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慈善的涌泉
2014/9/5   热度:231
汉语中“慈善”这个词就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与慈善有关的内容与思想,在传统儒家典籍中可以说比比皆是,根深蒂固。所有这些言论与行动,均表明儒家文化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源泉。 世界上凡是传之久远的文明无不包含了慈善的因子,儒家文化也是如此。《礼记》中说“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 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又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中说“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还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说法, 并把这么一种理想的状态称之为“大同”。 至于人人耳熟能详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有教无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都包含并透露出与慈善有关的思想。 这并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除了呼吁政府实行仁政之外,早在宋朝年间,就出现了完全由民间乃至个人兴办,而没有宗教背景的慈善事业。最著名的有范仲淹的“义田”和刘宰的“粥局”。前者是以庇护和造福宗族为旨意的“家庭扩大化”模式的慈善事业,后者则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社区组织的方式进行慈善活动。到明朝年间, 更出现了最早的民间互助慈替社团——同善会。 所有这些言论与行动, 均表明儒家文化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源泉。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尤其注重社会效果。 下面两个和孔子有关的故事,就都颇有意味。其一讲当时鲁国有一种法律,凡是鲁人被别的国家抓去做奴隶,如果有人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子贡是孔子的学生,有钱,经常救赎那些被抓去的人,却不肯接受鲁国的赏金,本意在表明自己纯粹是帮助他人,并无私念。但孔子听到后却很不高兴地说:“这件事你做错了。现在鲁国富人少,穷人多。如果大家都学习你,以清高为风尚,那么那些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贪财的人和钱不多的人,就都不会去赎人了。” 其二讲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有次救了个落水者, 那人送了头牛答谢他, 子路接受了。孔子知道后很欣慰地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自动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 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是个品味极高的人,非常在意个人形象,不屑于名利。子路接受礼物出于什么具体原因不那么好揣测,但决不会想到以此来提供让人学习的榜样。孔子的说法表明儒家不但看重个人修养,更看重建立一个务实的社会管理体系与一种激励机制来扩展慈善的风气。 当下中国慈善事业不发达,当然与上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扫荡有力打击了慈善观念有关,使如今新富起来的人往往缺少从前一些富人的那种慈悲心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合理的制度建设, 至今中国善款都还得交税,而除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往往由退休的老干部来主持经营,因此不十分得力)之外,民间的慈善组织通常得不到支持与承认。诸如此类原因都使一些心存善念的人不知道如何行善才好,甚至导致有些人心灰意冷。 难道我们不能从两千年前孔子的教导中得到一些启发吗? 建设和谐社会,政府的作用当然不可或缺,民间慈善组织与个人慈善行为的功效也决不可小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