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阿弥陀佛本愿道德的大乘空义


2014/9/3    热度:394   

  试述阿弥陀佛本愿道德的大乘空义——乘熙

  引言

  阿弥陀佛(以下简称弥陀)本愿思想是佛教净土思想之核心,而道德是其首要条件,故弥陀本愿道德是净土成立之关键。表面上看,净土思想简明、单纯,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深层探究,净土思想中的弥陀本愿道德关怀与大乘空理相契应。它以“心净则国土净,心秽则国土秽”的因果律为理论依据[1],体现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中道特质,正符龙树的“此法有故,此法故空”的思想原则。可说,弥陀本愿道德所含之空理是净宗之灵魂,应发现它,与之进行真正的对话与沟通,使本愿道德向人类思维深层渗透,积极引导现实人生。所以,笔者本着对弥陀净土思想之满腔热忱及无限期望,不忖自愚而拙笔成文如下,恳请诸位善知识批评、赐教。

  一、略说弥陀本愿道德

  (一)弥陀本愿道德之发源

  法不孤起,仗缘而生。弥陀本愿由慈悲之德而成。从弥陀因地行中,可得到弥陀本愿道德形成的信息和依据。在世间自在王佛时,有一个大国王叫世饶王,此是阿弥陀佛多劫以来的前身。世饶王听佛开示而大开圆解,出家为比丘,名叫法藏。他发愿作佛,而请佛开示。世间自在王对其一连说了三个“自”字——“汝自思维”、“汝自当知”、“汝自应摄”。说明妙土庄严不离自心的觉悟,要尊重本有灵性,即内重己灵(自力)。而法藏比丘请佛开示,为了速成广大力用而求佛加被,即外慕贤圣(他力)。内外相应,自他二力互助,不偏自他,不著空有。法藏比丘探悉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睹见天人千差万别的情况,对其进行推究、考察,总结出:一个严净殊胜的国土,必具高度道德化特点,心中没有任何私执。因此在他悟到空性后,并未停滞于理性本源上,而是正视人间应有之缘起正行,于是发起四十八大愿。本着“心净则国土净”的原则,沿着性空中道,履践菩萨行,一心为众生,于本愿中深切注入了道德关怀。如《维摩诘经》中所开示“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此可作为弥陀无私道德之注脚。

  法藏比丘由于愿力推动,不畏勤苦,因机示现。经无量国土,历恒沙劫数,成就佛国净土。《大般泥洹经》说:“佛德不小,乃从无量劫积功累德,奉行众善,自致作佛。”[2]《般舟赞》云:“相好庄严无殊异,皆是弥陀愿力成。光能变现稀奇事,尽是弥陀愿力成。”殊胜之因必感殊胜之果。

  佛国净土,是一心的转染成净,缘起性空,理事圆融,互不妨碍。《大乘无量寿经》中佛告阿难:“彼佛如来,无所从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现在、过去、未来。”又说:“但从酬度众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万亿那由他刹,有世界名曰极乐。”弥陀净心如摩尼宝珠能照一切外境,却不被染著,虽庄严并示现了佛土,而佛心无住,这正是缘起与性空无碍的特色。法藏比丘从自心出发,以正观思想遣除执见,于三净业行持中去实践、体会,起始于人之本位,归宗佛之本质,达到人佛不二的超越。契理契机,合乎中道的正义道德。

  (二)弥陀本愿道德之内涵

  阿弥陀,汉译为无量光、无量寿。从相上说,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从理上说,是每一众生本具之法身佛[2]。本愿,是指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净土等诸事所发出的预先誓言,并经过累世修行来实现之[3]。道德,一般说,如法律一样,约束人们行为;调节人与人、个人与社会间的规范[4]。在佛教中,将道德与不道德称为善与恶,非指一般的阶级道德,而是以慈悲为根本,以般若智为指导的无我观行,此是通达我法空性的真实慧,可破除私我,荡涤执见,是不共世间的道德。弥陀本愿三轮体空、悲智双运,是其般若净心的全面体现,完全符合佛化道德标准。本愿与道德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道德是本愿实现的前提,本愿是道德的根本。二者从内容上看,本愿以上求佛道,取证般若空慧;为下化众生现诸缘起事。上求下化目的为自利利他。而佛化道德以般若空为灵魂,故能体现无我之利他行,从中却能反受其

