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强法师:《佛法概论》听课笔记第六讲


2014/9/5    热度:228   

  恒强法师:《佛法概论》听课笔记第六讲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缘起法。佛陀因觉悟了缘起法而称为佛,缘起法说明了众生轮回的原因,也说明了众生得以解脱的道理。缘起法是原始佛教的核心义理,外道不能知见,所以被称为不共法。

  而佛陀成佛后第一次所说的法,就是四谛法。这次我们就学习四谛和八正道。

  (一)四谛

  四谛乃佛教“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之大纲。

  十二缘起包含流转门与还灭门,分别说明了轮回的原因与解脱的道理,也就相当于四谛所说的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四谛所包含的义理,也是十二缘起包含的义理。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概括在四谛中。无论是中观还是唯识,是禅宗还是净土,是南传还是藏传,所有一切的教法,都是以四谛为根本。所以四谛是佛陀纲领性的教法。

  佛陀成佛后,心想佛法甚深,不是普通人容易理解的,这时就想默然而不说法。大梵天知道了佛陀的想法,就来到佛陀跟前,劝其住世说法。因为大梵天的劝请,佛陀以佛眼观察,发现世间人们有善有恶,就像水中的莲花:有的长久不能伸出水面而烂掉了,有的假以时日得以冒出水面、享受阳光。世间有些人,对佛法根本无法接受,再怎么对他们苦口宣说,他们也无法生起信心,这种人后来被称为“一阐提”;有些人听佛陀说法,经过思维抉择而树立信心,修行解脱。经过这样的观察,佛陀决定说法。

  佛陀在世间说法,有些人就出家非家、无家学道,最后修成四果,这些是利根的人;有些人听了佛法而能生信,但对世间所有不能割舍而在家修行,最高也能证到三果;但有些人听了,不仅不能生信,甚至还诽谤。

  佛陀所说的种种教法,都离不开四圣谛。有的是让人认识世间的苦恼,是为苦谛。有的是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恼,是为集谛。有的是解释什么是解脱的境界,是为灭谛。有的是解释如何修行证得解脱,是为道谛。

  佛陀在世间第一次所说的法,也就是四圣谛。

  佛陀决定住世说法后,就想首先向谁说法呢?佛陀首先想到以前教过他禅定的两位外道师父,但又随即发现那两位师父已经先后灭度了。又想到曾经跟随自己的五位随从,于是走向鹿野苑去找他们。他这时身心清净无漏,体现在外表上非常庄严。在路上,一位外道看到佛陀,被他的清净庄严所震撼,向他行礼。佛陀自信地对他说:我已经成佛了。

  在释迦太子成佛前,婆罗门教中也有“佛”这个称呼,意思是达到了解脱的人。古印度有很多以修苦行谋求解脱的人。各种苦行匪夷所思,比如长时泡在水里,或在太阳下曝晒,或卧沙地上,或卧荆棘上,或卧粪堆里,或终生住树上,或树上倒挂,或穿毛发编成的毯子,或仅以叶子遮体,或全身赤裸,或只吃自落果实,或纹身、穿刺、自残等等。由于当时有这样的风气,人们对苦行者非常尊敬,甚至称苦行者为“阿罗汉”。

  佛陀说自己成佛了,外道非常惊诧,因为有很多人多年苦行乃至到老,都没有说自己成佛,而释迦太子年纪轻轻而且放弃了苦行,所以外道不相信释迦太子已成佛,只是打了个哈哈就走了。佛陀继续往鹿野苑走。这五位随从因太子放弃苦行感到伤心,而相约不再理睬、不再侍奉太子。但是这时他们看到佛陀远远走来,都为他的清净庄严所震撼,不约而同地像以前一样侍奉他。释迦佛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成佛,不能再以“卿”来称呼我了,要称我为佛陀。佛陀当时对五人所说的法,就是四圣谛,也即是《杂阿含?三七九?转法轮经》。

  佛陀对五位随从先后三次讲说四圣谛,三转法轮。这时,五人中的憍陈如率先开悟了,后来就改称阿若憍陈如。阿若是开悟的意思。佛陀后来又对他们反复讲说《无我经》,这五位随从才先后证得阿罗汉果,连同佛陀世间就有了六位阿罗汉,最初的僧团就出现了。

