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佛的三大心要


2014/9/5    热度:371   

浅谈学佛的三大心要
  绪言
  佛法是世间最圆满、究竟、纯正而又至上的真理,它焕发着无穷的摄受力,净化了无数众生的心灵,并使之转邪为正、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进而解脱六道轮回的枷锁,从生死苦海到达究竟的涅彼岸。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佛教这一世界性的宗教,经历了无数次社会变革后,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时代中仍能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然而,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似乎给人一种千差万别、不知如何学习的感觉。其实“一切法门——方便的、究竟的、方便的方便、究竟的究竟,无非为了引导我们趣入佛乘。或是回邪向正的五乘法,或是离缚向脱的三乘法,或是回小向大的一乘法。”(1)总之“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在无量法门中,我们可以用信愿、慈悲、智慧这三大心要,统摄一切法门而会归一道。不但一大乘如此,五乘与三乘也是如此。作为一个佛弟子,如何在生活中熏习与应用佛法,将这学佛的三大心要融摄到我们身心世界当中,使得自己的福德智慧一天天增长,一天天向那崇高而又伟大的目标迈进,直至人间净土的圆成呢?下面,作者仅依印顺导师之《学佛三要》的内容,来谈谈这统摄一切法门的三大心要。
  一、信愿之重要
  信,可以说是修学佛法的第一要着,没有信,一切佛法的殊胜功德皆不得生。好比一颗树,有根则能生长,无根就不能生长。故《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信是什么?“以‘心净为性’,这是非常难懂的!要从引发信心的因,与信心所起的成果来说明。‘深忍’是深刻的忍可,即‘胜解’,由于深刻的有力的理解,能引发信心,所以说‘胜解为信因’。‘乐欲’,是要实现目的希求、愿望。有信心必有愿望,所以说‘乐欲为信果’”。(2)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信心是在深刻的理解与恳切的欲求中显现的,是从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发意欲的。“如但凭信仰而不求甚解,不修智慧,对于所信的三宝,所学的法门,莫名其妙,这不能得学佛的真实利益。这样的修学,在他们的心目中信佛与鬼神崇拜,并无多大差别,不过是愚痴的信仰——迷信”。(3)所以说我们“修学信心,是要策发净信,而且要修到成就不退。如学者不能于三宝、四谛得信解,也就不能得佛法的净信。虽然三宝与四谛是真实的,有德有能的,初学者能‘仰信’、‘顺信’,也不失为佛教的正信,为学佛的要门。然严格地说,没有经过‘胜解’,还不能表显正信的特色!”(4)
  其次,我们来谈谈正信的对象所具备的条件:“凡是正信,必须所信的对象,有实,有德,有能。如信佛,佛是确实有的,如出现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又确乎是有佛德的,他有大觉的智德,离烦恼的断德,慈悲的恩德。佛是人性净化的究竟圆成,确是值得我们信敬的。佛有实、德、能,值得信敬,所以信佛是正信”(5),不是迷信,也不是盲信,不是凑热闹赶时髦,也不是宗教狂热及自我陶醉。
  再次,我们来谈谈作为一个佛弟子如何在佛法的熏习下建立修学信心呢?印顺导师慈悲开启“信心的修学方式,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在过程中虽有浅深的不同,但最后是信智统一。第一是信顺:内心不存有丝毫的成见,而以理解为基础。因为胸中一有主见,则不能信顺他人或接受真理。如甲与乙彼此感情不和。乙有了错误,甲以真诚心忠言劝告,但乙胸怀成见,不但不肯接受,而说是恶意中伤。反之若甲乙毫无成见,或感情很好,那即使是甲以粗言相待,乙也能甘之如饴的。所以丢开了主见才能信顺真理,这样信心才能清净(这与三慧中的闻慧相应)。第二是信可,或称为解信,即经过信顺后,接着就对所信的对象上生起深刻的了解,或印可他确实如此。认得真,才能信得切。通过耳闻眼见,再经过内心的思考(这与三慧中的思慧相应)求得系统的认识,认定他确实无谬。第三是信求,这一阶段是经过智慧思考后采取行动,希求获得。如去山中采矿,经过勘定后,知其地实有石油,确信无疑,即可开始凿掘了(与修慧相应)。第四是证信,由于不断的修习,体悟到真理究竟与最初所信的毫无二致。如开矿者,继续的开掘,终于发现到大量的石油(这与现证慧相应)”(6)。至此,我们不难看出佛法中的信与智是对应统一的,彼此又是相融相入的。故经云:“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邪见”(7),所以说佛教是信智合一及不共于其它宗教的宗教。
