑缘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定能契证究竟安乐之涅盘圣果。 【习 题】 一、何谓「涅盘」? 二、比较有余涅盘、无余涅盘同异之处? 三、何谓无住涅盘、性净涅盘? 四、解释「道谛」的意义。 五、以表格方式简略说明四谛二重因果之关系。 六、为何释尊要先说苦谛、灭谛再说集谛、道谛? 七、何谓「慕灭修道」? 第八课 八正道(一) 「八正道」亦名「八圣道」。所谓「正道」者,可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盘寂静的圣贤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 远离偏邪,故称「正」;修之能转凡愚、成圣智,故称「圣」;通乎涅盘,故称「道」。依据八正道修习,可以净化心灵,远离偏邪不正,转邪念成正念,转凡愚成圣智,进而达到寂灭、涅盘的境界。 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正确的知见、正确的思想观念。如实了达宇宙人生的真理:明白因缘果报、缘起性空及人人皆有佛性等道理,远离唯神、唯物等谬见,改正偏执的思想及迷惑颠倒,即称为正见。例如世间法中,五戒、十善是正见,具足此正见,人生有了正确的准则与方向,方不致为世间形形色色的五欲之乐所迷惑。出世法中,当下这念心与菩提心、涅盘心、无为心相应,即是正见。 古德云:「中国难遇,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正见难生。」能够具足正见,实为难能可贵。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见,以正见为前导,其余的正道即能现前,是故正见列于八正道之首。 【正思惟】 「正思惟」:凡有所思,不离佛法,皆无邪曲,称为正思惟。一般人的思惟,妄想纷飞,由妄想发动身、语、意,而造作种种业行;若听闻四圣谛、无常、苦、空、无我及中道实相等道理,即将过去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转为净法,今后所思所念,皆离一切恶法、邪执。若能正思惟,如此意业自然清净。 「正语」:正直、清净的言语,远离口四过?、大妄语?、戏论?及诽谤正法等口业之过失,即称正语。具足正语,则口业自净;口业清净,凡所言语,无诸过失,必能获得大众的信赖与肯定。 「正业」: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皆是正当、清净,乃至梵行清净,不染三毒;身不造杀生、偷盗、邪YIN,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不起贪、瞋、痴,一切行止,皆是清净无邪、自利利他,即谓之正业。具足正业,则身业清净。 【注释】 1.口四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名为口四过。 2.大妄语:言不诚实,欺骗他人,名妄语。若于圣道中,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言自己得道、或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惑他人,骗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业甚重,将感堕入地狱之苦报。 3.戏论:玩笑戏闹、不合实际之言论,名为戏论。 一、解释正道和圣道之意义。 二、八正道,是那八项? 三、正见列于八正道之首,是何理由? 四、略释正思惟之意义。并试述如何达到意业清净。 五、略释正语之意义。并解释口四过、大妄语、戏论之意义。 六、略释正业之意义。 七、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实「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 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命」:「命」指赖以活命的生计,「正命」即是从事正当的职业;就一般而言,凡是不违背法律、道德标准的生计,就是正当的职业。就佛法而言,在家修行,不但应有正当的职业,而且还要从事清净、不违因果的职业。譬如:从事渔业,是正当的职业,可是从因果上来讲,捕鱼杀生害命,所以不属于清净的职业;又如酒廊、舞厅,即使为合法之营利事业,却会令人堕落,亦属于不清净的职业。若能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因果,符合正当与清净,并且远离五种邪命?,就是正命。 「正精进」:勤修戒、定、慧、六波罗蜜,志趋菩提、涅盘,称为正精进。修行不但要精进,还要知见正确,假使精进而知见却不正,就会落入无益的苦行,甚至偏执于世俗迷信或是外道不究竟之法;本来想成佛,结果不但成不了佛,反而成魔;本来想升天,不但升不了天,反而落入地狱。所以,修行学佛,要有「正精进」,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正念」:心不散乱,意不颠倒,即为正念。正念有事有理;于事上,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念一切善法,是正念;于理上,修一切善,不执一切善,由有念归于无念,无念即是究竟正念。 「正定」:心达到寂灭境界,即是正定。寂就是不动,灭就是漏尽烦恼。不仅心寂静不动,还要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就是正定。所以,正定即是寂照之意;寂就是定,照就是慧,寂照一如、定慧等持,当下这念心就是正定,就是菩提、涅盘。 八正道的意义,即是指引大众藉由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正道,通往菩提涅盘,达到寂照一如,证悟无住真心,就是真正的出世,真正的净土。 1.五种邪命:经营不如法之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五种: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德学问,以求利养者。