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三要》的启示
2014/9/5   热度:195
《学佛三要》的启示 《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 页15-30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杨郁文
页 15
【《学佛三要》改变了我的生命】
回忆民国五十八年间,小学同窗薛松茂先生送我浙江省
嘉属七县旅台同乡等印送导师〈学佛三要〉(注1)薄薄一小册
;研读后,确立学佛成佛为人生终极目标。于民国五十九年,
和双亲及妻子,在导师允许、证明下,一同归依三宝,成为
正式的佛弟子;翌日,于嘉义天龙寺求授菩萨戒,成为正信
的学佛行者。
导师于〈学佛三要〉中说:“佛法决非万别千差,而是
可以三句义来统摄的,统摄而会归一道的。不但一大乘如此
,五乘与三乘也如此。所以今称之为‘学佛三要’,即学佛
的三大心要,或统摄一切学佛法门的三大纲要。”(注2)导师所说
的“学佛三要”是依《大般若经》: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大悲为 ( 上 ) 首,无所得为方便。”(注3)从经文抉择出三句义
,作为菩萨所应该遍学一切法门的三大纲要;以说:“一切
(菩萨) 依此 (三句义) 而学;一切修学,也是为了圆满成就
此 (信愿、慈悲、智慧) 三德。”(注4)笔者依此开示有所觉悟:
人性心理功能有三大分化──?智力、?情感、?意志;学
佛不外陶冶人格,使人性充分开展,成为真、美、善的完人
──如
页 16
来、佛。 此后,留心“三藏 ( 经、律、论 ) ”有关教诫、
教授; 思惟修习,应用于生活──日常生活乃至宗教行持。
生活过程中, 无论独处、共处,对己、待人、处事、接物,
身、语、意的行为,在造业 ( 善业、恶业,有漏业、无漏业
,浊业、净业 ),也在改造每人的个性,改变他的人格。 如
是,有人造作恶业,长受三恶趣之苦报; 有人造作有漏的善
业,在人、天之间流转不已; 也有人修习无漏净业,得以打
破无明壳、断除三渴爱,解脱三界有漏的系缚。
由导师所著法宝〈印度之佛教〉、〈妙云集〉中篇及下
篇、〈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等启示, “佛法”的根本在《
四阿含》及《五尼柯耶》; 用心详读早期圣典,并介绍亲友
认识佛法。 逐渐为缘所牵引,走上《阿含》研究之途;在这
段过程中,随时留意《阿含》学佛心要。
随顺因缘,担负《阿含》教学之职,教、学相长(注5)之间,
些许心得,呈请导师斧政,伏祈导师有所教诲; 并以此短文
,满足恒清法师邀稿所托,祝贺导师九秩大庆。
【阿含学与阿含道】
“阿含 (Agama) ”指传来的圣教, 《阿含》之“学
(sikkha) ”有其特殊意义,指“学厌、离欲、灭尽”。所学
、所习不离“正见”自己的身、心恶行, 厌恶自己的身、心
漏习; “正志 ( 经过正见、正思惟所立志愿 ) ”舍离诸欲
、恶不善法; “正行 ( 正见、正志付之实践 ) ”灭尽贪、
嗔、痴。 “阿含学”即指依传来的圣教,闻、思、修、证涅
槃;“涅槃 (nibbna) ”指“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
尽,一切诸烦恼永尽。 ”(注6)所谓有“烦恼 (kilesa) ”指身
、心有“染的行为”; 亦即对知、情、意的人性,朝向真
、美、善的人格圆满的学
页 17
习过程具有障碍。 “有学 (sekkha) ”指须陀洹果以上乃至
阿罗汉向以下的善士,尚未除尽自己人性的染成分。 “无
学 (asekkha) ”指得阿罗汉──成就“三菩提 (sambhodhi
正觉 ) ”的“三佛陀 ( sambuddha 正觉者 ) ”,自己净除
人格上的所有垢秽; 对自己来说,已灭尽一切贪、嗔、痴,
无需再学习如何解脱自己的烦恼。 但是,此后乃须扩张自己
的生活面, 充实指导他人解脱的方法,得使人人解脱他自己
的无明与渴爱; 此时,即尚须学习佛德─成就“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 ( anuttara sammasambodhi 无上遍正觉 ) ”,成
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 (anuttara sammasambuddha 无上
遍正觉者 ) ”。