  现在我们分别来看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这四者真实不虚,所以称四谛。又这四者唯有圣者才能知见,依四谛修行能成就圣果,所以又称为四圣谛。

  1、苦谛

  逼恼身心为苦。有情生命中有种种痛苦和烦恼,这是真实的。确认生命痛苦的真实性,称为苦谛。

  具体来说,佛陀将生命的痛苦总结为八苦:生、老、病、死(以上四项为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以上三项为心苦)、五取蕴苦。

  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是包围在羊水中,接触不到阳光与空气。一旦出生时,要经受挤压,出生后又接触到陌生的阳光与空气,他一时适应不了而啼哭,这是生苦。

  老苦:人的肌体衰老了,体力、记忆、睡眠、饮食不如以前,很多事情不能做,甚至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有种种的痛苦与烦恼。

  病苦:疾病带来的种种痛苦和烦恼。

  死苦:对死亡的恐惧,及临终时的无奈、孤独、无助等,这是死亡带来的种种痛苦和烦恼。

  怨憎会苦:不喜欢的人或事情,偏偏遇到,因此痛苦不堪。

  爱别离苦:喜欢的、所爱的人或事物,要分离、要失去,因此痛苦。

  求不得苦:心里种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痛苦。

  五取蕴苦:五蕴身心是染污的、有漏的,所以称五取蕴。由这染污的有漏的五蕴身心所带来的痛苦与烦恼称为五取蕴苦。其实以上七项,都是五取蕴苦的不同表现,五取蕴苦是对前七项的总结。另外包括由于我们五蕴身心的失调所造成的种种痛苦,比如过于肥胖、过于消瘦、非常贪婪、嫉妒心强、性格多疑、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

  2、集谛

  集,集起的意思。集谛即解释苦是如何产生的。确认苦产生的原因即是集谛。

  《杂阿含?二六六经》:“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这说明无明与爱造成了有情的三世轮回苦。又十二缘起告诉我们,无明是前际生死根本,爱是后际生死根本,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成就了有情的轮回。

  《阿含经》中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这里的欲,主要指的就是爱。《瑜伽师地论》说爱有四种:爱、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喜乐爱。

  爱:对当下自身的贪爱。比如爱自己当下的年轻、漂亮。

  后有爱:对将来的身体的贪著。后:后来、将来。如希望自己将来永远年轻、漂亮。

  喜贪俱行爱:对于当下的或过去的种种境界的贪著。

  彼彼喜乐爱:对将来的种种境界的贪爱。

  前两者属自体爱,即对自我的爱。后两者属境界爱,即对我所有的爱。境界爱如各人爱好不同,有人喜欢古董,有人喜欢绘画,有人喜欢山水,有人喜欢音乐等。

  依据佛法,我们所经验的种种痛苦和烦恼,都是与我们自身的身心活动直接相关,而并没有一个外在的神秘的决定性力量给我们带来痛苦与烦恼。而宿命论者把现在所遭遇到的各种不良境遇都归结为命运而逆来顺受、无所作为。尊佑论者、神创论者则把一切都归结为老天爷或某位神的旨意。

  3、灭谛

  灭,即寂灭。所寂灭的是种种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涅槃的境界。涅槃的本义,是指油尽灯枯的状态,以此比喻一切痛苦和烦恼都灭尽了。确认涅槃的状态是真实存在的,就是灭谛。

  4、道谛

  道,即通道、道路。指出得到解脱、证入涅槃的道路、方法,即是道谛。由生死界通向涅槃界的道路,也就是八正道:(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方便、(7)正念、(8)正定。

  这八个方面,是基于正见而导向正解脱的,所以称为八正道。依此修行能够成就圣果,所以又称为八圣道。它是我们消除种种痛苦和烦恼、证入涅槃的直接方法。

  (二)八正道/中道

  八正道远离苦乐两边,故又称为中道。就中道而言,依缘起法而确立正见,远离常见、断见等边见,这是中道见;依八正道而行,远离苦乐两边,这是中道行。中道见必然导致中道行,中道行必依中道见。

