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1)
2014/9/5   热度:920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目 录
任杰居士编讲(能海上师弟子,原近慈寺管堂师,现在北京)
作者:任杰居士编讲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科判
序言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甚为稀有,难值难遇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分三:
一、佛宝分二:
(一)略述身相
(二)别述四身
1、自性法身及离垢清净之自性法身
2、智法身二十一聚
3、圆满报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4、胜应化身
二、法宝分三:
(一)教法宝
(二)道法宝分三:
1、四圣谛
2、十二缘起支
3、六度
(三)果法宝
三、僧宝分三:
1、凡夫僧宝
2、有学僧宝
3、无学僧宝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分四:
一、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皈依三宝品第一》(卷一)
二、抄《增一阿含经·三宝品》(卷十二)
三、译论,依论释经皈依三宝的建立
四、结语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责任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佛教问题
--------------------------------------------------------------------------------
略讲观修佛法僧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序言
这里提出“略讲”,是就初入圣教之门的四众弟子,首先应当学习三宝,略知三宝的功德意义,以观修三宝为正因。初以信解智力随时深入思维,观察和忆念三宝的功德利益,以培养自己的清净正信,令信根增长,引发自己对佛法的乐欲希求,成熟自己的善根。若以究竟智力观察三宝,唯第十地菩萨乃具此功德。
若要广讲三宝,那就是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佛教的大小乘三藏,无不是说三宝的功德利益,若离开三宝而谈修习,既非佛教,更谈不上是佛教徒。
作为佛教徒,为利益一切众生,住持如来圣教,令正法久住,成就圣果,都必须以观修三宝为修行的所依境,直至成佛的中间,都必须贯以三宝而修观行,所以佛弟子观修三宝是不可缺少的根本法门。由此原因,本文仅依经论略谈三宝的功德行相,及修学三宝的重要意义,仅供三宝弟子以观修三宝功德为修行的所依境而作参考。
本文分为以下几科:一、观三宝出现世间甚为稀有,难值难遇;二、别观佛法僧三宝;三、皈依三宝的建立;四、住持三宝的重大责任;五、爱国爱教与人间佛教问题。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甚为稀有难值难遇
佛经中说,十方世界有无量诸佛。《三劫三千佛名经》说此世界,过去庄严劫有千佛出世,现在贤劫有千佛出世,未来星宿劫有千佛出世。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即是现在贤劫中的第四尊佛。在人寿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世,减至人寿百岁五浊逼恼时,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在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前,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没有佛法,众生不闻三宝之名,自释迦牟尼出世、出家、成佛、转法轮,现在在此南赡部洲才有三宝出现于世。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出世是具有大事因缘的,无因无缘佛决不出现世间。如《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而得成就,以十无量百千阿僧祗而得成就。”是由“无量功德乃能成。”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古释迦牟尼佛前发无上菩提心,中间经过三阿僧祗劫亲近、承事和供养诸佛,积集福慧二种资粮,修习菩萨万行,严净佛土,成熟众生,位证十地,最后受一切智智胜职位,得一生补处,升住睹史多(即兜率天,Tusita Heaven)内院。菩萨观诸众生根性业已成熟,成佛时机已到,为度一切众生故而降生人间,如《菩萨处胎经·游步品》云:菩萨“即自思惟,多诸众生,皆是初发心已来所成熟者,堪能受于清净妙法。”菩萨为度一切众生趣入涅槃城故而应化人间。
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前,在古印度的上古时期,人们不了解宇宙现象,畏敬和崇拜日、月、云、风、水、火、雷、电、山川等自然现象,信奉有神灵主宰一切。而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认为神灵能赏善罚恶,祈祷赐予现世幸福及家庭繁荣等。于是即出现了祭祀,崇拜神灵的赞咏,而集为四种《吠陀》(吠陀译为《明论》。意为知识、智慧之义。)《梨俱吠陀》意为赞诵明论,赞诵多神或一神。次后,为讽咏之便,又集成《娑摩吠陀》,记祭祠的为《夜柔吠陀》,咒术,禳灾之类的为《阿闼婆吠陀》。如《西域记》卷二云:“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咒医方。“因此即由吠陀论师们创造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不平等的种姓阶级制度,如《譬喻经》云:“诸外道人计,梵王生四姓,王口生婆罗门,臂生刹利,胁生毗舍,足生首陀。四姓之别,自韦陀论师而起,因韦陀论为最古盛行也。”