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壮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供养之多,而动人心,以求利养者。 一、做为一位佛教居士,应当如何选择职业,才是正命? 二、修行为何要强调「正」精进? 三、分别从事上、理上来阐释正念的意义。 四、何谓「正定」? 五、如何将「八正道」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第十课 皈依三宝的意义 【前言】 修行学佛以皈依三宝为入门之基,「皈依三宝」又称为「三皈依」,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大毗婆沙论云:「谓为受已信敬三宝,诸天善神必拥护,不令横死、不遭病难,不堕恶趣、得生天人中。」皈依三宝可获三十六位善神护佑,得以消灾免难,来生并能生天、人中;且皈依三宝之佛弟子,在未来弥勒佛说法的龙华三会上,闻佛法意,即可得证解脱。 「皈」是皈向,「依」是依靠。修行学佛,必须皈向三宝,以三宝为导师,才能找到正确的修行方向;依靠三宝,心系正法,信心坚定,则有力量破灭众魔,才能成就道业。 皈依复有「回转」之义。以前犯了种种过失,背觉合尘,现在一念回光,将悖离三宝、蒙蔽自性的烦恼习气转化、去除,蠲除邪见,背尘合觉,即能度脱生死。 正受三皈有正名定份之作用,正名,即是成为真正的佛弟子,堪受三宝慈护;定份,即佛弟子竭力尽分护持三宝,成就功德。受持三皈依,即为三宝弟子;犹如至学校读书,须先注册,方可成为正式的学生。学校的学生分为正式生与旁听生,正式生才能享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若不受三皈依,纵使研究佛教典籍,仍然无法称为佛弟子,较难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皈依的类别,可分为三种: 一、翻邪三皈: 过去信仰其它宗教,现在明白佛法才是最究竟的真理,于是改邪归正,翻邪道而入正道,皈依佛法僧三宝为师,此即翻邪三皈。 二、结缘三皈: 若是已经受过三皈,现在再次求受三皈,广结佛缘、广结法缘、广结僧缘,称为结缘三皈或增益三皈。 三、正信三皈: 因听经闻法而明白佛法真谛,故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由正见而受持三皈,此即正信三皈。 【各家之三宝】 各家对三宝的定义及所认定的三宝,皆不相同,举例如下: 一、佛法的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大乘与小乘的三宝 大乘 小乘 佛宝 三身如来 丈六应身 法宝 六度 四谛十二因缘 僧宝 十圣 声闻缘觉僧 二、其它的三宝: 道教的三宝──精、气、神 一贯道的三宝──关、印、诀 先总统蒋公所说三宝──太阳、空气、水 三、归结: 佛法之三宝,方为真正之无上妙宝。 三宝之类别,可分为三种:化相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 一、化相三宝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转四谛法门,首度五比丘,此时释迦牟尼佛是佛宝,四谛是法宝,五比丘是僧宝,此为「化相三宝」,谓佛陀教化众生之相状。 二、住持三宝 释迦牟尼佛入灭后,虽然看不到佛陀的丈六金身,但仍可见到各式雕刻、彩塑,或纸绘的佛像,这就是住持佛宝。佛陀垂示众生的一切教法,分为经、律、论三藏,此三藏称为住持法宝。出家僧众秉如来教敕,严持净戒,绍隆圣种,是为住持僧宝。现在看到的三宝──佛像、三藏经典及僧众,即为住持三宝。 三、自性三宝 佛者,觉也;能观的这念觉心,即为自性佛宝。法者,正也;觉心照见诸法毕竟空,照见诸法毕竟假,照见诸法实相之正理,即为自性法宝。僧者,净也;寂照一如、定慧等持的这念清净心,即为自性僧宝。这念心「觉、 正、净」即为自性三宝,皈依自性三宝,则妙明真心常自现前,即得正念、正定之无量自性清净功德。 宋代文学家,亦是三宝弟子之苏东坡先生曾言:「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炎炎火宅内,三宝为雨泽.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三宝实为宇宙人生最究竟之依归。学佛之人,皈依佛、法、僧三宝,应学习佛陀行仪,奉行佛之教法,恭敬僧宝,藉由皈依事相上之三宝,进而启发自性三宝,方为皈依三宝之鹄的。 一、说明皈依的意义。 二、皈依有那几种类别? 三、为何佛法之三宝,方为真正之无上妙宝? 四、三宝有那几种类别? 五、既然自性本具三宝,为何还要受持三皈依? 六、受持三皈依,有何功德利益?(请列出三点以上之功德利益) 一般人认为宗教不外乎是劝人修善,因此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不一定要修行学佛。然而,世间善恶的标准不一,随着时代、民族、文化、宗教、思想的不同,对善恶的判定也有所不同,莫衷一是。所以佛垂慈训,以五戒十善为做人处事的准则,以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进而超凡入圣。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恶。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论出家或在家皆应遵守。若欲来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须净守五戒。受持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法善神守护,若能受持满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法善神守护。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定慧三无漏学成就,即可解脱。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成佛种智之殊胜功德。 一、不杀生 「生」指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论胎卵湿化,大小贵贱,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杀则夺其生命,仁者所不为。