  信念成就之后,我们空虚而又苦闷的心灵也就必然获得清净愉悦,安定而又充实了。这如一无知孩童,流浪街头,饥渴寒冷,徨徨无依,在焦急绝望中,忽然找到自己的母亲,获得安定快乐一般。此外,成就信念之后,将产生强烈的愿欲,同时也必然生起实践善法的精进心。这三者亦是相摄相成的。故经云:“信为欲依,欲为勤依”(8)。那我们应该发怎样的愿呢?当然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了。印顺导师说到“发菩提心的真实意趣,是愿菩提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9)。这是多么伟大的四宏誓愿!我们要想成佛,就必须要发这四宏愿,然后依所发大愿去精进的修行,不断在生活中去实践,如此方能成就无上正等菩提。再看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他们之所以成佛、成菩萨,原因就是他们都有非常宏伟的誓愿。你看地藏菩萨:“众生界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气魄啊!再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度生。又如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及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由此可见,愿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同样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想与诸佛菩萨把手同行,欢聚一堂,悟佛所悟,行佛所行,证佛所证,就必须时时将信愿融摄到身心当中去,再与慈悲及智慧相应,从而鞭策自己“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证道果”(10)。
  二、慈悲之宗本
  “‘慈悲为本’,这句话是圆证了大乘佛教的心髓,表达了佛法的真实内含。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严密的思惟及切实的把握。从菩萨的修行来说,经上一再说到:‘大悲为上首’,‘大慈悲为根本’。从修学完成的佛果来说,经中说:‘诸佛世尊,以大悲而为体故’。论上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经论一致的开示,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别的,就是慈悲”(11)。离慈悲而谈佛菩萨,无有是处,更不要说佛法了,因为一切佛法皆从佛菩萨的大慈悲心中流露出来的。也许有人会说:“佛法中的慈悲与中国文化的仁爱及基督文化的博爱是相同的”,其实不然,佛法中所谓的慈悲,已经不再受创造神的迷妄及一般人的狭隘所拘蔽,而能够完满地、深彻地体现出来。
  那慈悲心究竟是什么?印顺导师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菩萨的慈悲心,分别为慈、悲、喜、舍——四心。慈是以利益安乐,世出世间的利益,给予众生。悲是指拔济众生的苦难,解除众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见众生离苦得乐而欢喜,众生的欢悦如自己的一样。舍是怨亲平等,不忆念众生对自己的恩怨而分别爱恶。‘与乐’、‘拔苦’为慈悲的主要内容。所以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12)这就是菩萨的特色,以慈悲为本,从利他中完成自利,竟而达到自利与利他的究竟圆满。
  其次,我们来谈谈慈悲的对象是谁?“佛的慈悲,是平等爱护一切,给予离苦得乐、舍妄契真、转染成净的利益。在众生愚蒙颠倒,障碍自己而还不能受度时,佛也从来不弃舍一人。只要一有可度的因缘,终会受佛的教化而上进的。所以,佛的慈悲是平等的——‘等视众生犹如一子’,永恒的——‘尽未来际利乐’。”(13)由此可见,慈悲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的亲戚及朋友,而是本着无限平等的心去善待一切众生。
  再次,我们来谈谈作为一个佛弟子,如何在菩提道上去长养慈悲心呢?据古代圣者的传授,长养慈悲心,略有二大法门。
  ㈠、自他互易观:浅显些说,这是设身处地,假使自己是对方,而对方是自己,那应该怎样?对于这一件事,应怎样的处理?谁都知道,人是没有不爱自己的,没有不为自己尽心的。我如此,他人也是如此。如以自己的自爱而推度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把他人看作自己去着想,慈悲的心情,自然会油然地生起来”。(14)总的来说,就是将自己与众生融为一体,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也就是菩萨的慈悲心行——从利他中去完成自利。