又如提婆论:“外道韦陀说,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花,从莲花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胁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
又如《寄归传》卷四:“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当时的婆罗门(意为净行,有在家、出家两种),掌握宗教、哲学、文学、历学、数学、医学以及祭祀祈祷和一切精神的统治大权,压制余三种姓,利用神权性,扩张僧权,违害社会,极不平等,人们希望有圣人救济这个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弘宣平等圣教。
刹帝利虽为王种,奕世君临,统辖国政,但亦受婆罗门的神权统治。毗舍种姓,为商贾贸易的庶民中层阶级。戍陀罗或首陀种姓,为农民及奴婢,身勤劳作的下层贱民阶级。
另一种情况是各种外道的勃兴,各自对宇宙人生的理解不同,由于社会的不平等而厌恶人生,他们入世修行,希求通过修各种苦行的方法而得解脱(山林派)。但他们不知道解脱的次第、方法和目的,认为解脱即是生天,以求安乐而为究竟。在这种情况下,菩萨(释迦菩萨)在兜率天内院依五方面的观察选择而降生人间:
一、观察国土,为迦毗罗婆窣堵或云劫比罗伐堵,即迦毗罗卫,尼婆罗城,即今日之尼泊尔,国王净饭王为生父。
二、观察种姓,为刹帝利王种。
三、观察血统、氐族,为甘庶释迦。
四、观察母亲,为摩诃摩耶夫人。
五、观察时会,为五浊恶世人寿百岁时。
菩萨经过五种观察已,见诸众生根性成熟,成佛时机已到,为度一切众生入涅槃城,即降生人间。如《菩萨处胎经》卷五云:“导师出现世,非缘不降神,要度为度者,示现无为城。”
释迦牟尼,释迦为种姓之名,义为能,牟尼为仁,寂默或贤人之义。合译释迦能仁或能寂,即释迦族的能仁或圣人。释尊的实名为悉达多,译为一切义成,姓乔达摩(旧译瞿昙)义为最胜,及瞿答摩之裔。
摩耶夫人即将分娩时,从其土俗应归娘家分娩(亦说出城外游),遂于沙罗树(或娑罗树,即毕钵罗树,无忧树之类)下产生悉达多,时在公元前六百余年的四月八日降生。菩萨即降生人间,无扶侍者即自行七步,举其右手,作狮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已。”
摩耶夫人产后七日病逝,由其妹钵罗阇底代育王子。菩萨生下不久,即有阿私陀仙人入宫占相说:“王子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若在家者年一十九为转轮圣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种智,广济天人,转清净法轮。”
菩萨七八岁时,从婆罗门学者受学诸文事教育,从武士习诸武艺。十六岁纳拘利城主善觉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后生一子名罗睺罗或称罗怙罗。
菩萨虽在王宫,但不为五欲所染,常观感老病、死苦,经常思惟世间苦痛如何避免之法。一日出游,见农夫种田,鸟食虫类,于是即在树下禅思众生之苦。后游四门见老、病、死者及沙门,深思解脱之法,于是即决心自剃须发,脱下王服宝冠,着上沙门衣服而去求解脱之道。
其父见菩萨既已出家,即遣宗亲五人为侍,此五人即憍陈如、跋提、跋波、摩诃罗、阿说示。菩萨偕侍者五人东南行至毗舍离城附近的仙人阿罗逻迦兰所,就学解脱之道。但此仙人以无所有处定为最上涅槃即以超越一切有之思想。菩萨知此定不是解脱究竟之道,于是即舍此仙而去王舍城外森林中,访郁陀罗摩子仙人。彼仙执非想非非想处定为真涅槃,虽较“无所有”更进一步,但泯想非想之差别住于平等寂静之知见,菩萨知此亦非真正解脱之法,不能究竟解脱。于是即舍此仙人乃去优楼鞞罗聚落尼连禅河畔苦行林中,独自思考,静坐禅思六年。
六年之间,与诸魔军斗争,如《方广大庄严经》第七云:“第一贪欲军;第二忧悉军;第三饥渴军;第四爱染军;第五昏睡军;第六恐怖军;第七疑悔军;第八忿覆军;第九悲恼军及自赞毁他称供养等诸魔军。”虽然精进不懈修习苦行,然亦徒劳无获,即悟专修苦行无益,因此而舍极端苦行之法。先趋尼连禅河浴去六年之积垢,得牧女善生乳糜之供,气力渐复,颜色渐润。此时五侍者见其状,以为释迦菩萨信行退转,即舍菩萨而去至婆罗捺斯(波罗奈斯)。菩萨乃独自趋毕罗树(菩提树)下,敷吉祥草东向而跏趺坐,端身正念,发大誓愿曰:“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坐。”(《方广大庄严经》第八)于是即入金刚喻定,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四种魔军。魔王虽遣眷属,百方娆乱,终不可动,只得忧愁而去。菩萨即入狮子吼奋迅三摩地,顺观和逆观十二缘起,观众生生死根本,在于无明,故无明灭即生死之苦尽;观四谛之真理,集乃为因,由集而生苦果;解脱苦根当灭集因而得解脱者,当修道谛为因。菩萨因起勇猛心,定力之深使身升高七多罗树,由是旭日东升,长夜奄灭,智明忽起,生死永寂,豁然大悟,终成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法报化三身,欢喜无喻。
菩萨于成道后,观缘起甚深无我之义,众生难于悟解,故四七日间默然而不说法。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十,劝请品云:“我得甘露无为法,甚深寂静离尘垢,一切众生无能了,是故静处默然住。”又如圣龙树《中观宝鬘论》第二品云:“此法甚深故,众生难悟解,故佛成道时,默然不说法。”是故遂于附近树下自受解脱之法乐。第一七日在菩提树下;第二七日在阿输波罗树下,此时魔来劝佛入灭;第三七日在目真邻陀树下,遇暴风雨,目真邻陀龙王以身护佛;第四七日在罗阇耶恒那树下,时有二商主道过,一名提谓,一名利迦,献佛麦蜜,皈依佛与皈依法,闻佛说法而去。