  利。本愿与道德的实现都是自他二利,二者的内容不约而同。从形式上看,本愿从平等心发出,道德表现为身口的无私行为。如此,由愿心显身德,三业都无执著,平等无私。慈照宗主在《归心直指》中说:“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空住阎浮;有愿有行,直入无为。”故弥陀本愿思想与道德实践并驾而成就众生及净土大业,全面体现本愿道德。如《无量寿经》中所说,净土中的“无量寿佛、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检校端正,身心清净。无有贪爱,志愿安定。无增无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置身其中者,自觉祥和,正规严净。本愿道德,来源于无我的人格。既具超越性,又有普遍性。净土是“佛的一心”,空义是“中道的一心”。佛行中道,依此推知,空与净土不二,皆是第一义谛,此为超越性。心存悲愿,见人受苦则生恻隐心,见人得利则生欢喜心,从心间流露出道德意识之自觉,全人类永不可背弃这种道德,是为具有普遍性。本愿有大乘超越性理念,又有世间普遍性道德伦理色彩。真正学佛者,就是要发弥陀大愿,实践无我道德,以达究竟圆证。弥陀本愿直接或间接展示的道德内涵颇多,可概括为三种,即平等一相、自利利他、和合无诤。对其探究,不难发现,它们分别与性空、缘起、中道的大乘理念相对应。

  二、平等一相即性空本质

  平等一相彰显了本愿道德性空的本质,剔除了阶级性因素。平等,指一切现象在空性等上面没有差别[5]。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即无二、无差别之诸相[6]。所以,平等即是一相。性空,“谓众缘和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自体可得”。可知,平等一相本身就是空性。

  弥陀本愿道德摄化之净土,高度一致。使众生回归到了深层意义上的空性本觉。因为水清而月现,由心净而佛现,故依报、正报平等,皆由净业感得。从妄心缘起观出发,是弥陀本愿道德之垂范;终归于绝对空,是诸法实相之本质。经中说:“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无为无边际,无始无边本无性。”故依正二报与本觉空性犹如滴水在海,实为一味。

  (一)正报平等

  释迦佛说法,从现实的五蕴身说起,指出种种苦迫和生死不已的根源在于不明平等空义,由不平等而导致纷争乃至形貌好丑、贫贱富贵等三世果报。弥陀本愿摄持的净土正报成就了道德的平等一相,使九法界众生回归自性,形貌无别,同证菩提性,同享泥洹乐,显明五蕴皆空。《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的“身悉金色愿”和“身无差别愿”誓曰:“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如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理由相显,相由理彰。弥陀以愿心摧破情执而圆成空理,故所现相平等。《大智度论》说:“空即五众,是故不坏五众。”又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都在说诸法当体即空,平等一相。“空”是大乘普遍性、共通性之论说,此说与弥陀愿心庄严成的正报无违。从中可见,本愿空与大乘教法是浑然一体,释迦佛所说的诸法皆空即为弥陀本愿,故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极乐世界(净土别名)是纯一大乘菩萨法界。阿弥陀佛由本愿无染摄持故,使菩萨们如如不动。《往生论注》说:“天下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圣众都拥有平等庄严相,如《无量寿经》中所描绘:“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颜微妙,超世稀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菩萨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法不可得,平等空寂。空寂是实际之理体,断尽变易、分段生死之有漏报身及诸烦恼,所以身相无别,即显平等空性。经中说:“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但有言说是顺应俗情而已。《中论·观五阴品》偈云:“菩离于色阴,色则不可得。若当离于色,色阴不可得。”这是站在第一义毕竟空的立场来破斥身执,以明色阴相待无自性,表现平等空性,与弥陀净土众生身相平等之本质不谋而合。

  极乐国的人民,彼我平等,情绝违顺,必依空来明此义。若解不至空,则学不知宗。不能知见立知,头上安头,否则永不入佛真义。《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但不能执一法,实则“空”也应空去。《中论·观行品》有偈言:“大圣说诸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因为空是一种证境,在理论上产生对空的慧解后,要在实践中体悟。若行不至空,不足以言解脱。弥陀依本愿道德的实践成就“空不碍色”的妙身。因此“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为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二)依报平等