“阿含学”(注7)有其次第性,由“增上善学”建立善根,
继之以“增上信学”确立信根, 再以“增上戒学”→“增上
心学”→“增上慧学”, 依次充实戒身、定身、慧身,终于
“正解脱学”完满解脱身、解脱知见身; 五分法身具足使知
、情、意的心性处于真、美、善的境界活动, 成为人格完满
者──“如来 (Tathagata) ”(注8)。
《阿含》之“道”(注9)指“圣八支道 (ariya atthangika-
magga) ”(注10)即是成圣、成佛之道,实说“一行道 (ekayana-
magga 一入道 / 唯一趣向之道 ) ”; 方便说有三道:
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注11)《杂阿含 393 经》指出三乘
贤圣,皆由如实知四圣谛法而成道证(注12);“道证”指由知苦
、断集、慕灭而行圣八支道,得证结断乃至漏尽。 虽然同行
一道,可是由自觉、他觉、觉行圆满而有三道之分别; “阿
罗汉道”与其他二道之差别, 在于声闻、他觉,由闻道、见
道、修道、证道,觉他之行薄弱又非圆满; “辟支佛道”为
无师自悟, 自己见道、修道而证道,然觉他之行薄弱或非圆
满; “佛道 ( 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道 ) ”亦为无师自悟,自
己觅道、见道、修道而证道,又得觉他之行亦圆满。 佛陀的
伟大,在于自觉、自修而
页 18
证无上遍正觉; 自作证漏尽,又能导引有缘之声闻弟子由闻
道,而自觉,由见道而自修道乃至自身作证漏尽。 如理作意
, 得声闻之阿罗汉道证 ( 者 ) 以及无师独觉之辟支佛道证
( 者 ),仍然在“圣八支道”上修习, 如佛所行道迹,亦步
亦趋,觉、行圆满时,也是走完佛道──具足健全的 ( 知、
情、意的 ) 人性,具备圆满的 ( 真、美、善的 ) 人格。
整体观察,略说《阿含》之“学道”,仍依四圣谛、圣八
支道,学习“究竟成佛之道”;详说《阿含》之“成佛之道”
如下。
【由增上善学佛】
凡有良知、良心的人, 大家称呼他是“善人、好人”,
中外、古今谅必皆然; 但,要给“良知”、“良心”下定义
,即每人可能或多或少有所不同。 根据《阿含》(注13),能分别
善、恶人与善、恶法为学道的首要; 这种对人对事分别善恶
、是非的智力就是“良知”。 《阿含》之“正见”即是良知
, 正见有二种层次:“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
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
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注14)“增上善学”所学在于建立善
根, 就是开发“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的正见”,
略言: “世俗正见”──指有漏世间的凡夫、俗子所具有的
正确见解。
《杂阿含 784 经》有如是开示:“何等为正见?谓有施
、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 有此世、
有他世,有父、有母、有众生生, 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
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配合《杂阿含 785 经》,可以看出
世俗正见如是“良知”: 如法的布施救济、合情合
页 19
理的祝福鼓励、 合乎缘起的祭祠献供是有作用、有果的;
有善行、恶行之差别,善行必得善果、恶行终得恶报; 今有
此世,亦有过去、未来的他世; 虽无绝对的天父、地母,然
有相对的生身父、母, 有我胎生人类,也有其他卵生、湿生
、化生的众生; 依圣出世间八支圣道修行,有得善向──阿
罗汉向,有得作证无有后有的善到者──阿罗汉果。 上述内
容为“善根”的成分之一,是由人性理智的力量和合而成。
“良知”之外,尚须有“良心”的配合; 由良知而抉择
自、他之善、恶行,能反省自己心存歹念、身具恶行, 此时
无“惭愧心”──良心──发起,就不会存心改恶迁善。 何
谓惭愧?《游行经》说:“知惭,耻于己阙; ……知愧,羞
为恶行。”(注15)就是说,对于自己缺少善心、善行时,良心生
起惭耻的情操; 或者,对己、对他心具恶意,身、语有恶行
时,良心生起羞愧的情感。 能反省无有自行、教他、赞叹、
随喜十善行,而已有自行、教他、赞叹、随喜十恶行; 则由