佛陀确信独悟所得究竟解脱真理,欲弘布于众生,以是令其他有情出离生死。于是,佛陀慈悲之念难禁,即从事宣布自证之妙法。先欲向曾事师之阿罗逻迦兰与郁陀迦罗摩子说法,观察彼等适已死去。由是佛陀向婆罗捺斯城外的婆罗泥斯(即鹿野苑)。时先舍佛而去的五侍者亦在此处,五人相约见佛不起问讯,以为佛是净行退转之沙门,然佛至时五人不觉皆起敬礼,或为敷坐,或执衣钵而称长者瞿昙。佛告之曰:“汝等不应称如来为长者,令汝长夜无所利益。”又语五人曰:“我已证得甘露之法,我今能知何甘露道,我即是佛,具一切智智,寂静无漏,心得自在。汝须来,当示汝法教授于汝,汝应听受如说修行,即于现身得尽诸漏,智慧明了,解脱而住,禁行成就,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见《方广大庄严经》第十一)时五人皆皈依佛,为佛弟子,请佛说法,于是佛应五人之劝请而为五人三转四谛法轮。佛告五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为第一示转,指出四谛之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此为第二劝转,指出应了知苦谛之果,断除集谛为苦之因,欣慕灭谛之解脱果,修习道谛而得灭谛涅槃之次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为第三证转,指出佛陀自己已亲证四谛。于此三转即名三转十二行法轮。初示转上根悟道;二劝转中根悟道;三证转下根悟道。转谓佛所亲自证得之法转入于听者五人的身心;法轮谓此四谛法能摧伏一切邪说生死苦海,犹如转轮王之轮宝。如《法华经方便品》云:“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于是,佛成无上正等正觉为佛宝成就;佛说四谛法轮为法宝成就;五人各有所证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为僧宝成就。至此,在此世间始有三宝成就。(第一完)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分三)
(一)佛宝
(分二:一略述身相;二别述四身)
1、略述身相。关于对佛陀的身相说法,虽有大小乘的不同解说,但三身之说以为大小乘通名目。
小乘所说的三身:(1)法身者,谓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五种功德为佛法身。“戒”谓如来身语意业已离一切过患,戒德清净圆满,以为戒法身。“定”谓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以为定法身。“慧”谓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一切法性,以为慧法身。“解脱”谓如来之身心解脱一切烦恼系缚,圆满涅槃妙德,名为解脱法身。“解脱知见”谓如来已知如实解脱,以为解脱知见法身。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得解脱知见,如来已圆满成就此五种功德法体,总佛功德以为佛身,故曰“五分法身”。(2)报身者,谓佛从兜率降生王宫,所生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妙相庄严之身以为报身。(3)化身者,佛以大悲心化现猕猴鹿等救济众生以为化身。
大乘经论所说佛身有六种说法,说一身者,谓以佛自性身及果法身合为一身,这是就法体而说的,以一切法唯一真如法性。说二身者,如圣弥勒菩萨《宝性论》云:“自利及利他,第一义谛身。”是以自利法身和利他色身为二身。又如圣龙树菩萨(宝鬘论〉云:“一切佛色身,从福资粮尘,大王佛法身,由智资粮生。因此二资粮,即是成佛因。”又如圣龙树萨的《六十正理论》云:“以此之善根,回向诸众生,集福智资粮,愿得福智身。”这是就福智资粮为因。成就福德报身和智慧法身为二身。
说三身者,如《佛地经》云:“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金光明经·三身品》说:“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月称论师的《皈依七十颂》云:“能仁之三身,法圆满报化。”说四身者,如《愣伽经》说,一应化身,二功德身,三智慧身,四如如身。《佛地论》亦说四身。
说五身者,总以佛陀的五智功德为身,一法界体性智,二大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此五智虽为如来一身所具之圆满智德,但为摄引众生而表现的五种体相,作用和德行不同。由此则为佛陀的五身。然此五身以智慧法身所摄。
说十身者,如《华严经·十地品》说: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知智身为十身。此十身是第八地菩萨观一切智智所行境,而了知如来的十种身。此以二谛三身所摄。又如《大般若经》卷五百六十八说佛十身:平等身、清净身、无尽身、善修身、法性身、离寻伺身、不思议身、寂静身、虚空身和妙智身以为十身。此十种皆法身摄,因所证法身以无相为相,无有差别,唯能证功德智身有异,一切诸法皆同一法性,以就法身体性而无差别所说。
总的说来,对佛身的说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相违,只是开合不同,其义以四身三身为通用名目。如《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如来身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如来身无有分别,亦无戏论,一切执著戏论皆断故。”这是说法身无相,无染无著,无有分别,为众生利益而现三身。如《华严经·佛不思议法品》说:“一切诸佛同一法身,境界无量身。”《如来十身相海品》又说:“一切如来智慧法身,诸色相海充满法界。”所以如来三身或四身都是以佛所证功德而表其身,三身体性并无异相。
2、别述四身。如来四身是依佛地果位功德广大而安立为身。今依《般若经》、《现观庄严论》说佛四身。
(1)法身:法身有自性清净之自性法身,及离垢清净之自性法身二种,总称为法身。初自性身是佛本具清净究竟体性。现离垢清净是佛三阿僧祗劫修菩萨行,积集智慧资粮,断尽烦恼所知二障,远离一切垢染,作业圆满究竟清净之果德,所以称为果法身。