  佛所说的种种修行解脱法门,乃至八万四千法门,总结起来,就是八正道,都离不开这八个方面。

  (1)正见

  《杂阿含?七八四经》这样解释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有施”,承认布施有功德。

  “有说”,承认咒说的意义。这里的“说”是指咒说:说一些吉祥如意的祝福之语。

  “有斋”,承认有清净的语言和行为。这里的“斋”是清净的意思。

  “有善行,有恶行”,承认行为有道德上的善恶区分。

  “有善恶行果报”,承认善恶的行为带来相应的苦乐果报。

  “有此世,有他世”,承认三世。

  “有父母”,作为子女,承认对父母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有众生生”,有众生投生,这说的是轮回。

  “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承认有阿罗汉出世。善到是证得,善向是在努力证得。

  “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自知不受后有”,也是说阿罗汉。阿罗汉可以自知成为阿罗汉了。

  否认以上任何一个方面,就是邪见、不正见。

  (2)正志

  正志新译正思维。意为要有正确的、恰当的念头和想法。什么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呢?——“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

  “出要志”,出离心。出离种种欲望。

  “无恚志”,没有嗔恚的念头和想法。

  “无害志”,没有害人的念头和想法。

  没有不恰当的念头和想法,自然能避免错误的语言和行为。

  (3)正语

  要说正确和恰当的话。“谓离妄語,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

  妄语,跟事实不相符的话。两舌,挑拨离间的话。恶口,粗话,侮辱别人人格、尊严、损害别人名誉的话。绮语,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与利益的话,比如酒足饭饱后聊天,摆龙门阵,没有任何利益,完全是消磨自己和别人的时间。有的时候,无心说出的没有意义的话,却伤害了别人,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不正确、不恰当的语言,它们能直接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它们要么损害你自己的利益,要么损害别人的利益。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4)正业

  业,造作义。正业即远离不正确、不恰当的行为,“谓离杀、盗、YIN。”

  离杀主要是说不要杀人,杀人者偿命。另外捕杀法律所保护的珍稀动物也同样违法。盗有偷盗、抢夺、抢劫,情节严重者会定罪量刑。邪YIN指没有长期承诺的不正当男女关系,及卖YIN嫖娼、制造或贩卖黄色制品等,这些会破坏别人合法家庭、毒化青少年、扰乱社会正常生活秩序。杀、盗、YIN直接损害别人的利益,是不正确、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在避免损害别人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5)正命

  正命是指正确、恰当的活命方式,也即通过正确的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取得生活所需,否则就是邪命。也就是说为了生存,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行业,通过合法的手段、符合戒律的手段取得正当的收入。远离不合法的职业与行业,也不借助职务之便违法乱纪。同时也不从事占星、看相、算命、打卦、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来骗取钱财。

  (6)正方便

  新译正精进。精进,即努力地做事、充满热情地做事。如果努力的方法是正确的、恰当的,就是正精进。对修学佛法来说,该断的恶法努力去断,该成就的善法努力去成就,就是正精进。

  (7)正念

  正念是要我们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对我们当下的身心及当下身心所处的环境保持适当的足够的注意力。除了睡着的人、喝醉的人、弱智的人、有精神病的人不具备正念,神志清醒的人也可能不具备正念,比如人在极度悲伤、绝望、兴奋的时候,也可能失去正念,丧失对自己身心的把握及周围环境的认知,容易出现意外。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诵经持咒时,如果不具备正念,会事倍功半,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一个人具备正念,对当下做事、说话、心里的想法及其周围环境保持足够注意力,就可以避免不正确、不恰当的想法、语言、行为和方法。

  (8)正定

  定指善心一境性,又称为寂止、三昧、一心等。一心:心专注于一境,毫不动摇。寂止:心不起乱想。基础定有四种,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基于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而成就的定,称为正定。

