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也一定要全球化吗?
2014/9/5   热度:113
如果说在一百年以前,我们注重中西方文化时代的差异有它的合理性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类型上的差异,只有意识到这种类型上的差异,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主动地去寻找它们相互之间的那种互补,也就是说取长补短吧。 我刚才为什么特别提到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西洋文化这三个概念呢?是因为现在我们也有很多人把现代文化跟西洋文化画上了等号,其实这个等号是不能成立的。刚才我就讲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场讨论里面也有很多人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现代化不等于欧化,或者西化。所以有的学者这样讲了,他说科学化、近代化和欧化不是同一个意义。所以我们虽然需要科学化、近代化,但不必欧化。还有学者这样讲,现代化可以包括西化,西化却不能包括现代化。 我觉得这些观念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现在还有很多人脑子里面把现代化跟西化划等号。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真正地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很大的思想障碍,也是我们现在正确地来认识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大障碍。我想后面这一点可能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这确实是我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障碍;可是为什么又要说它是我们真正走向现代化的障碍呢?这可能就不太好理解了,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对于文化差异性的认识问题。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差异,我想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面,中国传统文化跟西方文化,或者当时来讲主要是欧洲文化,现在是欧美文化的差异,常常被我们看做是时间上的差异,或者是历史上的差异。很多人讲中国文化是农业文明,西方文化是工业文明,现在是信息时代的文明,所以中国的文化跟西方的文化这种差异是一种时代的差异。 这个对不对呢?我们不能说它是错误的,确实是有时代的差异,但是这种文化的差异是不是仅仅只是时代的差异呢,那就不尽然了。因为文化的差异除了时代差异,还有类型的差异。而且文化的差异并不是说这个时代的文化就不能够延伸发展到另一个时代,并不是说农业文明时代创造的文明,只能适应于农业文明时代,不是这样。因为有的文明、有的文化具有超时性,它并不是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存在,那个时候就不能存在了。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很多文学艺术,我们能说王维的画、李白的诗对我们现代人来讲,没有一点意义,我们一点都欣赏不了吗?实际上,古人的诗画杰作,无论它是何时创造的,都有一种可以超越时代的价值存在。 应该说相对于时代的差异,中西文化类型上的差异要复杂得多。如果说我们只是时代上的差异,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的变革和观念的变革去迎头赶上,乃至于可以消除这种差异。但是文化类型上的差异,它是不能用赶上这种方法去解决的,而且这其中可能有一些差异是永远不能够消除的。因为这个文化类型的差异是在各自地区、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凝聚了这些地区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体现着不同地区民族的特有的性格和精神风貌,因此也就会深刻地影响着不同地区民族、国家今天文化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特点。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一直主张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对于文化发展要进行认真研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对于文化发展的一个总体的思考,或者是一个战略性的思考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肯定是无序的、混乱的。其实现在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文化发展的战略问题。美国有文化发展战略的专门研究机构,欧洲许多国家也有。亚洲像日本也好,韩国也好,它们在这个方面也都非常重视。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对这种不同文化类型上的差异是不应当强求一致的,事实上也不可能强求一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就不需要进行交流了,更不是说不同文化类型之间就不可能进行交流。事实上只有存在着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没有这种类型的差异,还交流什么呢? 从古至今,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不断地在进行着的,互相融通是一种交流,互相冲突其实也是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总是以一种文化作为主体去吸取另一种文化中对自己有益的营养成分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一开始就讲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主体意识是不能没有的,否则的话就会出主而入奴,就会沦为其他文化的一个附庸。如果说在一百年以前,我们注重中西方文化时代的差异有它的合理性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类型上的差异。只有意识到这种类型上的差异,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主动地去寻找它们相互之间的那种互补,也就是说取长补短吧。 所以并不是消除它们之中的不同,也就是不要走所谓的文化趋同。不能像经济全球化、一体化那样,要求文化也要全球化、一体化,我想这样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强势文化去取代弱势文化。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