自性法身,或称自性身,即于法界自性清净中永离一切垢染,无为法所摄之究竟功德,又称无为身、常身。自性法身又称真如法身,或称胜义法身。自性身谓以法性或空性为体,是说诸法体性本来自性清净,如来圆满证得具足清净究竟之法界,即是自性身的相,此即以自性清净为相,界限唯在佛地。
自性身具有五种相和具有五种功德。如慈氏菩萨《宝性论》云:“此中诸佛者,自性身五相,若略应当知,具五功德性。”此五种相者,谓具足远离生灭之无为相;断证功德体性无差别相;永断增益损减二边相;断尽烦恼障、所知障和定障的三障相;及具足自性光明功德清净相。此五相是由自性无垢清净界圆满究竟故,是故《宝性论》云:“无为无差别,永断二边净,烦恼所知定,三障者解脱。无垢无分别,瑜珈所行境,由法界自性,清净故光明。”自性身具有五种功德,如《宝性论》云:“无量及无数,无思无等净,究竟诸功德,真实自性身。大故无数故,非分别境故,唯永断习故,无量等如次。”谓有无量功德、无数无边功德、不由四句分别心而无思功德、无等功德、及具有离一切垢障清净的究竟诸功德。于无量诸功德如次即:广大故名无量;齐此功德数量不可等计,故名无数;不是所有分别心所行境,故名无思;由于唯佛身心中有此功德,故名无等;由于永断二障习气,具有清净究竟功德,故名光明。自性身具此五种清净功德,以此功德名为身。其余三身,皆以胜义法性体性真实,以众生胜解根性而显现世俗境而建立的。
(2)智法身:以佛究竟无漏智慧为身。若略说则为五智,亦说四智者谓除“法界体性智”。若广说之则有二十一聚无漏究竟智德。佛成就二十一种无漏智所依的佛地圆满究竟圣智,即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通为一切种智,或译一切相智、一切智智,是为佛智。由于如来已圆满究竟证得念住等二十一聚无漏法故,其范围唯在佛地。现证如所有性和尽所有相的究竟智,即是智法身的相。今依《现观庄严论》及其《略释》,略述法身二十一聚无漏智如下:
“第一聚,谓三十七菩提分法。”又名三十七道品,是道谛所包括的三十七种法,故名道品。道是能通向涅槃,是到达涅槃道路的资粮。因为与菩提法相顺,故名顺菩提分法。此三十七法,总分七类:
[1]四念处,又名四念住:
[2]四正勤,又名四正断,四正胜:
[3]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
[4]五根:
[5]五力;
[6]七觉支;
[7]八正道。(见后法宝处道谛中说。)
“第二聚,谓慈等四无量心。”
[1]慈无量心,能与众生安乐之心;
[2]悲无量心,能拔众生苦之心;
[3]喜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生欢喜庆悦之心;
[4]舍无量心,指对如上三心不存耽着,舍怨舍亲,怨亲平等。由此四心能善缘无量众生,能引发无量福德,故名无量心。
“第三聚,有色观色等八解脱。”
[1]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故名解脱。
[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令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二为不净观。
[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谓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如妙宝之色,观净色而不生贪,足以显示观之转胜,证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证,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
[4]空无边处解脱,行人厌患色,心欲舍离,即舍色想而缘无边虚空之心,与虚空无边相应。
[5]识无边处解脱,行人更厌前外尘,舍虚空而缘内识为心识无边,心与识无边相应。
[6]无所有处解脱,行人更厌其心识,观心识无所有想,心与无所有相应。
[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舍前现有想名为非想,舍无所有,无想为非非想,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离心而弃舍,故名解脱。
[8]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者,或名灭定或灭尽定,即息灭粗分受想之定,已离无所有处贪著,弃舍非想非非想的一切所缘,故名解脱。
“第四聚,谓九次第等至。”即四禅,四无色及灭尽定,此以深心智慧利行的九种禅定,不杂他心,不令异心间生,次第自一定入于一定之法。若有异心间生,故非次第。
[1]-[4]初禅次第定至四禅次第定为四定,此四为色界四禅天之根本定;
[5]空处次第定;
[6]识处次第定;
[7]无所有处次第定;
[8]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此四为无色四处之根本定)
[9]灭受想次第定,即止息一切心识之定,是九次第定的最后定,以是禅定之至极。
“第五聚,谓十遍处”。遍以增上缘依止静虑,所缘缘为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色及青、黄、赤、白四大种所造色,并空识二境,令其如欲遍一切处,即世间定慧相应之十种等至(定)。所余诸处不立为遍者,以诸根不能向外展,声处不能相续,香味二处色界无故。遍者谓相续普遍开展义。又名十一切处,谓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与识之十法(见《大智论》二十一卷),令其如欲周遍于一切处。十中前八观色之清净,即依第四禅缘欲界,后二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为所依,缘其他受想行识四蕴,依青、黄、赤、白所造色,知依于四大种能造色故地水火风一一观为无边。再思此觉以何所依而广大,了知由于虚空,故次观虚空无边,次观识无边。
