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龙文化 以“乾”卦为视点之探析
2014/9/5   热度:258
龙这种神异动物的存在, 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 是一种绵延了至少七八千年的特殊现象。《易·干》的思想是《周易》的主导思想, 乾卦的精神贯穿和渗透在《周易》中, 本文以《易·干》为视点, 探索《周易》中的龙意蕴着男权、王权和生产决定的思想。 《周易》是部博大精深的典籍, 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思想史都有深远影响, 其中蕴涵着复杂的民族文化现象和精神现象, 龙文化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龙的起源是百家争鸣、千姿百态, 关于龙的形态变化也是一个逐步的历史过程, 关于“龙”字,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而最早论及龙的生态特征的文字当属《周易》了,《易·干》描绘了龙在不同的环境下的表现姿态。干(-) 卦爻辞为:“元亨利贞。初九, 潜龙勿用。九二, 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九三, 君子终日干干, 夕惕若, 厉无咎。九四, 或跃在渊, 无咎。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 亢龙有悔。用九, 见群龙无首, 吉。”乾卦描绘了龙的一系列状态: 龙或潜伏不露(潜龙) , 或翔于天空(飞龙在天) , 或在田中出现(见龙在田) , 或在水中跳跃(或跃于渊) , 或使身子伸直的形态(亢龙) , 或把身子卷起来以至见不到头(群龙无首) 。《周易》本是部占筮之书, 其表现手法是“假象喻意”。《周易》中第一卦--乾卦是以龙的变化来揭示凶吉利害和人事变化,乾卦爻辞都以龙为象,这是受龙文化影响的一个明证。在《周易》这个发展阶段里, 龙又蕴涵了什么样的文化思想呢? 本文将着重论述这一问题。 一、龙的男权思想意蕴 从文献学上考察, 对《易》八卦作者探究最早见于《易·系辞》的作者。《系辞下传》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作者认为是新古时代的“包牺氏”, 即伏羲(由于那时只有音没有字, 并且上古只有轻唇音而无重唇音, 这个名字按发音记录下来, 又因使用时因地而异, 可称为包牺、庖牺、伏羲、伏戏、赫胥、包羲、虏羲等音近字异名字) 。古人认为, 伏羲是一位氏族首领,《系辞》中说他“王天下”,“庖羲氏没, 神农氏作”。在古人的传说里, 伏羲是一位“龙子”。《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大人迹出雷泽, 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山海经·海外东经》云:“雷泽有雷神, 龙身而人头, 鼓起腹,在吴西。”伏羲为雷神之子, 是其母与神感应而生。由此, 古人出于祖先崇拜的心理, 以龙(伏羲的形象) 作为易之乾卦的意象。 龙在父系社会里就是男性的象征, 但龙作为图腾, 只是一种男性生殖崇拜的意味, 龙的男权意味直到《周易》时代才定型。乾卦以六龙来象征天的变化, 龙与干一样同是男性之象,《易·系辞上》谓“干道成男, 坤道成女”。《周易》虽注重阴阳和谐, 但明显地看出是一种以乾为主, 坤为从, 乾为上, 坤为下的态度, 体现出一种男尊女卑、男上女下的思想。《系辞上传》释道:“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 从《易》经文内容来看, 论述了男性的特权。男婚曰“娶”, 女婚曰“归”, 女以男为家, 此皆为男权社会的语调。重视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家人》卦最为典型。其卦辞“利女贞”完全是以男子的口吻来说的, 男子在家中不管怎么做都是正确的, 关键是女子要能行妇道守正固,“女贞”正是男子齐家的主要内容。从其爻辞看, 丈夫是一家之长, 妻子只是相夫富家的助手。男子重视娶妻之道。《蒙》卦“六三”说:“勿用娶女, 见金夫, 不有躬, 无攸利。”《后》卦曰:“女壮, 勿用娶女。”