  弥陀净土由本愿摄持,使庄严的依报呈现平等一相之空性。《金刚经》有言:“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世界假名为一合相,在胜义上说,是空不可言的证境。这在极乐净土一一彰显。

  净土诸经中,多把极乐世界平等庄严环境叙述得历历如绘。如《无量寿经》中佛告阿难:“极乐世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量。微妙、绮丽、清净、庄严,超过十方一切世界。”极乐国国土都应国人的机宜而现,一一皆随众生之意,极乐世界举体是一清净佛国,是真实般若慧所庄严,故有无量清净,宽广平正。心净则土净,心平则土平。净土随顺法性空义,由无量净心所现,故以七宝为体;而娑婆之秽土是染业所感,故以瓦砾为地。以空为分界,则见净秽之不同。净土因为无染故清净,清净故平等,平等故一相,一相故空,空故显相微妙庄严。此中依报平等之体性,与空宗所描述的“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的涅槃境界相应。涅槃就是超越了一切的对立关系,以“空”照见了一切事物之实相,横扫诸执,是离却一切不平等相唯一空寂的理体。极乐世界一切依报的诸相、受用等是无漏之相,实相之相,又相而无相,故当体是性空理,非凡夫能辨计的。弥陀“庄严无尽愿”言:“我作佛时,国有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持,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由于空故诤辩成妄,由于空故心想成乖,由于空故现相无碍。所以《小品般若经》说:“菩萨行般若波罗密,应观色空,应观受想行识空。应不散心观法,无所见,亦无所证……菩萨具足观空,本已生心,但观空而不证。”只有具空慧的佛菩萨方能彻见净土本源。

  弥陀愿德,有空的力用性。为济众生而万行备起,为显真理而圆成佛果,由空而现缘起,由缘起而体现空,是为真空。空之本性虽不可说,但从弥陀无我人格表现出的真空妙德是无限量的,犹如四十八愿海凝为一法句——南无阿弥陀佛,愿海广大,法句简略,而广略相即相入无差别,弥陀能应机显迹,呈现佛国净土平等一如相,含尽空理。

  (三)心念平等

  弥陀别号又叫“无量清净平等觉”,正报平等的空性,是依弥陀平等正觉妙心而有。如《椤严经》中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真性本明,净土真因是空寂的一心。

  弥陀本怀是为令一切众生都成佛,故愿摄往生者皆具平等心。在“定成正觉愿”中有体现:“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依空为本,去染著分别,使心安住,六根寂静,契入空性,平等一相,心念清净,获得解脱。强烈分别的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观寂静法离诸痴暗。由于意识离惑,也统帅其佘眼等五根同归实际理体。《金刚经》有言:“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净宗在安心降心上直截以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为乘,心系佛号不为境转,即无住;而又念念分明,即生心。此暗合《金刚经》的无住生心之意旨,通过持名,可开显自性。一句佛号,是洞彻心性之妙道,是万德之源泉,岂为愚迷?

  若达净土,莫心外求法。《弥陀疏钞》云:“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与。”《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善宿菩萨说:“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心逐外境,动荡驰散则有得失分别;动心内敛,回光返照,可见空灵自性。极乐世界物我一如,无诸对立,万有都现于弥陀无我的愿心中。弥陀不忍众生苦,不忍圣道衰,故以空胜解圆满大慧,运行福德,成就大悲。使所摄净土依正三种庄严、心理状况、价值观念等都如同弥陀平等一相,本愿道德之质料是“般若空”,如金刚一样坚固,不被俗情所破,而能催破一切执见。故性空是万德之源泉,也是《无量寿经》中所谓的“真实之际”,领会此义则处处见佛。

  三、自利利他即缘起妙用

  自利利他体现弥陀本愿道德依空而发的缘起相用,是愿心内力的外发。自利,即为自身功德而努力修行,以产生之善果自得其利;利他,即为救度有情而致力于行善[7]。而“诸菩萨之行为自利利他兼备”[8],且以利他为主完成自利,弥陀本愿高尚道德也就在于此。缘起,是说一切有为法皆因缘和合而成立。缘起是佛教解释万有现象之理论基石,由缘起来显性空,由缘起来说万象宛然。因空而显缘起现象,如同白纸,字显其中。弥陀愿空,故能生出一切胜行、妙德,破诸障碍,努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有愿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