“第六聚,谓八胜处”。发起胜知胜见以舍贪爱的八种禅定,是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
[1]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观内不净,观境渐成熟则多观外色亦无妨,观一死尸至一千万死尸等,由观境扩大到外色清净,谓观外色多胜处。
[2]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即内心有色想,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不净,或观外色清净。
[3]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谓由内心无色想,观外色多。如第二说。
[4]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观境渐胜妙,虽观外色,而内心亦不存色想。以上四种为净不净杂观,为形色胜处。
[5]青胜处:观外诸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于所见之青相不起法爱。
[6]黄胜处:观黄色而不起法执,如青胜处中说。
[7]赤胜处:观赤色如青胜处说。
[8]白胜处:观白色如青胜处说。以上四色观,以为胜处,为显色胜处,此四为净观。凡观净色,必远离不净色。此与八背舍同,此二胜处,为使八解脱之观心,自在胜妙,对于所缘色境,不起执著染感,如人骑马能破前阵,故名胜处。如《现观庄严论略释》云:“由此形显诸胜处,发生奢摩他(止)胜知与毗钵舍那(观)胜见之定慧相应也,前四胜处从初二解脱因生,后四胜处从净解脱因生。”
“第七聚,谓无诤,由佛无诤三摩地力能令众生有拔除烦恼之功能”。此即安住解空与他无诤之定,此定声闻亦能证得。如《智度论》卷十一云:“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须菩提,于弟子中无诤三昧最为第一。” 如来无诤三摩地则胜出声闻,如《金刚经》中“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离欲阿罗汉。” 无诤三昧定相,常观众生令心不恼,多行怜憋慈悲之念。
“第八聚,谓愿智”。及至生死未空随愿成办众生义利,乃至生死未空,安住三摩地的作用恒常而住。
“第九聚,谓六神通”。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即神妙莫测,无碍自在之六种智慧,是曰六神通。[1]神境智证通,又名身如意通,又云身通、神足通。即变化不思议境界之通力,故云神足通,即自身能得变化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
[2]天眼智证通,得色界天眼根,能见微细色境,观照外境无碍。
[3]天耳智证通,得色界天耳根,听闻微细音声无碍。
[4]他心智证通,知他人心念而无碍。
[5]宿命智证通,又云宿命住随念智证通,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生涯而无碍。此五通有依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仙人亦能成就,但此五智证通者,是各依无漏智慧而证得之通力故。
[6]漏尽智证通,三乘之极至,诸漏断尽为无碍,成就此六通只限于三乘之圣者,故是无漏,唯佛乃能因满究竟清净无碍。
“第十聚,谓四无碍解”。义名四元碍智、四无碍辩,意业为解、为智、为辩。
[1]法无碍.于名句文能诠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有滞碍,故名法碍。
[2]义无碍,知教法所诠内容之义理而无滞碍。
[3]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名辞通达自在无碍。
[4]乐说无碍,又云辩无碍。以上三种之智慧为众生乐说自在无碍。
“第十一聚,谓四一切种清净:所依身清净、所缘受用清净、心三摩地清净、智清净是为究竟四清净。”
“第十二聚,谓十自在:能住寿一劫名寿白在;于无数三摩地获得自在名心自在;已得虚空藏定名资具自在;开示一切工巧艺术等事业名事业自在;能随愿而受生名生自在;能现佛身充满一切世界名胜解自在;成就无数调伏众生大愿名愿自在;能于一切时顿现无量神变调伏众生名神通自在;获得殊胜四无碍解名智自在;如欲能演讲十二分教名法自在”。
“第十三聚,谓十力”。
[1]处非处智力,谓佛悉能了达一切法的因果。如《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云:“若彼从果法定从此因法生,知者诸佛,即说此因为彼果之相处,如从不善业生不可爱果,从圣有学道得涅槃次第等。若与上说相违,名为非处。”又云:“如果处非处境无量无边,佛智无碍著转,说名处非处智力。”
[2]业异熟智力,又云知三世业报智力,佛能如实了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处,是为业异熟智力。
[3]种种解智力,诸佛遍知一切众生贪等烦恼,等取信等诸法,所生种子,由彼种子之力,所发欲解,此有下、中、上殊胜极不相同之种种差别,然佛妙智遍三世转,了达一切众生欲解,名为种种解智力。
[4]种种界智力,《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云:“诸佛善巧一切界之差别,谓眼根等,等摄耳至六根,色至法六尘,眼识至意识六识,说彼(根境识)之内空等本性名界,正等觉智,遍于一切界差别转,说明种种界智力。”
[5]知根胜劣智力,谓诸众生虚妄增益分别,于生贪等诸根有自在力,总摄有胜、中、劣根,眼等二十二根及诸根互能生果。佛一切种智于彼一一根性皆甚了达,无碍著转,说为诸恨胜尘劣智力。见《俱舍论释》卷三云:二十二根:眼、耳、鼻、舌、身、意、女、男(男女身中起色欲之处)、命恨,有情一生寿命;苦、乐、忧、喜、舍,上五为受根;信、精进、念、定、慧,上五根为信等之五根;未知当知恨,已知根,俱知根(即三元漏慧根)。
[6]知遍趣行智力,《入中论疏》云:“颇有行道能趣佛果,有行能趣独觉菩提,有行能趣声问菩提,有行能趣天、人、饿鬼、畜生、地狱诸趣。正定邪定等种种诸行,于彼一切智无障碍,说为遍趣行智力。