《大过》卦“九二”说:“枯杨生稊, 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而“九五”则说:“枯杨生华, 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男子正娶之外, 还可纳妾。《鼎》卦“初六”谓“得妾以其子”, 《遯》卦“初九”谓“畜臣妾”,《蒙》卦“九二”谓“纳妾吉”。《归妹》“初九”“六三”各爻辞均见“娣”字,“娣”是随嫁之娣姒也, 可能有女子同事一夫之事实。女性贞洁观念的出现无疑是意味着男性权力的加强。《恒》卦六五爻辞谓:“恒其德, 贞, 妇人吉。”象曰:“妇人贞吉, 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 从妇凶也。”妇女要在操守上从一而终其身才符合柔顺之德, 而夫子应以阳刚去决断、制裁事理, 如听从妇人摆布, 必然致凶。《鸿》卦六五爻辞有“夫征不复, 妇孕不育, 凶”, 从文明道德的角度说这是不道德的,但这种贞洁观念肇始于男性的发明, 且在男子的强权下却变成妇女的自觉行动, 贞洁是男性强加给女性的品德。由此可见,《周易》中的龙, 除了具有男性崇拜(男性生殖崇拜) 的意味之外, 还有男权(赋予男性“合理性”的权力) 的意味了。 二、龙的王权象征意蕴 关于《周易》创作年代,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本文把《周易》的创作年代界定为学术界大致赞同的时期--殷末周初。王维堤以古史的传说时代开始到汉代为下限结束, 从宏观上叙述龙凤递代的过程, 进入奴隶社会, 夏族是崇龙之族, 商族是一个典型的鸟崇拜之族即崇凤之族, 代殷之周又是一个崇龙之族。从这观点的一个侧面可知, 人们的崇拜受统治者意识的约束, 是一种国家民族意识或政权意识的体现。 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代的龙(原龙纹) 的形象是“乘龙”, 其作用仍离不开巫术, 是沟通天人的神兽, 还不是王权的象征。敦煌旧抄《瑞应图》残卷引《括地图》说:“禹平天下二龙降之, 禹御龙行域外, 既周而还。”禹的儿子夏后启也“乘二龙”, 可见王者只是利用龙的神性, 还没有把龙与王权等同起来。王维堤认为:“此时的龙, 还未曾从巫术意义转化为王权的象征,这一转换, 直到《周易》才充分地显示出来。”但夏兴则二龙降,夏衰则二龙乱, 二龙去, 夏王朝的命运已和龙不可分了。商崇凤, 并不是商就不崇拜龙了, 只是不把龙作为图腾, 在商代各种各样的纹饰中, 尽管出现许多怪异动物, 龙纹却始终占据重要地位。重视龙纹的目的是强化统治者自己的通天手段, 以其垄断的通天能力威慑臣民。龙是商统治者对“远方图物”进行综合而创造的, 因而龙本身就是政治垄断的产物。商人创造“百物而为之备”的龙是商人通天神兽的重要角色, 但龙纹是青铜器上总体纹饰的主要部分, 可见龙有王权象征的萌芽。周族推翻了统治近500年之久的商王朝, 首先就是夺取商鼎,“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 《左传·宣公三年》) , 周人剥夺了商人所垄断的通天手段与权利, 这无疑是夺取政权最典型的标志。 《周易》在意识形态上把龙理念化、制度化。这是由于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礼法成分增大了, 依靠巫术来统治的成分减少了, 龙也逐渐从沟通天人的神物变成地上的王权了。《周颂·载见》记载“龙旗阳阳, 和铃央央”, 统治者在祭祀中用龙纹旗帜, 这就表明龙成了王权的象征。 既然龙成了国家权利的象征, 也就等于成了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象征和隐喻了。《易·乾》中所描绘的龙就是指有“龙德”的人,即王者。很多学者也认为乾卦叙述了周文王、周武王克殷建周的史事。“潜龙勿用”, 以潜龙伏在水中等待时机的龙譬喻周文王, 周文王做殷周西伯侯时, 曾被纣王囚于羑里, 那时文王是“潜龙”。文王后被赎出回到西周, 积善积德, 天下归心, 虽称臣于纣王, 实际上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这时的文王就“见龙在田”了。文王死后,武王继出, 终克殷而登天下之位, 即“飞龙在天”。“飞龙在天”是乾卦的九五爻辞, 九五爻是外卦的中间一爻, 是至尊之爻, 所以后来历代帝王被称为九五之尊。