  (一)以自利上求佛道

  本愿摄持众生,令其往生净土。从凡夫初发心时起步,首先着眼于自利的上求佛道。因此时能力不足,故偏于自利,兼带利他,重于如实行来积功累德。

  弥陀大愿深切,不可一步跨越,自利为求正觉,非自私行为。因为愿心的运行是滋生于缘起的深刻内涵,发掘了《阿含》中所隐的大乘缘起深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纯大苦聚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纯大苦聚灭。”万法皆缘起缘灭,所以空无自性。虽空却不坏缘起,故善恶因果丝毫不爽。如《维摩诘经》中言:“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在行为本体上,阿弥陀佛承缘起理,于初发心时殷切求证佛果。《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向佛请法:“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发无上正觉之心即空性菩提心。依佛之正法,舍去自己一切错解成见,日新又新,所行无偏差。所以,要得到实物,就要剔除虚假成分,有原则可依。法藏比丘安住于真实慧中,勇猛无畏,精进修持,一心一意地庄严净土。弥陀因地之自利导行是空、无我,如此所发之用是不违缘起法则的。因果历历分明,通过缘起之实践,可开发内在,得到欲期之利,弥陀依此心行持而得证菩提果。对于我们而言,时处未法,若要自利,修行的方法,以持名念佛遣妄达空最适机宜。只有实践无我心态的自利才能成满自德,开大智慧。《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中言:“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悉皆了知。”

  弥陀最初修行,自利不是绝对的。因此,虽然自利但也兼利他,因地时现种种身形,如长者、居士、名门、望族……并以超常行为勤苦度众生。《无量寿经·积功累德品》言:“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嗔痴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专求百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弥陀应空理行缘起事,远离自我情执,而体贴有情平等,此是在相互依存、物我互资的缘起中涌出的真实行。如此凝聚果德,“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长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始于篑,修途托至于初步,果以功业不可朽也”[9]。即如来愿德教法的永恒性是由次第的缘起行而铸就。

  在《悲华经》、《贤劫经》中也多有记载法藏行迹由愿德使然,其自利不背缘起无我性,自然地透出利他信息,因此成就无量光、无量寿。

  (二)以利他下化众生

  见道后,菩萨以利他为主下化众生。此时能力具足,重于胜解行,悲智双运。弥陀大悲行愿从利他中发扬,惊天动地,更显出大乘道德的永恒魅力。龙树菩萨说:“大悲是一切功德之本,般若之母。”缘起的方便从中而起。

  法藏比丘见道后,虽断结使、得清净,但又广行波罗蜜。视众生等同一体,均发平等大悲心,为消除众生贪嗔痴三毒之垢暗,广救种种痛苦与灾难,令其皆生净土,悉能如佛。《大智度论》中说菩萨“虽断结使,十地未满,未庄严佛土,未教化众生,是故行波罗蜜多”。《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萨者,令悉作佛;即体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弥陀由愿力起大饶益,识因果,策道业,现神通,利有情。能照理达事,故即事而真,由即事而真故无不统摄,妙用无穷。此崇高的行为与心志即是大乘空宗之正说。《肇论·涅槃》?《无名论》云:“夫至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于胸中,雪灵鉴而有余,镜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圣人的缘起之用,其妙处在于依空而起,能二智并用,从真入俗,其心深达实相,又能随缘任运,方便化导。

  法藏比丘由愿德广大,故不起嗔慢、苦乐等分别。恒处清净,爱戴众生,因机教化。《大智度论》曰:“菩萨身及音声语言,得神通力,以种种方便力,能引导众生,是故菩萨为成就众生故,行檀波罗蜜多,亦不取檀波罗蜜多若有若无相,亦不戏论如梦等诸法,直行乃至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法藏亦如是,成就众生清净,净土随之而净。《维摩诘经·佛国品》言:“众生净故,世界清净。”极乐世界由净体起净用,“一切庄严,随应而现”[10]。

  清净无染的身心和极乐国土依因待缘而成。《中论·观因缘品》偈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无生即无自性生,是缘生。弥陀悟达缘起,故度生游刃有余,虽处处利他,却俱增自德,内含自他相成的辩证因素。