故《诗经》称赞文王,德及鸟兽昆虫;孔子亦言「胜残去杀?」;佛法以慈悲为根本,视一切众生如己子,故主张戒杀,不但不杀生,亦不教唆他人杀生,更不从事贩卖猎具、鱼网等间接助杀之行业,并且积极护生、救生,令一切众生皆能远离怖畏,获得安乐。 二、不偷盗 不与而取,即为偷盗。凡非吾人所有,一针一草悉皆莫取;若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即是偷盗。学佛之人应当布施,济助一切众生,岂能贪心不舍、损人财物?是故佛法戒偷盗。 三、不邪YIN 男女交合,谓之YIN欲。佛门四众弟子中,出家众冀求无上圣道,应断欲绝求,故不YIN欲。若在家众,除了夫妇关系以外之性行为,即为邪YIN。凡为邪YIN因缘的舞榭歌场、娼寮妓院皆应避免涉足。男女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谈话共语时,要心住正念,方能免离邪YIN的过失。 四、不妄语 以欺诳心,说虚妄不实之言语,谓之妄语。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又曰:「民无信不立。」是以儒家君子尚且不妄语,修行学佛之人,更应不发妄语。若未证禅定,而妄言已证,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则为大妄语,必将招感无间地狱罪报,受苦无量。 五、不饮酒 饮酒能乱性,令人昏醉无智而造作诸恶。古时仪狄造酒,禹因痛绝;纣作酒池,国以荒乱;昔有优婆塞,因酒而破戒;世间许多罪恶,无不以酒为媒介。且饮酒过量,易造成慢性中毒,违害身心。故不论从自利或利他而言,都应当戒酒。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若受持下品五戒,虽得人身,但是衣食困难,相貌丑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匮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胜,大富大贵。凡此皆因造作之善业、恶业深浅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报。 十善是五戒的开展,从身、口、意三方面分为十项。一切善恶诸事,归纳起来,不外此十种,犯之则恶,守之则善。 一、身三业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此已于五戒中述及。 二、口四过 口有四种过失:妄语、两舌、绮语、恶口。修行学佛,应经常检讨反省是否有此四种口过。 不妄语:则言而有信,说真实语,不说虚诳语。 不两舌:见到张三说李四不好,见到李四说张三不好,挑拨离间、说他人是非的行为,就是两舌。不两舌,即不说引起争斗、是非等离间之语。 不绮语:专讲绘YIN绘盗之语,使人心生YIN念,或是戏论、取笑他人等散乱无益之语,皆是绮语。不绮语,即不说散乱、巧佞之辩。 不恶口:凡口出恶语秽言,或骂人,或骂风咒雨、怒骂畜牲等恶言,皆属恶口。不恶口,即不出丑恶之语毁辱他人。 三、意三业 贪、瞋、痴在佛法上称为三毒,是一切恶业的根本,若无贪、瞋、痴的意念,就不会有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语言,也就不会有杀、盗、YIN的恶行。 不贪:「贪」即贪着五欲,迷恋不舍。不贪,即心不生贪恋、执着。 不瞋:「瞋」是不顺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无怨怼,平静安详。 不痴:「痴」是迷惑颠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缘起性空,即是痴。不痴,即须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痴迷。 持守十善,不仅现世光明吉祥,来世必生人、天,获福无量。修行虽非求生天获福,但仍是以十善为基础,修善断恶,才能得获解脱。 五戒十善有消极和积极二面。身业方面,不仅不杀、不盗、不YIN,进而能护生、布施,即获身业清净。口业方面,不仅守口如瓶,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进而能以诚实语、和诤语、质直语、柔软语,待人接物,规过劝善,即获口业清净。意业方面,不仅防意如城,不贪、不瞋、不痴,进而广行布施,慈悲济世,体解因缘、心性妙法,即获意业清净。 五戒十善是修行的基础。禅宗祖师说:「有一些些,还有一些些。」心中有一些些贪、瞋、痴,杀、盗、YIN的念头,就感未来的生死。所以无论在家、出家,若能净守五戒十善,三业清净,必能超凡入圣,进趋菩提佛果。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胜残去杀,指感化凶残的人,使其去恶从善,则可以废除死刑。 一、何为五戒? 二、何谓邪YIN?如何才能避免犯此过失? 三、何谓妄语? 四、试举历史或现代社会中,由饮酒生过之例证。 五、口有哪四种过失?试举日常生活中,由口生过之例证。 六、试述意业的三种过失。 七、学佛修行者,如何开创积极的人生? 八、应酬时,同事兴致颇佳,正极力向你劝酒,此刻已经受持五戒的你,该如何表明立场? 九、朋友或同事之间,相聚在一起喜欢戏论,或者讲是非,修行学佛的你应该劝导他们?还是远离他们?或者有何更好的方法? 十法界分为四圣与六凡,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乃圣者之悟界;六凡则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回的世界。 佛、菩萨、缘觉、声闻,已证解脱圣果,永离生死,不复往返六道,是出世间的四种圣人。 一、佛 佛是世、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圣者,度众功行圆满,达到自觉、觉他、觉满,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 二、菩萨 为「菩提萨埵」之简称,意为「觉有情」,谓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广修六度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渐圆满一切功德。 