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送给初学佛的人


2014/9/5    热度:99   

[下]送给初学佛的人(发贴人:连长)


从无始劫来,我们的「祂」本来就是存在,时间无法说有什么时候开始,「祂」原本就存在,既然本来就存在,将来也不会消失,只有被出生的,将来才会消失;像是我们所爱惜的自我,这个意识,这副身躯,我们才会消失,老了以后,死了以后,这副身躯将不会再受我们的指挥,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地分解;而意识因为要下一世的投胎缘故,「祂」会替我们产生一个可以寻找未来父母的身体,这个身体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可以存在,在这个身体中,可以接续原来的思想,让这意识心继续存在,这个是中阴身,但也非一切诸有情都会经过这个阶段,当不需要选择父母,不需要再选择去处的时候,如是去处已经决定,如地狱的业报已经定谳时候,没有中阴身可说;而中阴身的境界中,学佛人仍然可以求佛加披,求佛接引,此界的众生应当发愿求生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净土,祈求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的无上悲愿救度,除非因为其它度众的愿力,不需要再以业报身到此娑婆世界受无明的苦业,以非能够堪受的缘故;如是祈求,真诚发愿,相信自身的「意识」以及「祂」,可以和 佛陀的「意识」以及「祂」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因此能够蒙佛接引,得生净土,即使到了净土中,虽然因为个人的修行,不是可以马上莲花开敷,但是毕竟可以成就佛果,以 佛的本誓愿力庄严故,所以如何不值得庆贺!

而有一宗派,自以为了解中阴身境界,大胆妄语,有「五方佛」,其身边的「护法」会持着「凶猛」「可怖」的法器,夹杂着「人头」「骷髅」,以及随行的护法「夜叉」,就是有大力的鬼众,用「可怖」的「声音」,用「猛利」的「强光」,来「接引」行人,如是之说,是在污蔑佛法! 佛陀以及菩萨们不会如是来恫吓行人,只有平时就是和「夜叉」等「食肉一族」「血腥一族」在一起的人,将佛法改成YIN欲,将佛殿改成魔宫的藏密人,才会如是相应。真是「胡说一族」!

对于一切众生来说,轮回的路永远是没有停止的,成了佛,其度化众生的路也是没有休止的,想成为觉悟者,还是想继续是个不觉悟者,都是自己的选择,对于各个「祂」而言,并没有什么「苦」「不苦」可说,要不要去找到自己的「祂」,也是自己的选择,也是无法勉强,要度一个众生,都是不容易,从来在这个娑婆世界中要来度一位有情众生,本来就是不容易,想一想自己便知道,无始以来到了现在,这时间是可以算得出来吗?即使今天可以成就佛果,都已经嫌晚了,不是吗?所以还不学佛,真是伊于胡底,对自己应当要如是要求,早日修学,不要因为人世间的事业家庭等等因素一直不断地蹉跎光阴,等到下一个辈子,可能再也没有机缘产生一个同样理解初机佛法的「意识心」了,到那个时候,别说佛法,可能连人世间的善法都不一定能够接受,因为这个「意识心」是因缘假合而成,谁知道下一世的缘是不是善缘,还是恶缘呢?要在能够把握的当下,去追求佛法,不能够只是希求 佛陀的慈悲,而又舍不得花自己的时间、力气、心力来学习,反而整天将所有的精力用在世间法上,这样如何相应呢?自己以为这样才是对的,如是恋栈这人世间的所有法,当然要继续和众生的业力无尽地打滚,继续走自己「贪爱」的轮回之路,这还是自己的选择。

即使能够走上修行之路,还是要拥有正确的知见,对于「祂」的知见要确立,这个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如来藏」,在大小乘经典中都存在的「祂」,小乘经典中的《增一阿含》里面的《央掘魔罗经》不断地宣说,多达54 处;大乘经典里面更是随处可见,在实叉难陀所翻译的《华严经》中,有10处提到「如来藏」,在《大宝积经》的卷119有23处提到,《大般涅盘经》有8处,《大方广如来藏经》有23处,《楞伽经》23有处,《楞严经》有32处, 如果以「真如」这个名字去查,单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有11224处,其它的经典不必更说,这个「祂」有多名,「如来藏」、「真如」、「阿赖耶识」,在 弥勒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中就有103处提到「阿赖耶识」。