[7]杂染清净智力,同上《疏》云:“无边世界中,行者各差别,如四静虑,八解脱,奢摩他等持,及九次第等至,与杂染清净无边差别,佛智于彼一切均无滞碍,说名杂染清净智力。”
[8]宿住随念智力,同上《疏》云:“始从愚痴展转传来,于过去世住三有中。随念他一一有情一切生事尽有情数无有边际,并念其因,并念相貌,谓念自他如是色类。并念处所,谓念从彼处设来生此处,于彼一切随念境上,所有彼彼无障碍智,说为宿住随念智力。”
[9]生死智力,同上《疏》云:“尽虚空边际诸世界中,诸有情类,一一有情死时、生时,由种种业感种种果,佛清净智于彼众多境界,无障碍转,说名生死智力。”
[10]诸漏尽智力,同上《疏》云:“诸佛由得一切种智之力,永断贪等--切烦恼及诸习气,佛智一刹那顷,最细种子,习气尽皆断除,声闻与独觉辈,以无漏慧灭诸烦恼,佛智于彼无障无碍,是名漏尽智力。”
“第十四聚,谓四无畏。”又名四无所畏。
[1]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云:我为一切正智之人,无有怖畏心。如佛自云:我成正觉无能如法攻难,名智无所畏。
[2]说障道法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说障究竟佛道之法无有怖畏心。
[3]说苦尽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说尽苦道无有怖畏心,宣说一切智等道定能出生之二菩提,无能如法攻难,名为说出离无所畏。
[4]说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我已断尽一切烦怖,无有怖畏心。自云:我已断尽一切漏,无能如法攻难,名为说自断德圆满无所畏。
“第十五聚,谓三不护”。如来身语意行,究意清净故,不恐他知三业邪行而护过失,如来三业纯净,远离诸过,不须防护,故名。阿罗汉三业虽净而常须防护,方能离过,如来与彼异。
“第十六聚,谓三念住”。佛说法时于善听者不起贪心、于不善听者不起瞋心、于间杂者不起二心,唯念住于舍。佛当说法时,念住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有灭退之相,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忧,是为第一念处;又念住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于众生虽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喜,是为第二念处;又念住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舍心于一切时,利益众生,而无利益众生之念,是为第三念住。
“第十七聚,谓不忘失法,利益有情不越时”。佛不忘失所作事业及迟误时间等念不忘失。
“第十八聚,永害随眠,永断烦恼所知二障习气种子。”
“第十九聚,谓大悲心。昼夜六时以饶益心恒观一切众生谁已成熟,谁未成熟,谁成增上生器,谁成决定胜器。”
“第二十聚,谓佛十八不共法”。此十八种不共法,只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唯佛具足,而不共同于其他声闻、缘觉和菩萨,故云不共。
[1]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以智慧慈悲而修其身,此等一切功德圆满具足,由于一切烦恼悉皆断尽, 是名身无失。
[2]口无失。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
[3]念无失。佛修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谛之安稳,故名念无失。
[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间杂,是名无异想。
[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
[6]无不知已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已舍。此六种是名六不共行。
[7]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
[8]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
[9]念无灭。佛具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
[10]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边不可尽,故名慧无灭。
[11]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是名解脱无灭。
[12]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此六种是名六不共证。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示现一切殊妙相调伏众生,称于众生之智而演说诸法,各使证入解脱,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之心,为说法而除灭众生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此三种是名三不共事业。
[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所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17]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未来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所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18]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所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此三种是名三不共智。(见《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六)