  弥陀愿德自性清澈,深达缘起,纵深横广,广利大千,故能“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

  (三)自利利他的殊胜

  弥陀本愿道德立足于自利利他的缘起行。所谓“乘”之大小,由愿心中见本源,大小乘之胜劣从中可见。

  在佛法中,小乘重在断烦恼,了生死。故以自利为本调治自我身心,或只是消极地利他。《瑜伽师地论》云:“自行义者,谓自利行,如声闻、独觉,彼虽或时起利他行,然本期愿,不唯利他,是故所修,名自义行。”

  大乘菩萨证空而不着,入有而不杂。故显出二乘所不备的道德品质。《华严经》中善才童子参学时,其所见者都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菩萨上根利智,发愿广大,证果殊胜。阿弥陀佛亦然,愿心如海。“十念必生愿”是其最好的例证,愿曰:“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愿是弥陀大愿的心中心,历来被信众称道。强调以清净信念的纯粹性达到无所执的空性,念念清楚,暗合妙道,巧入无生。澈悟大师有言:“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又由于愿大,故畅游于缘起不受局限,《圆觉经》中说菩萨“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弥陀开通了自性,能安于悲心中,此为大乘菩萨之通性。

  大小乘都证空理,大乘所证如太虚空,小乘所证如毛孔空。故大乘能从证出教,开发释迦本怀而应运广大,于缘起性空的深悟中起自利利他胜行。这是从最高峰鸟瞰一切,给众生逐步指引。阿弥陀佛愿德殊胜正体现此中。

  小乘由于心之局限,曾被佛斥为“焦芽败种”,历来也被大乘所轻。站在大乘第一义上看,小乘自利行为当体即空。所以应以包容善解之心来容纳引导之,使其回小向大,共生极乐,摒弃自家之诤。此为大乘行者应有的随缘不变的慈悲情怀。释迦佛初在菩提树下悟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平等,弥陀有“声闻无数愿”可作为后学大乘的榜样。愿言:“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校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弥陀发愿在极乐净土中容纳无数声闻、天人众,我想,此中声闻可理解为因地曾经是声闻乘,而后发大乘菩提心得以往生者[11]。因为在空的思想下,声闻无定性,非永远的声闻,况且大乘光芒无处不照,弥陀设三辈九品来接引众生,却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综上可知,菩萨的种种方便缘起活跃在寂静的“空”中,上求下化,自利利他,使人格究竟圆满。在缘起的作用中现出“是法住法位”的因果必然理则。此是《无量寿经》中所谓的“真实之慧”用,愿心道德不表自彰。

  四、和合无诤即中道实相

  和合无诤展示弥陀本愿道德中道圆融第一义谛相。和合,意谓形成诸法之因缘能彼此和合之性,如海水之一味[12]。无诤,指无漏离烦恼之法,相对有漏而言。也是“安住于空理与物无诤也”[13]。中道,即中正、中实、不偏不倚之道。中道是佛教遵循之最高原则,和合无诤,是相安、协调、圆融无碍的相状,合乎中道。

  平等理体与缘起事用不能分张,缘起即空,故离有边;空即缘起,故离无边。皆会通于和合无诤的中道。净土众生相敬如宾,水乳交融,和合无间,互进道业,置身于一个纯粹的大同社会中。总赅“空”义,如《中论·观因缘品》偈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为中道义。”

  (一)和合无诤的根本

  弥陀愿行圆满证得了和合无诤的中道实相。若往生者,都以发菩提心为根本。菩提心是大乘平等的利他之心,是离诸对待、对空性的直接体验。省庵大师如是劝人发菩提心:“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弥陀愿心即如是。《往生净土论》曰:“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弥陀心空愿大,略说为四十八愿,广说无量愿海,无所不度。犹如锦绣,美妙无穷,其态各殊,配成整幅则成平等一如相,一法不染,一法不立,生灭顿消,寂灭为乐。故能终日不著不染,空有双离,而归中道实相,和合无诤。

