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明学
2014/9/5   热度:396
佛教五明学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大乘佛教中有五明学,被视为菩萨(所谓菩萨,并非象一般想得那样是神。佛教中菩萨,是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的行者)的基本功。
信仰是个人的事,谈到五明,当然不是说要大家全信佛。这里只是借用。其实,学习五明学不仅对于菩萨,对于世人,也一样是有意义的。钻研琴学,学习五明学也是非常有用的。
五明的内容分别是:声明。因明。内明。医方明。工巧明。
(一)声明
所谓声明,就是语言文字的学问。语文知识、地方方言等都属于声明。
学琴的人,学习声明是很必要的,如果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上有很大障碍,人家说话自己听不明白,自己想说话却表达不清楚,那又怎么去学习,怎么去交流呢?
常听到这么一种观念:“我什么都明白,就是表达不出来。”
这种观念是可笑的。为什么呢?其实理解与表达是相应的,理解得越深,表达得越清楚(虽有些明白人,看似拙嘴笨舌,不多说话,可往往是一说话就说在点儿上)。
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物能谈得上明白,那就能够表达。理解到什么深度,就能表达到什么深度。如果一点表达都不懂,那对别人的表达是怎么明白的呢?
当然,有时表达得很明白,也会有人不懂。但是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会懂。如禅宗高僧们的机锋,一般人听不懂。但是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学者却可于言下顿开毛塞。又如古人的琴学著作,很多人看不懂,甚至可能觉得与弹琴没什么关系。可是,当一个琴人的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觉得这些著作实在说得十分明白,对琴者的提高有很大的用处。
所以,如果明白,还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如果说什么都明白,就是表达不出来,往往说明其实不明白却又不愿承认。当然其也许对其事是听到过,但往往对听到的却没有理解。
要表达,首先需要理解。有理解,则会促使其表达。这就需要学习语言文字的学问,即所谓的学习声明。学习声明,可以提高琴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这样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交流时也会更顺利。
(二)因明
所谓因明,就是逻辑分析的学问。推理、辩论等都属于因明。
学琴的人,学习因明是很有用处的,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对深入钻研学问,会有很大帮助。
一般来说,学理科的人,很多擅长于逻辑推理;而学文科的人,很多不太重视逻辑。其实,不管是学文学理,逻辑上的学问都是很有用的。如果缺乏逻辑推理的能力,则较难合理地理解与说清道理,这对于自己的成功,则是莫大的障碍。学琴自然也是这样的。
当然,不同的人,对逻辑上学问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自然就会有喜欢因明的,有不喜欢因明的。不喜欢自然不会下功夫,所以,确实有在逻辑推理上有很大障碍的。在逻辑上有了障碍,往往会在一些较简单的事情上,也会出现错误认识,可当被告知是会错了意时,也往往还会觉得很委屈。
也有一些人,把因明仅仅当作一种辩论技巧,而排斥因明。其观念是:“学问在于自心觉悟,而不用争口舌之功,所以因明根本就是没有用的。”
这种见解是偏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因明不仅仅是辩论技巧。因明是逻辑分析的学问。学习因明,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更好地理解学问的心髓。如果因明没有用,那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就没有用了。而没有逻辑推理的能力,怎么明白事理呢?不明白事理,怎么去作到自心觉悟呢?
再有,因明辩论可不是争口舌之功。人们进行因明辩论,是为了把学问的心要搞清楚。因明辩论是具有自觉觉他的作用的。(当然,有些不具理(即所谓不符合逻辑)的口舌之争,是不符合因明学的。这种口舌之争可不是学习因明的错误。)
学琴的人,学习一定因明知识是很有用的。首先,通过学习因明,可以使自己对琴学的理解达到更深的程度。另外,通过学习因明,可以帮助有缘人搞清楚其尚未明白的问题,帮助其加深对琴学的理解深度。
所以,学习因明不但有用,而且作用很大。学琴的人,想要有所成就,需要很多弦外功夫。因明的学习,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弦外功夫之一。
(三)内明
所谓内明,在佛教中,指自己所依持的基本佛理。当然,我们在此并不是谈佛教,而是借用。所以,我们谈谈内明的引伸意。
引伸来说,任何一种信仰,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根本的理论基础。所谓内明,就是清楚自己信仰的根本原理,或清楚自己所钻研学问的根本原理。
从信仰来说,一个佛教徒,应明基本的佛理;一个道教徒,应明基本的道教理论;一个儒教学者,应明儒教学说;一个共产主义者,应明共产主义的根本原理。如此等等。
从学问来说,一个画家,当然应明绘画的原理;一个书法家,当然应明书法的基本理论;一个物理学家,当然应明物理学。如此等等。同样,一个琴人,当然应明有关琴学的各种基本理论。
有这么一种观念:“老实人应该只做事,不学理。学理的人不老实。”
这种见解是可笑的。凡事皆有其理,做事不违其理,对做事成功是很重要的。如果违理做事,往往会把事情搞得很糟。学理,可以使事情做得更明白更有效,怎么能说是不老实呢?
