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非一般的学习
2014/9/5   热度:245
学佛──非一般的学习 李炳时 学佛,是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要有全新的思维,全新的起点。通常的学习,或为求知,或为职业,或为兴趣,从而有所住,有所执取;学佛,乃为了解脱生死,从而逐步离开系缚生死之住、执,“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通常的学习,必有身外的对象,或某种知识,或某种技能,在学习者和知识技能之间,永远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分立,学习的过程,即是主体不断占有客体的过程;而学佛,学习的对象既是缘起性空的般若佛法,也是修学者生命自身的佛性,学佛的过程,是持续的能舍和放下,不断将自己的佛性如实还原,回归整个宇宙世间的“诸法实相”于一体,从而最终消除主体和客体的分立,更不存在“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世间一般知识,均属有漏的、约定俗成的“世俗谛”,唯有佛法真俗二谛俱备,尤以无漏圣智的“胜义谛”为不共于世间知识之本质。佛法中亦含摄部分世俗谛,但具有趋向、提升至胜义谛之性格,作为一般世俗谛的世间知识则无此性格。 世间知识,分类浩繁,隔行如隔山,就算同一专业中的不同科目,不同课题,也往往老死不相往来。所以知识界的“法执”极重,文人相轻比比皆是。 比方甲、乙两名学者,学问功力同样众所公认,但两人各自在对方眼中,可能一钱不值。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人认为,自然科学不但无助于解决生命和社会的诸种问题,更导致问题加深的后果;自然科学家则指前一类学问并非建基于严密的科学方法,各种结论难以检定和证伪,不足采信。从事理论研究的人认为,技术或实务研究的层次不高,缺乏理念性和原创性的深远价值;从事后者的人则指理论研究只是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没有实用价值。因此,世间知识的排他性格,根深蒂固。 佛法认为,万事万物皆由缘起而生灭不息,性本空寂,这种平等的缘起观导向无分别心的慈悲观,从而使佛法具有无限的包容性,“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亦是学佛者必备的学习态度。 佛法中各种不同之宗门如禅、净、密等,各种不同之理路如中观、唯识、如来藏等,均属佛陀的教法,都是通向佛地之不同面向,不同进路。佛经中每每载有盛赞受持本经具有无上殊胜功德之语,正体现出佛陀的平等智,启迪我们不要以货比三家、妄分优劣的态度修习佛法。 例如净土法门无疑是一个极为殊胜的法门,它来自一个非比寻常的伟大缘起──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根据笔者的观察和思考,净土法门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功德,就是摄受大量抱有追求人天福报心态的众生,让他们的人天福报车卡借着西方净土这一殊胜的中介,自然无碍地扣上成佛之道的火车头。我们一方面要大力赞叹和推崇西方净土,引导更多众生修习此一法门,另一方面也必须视其它法门的修行者同为菩提道上平等不二的伴侣,不可简单地采用逻辑学上的二分法和比较法来判别不同法门的高下,逻辑学只是方便施设,一旦“执实”,便远离佛法的慧见。 历代一些祖师大德,虽然不乏维护本宗本门的“过激”表示,但应视为特定历史时空之下的方便语,必须透过他们的时代处境和语言外观把握其睿智的深意。事实上,佛法的所有法门,无不推崇三法印、四谛、三学、八正道,它们的根本法性都是尽皆平等的。 佛法也不排斥世间知识,认为所有知识都是心识缘起之产物,在缘起的范围内,各有其相对合理的位置和价值,但它们都没有永恒不变的性质。知识的历史:建立、否定、替代、转换、演化、发展,都在在显示知识本身的无常,无自性。 因此,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之间,只有互相包容,取长补短,方吻合科学本身的精神与性格。佛法提倡的平等和慈悲,与此也是一致的。 在世俗谛的层次上,佛法和世间知识之间存有不少对话的空间,例如因明学与逻辑学的对话,戒律学与伦理学的对话。佛法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但亦可作为一种哲学的表现形态,与各种世间哲学沟通。作为宗教的一个类别,佛教更可与其它宗教对话,寻求共同的关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所有世间知识都在众生的识田之中,然则,世间知识自然亦含藏着佛性的因素。从而,世间知识虽然不是佛法,却能以不同的面相印证佛法,体现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既然烦恼也可以转为菩提,为甚么世间知识就不能和佛法共融呢?佛法与世间知识之间,可说“不同而和”,这是学佛者应有的中道正见。由此引申出,学佛的一个重要面向,就是学习如何运用出世间的智慧,来重新接受当下现实的世间。 一般知识的学习方法,必须讲求循序渐进,讲求学习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学佛,亦十分重视这些讲求,但也不一定非讲求这些不可。 由于众生的因缘千差万别,学佛并无绝对之常法,在三学六度之修学内容前提下,可以千变万化,历代无数修行者百花齐放的事迹,早已为此作出脚注,说明学佛是一种创意无限的学习过程。不同的法门,修学风格亦大异其趣。 有的法门如密宗者,极其强调修学者与其导师(上师)的个人衣钵传承;有的法门如净土者,师门之外,亦非常鼓励个人自行随缘修学,所以净土法门极之适合在家居士乃至一般社会大众。学佛,可说各适其式,各人侧重,均有不同,笔者所认识的修行者,就有钻研经论的“学问型”,持戒精严的“持戒型”,勤于功课的“功课型”,勤于共修的“共修型”,兼具多种特色的“综合型”。 笔者曾有一段时间常参与共修,觉得其中产生的氛围确有助保持修行意欲,对治懈怠。而常读佛书,除了培养佛法正见之外,亦能培养学佛的心境和情绪。笔者阅读佛书,读到相关内容,也会情不自禁地念起佛来。笔者亦主张,修习佛法的朋友在交际聚首之场合,应抓紧机会切磋佛理及交换修行心得,笔者所受之不少法益,正是来自不同的佛友、善知识。 此外,对于研究佛学而没有佛法信仰的学者,笔者依然认为他们对于佛法的传布具有卓越贡献,他们的学术工作绝大部分有利于增强佛法的影响力。这些学者长年累月研读佛法经论,由此种下的菩提福田,实在非一般人可比,他们“转识成智”只是或迟或早而已。 学佛,要松紧得宜,太松,有流于放逸之弊,太紧,会因压力而产生烦恼,亦不合佛法“放下”的旨趣。但松紧与否,须视每个人修学的环境和进度而定,并无统一的标准。松紧之适度,最好落实于学佛的生活化,使学佛成为一种有序的生活习惯。以持诵经、咒、圣号为例,除了合适的定课之外,建议养成尽量利用日常生活的空档,包括行、住、坐、卧都进行持诵的习惯,如此既能保持一定的精进度,又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压力,因为那些时间反正是闲着的。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万一因事忙而无法坚持定课,也能确保每一天都有一定的时间使自己处于修行状态,持续慧命而不失。 最后,持戒、布施和忍辱,是“诸法无我”的基本实践,直指学佛的心要──破我执,这三项都是知易行难:持戒之难,难在止欲;布施之难,难在舍弃;忍辱之难,难在息怒。但正因为难,修学者更要以此挑战自己,从浅近处做起,逐级而上。学佛,是解脱个人和众生生死之无上大业,毕竟需要非一般的勇气,非一般的毅力的。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