所谓的「祂」,在凡夫中,因为凡夫执取这些三界中的万有,所以「祂」也会随顺,因此这些在善恶中的记录,都是由「祂」来「收藏」,所以称之为「阿赖耶」的特性,等到修行成为不再执取这些三界中的善恶,可以「任运」的时候,这样的「阿赖耶」的「收藏」「执藏」「我爱执藏」的特性就消失了,便不需要称「祂」为「阿赖耶识」,改称为他名。对于如是的义理,应当知道少分,应当知道这世间法要如何调理之后,便当追求佛法,而且不应当受到佛法中的外道所迷惑,要能够知道如上的少分正理。

在修学上,常常会有人依文解义,误解「不分别」的意思,误解「放下」的意思。人的胜义根分别,是不断地在这个世间中熏习的结果,认识了什么是什么,从为什么一直问到理解,因此对于许多的东西都是能够剎那了别,伴随着「眼识」的生起而快速地了别,所以「意识」是和这「眼识」一起来了别,乃至和其它的「识」一起来了别,因此前五识必须要和意识共同一起,这样才会了别,而了别后,我们会因为意识的继续分别,这样就会继续产生其它的「不如理作意」的诸想,想象如何如何,产生了诸受,快乐、忧苦,而继续因为诸想,而产生许许多多的受,因此了别后的虚妄分别,意识的思惟,会让自己离开了当下,进入自己的「推想」领域,而非是当下。

这科学家的实验可以证明,这脑部的胜义根处,是不断地受到熏习改变,这些物质性的神经细胞会不断地经过「有意识」的「学习」后,而了解了其所接收的功能,因此对于外界的「不了别」,这样的说法是被脑部所「否定」的,因为要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人们从小时候就不断地熏习,不断地学习,已经透过意识的学习后,能够刻划如是的「接收」进入脑部,建立重组脑部的功能,所以这个人是不是男人,是不是女人,是不是年老,是不是年少,都是透过各个建立的视觉胜义根处「剎那」的「分工」「了知」而「完成」了,其中而再生起诸识的了别,去知道这些感觉接收的结果,这些需要这样迅速的反应,不需要意识的重新思惟,而直接在胜义根部位成就,这样才可以快速地让人们可以快速地反应这世间变动的一切;像是走路,只有当小孩子,还有受伤的人,才需要重新以这意识逐步地熏习、学习如何走路,而一般的人都是几乎不需要思惟就可以走路,这样的功能也都是透过脑部胜义根的熏习,因此从这些科学的研究上,可以知道了别的当下,在剎那之间便已经完成了,可是有一些佛门中的外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又因为经典上说有「不分别」,所以便说修行上不要去分别,这样不分别,才是佛法,所以不要去分别是男是女,以为认得男女,就是分别,这样就是违背佛法的修行,把佛法如是颠倒说法,不净说法;事实上,这些男女的了别已经是直接「硬件形体实质化」地划入成为脑部胜义根的一部分了,我们的理解上,也不可能颠倒说,这个男的和这个女的,是分不清楚了,当然可以分得清楚,即使是自己想要「欺骗」自己说,自己已经不分别,不了别,一切「平等」,没有男女,可是这个胜义根处还是会针对这样的想法发出「警讯」,直接说这样的想法「错了」,这是科学家针对「对」与「错」的实验中,知道有如是的胜义根机制,其理解不是如此,便会发出讯息,如果是对的,则不发出讯息,所以要去凑经典上的说法,以个人的见解来依文解义,这样是「不净说法」。

在佛经上的说法,谈到「根」「尘」相触到,而产生了「识」,这些都是指说六六之法,所谓的六,说的是色声香味触这些五尘,会遇到眼耳鼻舌身五根,这五五相对而产生眼耳鼻舌身五识以外,还有我们的意识,是因为意根遇到法尘而所生,所以「识」「根」同名,而前五五相对容易理解,那这个「意根」何在?既然「意根」不是「祂」,那应该没有那么不容易找,因为「意根」不是物质,所以应该是「心识」的一种,于诸识而言,列名为第七识,因为它也有了别的功能。意根可以容受任何诸法,三界诸法,所以投胎去当动物,作牛作马,还是可以靠那个时候的脑部胜义根来发展意识,这样来「认识了别」世界,这意根还是可以「容受」「安住」,我们的生生世世的意识不断地变异,断灭,乃至随着下一辈子的诸五根的胜义根而有新的意识出现,但这个意根可是「万古常青」,它虽然也是「祂」所出生,不断地流注意根的种子相续出生,而令此意根而有相续相,又因为意根的普遍执取的特性,「呼唤」「前六识」「起来」「了别」诸法,这样而众生以为是「我」,因为意识和意根是这么的紧靠一起,意根的作意和决定和「祂」是这么的「紧靠」一起,所以一般有情不是分得出来什么是意根,因此就有人不信受有意根,即使小乘经典《阿含经》说的这么清楚,六六相对法就是如此,人的身上只有五根,所以意根当然是非物质,然而有人便因为它是非物质,又因为一定要拥护这意识是唯一的「真心」,依于如是的邪见,当然只好硬着头皮来否定一切的佛法,诽谤说:没有意根,这样的做法真是愚痴,有这样的必要吗?