“正见”触动“惭愧心”而起良性作用。 上述内容为“善根
”的成分之二,是由人性理智加上感情的力量和合而成。
徒有惭愧心, 而良心不足,则仍然见义不为、见过不改
; “理想的良心”需要具备“惭愧心”及“不放逸”于改过
迁善的毅力。《杂阿含 882 经》言:‘一切善法,一切皆 (
依 ) 不放逸为根本。 ”(注16)《杂阿含 571 经》:‘不放逸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17)《十上经》:‘云何一成法
?谓于诸善法能不放逸。 ……云何二成法?谓知惭、知愧。
’(注18)如此看来, 要彻底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己意、圆
满佛德, 不离“不放逸”一招,然而,不放逸非独自可有;
由“正见”善、恶, 感动“惭愧心”,才带动“不放逸”的
意志力完成一切善法。 上述内容为“善根”的成分之三,是
由
页 20
人性理智、感情加上意志的力量和合而成。
世俗的正确理智、 世俗的适当感情、世俗的妥当意志,
三者平衡具备, 可谓“具足善根”──学佛的根柢──也可
谓“打好学佛三要的基础”;因为究竟的智慧 ( 知 )、慈悲
( 情 )、信愿 ( 意 ),是由此三善根生长、开展而成。
【由增上信学佛】
具有三善根者, 自许是好人,遵循道德正义、善良风俗
、国家法律生活;尚有苦恼者则寻觅宗教,谋求救济。 释尊
未成道之前已有众多异学、外道存在, 释尊成佛说法度生之
后才有内凡、内圣的佛教信徒; 由外凡成为内凡,由内凡成
就贤圣 ( 四沙门果 ), 皆透过“四法 ( cattaro dhamma)
”。 所谓四法,指:“?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
惟、?法次法向。”(注19)释尊为究竟善士,当数数往诣;四双
八辈贤圣也是值得亲近的善士。 亲近善知识,可得闻正法:
一、 念于如来──具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
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德行。 二、
念于正法──世尊所说法律是能离诸热恼、非时 ( ═不待时
) 、通达 ( 涅槃 ),即于现法 ( ═现世 ) 缘自觉悟。三、
念于僧法──释尊贤圣弟子是善向、 正向、直向、等向的行
者,修随顺行; 成就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
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 如是四双
八士。 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
脱知见具足, 是人人应供养、恭敬、礼拜处,世间无上福田
。 四、念于戒德──世尊所施设戒是不可缺戒、不可断戒、
纯厚戒、 不杂戒、非盗取戒、善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者
不憎恶戒、(戒能导致三昧)(注20)。
页 21
听闻如上所示善士及正法、正律的功德、功能, 自己如
理作意、正思惟, 乃至依法奉行,即得成就四不坏净──于
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 于戒不坏净而 ) 圣
戒成就。(注21)“不坏净 (avecca- ppasada) ”即不坏信,指信
心清净、愉悦、安定的状态; 如是,谛观三宝功德而生忍、
生乐、生 ( 善法 ) 欲(注22)。依得参预圣道行列的“四入流分
”,信根增上, 即具足知的“信忍 ( 信认 ) ”、情的“信
乐 ( 法喜 ) ”、意的“信求 ( 愿成就五分法身 ) ”。 如
是, 信根的具足,不外乎三善根接受法雨滋润,再生长、再
开展而成; 然今已开法眼、已见道,能真实地在圣、出世间
的圣八支道迈步前进。
【由增上戒学佛】
成就信根者已超凡夫地, 参预圣流的须陀洹三结已断,
无有戒禁取,唯依圣所施设戒生活。 “戒 (sila) ”义为经
过思择的“戒行 (silana) ”; “戒行”指一再练习的善行
, 成为惯行,构成人格,即具有防非止恶、促进为善的功能
。 《阿含》的增上戒学,结集在《阿摩昼经》可分为“四种
戒”(注23):?波罗提木叉戒 ( 即依戒条受持戒律 ) ─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八十三页上栏十四行到倒数第四