有这么一种观念:“某某证量到了一定高度,但行持却根本没到。所以内明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做。”
这种见解是有问题的。所谓证量,是通过长期的行持,使自己对大义的理解到达了新的高度,有了一定的造诣。证量根本就是建立在行持上的。行持不到,哪来的证量?
所谓内明学的深度到达了一定程度,并非是从表面文字上可以完全理解的。如学儒学,能照猫画虎地说两句子曰诗云,这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但这还谈不上什么造诣。而想有孔、孟那样的造诣,则非通过努力地学习与实践不可。琴学也是如此。
理能导事,而事能明理。理与事都是重要的。
(谈到这理,也会有人问:“如此说来,世上不否根本没有嘴上说得好听,实际却做不到的人了?”当然不是。世上嘴上说得好听,可实际做不到的大有人在。关键是说得好却做不到的,谈不上什么证量,只是鹦鹉学舌罢了,往往自己也不知自己说得是什么意思。这是指学问而言的。如果从某一件事情来说,如说吃饭却没吃等,就更扯不上什么证量问题了。当然,证量到了,则能做到,这做到也有层次之分。证量越高,做得越彻底。证量高度不够,做得就不够彻底,这是正常的。)
言归正传,弹琴的人,学习琴学的基本理论(如琴的美学理论、琴的史学理论、技法要诀等等),对自己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成功的正途。若只是一味地“傻练”,而忽略了对琴学内明的学习,往往会事倍而功半。
(四)医方明
所谓医方明,就是指医疗养生的学问。医药、针炙、心理治疗等都属于医方明。
俗话说:“健康是个宝。”不管学习哪一种学问,有健康的心理和体质,都是十分重要的。
有这么一种观念:“学习是学本事,要好身体干什么?身体不好更好。”
这种说法当然是有偏颇的。如果没有好身体,三天两头闹病,往往对学习是会起一定的不良影响。
可是,我们谈琴学,跟医疗养生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琴学的涵盖面甚广,养生本也是操琴的功用之一。
通过操琴,而能使身心和谐,这是大多数弹琴人都知道的。而通过钻研琴学而使内心宁静,也是相当一部分琴人的追求。而心灵之和乐与身体之健康,关系非常之大,这也是个常识。而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操琴对人体的不同经络都能有效地起到刺激和调节的作用。如此等等。
所以,琴人中长寿者是屡见不鲜的。
而据某些医院的临床研究,古琴音乐(操琴或听琴)对很多病症,尤其是心理病症,有相当好的疗效。
弹琴、听琴,使内心宁静,使身心和谐,这也是很重要的。而对医疗与养生(尤其是心理调节)有一定的了解,也对学琴(起码是对琴学的养生方面)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五)工巧明
所谓工巧明,就是一般工艺技术上的学问。书法、绘画等都属于工巧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钻研一种学问,有时会在似乎是在其以外的事物上得到很大的启示。
作为一个琴者,学习工巧也是很需要的。
在世上,很多有成就的学者都在工巧上有一技之长。而工巧上的一技之长,对其事业的成功,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工巧上有一技之长,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实用的。不仅如此,在工巧上的一技之长,同样也能陶冶情操,提高学识。而一般事情的具体完成,都要用到工巧的。
弹琴的人,在工巧上有一技之长,也会对自己的学识,是甚大之助功。
所以,学习五明学,对弹琴人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声明大堪布;工巧明大堪布;医方明大堪布;因明大堪布;内明大堪布。
【五明】
梵语pan~ca vidya^-stha^na^ni。指五种学艺,为古印度之学术分类法。即:(一)声明(梵s/abda -vidya^ ),语言、文典之学。(二)工巧明(梵s/ilpakarma -vidya^ ),工艺、技术、算历之学。(三)医方明(梵cikitsa^ -vidya^ ),医学、药学、咒法之学。(四)因明(梵hetu -vidya^ ),论理学。(五)内明(梵adhya^tma -vidya^ ),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又五明有内外之分,依法华三大部补注卷十四载,上述五明为内五明,或除前三者相同外,以第四为咒术明,第五为因明;外五明则指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咒术明、符印明。[菩萨地持经卷三、菩萨善戒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七、瑜伽论记卷五上、大唐西域记卷二]
【五明】
(名数)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pakarmasth&amacron;navidy&amacron;,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Cikits&amacron;vid&amacron;,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amacron;,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amacron;tmavidy&amacron;,明自家之宗旨者。前四明与自他同;内明之一,与自他各学异。婆罗门以四吠陀论为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明者阐明之义,各开阐其理而证明之,故曰明。又明为智之异名,各依其学而得其智,故曰明。西域记二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核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菩萨地持经三曰:‘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
今有五明法,学人可修行。
一者为声明,明了言语字。
为度诸众生,语文应清晰。
二者工巧明,职业技术通,
并与其它术,学人皆应晓。
三者医方明,医学药学清,
另为度众生,勤学方便行。
四者为因明,世间诸理明,
思维达严密,助辩才无碍。
五者为内明,明了诸佛法。
精勤学五明,助我四加行,
增我大资历,同事度众生。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