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吃仨枣 终生不显老
2014/9/5   热度:234
一日吃仨枣,终生不显老,这是赞美吃枣的好处。人人都怕老,特别是女人,那么,怎样才能青春永驻呢?其中一条经验是:坚持每天吃上三个枣子。 “大红枣儿圆又甜”,鲜枣的蛋白质含量较梨高11倍左右,脂肪和糖的含量是梨的2倍,鲜枣含糖量高达20%—36%,比制糖原料甜菜、甘蔗的含量还高。而比甜更重要的是,维生素在枣的身上安家落户,使红枣一下子光荣起来。 枣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含量最高,居各种水果之冠。在鲜红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柑橘高7—10倍,是苹果的75倍。一般公认柠檬是含维生素P丰富的代表,但和鲜枣相比,却逊色十几倍。维生素P对健全人体的毛细血管、防治血液病及心脑血管疾患都有一定的作用。膳食中若维生素C缺乏或不足,人就会感到疲劳倦怠,甚至产生坏血病;常吃红枣可使人面色红润,容光焕发。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也是枣儿的“常住户口”。因此,枣有“活维生素丸”的美称。红枣所含的磷、钙也比一般果品高2—12倍。红枣中还含有人体内参与生理代谢的激素——环磷酸腺苷。此外,红枣中还含有14种氨基酸,6种有机酸,36种微量元素等。 一般来说,鲜枣宜洗净后直接食用,干红枣则煮在米粥中食用,能够使人体充分吸收它们的营养成分。妇女在经期食用,有益气养血的功效。要注意的是,红枣虽然是很好的补品,但也不适合过量食用,过食红枣可能出现脘腹胀满的感觉。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主任 张湖德 来源:生命时报 ——延伸阅读—— 什么枣的营养最高 枣也称为大枣、红枣、中国枣,属于鼠李科,是由野生酸枣演化而来。据考证,中国栽培枣始于七千年前,到二千年前的汉代,枣的栽培已遍及中国南北各地。中国枣很早就被引种到相邻的朝鲜、日本、前苏联、阿富汗、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和泰国等国,并沿“丝绸之路”传播到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西欧各国。本世纪五十年代后,美国和前苏联等国都大量引进中国优良枣树品种。可以说,现在世界各国栽培的枣树,都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的。 鲜枣的维生素C为水果中含量最高,可达每100克中200毫克以上,维生素D的含量比苹果高70多倍,被称为“活维生素丸”。枣中黄酮类、芦丁含量较高,黄酮可保护血管,芦丁有降血压效果,所以枣是心血管病人的保健食品。枣是中国的传统滋补品,民间相传有“天天吃三枣,一辈子不见老”,“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之说。中医认为枣可以养血、益气、安神、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常将枣用于补气补血的药方中。 中国是唯一大量栽培枣的国家。中国枣树资源丰富,品种达700个。其中质量最优的有河北的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大婆枣、黄口大枣,山东的乐陵金丝小枣、大马牙枣,河南省的灰枣、灵宝大枣,山西省的相枣、蛤蟆枣等。 沧州金丝小枣 沧州金丝小枣又名“西河红枣”,据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沧州市枣的产量很大,每到金秋,红枣堆积如山。因枣的个头小、肉质细,肉内有金黄色蜜丝,所以称“金丝小枣”。金丝小枣皮薄肉厚,核小汁多,果肉青黄,味道甘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法国、新西兰、美国、瑞士、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 赞皇大枣 赞皇大枣是河北赞皇县的特产,它平均单果重17.3克,外形硕大如卵,大小整齐,果皮紫红发亮,酷似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核很小,肉质肥厚,味道甘甜,鲜美如酪,晒干后,掰开时能见到尺把长的蜜丝纤连不断,所以被人们誉为“金丝蜜”。 乐陵金丝小枣 产于山东乐陵县的乐陵金丝小枣,果肉肥美,甘甜清香,金丝绵长。栽培始于商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清代时,曾被选为为贡品,并被清朝乾隆皇帝封为“枣王”。乐陵县现在还保存着“乾隆御赐枣王匾”。 来源:百度 枣有营养但不可“乱吃” 枣的营养十分丰富,含糖量在19-44%之间。干制的红枣含糖量高达50-87%,每100克果肉发热量为309千卡,与大米、精白面粉相近,果实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钙、磷、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成熟的鲜枣维C的含量极为丰富,每100克相当于同等重量苹果的100倍,柑橘的15-20倍,比猕猴桃含量高3-4倍。并且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的重要种类,所以才有民间流传的“天天吃仨枣,一辈子不见老”的说法。 但是,吃枣是有“窍门”的: 一、不宜与维生素同时食用。枣中的维生素可分解破坏维生素K,降低其治疗作用。 二、不宜与黄瓜或萝卜一起食用。萝卜会有抗坏血酸酶,黄瓜含有维生素分解酶,两种成分都能够破坏枣所含的维生素。 三、不要和动物肝脏同时食用,动物的肝脏富含铜、铁等元素,很容易使枣子中所含的维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四、服用退热药时禁忌食枣子,因为服用退热药物同时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复合体,减弱对药物的吸收速度。 五、牙痛、下腹胀满、大便秘结者不要吃枣,特别应该提醒的是忌与葱、鱼同食。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