  (三)总结

  四谛的道理本身相当朴素、简单,但我们不一定马上能够跟自己的身心活动具体对照起来。

  比如有人觉得自己很有钱,经常能心想事成,很幸福,没有什么痛苦烦恼,不能确认苦谛,这是因为无明。其实,不好的,会带来痛苦和烦恼;好的,也会带来痛苦和烦恼。有钱也有有钱的痛苦,比如担心钱会贬值,要不断投资让钱增值,一旦投资失败,就会有痛苦、烦恼。一个有钱的家族因财产而相互纷争,甚至反目成仇,这也是钱带来的痛苦。健康的人,如果自恃强壮而纵欲或逞能,一样会有痛苦。有权势的人,担心失去权势,或还想往上爬,处心积虑,地位越高,名声越大,压力也就越大,一旦摔下来也就越惨。所以说,幸福快乐表面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如意。本身就是痛苦的,为苦苦。感受到的健康长寿幸福快乐一旦发生变化,我们也会痛苦不堪,这是坏苦。所以阿含经中说诸行皆苦。

  也有人了解生命中是有痛苦、烦恼的,也想要解除苦恼,于是有的给先祖烧纸,或给土地庙磕头,求其保佑,这是对集谛认知不到位。我们的痛苦,是直接由我们的行为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明和贪爱,而不应归咎于先祖不保佑或老天不公平。持宿命论、尊佑论、神创论者,是对集谛认知不到位。

  对灭谛认知不到位,会觉得自己无法、没有能力改变现有的痛苦和烦恼,否认涅槃的真实性。

  对道谛认知不到位,会怀疑佛法能否使自己得到解脱、证入涅槃,或将究竟视作方便、把方便当成究竟,或把迷信、附佛外道等当成解脱法,而把真正的解脱大法——八正道则弃之不顾、甚至诽谤为小乘。

  否认苦谛,就相当于一个病人否认自己生病了,也就不会去看病吃药,是非常可怕的。否认苦谛,也就会否定集灭道三谛,否定四谛教法,否定十二缘起,否定解脱道的教法,最后“破法轮”。否认集谛,正如一个病人虽然承认自己病了,但否认生病的真正原因,那么灭谛、道谛也就没有意义了。否认灭谛,就是不承认涅槃境界的存在,好比病人知道自己病了,也知道生病原因,但不相信病能治好。否认道谛,会认为八正道不能导向解脱,不究竟。无论否认哪一谛,四谛对他来说就没有实在的意义,必然导致痛苦和烦恼,导致无尽的生死轮回。

  四圣谛是对十二缘起的另一种概括,也是立足于有情的身心的。四谛包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两重因果。具体见下表: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与八正道是根本的解脱道教法,是以正见为首、以智导行、自知自觉自作证的自我解脱之道,强调自力而不是他力。所以我们要依照八正道来修正我们自己身心的活动。

  没有正见的人,就好像一个没有眼睛的人。确立世间的正见要相信善恶果报,相信有阿罗汉等;确立出世间的正见,要对四谛有全面的、到位的、深刻的认知。

  在成就正见的基础上,才能成就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才能有正精进,才能成就正念、正定,相应的智慧也就成就了。成就了正见就成就了与正见相应的慧,成就了正志就成就了与正志相应的慧,乃至成就了正定也就成就了与正定相应的慧,没有八正道就没有解脱慧,成就了八正道就能成就解脱慧。离开四谛、八正道而修行,就是企图做无米之炊,谈空说妙也是自欺欺人。

  课后提问:关于风水和算命

  一个人的身心状态,跟他所处的外在环境,应该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种关系理论化,那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水。但是,这并不是决定性的东西。如果说风水能决定人们的家庭和谐与否,决定官运如何等,那是把居住环境的影响扩大化、绝对化了。包括看相算命等也是这样的道理,人的相貌和出生的日期等,对他的身心有一定的影响,但肯定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对于见法的人来说,还去看风水、算命等,这是有过失的。见法的人,要依缘起法、四圣谛来修正身心,成就解脱。算命打卦等,不是佛教本有的,而是属于民俗信仰或附佛外道的,这是个原则问题。

-----------------------------------------------------------------------------------------------------

更多恒强法师佛教内容

-----------------------------------------------------------------------------------------------------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