行 ( 大正〈 1 〉 83c14 ~ -4,?活命遍净戒 ( 即依正命
得生活资具 ) ──见大正〈 1 〉 84a-4 ~ c13,?根律仪
戒 ( 即守护六根, 根境识三合时能正念、正知 ) ──见大
正〈 1 〉 84c13 ~ -10,?资具依止戒 ( 即受用民生必需
品时不犯过失 ) ──见大正〈 1 〉 84c-10 ~ -2。
日常生活上,即依四种戒使戒行精进、戒法身茁壮;其
实, 在于善根增上、信根增上,带动知、情、意生长所致。
波罗提木叉戒,“依信、依情”使戒清净; 活命遍净戒,“
依正勤、依意志”使戒清净; 资具依止戒,“依般若、依理
智”使戒清净; 根律仪戒,“依
页 22
知、情、意”平衡作用下, 起心动念、身语行动皆维持正念
、正知。 所以贤圣修行,即在日常对己、待人、处事、接物
中,使善根增上、信根增上、戒身清净; 佛陀戒法身的建构
,于因地, 不外乎努力改善人格三要素 ( 知、情、意 ) 而
已。
【由增上心学佛】
“增上心学”为adhicitta-sikkha的直译,指特别
用心,依
止观、三昧、禅那使心集中注意力并提升观察力,以便开发慧力断除
烦恼。日常生活中,不能使“道现前(maggapatubhavam”(注24)者,则
需以意志为主导(注25),加上理智与感情的协助,修习禅那,先入定再出
定作观;如是,以特殊的宗教行为引导般若现前,展露解脱烦恼的实
力。依三十七菩提分法来看,这一段过程是属“四念住”,“四神足
(四禅那)”,五根之“定根”,五力之“定力”,“七觉支”之全部
,圣八支道之“正念、正定”的范围;而实际的操作是“依四念住,
修习七觉支”。
修习四念住,锻练正念、正知,包括?能得念念分明现前,?能
随忆念“业处”(注26);如是进行“念觉支”的学习。能分辨善、恶念,
能抉择随顺善念、对治恶念之方法,能应用适当的“业处”,即是进
行“择法觉支”的学习。依业处所规定的方法排除五盖,显现禅支,
亦即依四正勤进行“精进觉支”的修习。操作上述三觉支顺利,心生
无悔、欢悦、喜之心行;如是进行“喜觉支”的修行。身、心互动之
下,喜行导致身、心的轻安;如是进行“猗(轻安)觉支”的修习。身
、心轻安则受乐,(第三禅以下)乐为定的直接原因,凡有苦受,必定
不能入定;今受乐已,心定,如是修习“定觉支”。心定则有所对治
,能舍离定及慧的障碍;如初禅舍离诸欲、恶不善法,镇伏
页 23
五盖等; 如出定作厌离观,有得“道现前”而成就舍断烦恼
;如是进行“舍觉支”的修习。 上述次第修习“七觉支”(注27)
,为开发“菩提 (bodhi 觉 ) ”必备的七成分,初学者必须
按部就班学习,才能完成增上心学。
在“知、情、意”平衡下, 维持念觉支的正念、正知;
择法觉支及舍觉支舍离烦恼的部分,属“理智”的作用; 喜
觉支及猗觉支有“感情”的作用; 精进觉支、定觉支及舍觉
支舍离五盖的部分,是“意志”的作用。 如是,“增上心学
”只是采用宗教上特殊的修心方法, 继续使善根增上、信根
增上、戒身清净之外,更加能得“心净”──定心清净; 佛
陀定法身的建构,于因地,也是在努力改善人格三要素 ( 知
、情、意 ) 而已。
【由增上慧学佛】
由“阴法门”“处法门”“界法门”“根法门”把握有
情之身、心,获得“见净”。 加上“谛法门”“缘起法门”
通达有情身、心之因果,获得“疑盖净”。 通过缘起,依次
把握“无常法门”、“苦法门”、“无我法门”, 得“道非
道知见净”。 以无常、苦、无我相应行道,得“道迹知见净
”。 依道迹行道,自作证断除因我见、我爱、我慢所生的贪
、嗔、痴等一切烦恼漏,得“道迹断智净”。(注28)见净、疑盖
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道迹断智净, 是五构成慧
身清净 ( 具足 )。
以理智主导的增上慧学由慧根充实所成; 云何“慧根”
?‘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 ’(注29)须陀洹果位以上的贤圣皆如
实知四圣谛, 依次第断种种结、缚,乃至于四圣谛无间等
( =现观四圣谛 ) 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注30)。 由“四圣谛
相应的正见”导引,才
页 24
能次第圆满圣、出世间的八正道, 解脱诸漏,作证漏尽何
谓四圣谛相应的正见?如《杂阿含 785 经》说:‘圣弟
子 ( 于 ) 苦 ( 作 ) 苦思惟, ( 于 ) 集、灭、道 ( 作 )
道思惟, 无漏思惟相应于 ( 于拟作:心 ) 法──