  倘若不发菩提心则不能往生,《净影疏》中说明三辈往生的必要条件:“然此三辈,人位虽殊,至欲往生,齐须发大菩提心,专念彼佛,回向发愿,当得往生。”《无量寿经起信论》又言:“是知菩提心者,诸佛本源。”十方世界道德之所以能融会于极乐,是弥陀深切信愿与菩提相应故。所以蕅益大师说:“信持名,方能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发菩提心之说直承弥陀之信愿。

  发菩提心,善持诤事,远离烦恼,对于人我及外境产生同体感,引发出相互敬重之心。往生者因循性德净心,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故现和合相,《无量寿经·德尊普贤品》中说:“成共尊,修普贤大士之德[14],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如此心安理得,能寂照一如,理事齐彰。犹如大海能纳百川却无所碍,此为大乘道德之最高理想。《肇论·般若无知论》说:“是以至人处有而不有,居无而不无,虽不取有无,然亦不舍于有无。所以和光尘劳,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怕尔而来,恬淡无为,无所不为。”说明圣心与行为会通空有,处中不偏,融洽和合,这是菩提心的功能。揭示龙树菩萨久负盛名的八不中道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绝诸对待,成纯无漏。

  综上可见,菩提心相,中道实相,名相虽殊,皆是第一义真理,离诸情执分别。心性无染则寂灭常乐,心性自净即正觉中道。菩提心为本愿道德和合无诤根本所在。

  (二)和合无诤的境界

  弥陀愿德摄持故,极乐众生不着生死,不入涅槃。极乐世界中,圣心境界及物质境界都非同凡想,和合相应。极乐世界外在环境,是无漏的妙相。如《往生净土论》描绘的“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花叶,交错光乱转”并有禽鸟宣流妙法,众宝严饰……万物现瑞,美不胜收,一片融合的气氛。好比大自然的阳光给予大地,活跃了万象,却不计酬劳;而大地的生机、不息的生命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收获,和协友好,其乐融融。这种无私的团结境相如一幅美妙的画,五彩缤纷,又不乱方寸。画主是阿弥陀佛,画面是依正二报。以无执之笔运作空义,发挥中道道德理念,展示了空有无碍之不可思议,给予众生无限指望与向往。

  极乐世界内在的圣心境界,更显出其不共世间的道德情操及圆融智慧,菩萨于中,智行中道。《肇论·般若无知论》言:“圣心无知,又无所不知,意谓无知未尝知,知未尝无知。”权实二智,佛佛共通,阿弥陀佛也不明例外,成办了二智,无知而无所不知,洞明心性,不暗不昧,权本无法,依实而显。实者,是权之实。权者,亦实之权,权实二名,一而二,二而一,互相彰显,悲智双运。《肇论·般若无知论》释曰:“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无而知……斯则不知而自知,不为而自为也。”在本质上是空,在现象上是缘起,缘起本身即空,空的当处即缘起。阿弥陀佛愿众生唯享清净至极之乐,设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方便接引。经中常说菩萨拥有清净般若,是指当体离言绝虑的中道了义。

  中道正观是除去二边见解的,《中论》有偈言:“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佛法真义可以一“空”而概之,但此空是妙有之空。《华严经·十定品》说菩萨“出现不空,现无边相,令一切众生悉蒙照故”。空有无碍,功德周遍,果不虚来。弥陀理事双融,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有此圣智、圣行,故有轰轰轰烈烈大愿:“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轮回诸趣苦众生,速成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15]

  众生迷此心,如梦中人,理事不圆,此为诤因。弥陀悟此心,如醒时人,关闭恶趣,和合无诤。中道之理论与缘起实践融会于本性中,是为弥陀愿德之终极处。

  (三)和合无诤为旨归

  弥陀愿海宏深,悲愿一乘。因和合无诤,故中道圆融,由中道圆融而兼收并蓄,由兼收并蓄而处处指归。《印光大师文钞》说到净土的成就:“实诸佛之流通彻底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回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又说:“往圣前贤,悉皆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首先看看诸大菩萨。龙树菩萨素有中土的“八宗共祖”、印度的“第二释迦”之称。释迦佛在《楞伽经》中为其授记,说七百年后,龙树证果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普贤行愿品》中普贤大士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又文殊菩萨为七佛之师,智慧第一,也发愿导归极乐世界,宣誓:“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诸如此等大菩萨都如此向往极乐,是故弥陀净土更堪为凡俗之归宿。来生净土者无数,却不见增多;重返秽土却不见减少。即于中道一相中无增减,于和合无诤中现自在。