自己找不到,并不是就可以说没有,这里可以简单地以意根的特性来说,因为意根有决定性,意识的决定要经过意根的决定,等于是复决以后,才会生效,在这其中,意识可以胡思乱想,因为意根「决定」让意识尽量去想,而要生起诸行的时候,便不是意识可以掌控一切的,因为决定者不是它。像是几个地方都可以知道有意根,有人喜欢一个对象,可是最后却是和另一个对象结为连理,即使再问意识,还是喜欢那一个对象;意识明明说不要睡觉,却进入不知不觉中睡着了,不由得意识说不要;意识明明不知道有人在看他,但就是感觉有人在看他,结果往那个方向望过去,真的有人在看他;进入睡觉了以后,还是能够因为诸尘的大变动:声音、强光、气味、碰触变动所起来,因此闹钟、太阳、火灾的气味、地震、他人的摇动都可以「叫」起来,让意识重新生起,因为意根觉得要「看看」,所以意识和其它诸识就会一起生起,所以意根是这决定者;有人根本不认识某一人,可是初见之下,便厌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面貌,也没有那么丑,比他还丑的人多的是,可是也不至于那么讨厌;乃至于投胎进入受精卵的时候,也没有诸根方便建立,唯有意根和「祂」,那时候也没有意识;乃至于睡觉的时候,有决定的,还是意根,所以有心跳,有呼吸,这意识根本断灭了,无可作为,所以当「控制」「灭去」意根对于身根的少分执取时候,禅定中的四禅的等至位中,是没有心跳和呼吸的,但不是死亡。所以这些都说明了这意根的存在,要透过意根的决定和作意,这样意识的决定和「祂」才算是「相通」,当然「祂」本来就了知意识的所有心行,意识也是「祂」出生的。因此意识的接触诸法尘,意根以可以作出决定,经过伶俐的意识的判断思量,所以许多的生存「本能」,实际上是透过意根最后的判断而产生的,也因为如此,五胜义根也随之变化,让了别性以及运作的功能性能够越加地迅速!

所以「祂」到底在哪里呢?为了这个,因此教外别传,有禅门,如是直说「般若」,直说「祂」,如是禅门,无门之门,非禅坐可入,非禅定可入,若是如此,则是有门有径可说,禅门无门,非是禅坐静坐禅定,总离诸法,所以 佛陀拈花,迦叶破颜,这是千古公案,禅门的传承也如是筚路蓝缕一路走来,以如是的手段催生「法身慧命」,大兴于中土,这又说是禅宗,事实上它是直说「祂」的受手段,所以不必立文字,直接以公案说明,所以「玄妙」又「玄妙」,「平常」又「平常」,不懂的人看来「玄妙」,懂的人看来「平常」,而不懂的人又要自称已悟,便只好根据中土的规矩,说说公案,总不能够连公案都看不懂,就瞎搅蛮缠地说自己开悟了,所以今日宣扬禅宗乃至说是开悟者,便是碰到了基本的检验标准,本来的检验标准:知不知道,这个公案在说什么:「什么是佛?」,答:「胡饼。」今日可以说:「烧饼。」,这样的公案只是公案里面的一个而已,不会玄妙,但是没有找到「祂」的人一定不懂,即使找到「祂」,都不一定可以回答这个公案,何况是没有找到的呢!

因此以着自己的「遮掩」之心,来「诡辩」这些公案都是胡说八道的人,大有人在,如是之人是不是没有「羞耻」之心,实在是不得而知,但是因为自己「不知道」,便「干脆」说这些公案是没有意义的,实在是「大胆」过了头。如果有这样的人,不管是什么名师,不管是哪方宿老,不管他是否为出家众,不管他是不是出了多少书籍,有几百万信众,这样的人也只是「不净说法」,而且这样的人是在诽谤禅门的法,诽谤禅门的所有证悟的人,因为证悟的人互相以此勘验,辨识真假,这是禅门中的「规矩」:所谓既然有人建立山寺,提倡禅门,当然就要受诸方「勘验」,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何况找得「祂」也只是开始而已,如何可以必逃避诸方检验,所以「入门须辨主」,「电光火石分缁素」,这是古来的规矩,如果答不上来,就是「素」,尚且认不得「祂」,怎么可以作宗门的开山之举,怎么可以教授禅法,根本就不是开悟的人,知道个什么「禅」呢!所以这样的人应当远离,因为这样的人可以「无所谓」地「诽谤」贤圣,「无所谓」地「诽谤」禅法,对于拈花微笑根本无从笑起,这样何必跟随学佛,他根本不懂得佛法的「祂」,还要「不净说法」,这样的人的心态是「可议的」。古来没有开悟的人很多很多,可是这些人还是令人尊敬,这些人也安住自己没有开悟的状态,不会去妄语说自己已经开悟,因此我们这个时代不要变成末法,就是应该回到经典上,既然知道自己没有开悟,就应该不要说自己有开悟,如果以前有方便妄语说自己有开悟的人,就应该对佛菩萨以及大众至诚忏悔,这样恶业终究可以得销,乃至应该虚心领受正法,延请开悟的智者来上堂说法,自己也可以从之学习,这是古来的规矩,本来法是以亲证,乃得说明予人,不当自己不清楚,而假装开悟。