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 是名正见是
圣、 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注31)如何
圣道次第圆满?如杂阿含 749 经说︰“正见生已,起
正志、 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嗔恚、愚痴; 如是,圣弟
子得正解脱已, 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
作,自知不受后有。”(注32)
单独的理智并不能充实慧根。何以故??佛弟子一向净
信如来菩提, 于如来之教说无有犹豫、疑惑,成为“有信者
(saddha) ”──有信根。?有信之佛弟子,信受奉行佛法,
成为“发勤者 (araddha- viriya) ”──有精进根;勇猛、
坚毅、努力地舍断诸恶法、具足众善法。 ?有信、发勤之佛
弟子,舍恶行善之后,成为“念现前者 ( upatthitasatino)
”──有念根; 时时维持正念、正知,保持最胜离染之心,
忆念过去的经验、随念适用的佛法。 ?有信、发勤、念现前
之佛弟子, 作舍为所缘(注33),心住一境性, 成为“得定心者
(samahi= tacitta) ”──有定根; 镇伏五盖、排除慧障、
提升观力。 ?有信、发勤、念现前、得定心之佛弟子,出定
作观,得知:‘无始轮回,众生无明所盖、渴爱系其首, 长
道驱驰,流转、轮回,不知本际。 ’(注34)又得知:‘因集故苦
集,因灭故苦灭; 断诸径路,灭于相续,相续灭,灭是名苦
边。 ……所谓一切取灭、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注35)有
信根、精进根、念根加上定根和合所生如实知、见, 如是慧
者,乃具足“慧根”(注36)。
如上述,可知五根相须,缺一不可。“信根”以感情为
主导,
页 25
“定根”以意志为主导,“慧根”以理智为主导; 此等三根
增强念根及增进根, 并由“念根”照顾信、进、慧三根有否
平衡发展、有否健全, 不平衡、不健全则交付“精进根”维
持平衡,导致健全。 如是,慧解脱者乃至俱解脱者,当然具
足十分真实的理智 ( 般若慧 )、 美好的感情 ( 慈悲心 )、
完善的意志 ( 智相应意愿 )。导师所也曾说:“圣者的正觉
, 称为智慧,并非世俗的知识,与意志、感情对立的知识;
而是在一味浑融中,知、情、意净化的统一。 浑融得不可说
此、不可说彼,而是离去染垢 ( 无漏 ) 的大觉。”(注37)倘若有
人说:“慧根圆满具足者, 不具其他信、进、念、定四根。
”无有是处! 无有我见、我爱、我慢的阿含圣者处于有漏的
世间, 无愚痴而有明觉,无贪爱而有慈悲,无嗔恚而有忍辱
, 无垢行而有三妙行,无迷信而有四不坏净,无懈怠而有正
方便, 无失念而有正念现前,心无纷乱而有安定,心具足般
若而无明尽。 唯有舍断我、我所见,无我执、我慢随眠者,
由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修习, 而究竟成就慈、悲、喜
、舍四等心──不只怨、亲平等,乃至自、他平等; 换言之
修习圣、 出世间八支圣道而信、进、念、定、慧五根平等
具足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勇求菩提之士──菩提萨埵。
【由正解脱学佛】
无庸置疑,强烈的宗教情操,可使信者得到安心; 然无
排除烦恼漏的一分般若慧配合, 此种信心并非成就信解脱,
只能说是暂时的、部分的“彼分解脱 (tad-anga vimutta)
”──犹如旷野狂风中以双手短暂地护持一、 二烛火不熄而
已(注38)。同样地,宗教实践所得强力的意志,可使行者成就定
心; 然无排除烦恼漏的一分般若慧配合,此种定心并非成就
定解脱, 也只能说是暂时的“镇伏解脱(vikkhambhana
页 26
vimutta) ”─犹如漂流的水瓮压过水草,水草立即伸直。
开法眼的圣者, 初得一分般若慧,依此即得永久的“正断解
脱 (samuccheda vimutta) ”──犹如闪电击树, 受击树木
烧焦而永无生机(注40)。如是,由三无漏学、五出世根的熏习力
,( 一 ) 首先成就须陀洹,得依见道而“断三结”,只要正
念、正知之下, 成就初果的圣者必定?舍断二十种身见结─
─不于五阴生起我、我所见, 亦无我在阴中、阴在我中的分
别的邪见(注41)。?舍断疑结──于四圣谛无有犹豫、疑惑。?