  其次再看诸趣。本愿巧被诸根,圣凡齐被,利钝全收。《弥陀疏钞》言:“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为巨冶。”《弥陀要解》中又说:“上上根不能逾其间,下下根也能臻其域。”弥陀愿德上契圣心,下洽群机,于中平等,和合无诤。弥陀有“国无不善愿”与“住正定聚愿”曰:“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极乐世界是诸善人大聚会,皆具弥陀和合无诤之德,不仅无恶事之实,连恶名都不闻,而且一旦往生则不退转。

  再次论说经教。《无量寿经》之殊胜,融汇释迦一代教法,堪为千经万论之旨归。《弥陀要解》中说:“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无量寿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因为《无量寿经》是弥陀愿德核心,故经教归于此经,即归于弥陀和合的本愿功德海。基于此,也就无有佛教大小乘之乖诤、割据,见到佛教的大一统局面。

  和合的中道,离生灭对待的二边,为处处指归,入此即入不二法门。《维摩诘经·不思议品》中法自在菩萨说:“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不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不可思议!种种迹象表明,本愿道德的无诤,是洞达无碍;其和合,是融会贯通。故和合无诤是究竟圆融实相,是道德关怀与中道理念的神契妙入,也是《无量寿经》中所谓的“真实之利”,证此是为成佛。

  平等一相、自利利他、和合无诤三种道德理念,于极乐净土中达成共识,往生者处在纯粹的道德内,也就是动静于大乘空义中,“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性之德彰显,外有佛力加持,此道德具永恒的价值、意义。

  五、弥陀本愿道德的现实意义

  西方净土,在道德立场以人格价值之平等、利他为基础。取源于吾人现实生活之理想,实现于弥陀深广愿心。我们既然重视终极关怀,首先安顿好个体的现实存在。

  我们的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与生活方式。世间人共业形成其共性——心向外求,以粗糙的外境作为心的依托与分别的支撑点。微细的自性心识,多为我们始料不及,所以不明空理,误认为净土离心别有。弥陀本愿道德在于心境的超脱与升华,所以应遵弥陀愿行,直下承当,内空自心,外受佛摄。如此开发智能完善人格,清净器界。

  (一)本愿道德对现实人生的净化

  弥陀慈悲众生,以公正平等心为示范,认谦逊忍辱心来默化,将人类思维方式从沉重的自我为中心的泥潭中拔出。《无量寿经》中有说:“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佛心明理,故行诸摄化与“空”合其德。

  世间诤执多,故和平是人类一致的愿望,得之必以平等心。在人类缺乏理智的追求、欲望驱使下,而以暴力、财力等强权强取,或有组织地倾销他人所不欲的物质或精神,这都是错误举动,是造成矛盾之因。佛教僧团中的和合要有“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三大要素。圆融的大乘教理,将心地和平、人间和平、事理兼重的究竟和平融为一炉。

  民主是和平的保障。民主包括领域甚广,在佛教中,即表现为菩萨无我行上。因为无我意识,使人们不执有一恒常,不囿于主观的为人处事,改变偏激行为,充分尊重他人。弥陀本愿道德规范的平等一相、自利利他、和合无诤是一切无私品质的综合,在理念上则为缘起性空的中道义。所以树立起大乘菩萨的人生观,以正观般若为导航,是纯粹利他之德,本质与现象协调,统一为一念心,一切唯心造。人性之根本弱点,在于情执。被利害得失情绪所驾御,故不能正观法性空理,难持正念正觉。学佛真正的充实,来自内心的澄清与宁静,从致力于内心智慧的开启来完满道德实践,了达万法空性本源,舍诸攀缘、束缚,解脱我执的镣铐。《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土中。”