“第二十一聚,谓一切相智”。“及”字亦摄究竟道相智,一切智,如是二十一聚无漏智,即说明智慧法身。一切相智,又译一切种智,或名一切智智,即智中之智,是为佛智;菩萨智为道相智,或道种智;声缘智为一切智。如《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卷云:“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来,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来,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智慧法身具足以上二十一聚无漏智慧功德,然此智法身,是由三无数劫修习智慧资粮因而究竟圆满之果位,故又称果法身。法身虽不是分别心行境,是寂灭身,但能作众生利益事,如摩尼珠随类所显,成办众生欲乐。如圣龙树菩萨的《法界赞》说:“于无垢法身,安住智慧海,如种种牟尼,作众生义利”。广则如《般若经》等诸大乘经所说。
(3)圆满报身:圆满报身和胜应化身,是依法身体性所显的二种色身。如《华严经·二十回向品》云:“依法性身,为现色身”。“随顺法身,为现清净妙色之身”。上经《十身相海品》云:“一切如来智身法身,诸色相海充满法界”。是故报化二种色身皆依法身为体,所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妙相庄严之身。如来报身,又称圆满受用身。旧译“卢舍那佛”,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尽未来际长久住世,如《现观庄严论颂》云:“许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略释》云:“具足五种决定之究竟色身,是受用身的相,界限唯在佛地”。五种决定者:
[1]处决定,唯住究竟天密严宫;
[2]身决定,唯是圆明庄严之身;
[3]众决定,唯圣位菩萨之所围绕以为眷属;
[4]法决定,唯说大乘法,如《华严经》等;
[5]时决定,乃至生死未空而久住,显示报身如来身语意事业无尽。详如《宝性论》和《大乘经庄严论》等中所说。
佛圆满报身的三十二种妙相:
[1]由于往昔在有学道时,极善迎送师长等故,感得能仁手足具足轮相;
[2]由于往昔正受律仪,坚固安住故,感得能仁足下平整如龟腹状;
[3]由于往昔修习四摄事故,感得能仁手足指间缦网相连。犹如鹅王;
[4]由于往昔布施善妙食物等故,感得能仁手足柔软细嫩;
[5]由于往昔布施善妙饮物等故,感得佛手足四背双肩及颈间七处皆充满;
[6]由于往昔救脱被杀、被缚、被打诸有情故,感得能仁手足诸指纤长可爱;
[7]由于往昔饶益他活命故,感得足跟宽广;
[8]由于往昔远离杀生事故,感得佛身洪直;
[9]由于往昔正受布施等善法故,感得能仁足踝膝骨皆不突现;
[10]由于往昔自所行善展转增长他故,感得能仁诸毛皆悉上靡;
[11]由于往昔将医方明、工巧明等传授他故,感得能仁双腿渐次细圆如瑿泥耶仙鹿腿;
[12]由于往昔不舍诸来求财物者故,感得能仁双臂长妙;
[13]由于往昔安立一切有情于梵行律仪中,及善护秘密语故,感得能仁阴藏相密最为第一;
[14]由于往昔施他妙好敷具故,感得能仁皮肤如金色清净鲜明;
[15]由于往昔施他胜妙宫殿故,感得能仁身皮细薄润滑;
[16]由于往昔远离愦闹散乱等故,感得能仁一一毛孔各一毛生皆向右旋;
[17]由于往昔恭敬承事一切众生及师长等,亦令他恭敬承事故,感得能仁眉间毫相庄严,量如橄榄许形如银管,洁白软柔,展长三肘,缩即右旋毫端上靡;
[18]由于往昔未曾轻毁他故,感得能仁上身犹如狮子孙;
[19]由于往昔随顺他善说故,感得能仁臂膊圆实;
[20]由于往昔施他医药等故,感得能仁双肩之中项部极善丰满;
[21]由于往昔承事众生作看病人等故,感得能仁于非上味中亦得上妙味;
[22]由于往昔建造园林等故,感得能仁身量与弓相等如诺瞿陀树;
[23]由于往昔施他寺院等故,感得能仁顶上乌瑟尼沙刘显周圆;
[24]由于往昔三无数劫说和爱语等故,感得能仁舌相薄净广长如红莲色;
[25]由于往昔以一音为一切世界有情宣说正法故,感得能仁成就五支梵音;
[26]由于往昔远离绮语过故,感得能仁两颊如狮子王;
[27]由于往昔承事称赞一切众生故,感得能仁齿洁白相;
[28]由于往昔远离邪命,正命清净故,感得能仁齿平齐相;
[29]由于往昔修谛真实语故,感得能仁齿细密相;
[30]由于往昔远离离间语故,感得能仁整四十齿;
[31]由于往昔视一切众生如一子故,感得能仁眼如绀青宝相;
[32]由于往昔视一切众生无贪瞋故,感得能仁两眼上下睫毛不相杂乱犹如牛王。此等即是能仁圆满报身定能感得此三十二相,谓由能感得此诸相之彼彼因。皆圆满故。迎送师长等因,随各各相时已广宣说,最重要是观察其因而得三十二相之果。此等名为妙相等,谓由谁具足此三十二相即能表现彼是大丈夫故。
《大智度论》卷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膊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花若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幅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大智度论》八十八及卷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经》中之《三十二相经》、《大般若经》卷四百六十九等所载,皆大同小异。
佛受用身有八十随好:
[1]由于一切诸行离贪爱究竟故,感得能仁爪如赤铜色鲜红光明;
[2]由于一切有情增上利益意乐到究竟故,爪色润泽;
[3]由于上等族姓生故,爪甲高起;
[4]由行境无罪故,诸指圆形;
[5]由集善根究竟故,诸指丰满;
[6]由渐次修三种智德故,指渐细长;