舍断戒取结──唯依圣八支道行道,舍断种种邪见、邪道。(
二 ) 进一步修习圣道者,提升三结断的能力之外,修得贪、
嗔、痴薄的力量。 如是圣者由斯多含向、斯多含、一种子道
乃至成就阿那含向。( 三 ) 更进一步修习圣道者,再加强三
结断的能力之外, 由五出世根的熏习力,得以断除欲界贪爱
, 断除一切嗔恚,所谓“五下分结断”,成就五种阿那含─
─中般涅槃者、 生般涅槃者、无行般涅槃者、有行般涅槃者
、上流般涅槃者。( 四 ) 修习圣道最进步者,舍断色界贪爱
、无色界贪爱、我慢随眠、一切无明, 所谓“五上分结断”
,现法涅槃者──阿罗汉(注42)。
如上述,唯以圣、出世间八支圣道为架构的,有机的三
无漏学培植五出世根、具足五力(注43),才得“正断舍断
(samucchedappahana) ”的能力, 逐渐舍断贪、嗔、痴,乃
至一切诸漏, 真正根绝三界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的生
机。 释尊于般涅槃场,明白道出:‘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
, 则无第一沙门果, 第二、 第三、 第四沙门果。须跋
(Subhadda) 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
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须跋 ] 今我 ( 佛 ) 法中有八圣道,
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门果; 外道异众无沙门果。”(注44)
除此圣道修习外若有所得──得现法涅槃,皆属虚妄邪见;
若有所论
页 27
──现在生泥洹论,皆是末劫末见的邪说(注45)。《增一阿含 42
品第 3 经》说:‘须拔!若我 ( 释尊自称 ) 不得无上正真
之道,皆由不得贤圣八品道; 以其 ( 我 ) 得贤圣八品道故
成佛道。 ’(注46)圣八支道不只是成就第四沙门果──阿罗汉─
─而已,释尊明言,自己是“得贤圣八品道故成佛道”; 可
以确定《阿含》的“圣、 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
向苦边”的解脱道,即是“成佛之道”(注47)。
【感恩祈祷】
时常反省自己一生遭遇,前生必有善行,缔结善缘,今
生方得亲近极善知识──导师, 得以听闻正法,得内正思惟
, 得依法奉行,得以延续慧命,得使法身茁壮,皆是导师护
念所致; 虔诚感谢!庆幸此生得遇导师,愿导师长久住世!
愿生生世世仍然得于人间亲近受教!
1994/9/13 完稿
页 28
注解
1. 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平阳印刷制版厂承印台北 (
民国 58 年 ),pp.27-38。
2. 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 ( 妙云集下篇? ),印顺导师
出版社台北(民国60年重版),p.66。
3. 参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7〉67a。
4. 同注 2,p.66。夹注为笔者所附。
5. 参阅《杂阿含 200经》大正〈2〉p.51af.释尊导引尊者罗
□罗,“教学相长”之经历。
6. 见《杂阿含 490经》大正〈2〉p.126b。今“涅槃”与“
般涅槃(parinibbana)”同义,指 灭尽一切贪嗔痴;
释尊在菩提树下所证“涅槃”为“般涅槃”,指心无诸惑
,身、心无一切恶行,心无诸苦受;释尊在双树林中入灭
,亦以“般涅槃”称呼,乃指身、心无有一切惑、业、苦。
7. 参阅拙著〈阿含要略〉,东初出版社 台北(民国82年),
pp.18~21。
8. Tathaata汉语直译︰“如来”;中村元先生意译︰“
修行完成的人、人格完成者”。参阅《佛教语大辞典》,
p.1063c
9.“阿含道(次第)”见〈阿含要略〉,pp.21~34。
10."ariya atthangika magga"直译︰“圣八支道”;
《中阿含》译作:“八支圣道”;《增一阿含》译作;
“圣贤八品之径路”;《杂阿含》略译作:“八圣道/
八正道”。
11.“持此(八关)斋法功德,摄取一切众生之善,以此功德惠
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 持此誓愿之福,施成三乘,
使不中退;复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
?阿罗汉道。” 见《增一阿含 43品第2经》,
大正〈2〉757a。
12. 参阅大正〈2〉106ab。
13. 《中阿含52经》《杂阿含 346经》参阅《阿含要略》,
pp.33~34【
页 29
声闻道次第表】。
14. 见大正〈2〉203a;参阅Mahacattarisaka-sutta,Miii.72
15. 见大正〈1〉11c。
16. 见大正〈2〉221c。
17. 见大正〈2〉151c。
18. 见大正〈1〉53a。
19. 见《S.55,55?8 Caturo phala(1)~(4)》〈S〉v.410ff.