生往净土是值得向往的,即使是被莲花包住很久,以极乐世界的一天来说,这娑婆世界已经过去一大劫,每个时劫不同,在《华严经》卷四十的地方如是描述,还有其它诸经如《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佛说较量一切佛剎功德经》也如是说,因此极乐世界的修行是极为漫长,然而对于众生头出头没于生死苦海而言,这个极乐净土可以快快乐乐地修学,实在是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许多的众生心志上较为无法当下扛起菩萨重任,所以去莲花中熏习无量大劫,也不是不好,总有一天,可以出来,而且佛经所说的莲花中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超越诸天所受的快乐,何况是人间呢!因此即使是没有开悟的人,也当鼓励他往生净土,这样将其真正得度的最后缘分交给他和 阿弥陀佛,以他真诚相信 阿弥陀佛的缘故,必将成佛,这有什么可以说不好的呢!这时间是无始终的,即使他去之前,无法知道有「祂」,这也是各有情的业缘所致,不能够勉强,但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说明只要往生的人一定可以成佛,所以等于是预先授记成佛了,这样坚固的金刚誓愿如是利益众生,所以佛门中应当尊崇净土法门,以毕竟利益成佛的缘故!然而这世间有弘扬净土的大法师,每年印送数不清的净土书籍推广佛法,但也不清楚「祂」,便还是把这个意识心当作是「祂」,把禅坐打坐说成是禅门的「禅」,以为这样的定中「一念不生」就是「祂」,如是之人不好好地说净土警语,却来攀附「祂」说些自己根本修行不得力的地方,如是之人,就是「不净说法」,如是误导众生,如今更印些根本不知道「祂」的人又假冒开悟的人的书籍,像是大陆的元音老人的书籍,如今几乎有心修学的人都知道了,可是这位大法师和其基金会还是照印不误,所以对于这些「非佛法」应当远离。

能够找到「祂」,这样以着如是的功德,又诚心地信受 阿弥陀佛,勇猛地发十无尽愿,愿意生生无尽地利益有情,此生不断地继续修学,不断地护持正法,这样在业报终了的时刻,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这样可以在听完一席法的时候,便证取了「无生法忍」,这是很殊胜的事情,因为证取「无生法忍」必须至少在菩萨道是初地的菩萨,这可以诸比喻来说明:找到了「祂」,就像是小孩子的脚从睡觉的摇床上,终于碰触到了地面,而从这时候,才是开始学习走路的开始,而得证初地,就像是要一直继续走到一个不知名的星球上去,那么的遥远,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有莫大的利益,这应该是每个证悟者的目标。

