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下的繁荣
2014/9/5   热度:206
北极的冰川融化了,你可能会认为那只不过是少了一个景观而已,或许你也会对此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淹死北极熊的案例漠不关心。其实不然,北极的冰川可以将照射在地球上的90%的太阳光反射回宇宙,而如果冰川消失了,那么地球将会不断变暖,飓风、干旱、洪水、疾病、“环境移民”等问题都会接踵而来。
近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时指出,一些城市密度大、能源消费集中的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明显。
政治学家李普塞特曾在60年代为人们区分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经济增长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内涵更为丰富。就现在而言,我们则应毫无迟疑地将环保列入其中。
低碳经济的视野会为我们提供有益的思考以及可行的实践思路。近日,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总裁斯蒂芬·B·汉兹在北京进行关于“低碳繁荣”的专题演讲,他主张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原油等能源的用量。
需要明确的是,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并不具有必然的冲突性。仅仅认为环保就是与“花钱”、“更多投入”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是肤浅的,它以简单的直觉轻率地代替了真相。事实上,我们应该用一种动态的、系统性的思维去考量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为什么汉兹先生会主张“低碳繁荣”的概念,他说,首先,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靠市场机制去完成,就是“让清洁能源更便宜,让能耗大的能源使用起来成本更高”。如果我们把减少碳排放危害的工作看作一块“饼”的话,那么汉兹先生认为,目前其中的60%~70%是我们能够去“作为”的,而另外的30%~40%,目前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科学还得争分夺秒,同时研发需要令技术与市场更为契合。其次,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美国发展最快的亚利桑那州已经采取了一个计划,该计划承诺在2020年之前减排一半,节省55亿美元,并创造2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显然,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是无可取代的。首先,政府需要创造一些激励机制与政策去促使新技术的诞生;第二,通过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高碳能源的使用;第三,建立一套基本的机制,可以把清洁能源顺利传递到用户手中,这里的用户包括工业用户和个人。并且,政府间的合作也异常关键。
关于推进低碳繁荣的方式,包含着一系列动态的社会动力学思维,它可以是自下而上的。比如美国加州,从70年代中期开始的广泛的节能行动已经为其节省了650亿美元。中国的珠海,在斗门镇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模式,政府、企业与NGO一起合作,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在工厂实施有效减排等等。
低碳经济的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环保问题的某些特质有密切关系。因为推进环保需要激发普通民众内源式的环保观念,只有人们这种内源式的环保观念得以成熟,整个社会和国家才能在此方面取得建树。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