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催化剂── 助缘
2014/9/5   热度:263
学佛催化剂── 助缘 文:苏梅整理 常听人说,学佛是为了去烦恼,谁知却为他带来更多的烦恼。自己很想精进学佛,家庭成员不支持,结果烦恼接踵而至,有的甚至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惟有自叹福报浅薄,无缘学佛,有的更是因而放弃学佛,其实,这都是智慧不够。 无意间在网上读到这样的一篇文章《家庭与菩提心》,觉得不错,录之于后,以飨有缘。 现在很多人学佛都是学习大乘佛法,也就是发了利益一切众生心的人,很多人的家庭却不能和睦相处,有的和父母不和,有的和妻子不和,大部分的夫妻经常吵架,搞得人心惶惶不能如理学习佛法,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菩提心的修行,也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注意菩提心而导致的结果。 在大乘佛教修持过程中,自我们初发菩提心到最终圆满佛果,在这中间诸佛菩萨当然是我们至关重要的所依助缘,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却不清楚,除了诸佛菩萨外,三界芸芸众生对修行菩提的作用有何等重要。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每个修行人都必须平等去尊敬。许多人不明白这点,只知道尊重佛陀,却不尊重众生,这是非理的观念与行为。 如果没有佛陀引导我们,我们就如同迷失于旷野的盲人,根本不可能从三界轮回中得到解脱,但如果不依靠众生,那我们菩提树之根就没有了。如《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不依众生,谁也无法萌生大悲菩提心,而成等正觉。龙树菩萨也说过:“众生菩提因,若欲成佛果,于众敬如师。”众生是趋入菩提之根本助因,如果想得到佛果,即应当把一切众生与自己的师父一样恭敬承侍。 众生量多,家庭就是众生组成的,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在外面大家一致认为是一个不错的修行人,喜欢帮助别人,并且菩提心很好等等。但是就是和家庭不团结,经常对自己家人发很大的脾气,搞得人见人烦,我自己认为这种修行人有问题,因为把家庭和自己最近的亲人都没有办法融合,不是真正产生菩提心,因为一个家庭里不一定都是修行人,如果自己是修行人,就应该承受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因素,比如说:夫妻吵架,吵架的起因不可能是因为单方面产生的,肯定是两个人都有问题才会吵架,因为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如果有一个人是发了菩提心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处理,这个发菩提心的一方,应该知道自己的丈夫(妻子)也是众生,他因为我而不快乐,想要发泄,那么我就不应该令他继续生烦恼,应该宽容他的无理罢,渐渐地他也会感觉到你的好意。你自己也会慢慢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样的心理,那么这个菩提心就越来越接近于真实。如果的他说你一句你还他十句,从因果的角度来说,那就是恶性循环,有因必有果,你们的家庭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争吵和谩骂。 同样的道理,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自私的人或者嗔心强烈的人在一起,如果我们连对自己的家人都不能以菩提心相待,你对其它众生的菩提心是如何?因为家人是我们最亲密的众生,我们对他们都无法产生菩提心的态度,怎么可能对一些毫不相干的众生产生真正的菩提心,所以我觉得一个家庭的和睦也标志着修菩提心的人是否与菩提心相应,如果相应的话,这个人的家庭就不会产生那么多分歧的。许多接触过密宗师父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长时间的不愿意离开师父,就是因为师父的菩提心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和师父生活在一起,师父绝对不会害我们,只想着用善巧方便利益我们。所以我们喜欢和师父在一起。而如果我们和一个伤害我们性命的人在一起,我们不管是谁都恨不得赶快离开。所以,一个拥有菩提心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爱护,他和公司的人也会处理好,和老板也会和睦,和朋友也不会争吵,家人也喜而乐见,周围邻居也经常赞叹。 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他们对佛像、佛塔等非常尊敬,每次见到都要五体投地地顶礼供养,但看到令自己不开心的人,马上就生厌烦心,甚至要生嗔恨去讥谤伤害。这种做法与所求的菩提心完全背道而驰,也不是佛弟子应有的行径。修学佛法的目的,无非是解脱成就,如果舍弃了修行道中与佛无异的众生功德源,那就如同只有一个轮子的大车,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菩提大道上前进。作为佛弟子,恭敬利益有情是基本的行为规范,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那么他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敬佛不敬众”,也决不是佛教的教法与行为。那么敬众而不敬自己家庭成员,那前面的行为是根本无法保证完成。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能依与所依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能把家庭搞和睦,这就说明佛法还没有融入世间。没有融入世间,菩提心就没有建立。家庭如果搞不好,修学佛法是难上难,家庭搞好了,就说明自己在修学的道路上少了一些违缘。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