《杂阿含 843 经》大正〈2〉215b。
20.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而得 认识三宝功德,成就正
信;见贤思齐,见法受持(圣戒等)。 参阅《杂阿含550
经》大正〈2〉143bf;A 6,26〈A〉314f.。
21. 参阅《杂阿含 843经》大正〈2〉215b。
22. 参阅《说处经》大正〈1〉565c。
23. “四种戒”参阅《清净道论》〈VM〉pp.15?5
24. “道现前”指唯有“般若(panna)”能使解脱道现前,凡
夫之“想”与“识”无此能力。参阅《清净道论》〈VM〉p.437。
25. “增上心学”刘宋 Gu?bhadra法师于《杂阿含经》译作
:“增上意学”(见大正〈2〉210a),可能看出这段修心
过程,是以“意志”为主导,进行学习。
26. “业处(kammatthana)”指修心之对象、目标、方法。有
四十种主要的“止的业处”── 修止为主,导致止观等
持的方法;有十种主要的“观业处”──修观为主,导
致止观等持的方法。 参阅《杂阿含 741~747经》大正
〈2〉197aff.;《清净道论》〈VM〉pp. 110~117。
27. 参阅《杂阿含 711经》大正〈2〉190c。
28. 由增上戒学得“戒净”,由增上心学得“心净”,由增上
慧学得“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
净”“道迹断智净”之过程;法法相益、法法相因,次第
成就。《中阿含七车经》欲
页 30
从舍卫城快捷平安抵达远处(DhpA.386说:两城相距七
由旬)之娑鸡帝城,以七车依次接续替换乘坐,方得至目
的地为喻。参阅大正〈1〉430c-2~431b10;〈VM〉p.443。
29.见《杂阿含 646经》大正〈2〉182b。
30.同注 12。
31.见大正〈2〉203af.。
32.见大正〈2〉198b。
33.舍为所缘(vossaggammana) 指无诸恶、不善法,无五盖乃
至无贪、嗔、痴一切烦恼的状态为"vossagga"(最舍);以
最舍为所缘境而入定。参阅《无碍解道》〈Pts〉119f.
34.参阅《杂 133经》,见大正〈2〉41c。
35.参阅《杂 293经》,见大正〈2〉83c。
36.参阅《相应部 S 48,50》,〈S〉v225~226。
37.见“解脱者之境界”(《妙云集》下篇 ?)p.204
38.参阅《清净道论》p.410;p.5;p.493。
39.同注 38。
40.同注 38。
41.参阅 拙著<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
《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pp.22~23
42.参阅《杂阿含 820?21经》《相应部 S 48,2-5;12-17》。
43.参阅“道性的整体性”拙著《阿含要略》pp.22-23。
44.见《游行经》见大正〈1〉25af.
45.参阅《杂阿含 171经》大正〈2〉45c;《梵动经》大正
〈1〉93b。
46.见大正〈2〉752b;“须拔”为“须跋”音译之异;“贤
圣八品道”即 圣八支道(参阅注 10) ;“无上正真之道”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意译,“得无上正真之道”
即成佛道。
47.参阅《杂阿含785经》大正〈2〉203; 《杂阿含287经》
大正〈2〉80cf.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