  人格价值之定位,精神层面的完满,为人类永远的追求。21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如世界各大文明、各民族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共存问题,人类自身道德建设问题等,林林总总。面对此形势,不能只滞留在攻击道德之沦丧,谴责文明带来的冲突上,以诤灭诤,反而火上浇油,愈燃愈烈。应将真善美统一于共同行为上,以“净心”思想道德来关注人类为急要。发挥弥陀本愿大慈大悲德行,于寒冷处,给予温暖;于燥热处,予以清凉。深入体会弥陀大悲心,弥陀以八万四千之行力的付出,为众生换取了等价的六字洪名,深入浅出,众生能藉此普遍踏上归途,以中道为轨范净化人生。此中义理非大智者难能正信、智信,不可轻视。

  (二)本愿道德的人间净土启示

  我们所居刹土称五浊恶世,是业感的苦果。经中说:“唯此五浊世间,最为剧苦。”又说:“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苦不堪言。故净土是人们的普遍向往处。

  弥陀本愿,是以道德唤醒自尊心,克服自身缺陷,继而带动器界清净,故心净则国土净,净秽是唯心。西方净土是通过信愿行的实践而转染成净。弥陀因地为我们作了示范,若透过因果,以前辙之鉴,发弥陀深愿,履弥陀行迹,庄严一人间净土未尝不能。

  实现人间净土,必先净内心,但诸法门中莫过于以念弥陀圣号最契机理。《印光大师文钞》中说:“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彰圆……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念念在佛,心心相应,则有愿必生净土,如此自他二力相应。《观无量寿经》中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蕅益大师云:“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澈,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是故即心即佛,此说精澈无比,念佛法门如暗室明灯,念到心性自开,即见净土。

  应知,我们生活的世界非脱离因缘条件而孤立地存在,万物皆恩于我,应观因缘法空。佛经中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16]若人以菩提心见物,以念佛遣忘,以慈悲心行善持戒,乃至一切菩萨行。那么,心清净则身净,身净则器界净。人类尊严,人间净土,就在这理论与实践相谐调的美好道德中孕育出来。执理废事,则事不达;执事废理,则理不明,是故处中不偏为净宗与空宗并行的方便圆满教法。

  学习弥陀愿德,以心御万物,但并非只宣扬唯心贬抑物质。应观物不离心,心中无执则物空,心擅运物则物物皆真。况且,极乐世界也有万物庄严,套用《金刚经》语:所谓物质,即非物质,是名物质。不摒弃外物又内心无执则安住中道。所以心净则国土净,实现人间净土于情于理皆非觊望。

  西方净土,千余年来,为佛子们孜孜以求。内重己德,外慕弥陀,结合自他二力。用心领会德之神韵及道理,可矫治社会弊病,缔造人与自然的和谐,避免一叶障目。

  结语

  佛教贡献于社会,利益人群,多恃有弥陀信仰的指引。而空是佛法正见,其确立于中道缘起。本愿道德原本无别,从不同角度分说,表现为平等一相、自利利他及和合无诤,含遍大乘空义(性空、缘起、中道)。并且,分别与《无量寿经》中所说的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中平等一相,明理体寂然无别,显性空本质;自利利他,明现象感通,显缘起妙用;和合无诤,明实相体用一如,显中道实相。“心净则国土净”为其不昧的因果律,堪为人类一大精神食粮,启示后人福祸无门,唯人自召。故应慎终追远、厚积福德来净化人生,开显人间净土。最后,引偈回向以共勉:“普愿见闻者,同沾菩提露。顿契本来心,清净无所住。”[17]

  [1]魏磊:《净土信仰的缘起与西方极乐世》,圆明出版社。

  [2]依据《中华佛教大词典》。

  [3]依据《无量寿经》而定义。

  [4]依据印顺:《妙云集·人间佛教》。

  [5]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

  [6]《佛学大词典》

  [7]《佛学大词典》。

  [8]《佛学大词典》。

  [9]《肇论》。

  [10]《无量寿经》。

  [11]在《悲华经》中,说极乐世界无二乘,纯是菩萨。而弥陀有“声闻无数愿”与此说法相反。黄念祖在《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中解释道,弥陀此愿中的声闻、缘觉,是指往生者在极乐世界断惑的情况,先断见思惑为声闻乘,实际往生者皆是大乘。本文中的观点与此说法略有不同,只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2]《佛光大词典》。

  [13]《佛学大词典》。

  [14]指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15]《无量寿经》。

  [16]《有部毗奈耶》卷二。

  [17]黄念祖作。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