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基金会建起灾区第一个临时教学点


2014/9/5    热度:194   

在都江堰灾区,一位小女孩不管走到哪里都紧握着一名男子的手,一刻不愿离开,很多人以为她是个被父亲宠爱的小女儿。其实,这名男子与女孩毫无血缘关系。汶川大地震使他们的生命有了交集,小女孩害怕地震,整天躲在帐篷里,透过手语游戏,她的人生被一双大手牵引出来。那只手,是仁爱慈善基金会义工的手。

作为一个佛教慈善组织,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在震后第一周,就开办了灾区第一个恢复上课的临时教学点。在震后两周内,他们开办了4个学堂、7个学村,保障了灾区上千名学童在学校未建好之前的过渡性学习。

5月12日下午,刚参加完浴佛节法会的仁爱慈善基金会义工们得知四川大地震的消息后,通过手机短信沟通情况并做好出发的准备,秘书长林启泰立即拟出物资赈灾、校园重建、心灵重建三阶段计划。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XC法师在第一时间为基金会提出“创造条件、加强合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十六字工作方针。

为偿多劫愿,浩荡赴前程。5月16日,第一批仁爱志愿者踏上灾区土地。志愿者一律自带路费、车辆和干粮,他们每天只睡三个多小时,却一样肩扛手搬,积极参与搬运基金会赈济物资、帐篷等实际的工作。

5月19日,经过与四川省绵竹市政府、教育局、民政局的多方协调,在绵竹体育中心灾民安置点捐建的“仁爱学堂”正式开课,孩子们齐唱国歌的声音为满目疮痍的灾区带来生机。接下来,都江堰天源佐岸受灾群众安置点内的仁爱学堂和汉旺镇泉新村仁爱学堂先后挂牌开课。

林启泰秘书长介绍说:“办学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唱歌、绘画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在灾后三周内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干预。”在仁爱学堂的带动下,仅体育中心安置点周围就出现超过十个功能互补的临时教学点,极大地改善了灾区孩子的心理状态。

四川佛教协会黄勇主任谈起对义工们的印象时说:“有些小孩子把这些义工们当成父母,一刻也不能离开,这表明义工们对孩子们灾后心理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

由于距离八月开学还有一段时间,仁爱基金会将工作重点放在过渡性教育校舍的捐建事宜,为紫岩、清道、遵道、富新四个乡镇及3个主要受灾群众安置点的7个中小学,捐建了6000平方米的彩钢结构临时校舍作为仁爱学村。紫岩仁爱学村5月22日正式动工,当时计划于6月10日前交付使用,如今已顺利实现。

5月30日和31日,XC法师依次视察了设在都江堰、绵竹的两个仁爱学堂和仁爱学村,并勉励义工们在这段关键时间为灾后重建尽一份绵薄之力。XC法师说,“灾后重建是长期的工作,如何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如何与救灾组织取得联系,如何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辅导等,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截至5月30日,仁爱基金会联合行动组收到各方发来物资价值约400万元,现金约199万元,收支细目都已在基金会网上公布。林秘书长说,鉴于国家及国际救援物资大规模运达灾区,基金会将把工作重点全面转移到仁爱学堂、仁爱学村、母亲学堂、家长学校等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上来,从而持续推动灾区孩子和家长心理辅导环境的营造。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