  ㈡、亲怨平等观:简单地来说,就是由亲而中而怨,次第地扩充。“先对自己所亲爱的家属、知遇的朋友,观察他的苦痛而想解除他,见他没有福乐而想给予他。再推广到中人,即与我无恩无怨的。仔细观察,这实在都是于我有恩的;特别是无始以来,谁不是我的父母、师长呢?对于中人的苦乐,关切而生起慈心、悲心,修习到如对自己的恩人、家人一样。如能于中人而起慈悲心,即可扩大到怨敌。怨敌,虽一度为我的怨敌,或者现在还处于怨敌的地位,但过去不也曾对我有恩吗?为什么专门记着怨恨而忘记恩爱呢?怎能因自己小小的怨害而嗔他恨他呢?而且,亲与怨,也并无一定。如对于亲人,不以正法,不以慈爱相感召,就会变成怨敌。对于怨敌,如能以正法的光明、慈悲的真情感召,便能化为亲爱。那为什么不对怨敌起慈悲心,不为他设想而使他离苦得乐呢?以种种的观察,次第地推广,达到能于怨敌起慈悲心,即是怨亲平等观的成就,慈悲心就会普遍到一切”(15),竟而达到与诸佛菩萨平等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总之,上面所说的二大法门,是最易长养慈悲心的修法。
  慈悲确实是佛法的宗本。但作为一个佛弟子,还必须立足于现实,以人为本,从五戒十善着手,融入六度四摄,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从而将慈悲化作一股清凉而又强劲的春风,吹散广袤无边的乌云,让阳光洒满人间,让慈悲充塞法界。
  上一页 [1]
  三、智慧之特质
  佛法可谓含藏了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内容虽然有深浅次第的不同,或大或小的差别。但能超胜世间一切宗教、哲学,显示不共其他宗教的殊胜之处,最足以代表佛教的特质,则在于智慧。所以说佛教是理智的宗教。
  我们要想从一个薄福无智的生死凡夫,修习到至高无上的佛果,就必须依靠智慧力来完成。但大家不要误会,“除了智慧,别的就什么都不要;而是说,在断惑证真的过程中,慧学是一种不可或缺,而且最极重要、贯彻始终的底行门”(16),有了它,才能真正到达佛法的深奥处,探取无价的、无穷的,无上的珍宝;才不会入宝山,垂手空归。所以世尊曾说:“一个人能活一百岁,却没有真实的智慧,还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安静的功夫”(17)。因此,在释尊所讲的经中,特别推崇智慧。如大乘经中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摄导无数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趣向临入一切智海”,小乘经中也说“明(慧)为一切善法之根本”。因此,我们要想成贤圣、得解脱、了生死,就必须发明心地,求真智慧,这正如龙树菩萨所言:“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解脱涅道,皆从般若得”(18)。
  般若是智慧的别名。“佛说的般若,到底是什么呢?依佛所说的内容而论,有三种:㈠、实相般若:智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如经中说的‘菩萨应安住般若波罗蜜’,即指实相而言。㈡、观照般若:观照,即观察的智慧,智论说:‘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㈢、文字般若:如经中说:‘般若当于何求?当于须菩提所说中求’,此即指章句经卷说的。”(19)当然这必须要对佛法有了深刻的领会才能够有所了解。然就其智慧的究极体相而言,我们还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认识:㈠、信智一如,㈡、悲智交融,㈢、定慧均衡,㈣、理智平等。这四点,是智慧应有的内容。“其中信智一如、定慧均衡、理智平等,可通二乘偏慧,唯悲智交融是大乘不共般若的特义。大乘般若,绝非抽象智慧分别,亦非偏枯的理性,而是有信愿、有慈悲、极寂静、极明了,充满了宗教生命的。”(20)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智慧的对象。也许有人会说:“六道凡夫,无有智慧”,殊不知释尊当年成道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众生皆有如来之智慧德相”。由此可见,凡是众生都有智慧,只不过由于无明所覆、爱结所系,从而遮隐了智慧,这正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21),自然不会“洞达光明,映被一切”。(22)但智慧本身却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减,这好比清凉的月光一样,即使被乌云遮隐,其光亮却没有丝毫的增减,依然如故。所以说智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现在我们来谈谈,作为一个佛弟子,应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去修学智慧呢?《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有四正行:“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23),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要想现证般若智慧,必以闻、思、修三有漏慧为方便、为前提。如不闻、不思,即不能引发修慧,也即不能实证般若智慧。所以佛法总是先教人“多闻熏习,听闻日久,解法智生,这在佛法名闻所成慧。闻解以后,再于自己心中详审观察,如是对于前所了解的问题可以更得到有系统有条理的深一层认识。同时,将此深刻的悟解,指导行为而体验于寻常日用间,佛法名此为思所成慧。思后更修禅定,于定境中审察宇宙人生的真理,此名修所成慧。再不断的深入,常时修习,般若智慧即可发生”(24)。