[7]由往昔善护十不善业道及邪命故,筋脉不现;
[8]由已解脱烦恼结故,筋脉无结;
[9]由能了知甚深密义,踝骨不现;
[10]由从生死等难可行处度诸众生故,足无不平;
[11]由善巧映覆人故,行步如狮子;
[12]由善巧映覆龙故,行步如象王;
[13]由善巧腾空故,行步如鹅王;
[14]由善引有情至安乐处故,行步如牛王;
[15]由顺绕路而行故,回身右旋;
[16]由行步善巧端庄故,行步善妙;
[17]由心常无曲屈故,行步直进;
[18]由称赞他功德故,身盘紧密;
[19]由不染著诸恶法故,其身光洁;
[20]由说称机法故,身次第相称;
[21]由行清净故,身最洁净;
[22]由心具大悲故,身柔妙;
[23]由意垢清净故,身善清净;
[24]由法毗奈耶圆满故,众相圆满;
[25]由为他说广大妙法功德圆满故,身广大微妙;
[26]于一切有情心平等故,行步安详平等;
[27]由说清净法故,双目清净无翳;
[28]由说易解法故,身极细嫩;
[29]由于难行处心不退故,身容无怯弱;
[30]由修善根胜出一切世间故,身最充实;
[31]由尽后有故,身善策励;
[32]由善分别缘起顺逆故,支节善开展;
[33]由说清净法义故,顾视清净无翳;
[34]由弟子戒圆满故,其身圆满;
[35]由未染著生死过故,身部相称;
[36]由摧伏我慢故,身无歪倒;
[37]由说无心法故,身相平等无诸高下;
[38]由通达甚深法故,脐底深妙;
[39]由弟子受持顺自之教授故,脐纹右旋;
[40]由诸徒众行端严故,威仪端庄众所乐见;
[41]由意净故,三业行净;
[42]由于非时不说法毗奈故,身无疣赘及诸黡点;
[43]由说身等安乐法故,双手柔软如睹罗棉;
[44]由得光明大沙门故,手纹光明;
[45]由住甚深法故,手纹甚深;
[46]由数数说真净法故,手纹长直;
[47]由为众生宣说众多学处故,面门不太长;
[48]由通达一切世间犹如影像故,唇红如频婆果;
[49]由柔和语调伏众生故,舌极柔软;
[50]由说众多功德正理故,舌极微薄;
[51]由所说法毗奈耶诸著我我所之凡夫难测度故,舌赤红色;
[52]由无一切怖故,语雷音;
[53]由说和爱语故,音韵美妙;
[54]防护三有结故,四牙圆整;
[55]调伏难调故,四牙锋利;
[56]降伏烦恼法毗奈耶最洁白故,四牙洁白;
[57]安住通达生死涅槃平等地故,四牙相平齐;
[58]渐说三乘现观故,四牙渐细;
[59]安住方便所持胜慧故,鼻相高修;
[60]具足众生信仰净行故,鼻清净;
[61]由说广大法故,眼目宽广;
[62]由度众生出生死故,眼睫厚密;
[63]由善能令众生欢喜称赞故,眼目青白分明圆满如莲花叶;
[64]由常时回顾诸有情故,双眉修长;
[65]由善巧和缓调伏非以五火炙身等故,眉毛细软;
[66]意为善故,双眉润泽;
[67]遍见贪等过患故,眉毛齐整;
[68]由遮遣有情损害故,手长圆满;
[69]由战胜贪等故,两耳相齐;
[70]令诸有情相续不坏故,耳根不坏;
[71]不由边执见等扰动心故,额部与发际极善分展;
[72]由摧坏一切邪说故,额部开展宽大;
[73]由圆满胜愿故,顶圆如盖;
[74]由于色等断除贪爱故,发绀青色如蜂;
[75]遍尽见修所断随眠故,头发稠密;
[76]由说圣教妙慧遍知故,头发柔软;
[77]由意不为贪等乱故,头发不乱;
[78]常时不说粗恶语故,发不粗涩;
[79]由于三宝前散布妙花故,出妙香等夺众生意;
[80]手足拇指有德纹相犹如金刚,手足掌中有四方吉祥纹,其外无名指等有七纹右旋,而善庄严。此八十种名佛随好者,由身外现功德相表内心功德故”。
(4)胜应身:化身佛又名胜应身,亦称胜应化身。佛以大悲心随应众生之机而作利益,随应化何类,皆在此类为最殊胜者,故名胜应化身。
《现观庄严论》云:“若乃至三有,于众生平等,作种种利益,佛化身无断”。不具足五种决定所显之究竟色身(三乘并说及人天善法),是化身相。又此分生化身、巧化身和菩提化身之三种。
如化现大桥、桥梁和禽畜鹿鸣等,名生化身;如化现鼓琴师,及化现铁木工和缮写人等,名巧化身;如释迦牟尼从兜率降生至菩提树下成道乃至涅槃一生经历的十二种宏化事业,名菩提化身。如《宝性论》云:“[1]兜率降世;[2]入住母胎;[3]圆满诞生;[4]少年嬉戏;[5]受用妃眷;[6]从家出家;[7]行苦难行;[8]趋金刚座;[9]降伏魔军;[10]成等正觉;[11]转妙法轮;[12]入大涅槃。或八相成道之事业:[1]兜率降下;[2]入胎;[3]住胎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转法轮;[8]入涅槃。如《大乘经庄严论》云:“佛化现无量,是名为化身。”又云:“工巧生菩提”。又如清辨论师《中观心要论》云:“如所化化现,现化满诸方,说法降宝雨,生起出世乐”。佛为利益无量众生,所作事业常无间断。如《略释》云:“若有乃至三有未空,于净不净众生,同时而作增上生决定胜等种种利益之身,即能仁佛世尊之化身,以是不具五种决定所显之究竟色身故。佛作事业亦常无间断,乃至生死未空于一切世界事业相续无断故。
法身作用有二十七类事业:
[1]安立众生解脱寂静;
[2]安立他成熟四摄事;
[3]安立众生取舍四谛正见,此三是安立资粮道。
[4]安立自他证真实义;
[5]安立他令圆满六度行;
[6]安立他二利行;
[7]安立他于清净正见;此四是安立于加行道。
[8]安立他于见道亲证空性;
[9]安立他于修道中第二尸罗;
[10]安立第三地安忍;
[11]安立第四地了知顺菩提分妙慧;
[12]安立第五地了知四圣谛慧;
[13]安立第六地了知缘起妙慧;
[14]安立第七方便善巧成熟有情;
[15]安立于第八地中了知三道道相智;
[16]安立遣除现行实执;
[17]安立令得佛宝之菩提;
[18]安立于严净佛土;
[19]于第九地中安立于自决定成佛不堕小乘;
[20]安立他令成就作无量有情义利;
[21]于第十地中安立亲近诸佛善知识功德;
[22]安立菩提支善;
[23]安立令知诸业无失坏;
[24]安立令现见四谛;
[25]安立远离四颠倒,令知彼颠倒无所依之根本,无有实执生诸颠倒之根本;
[26]安立资粮圆满证得平等清净;
[27]安立于道果证得生死涅槃平等之无住涅槃。安立于资粮道有三种,安立于加行道有四种,安立于见道一种,安立于修道有十八种,安立于佛果无住涅槃一种,共成法身二十七种作用事业。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