学佛没有玄妙,学佛是很平常,找到的「祂」也是如此,从找到后,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不需要再作什么,这些人找不到「祂」,根本不知道「祂」是什么,以为「祂」是意识心可以想象的世界,可以参想的境界。在找到以后,还要不断地在蕴处界中,去了解「祂」的功德,圆满万法的功德,所以经典说「祂」是「功德藏」,这样的去了解的过程,是无止尽的。而对于六识和意根,要去观行它们是如何的生起,其中的「不如理」的「作意」是什么,因为如是的「不如理」的「作意」,是很久以前便被意识在「学习」「受熏」的过程中所共前五识多分少分所「取」,意根那时候生起「决定」,因此胜义根便如是建立运作,因此当下一次,在下下次,如此不断地「熏习」,这胜义根建立的反应便越来越快,所以最后都不太需要「意识」来思惟,「意根」便因为其「慧心所法」而可以决定,因此许多的时候,常人说的直觉,或是说还不清楚是为什么,就已经如何了,事实上,许多事都已经透过熏习而建立胜义根的功能了,因此不能够说不清楚,可是确实有许多不是那么清楚,可是「意根」清楚,这听完有点奇怪,可是并不奇怪,如果是许多的贪爱,都有理由,多是受到许多「不如理」的「启发」、「暗示」、「说明」、「教导」、「示范」,所以产生「模仿」、「学习」、「配合」、「接受」,因此当同样或者是类似的情景出现,则因为当初的「决定」,因此会生起「作意」而决定「配合」,该贪爱,就「配合」贪爱,该「吓一跳」,就「配合」「吓一跳」,因此身体上确实有「配合」,产生了各种生理刺激分泌物,产生影响神经系统的种类繁多的传导物质,这都是经过了科学家所实验出来的。因此虽然不马上清楚为何贪爱,可是下一刻的时候,意识便去继续「配合」产生「应有」的「法尘」诸等「妄想」,从中取「受」,又起诸想,如是受想不断,所以这样的烦恼会继续生起,因为当初有「不如理」处,学佛人应该把这找出来,用「如理」的地方来检验它,于「不如理」处,和「如理」处,都可以「作意」,这样「定力」安住观行,这样可以小乘法的观行来断除烦恼,而小乘法的观行应该也有较为单纯的「闪避」法,这里不去说,而大乘法的观行,是以如来藏的心量广大,包容众生有情的一切,无怨无悔,无伎无求,如是包容众生的五蕴世间,所以我们应该如是思惟,「如理」思惟,如是包容他众生的五蕴世间,如同如来藏的摄受我们,所以这于大乘法名之为「转依」如来藏,以如来藏如何对待我们,我们的七识心,即是「六识心」加上「意根」,开始如理,根据如理而作意,因此观行,这样便在断除烦恼上,会有较大的得力,而于贪爱之处,可以「深深地」以「定力」观察,到底是如何的贪爱,是熏习到如何「不如理」的道理,这样去产生贪爱,去面对自己的贪爱,降伏现行,并且以「转依如来藏」的诸功德性,以诸经典所说的真功德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都可以由证悟者去领会观行,这么殊胜的道理是来自于孙老师的教导,所以以证悟者来观察,众生真的是如来藏所生,所以分别男女相的当下,还有一个不是男女相的,因此要随伴生起另外的法尘诸相便不容易,因为诸法尘相的妄想随逐,是透过「不如理」的地方,可是现在有「如理」的地方,对于已经「见性」的人观察这世间,则是更是「如幻」,这样更不生起「执取」,所以此生的「不如理」经验可以解决,而且因为以「如来藏」这个「祂」的诸般「功德」来作「如理」思惟,因此证悟者可以开始解决以及侵入烦恼的习气种子,所以经典上说「侵习气」。于上说观行七转识的少分,以个人的观行还是自家事,且至今还在「努力」,所以贪瞋痴之意念,贪瞋痴之行,还在历缘对境之中,去检查而已。

对于诸名山大师的言语演讲,要如是慢慢建立他们讲错了什么的观念,但是初学人无法真正捡择,以对真实义理若非是有宿世的熏习善根,则不容易知道,因此学习如何参照真正开悟的善知识如何破斥这些假名善知识,建立择法眼,这样可以让自己在佛菩提道上的修学,将来不会受到他人所惑,不容易退转,这是属于智慧度上的修学。

初学佛人,能够依照自身状况,开始熏习善知识的书籍,如真正开悟者的书籍,这样会很快地进步,如正觉讲堂所出的结缘书籍,尤其以大善知识 圣平实菩萨摩诃萨的书籍允为天下难寻,此绝非过语,由此可以入佛门堂奥,愿诸方初学佛者能够信受,于此隐覆许多密意而说,将来若得亲证,可喜可贺,不当将隐覆之意说出,断佛种之故。初学佛,应当开始成为佛门弟子,应当皈依三宝,而且熏习菩萨戒行,知道何谓菩萨,准备时节因缘成熟,去受菩萨戒,于菩萨戒行中,当然应发四弘誓愿,守持根本十大重戒,如是按部就班,并行日晚间的无相拜佛,其它时间行无相忆佛,于无相拜佛,无相忆佛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请教他人,可以方便根据某些录像带而开始学习,如是学佛,有空的时候,便阅览正觉讲堂书籍,熏习正见,若知见确立,则可参学,由之转进,开始看话头,参话头,看公案,去找「祂」。对于世间法的不如意,当多加忏悔,如是如是,希望其业消灭。祝福诸君,道业增上,毕竟成佛。

原文链接:http://www.wujindeng.net/ShowPost.asp?ThreadID=150

编辑:黍月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