三、缘觉 又称「辟支佛」,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修证成道,称为「缘觉」;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自心、外境的变迁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称为「独觉」。 四、声闻 声闻修习四谛法而得证圣果。声闻极果为阿罗汉,罗汉含有三义:一、杀贼义,谓杀尽烦恼贼。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界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养。三、不生义,谓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一切众生,沉沦三界之内,由其所造作之罪业不同,因而轮回六道当中。六道有善恶之别,天、人、阿修罗属于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属于三恶道,亦称三涂,即血涂、刀涂、火涂。 一、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所谓十善即身不造杀、盗、YIN;口不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瞋、痴。若修十善,又修四禅八定,将来所感的果报,即是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二、人 受持五戒,来世得生为人。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若受上品五戒,则大富大贵,若只持少分戒,虽得人身,却感贫穷或六根不具的果报。由于每一个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将来所得的果报就有贫富、寿夭、智愚、美丑、高矮……等不同。 三、阿修罗 过去生修下品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种种善事时,心存瞋恚、傲慢……等恶念,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遂感修罗的果报。 四、畜生 众生因贪欲痴想心,造作下品十恶,而感畜生的果报。畜生道常为他所宰杀,或彼此弱肉强食,互相残害,故又称为「血涂」。 五、饿鬼 若悭贪不舍,不知布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恶事,造诸恶业,则感饿鬼的果报。饿鬼道又有胜劣之别,有福者为神,无福者常在饥饿当中,经常受刀杖驱逼之苦,称为「刀涂」。 六、地狱 六道当中,地狱道最苦。凡造五逆?十恶、谤法破戒,皆招感地狱果报。在地狱当中,随个人业力所感,苦报与寿命各不相同。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地狱道众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称为「火涂」。 以修道而言,天道耽于游乐,修罗道虽有天之福却瞋心重,三恶道多苦难、多愚痴,故此五道皆难修行;惟有人道,苦乐参半,智能较高,最适宜修道。 【结论】 十法界不离吾人当前这一念心,悟者为圣,迷者为凡,所谓「三点似星相,横勾似月斜,披毛从此出,作佛亦由它」,每起一念,即落一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能时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从善如流,依圣者之路,从因上努力,人生必定愈来愈光明,终而超凡入圣,果证菩提。 【批注】 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一、何谓十法界? 二、缘觉、独觉有何不同? 三、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应该如何以此人身,行佛事、成圣道? 四、三涂有那些苦?修何善法可远离之? 五、一心具足十法界,什么样的心念,能超凡成圣?又在什么心念时,当下即落入三恶道?试举日常生活之例证说明。 六、为何言十法界不离当前这念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的意义】──觉者
㊣佛教天地版权所有㊣ ㊣佛教天地版权所有㊣
「觉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然因众生迷悟、染净之深浅不同,而有凡圣差别。
【习 题】
一、何谓「觉性」、「觉察」、「觉照」、「觉悟」?
第二课 禅修的意义与方法
【禅修的意义】
「入魔」属于心理上产生的问题。由于心有所求,希望诸佛、菩萨或神明加持;长此以往,幻境现前,例如梦见佛、菩萨或神明……等指示种种吉凶祸褔之事。起初可能有些感应,慢慢地感应不复灵验,失眠、头痛随之而至,此时心生恐惧,以为招感魔障,遂用种种方法降伏;而不知这些境界,乃自己心识所变现之幻象,日益执着,而导致精神失常,此即「入魔」。
【禅修的方法】
【习 题】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
【前言】──
第五课 四圣谛(一)
四圣谛(一)苦谛
四圣谛(二)集谛
【结论】
第七课 四圣谛(三)
四圣谛(三)灭谛、道谛
【涅盘的意义 】
【道谛】
【四谛二重因果】
【四谛顺序】
【结语】
六、如何做到「知苦断集」?
【前言】──
【正见】
【正语】
【正业】
【习 题】
第九课 八正道(二)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结语】
【注释】
【习 题】
【皈依的意义】
【皈依的类别】
【三宝之类别】
【结论】
【习 题】
第十一课 五戒十善
【前言】
【五戒】
【十善】
【结论】
【批注】
【习 题】
第十二课 十法界
【前言】
【四圣】
【六凡】
【习 题】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