《周易》以九五为君, 以六二为臣;乾卦以刚健而行天的龙为象征, 坤卦以柔顺而行地的雌马为象征;以干为君道, 以坤为臣道;君王譬如飞龙之在天, 奉戴天意而君临天下, 臣者譬如牝马行地, 温柔和顺而辅佐君王。 《易》中的龙只喻“王”, 不指代“君子”, 卦爻辞中的“君子”乃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贵族之通称, 用龙比 三、龙的生产决定者意蕴 龙在古人的宗教和政治观念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古人的实践中也有一定的价值。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周易》卦爻辞所表达的社会生产显然以农业为主。古人把龙与农业紧密联系起来, 首先在于相信龙的巫术意义: 龙能致雨, 龙是一种能影响云雨流布的神兽。新石器时代原龙纹原型中的鱼、鲵、鳄、猪、蛇均与水有联系, 带有水中之神兽的含义。龙由它们综合而来, 于是龙不仅有飞升于天的能力, 还有影响云雨河泽的神通, 向下播雨。商代流行的龙形玉雕“珑”, 可能是祈雨巫术中巫师所用的一种礼器。《周易·乾卦·文言》曰:“云从龙, 风从虎。”即相信龙能致雨。周代求雨巫术仪式叫做雩祀。《左传·桓公五年》说:“龙见而雩。”《说文解字》曰:“雩, 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意为农业生产进入关键时期, 举行隆重的祈求龙按时播雨的祭祀仪式称为雩祭, 是一种常规的祭祀。为了农业生产而对龙进行祭祀以祈求降雨, 可见古人把龙看作是人类生存的恩赐者。 龙和农业文明的关系, 除了具有祈求风调雨顺的作用之外,还有用以掌握节候历法的作用。很多学者认为乾卦的龙指龙星。闻一多指出:“《乾卦》六言龙(内‘九四’,‘或跃在渊’虽未明言龙, 实际指龙) 亦皆谓龙星。”陈江风对《周易·乾卦》中的龙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 简引如下:“据学术界观点‘初九潜龙指冬天,苍龙全体处于地平线下(中国天文神话谓地平线下为渊) ’……《乾卦》六爻正表现东方苍龙从潜隐到出现、飞升、高亢, 然后一步步伏沉, 回归潜渊的循环过程。”他们都认为《易·乾卦》爻辞的龙是指龙星(星象) 。他们认为龙是汉代记载的“东官苍龙”中的七宿: 角(龙角) 、亢(龙颈) 、氐(龙胸) 、房(龙腹) 、心(龙心) 、尾(龙尾) 、箕(龙尾) 。二十八宿体系大约在两周之际才建立, 他们的观点不符合天文史。《乾卦》六爻和兆辞的凶吉是根据龙的生态特征来判定的, 而龙星则是根据七爻体现的七个变化发展阶段来命名的。殷末周初虽注重星象观测并掌握了一定的天文历法, 但还远未达到系统又精确观测的星宿星象的水平。 不过, 殷末周初的古人已发现每年冬尽春来时, 有一组星就在黄昏后的东方天空出现, 古人把它们连起来, 其形状与他们所刻的龙纹相似, 并且古人还观测到, 这组星的出现和消失, 正好与在他们观念中的龙有一致的变化, 由此, 他们把这组连接起来的星象称之为“龙”, 这是古人对龙的一种自然现象的附会。那时的古人把龙这种虚幻的神物在宇宙中找到了“实在物”, 实际上是一种假象的替代物。这种情况在古人那里反而是这样了: 星象这种真实存在的东西是他们想象中龙的替身, 龙这种本来是虚幻的东西却在他们心目中是绝对的真实存在, 这似乎是一种泛“龙”论。这也可见古人对龙的过分崇拜成了一种龙宗教。王大有解释为“星座本无名, 因地龙而名天龙, 又视二者类性同一为一体, 便以物候天象历法的方式记在乾卦、坤卦之中”。地龙即自然本体龙, 就是自然界实有动物, 天龙就是天上的星象龙。总之,古人把龙在观念物与现实物进行了转换, 转换的目的主要是按“龙”(实际是星象) 的变化来指导农业生产。参照“龙”的变化规律, 根据农业生产经验, 古人进行生产是做到不误农时, 使农业获得丰收。《易·无妄》“六二”谓“不耕获, 不菑畲”。“耕”为农事之始,“获”为农事之终,“菑畲”者反草如土也,“畲”者使土渐柔和也,可见农事颇有讲究。还有《丰》、《泰》等也都体现古人能掌握农事和节候的变化。由此可知, 古人在掌握规律的同时, 看到了“人”自己的作用, 但仍认为由“天”决定, 所以又希望“龙”能出现好兆头即好的星象。龙就成了古人心中从事生产的决定者。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