  当然,我们对于慧学的修习,不但要了解其特性,而且还要知道与其相应的诸多功德。可以说慧学与一切清净功德,是彼此相应,互为增上的,决无离去其他无边行愿,而可单独成就之理。“所以严格地说,慧学是因其他功德的熏修而完成的,而其他无量功德也因慧学的成就而滋长。一切清净功德与慧学,在完善的修证中,是相摄相关,互依并进的”(25)。故经云:“般若摄导万行,万行庄严般若”(26)。因此,在修学的过程中,对信愿、慈悲,以及禅定等等,也要同时随顺修集,如此方能彰显般若真慧。一旦般若智慧打开了,生死流转中的一切苦痛,都将随之而烟消云散,化为乌有。这正如一颗大树,有根茎、主干、枝叶,我们要除掉它,不能光在枝叶上下功夫,必须从根本上去掘除。所以,佛法以般若智从根本上切除有情苦痛的根源。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真正的大乘慧学,不但重视观境与生活的相应,理性与事相的统一。而且能够博通一切世学,容摄无边微妙善法,使一切世间学,无碍出世的佛学,并成为佛法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27)。
  上一页 [1] [2]
  结论
  信愿、慈悲、智慧这三大心要,对我们修习佛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切佛法的修学都依此而展开。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对于初学者,不妨从一门或两门入手。然而,我们要想寻求究竟的解脱,了解诸法的实相,成就无上正等菩提,就不能停滞于这样的阶段。比如说,一个从信愿入门的佛子,经过十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的修学,仍旧是老样子,甚至会对佛法产生怀疑,动摇信心,或造成谤佛谤法的罪业,这都是由于平时只注重信愿慈悲的修学,而忽略了智慧的修习造成的不良后果。故经云:“有信无智,增长愚痴”(28)。又“如有智而无信,危险更大!龙树说:‘信戒无基,忆取一空,是为邪空’。邪见说空,拔无因果,都由于自作聪明,于三宝清净功德不能生净信而来。迷信的过失还小,邪见会令人堕地狱。这可见信与智一定要双修,不能偏失的。又如大乘中有智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也只是增上(着重)而已。如有智无悲、有悲无智,根本不成菩萨行。就是悲智双修,如悲愿的功德力不足,而急急地求智证、求解脱,一定要堕落小乘。如慈悲心切而智慧不足,在菩萨的修学过程中,要成为‘败坏菩萨’,退堕凡外。因为离了无所得为方便,菩萨行是不会成就的。所以,初入佛门,虽可从一门而来;但想升阶登堂,学菩萨正行,必须三事齐修。这三者,能互相助成,互相推进,逐渐地引导行人,进入更高的阶段”(29)。
  “从凡夫地起信愿,经慈悲而入圣智。圣智也就是圣者的信愿(净胜意乐),这是经悲行的熏修,智行的净化,达到信智合一,为菩萨的信愿。依此菩萨的信愿(清净而还没有纯洁),再经慈悲广行的熏修,智慧的融冶,圆证得一切智智,也就是究竟的纯净的信愿。这才到达了智慧、慈悲、信愿的究竟圆满”(30)。《大般若经》云:“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31)。“《大般若经》着重于广明菩萨的学行。菩萨应该遍学一切法门,而一切法门(不外乎修福修慧),都要依此三句义来修学。一切依此而学;一切修学,也是为了圆满成就此三德。所以,这实在是菩萨学行的肝心!古人说得好:‘失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32)。
  总之,“佛法虽是甚深如海、广大无边,而其主要行门,则不外乎信愿、慈悲、智慧。其余的种种功行,都不过是这三者的加行、眷属、等流。所以修学佛法,必须三者相摄相成,圆备的修持,始能臻于圆满的境地”(33)。
  ——————————
  注释:
  (1)(2)(3)(4)(5)(11)(12)(14)(15)(16)(20)(25)(26)(27)(29)(30)(32)(33)《学佛三要》
  (6)《佛法是救世之光》
  (9)《无诤之辩》
  (10)《四十二章经》
  (13)《佛在人间》
  (18)《大智度论》
  (19)(24)《般若经讲记》
  (21)(22)《劝发菩提心文》
  (23)《瑜伽师地论》
  (31)《大般若经》
  (17)《佛陀的格言》
  (8)《杂阿含经》
  (7)(28)《涅经》、《大毗婆沙论》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