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超越——论《金刚经》之终极关怀(一)


2014/9/5    热度:301   

生存与死亡相对。生活、生死共同构成完整的人生。人生的痛苦源于对生存的困惑、对死亡的无奈和心灵的失落。《金刚经》以缘起性空为理论基石, 以性空幻有为认知方式, 在破除“四相”和“四见”的基础上进而去除妄念、破除迷执, 从而恢复清净本心, 体认真如实相, 到达心无所住的自由状态。

《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 其全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如利剑, 斩断众生种种妄念, 般若是大智慧, 波罗蜜即到达彼岸之意。《金刚经》通过破的方式、舍的手段, 旨在破除众生的贪心等妄念, 解除众生之忧苦,对人类生存给予终极的关怀。

一、生存的困境

似乎自人类产生那天起, 生存的困境就一直困扰着人们。生、老、病、死的困惑, 时代与命运的摆布, 喜、怒、哀、乐的折磨……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困扰, 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纵观人类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即自然、社会与个体的心理, 用《金刚经》的话来说, 即“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一方面, 时与命对人类生存的的限制。人们常说“生不逢时”, 能否逢时, 显然人们认为这似乎不是个体所能决定的, 正如《金刚经》中所言,“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个体在流逝的岁月中如何应对?这是人类生存面临的一大困境。生、病的不期而至, 老、死的必将到来, 人类似乎出生就意味着死亡;人类生于天地之间, 如白驹过隙。既然“三心”之不可得, 那么人们又如何来定位自身? 换句话来说, 人类如何在流逝的时空中把握自我? 对个体来说, 历时的时空无法延续, 共时的时空又无法全览。所以人们常常感叹: 生存的意义何在? 这是人们不想面对的问题, 又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另一方面, 名利与生命对人类生存的困扰。如果说“生不逢时”是对客观上的无奈, 那么“为物喜, 为己悲”则更多是主观上的难舍。对于个体来说, 主要有两个方面是难以割舍的。一方面是对名与利的追求, 另一方面是对生命的执著。名与利的诱惑使得个体对之的追求永无止境, 欲壑难填就是很好的说明;个体生命的有限, 使人们更加期待生命的拓展, 长生不老即是人们对这一美好幻想的描述。于是人们便产生了怨憎恨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种种心灵上的不安, 这样人类便在困惑与渴望、失落于幻想中徘徊。个体那沉重的肉身限制了心灵的自由飞翔。心归何处? 这是人类每个个体都在思索和践行的。也即《金刚经》上的“云何降伏其心”。无明之心之所以产生, 困苦之所以出现, 其外在的表现是由于人们的所执, 而所执的深层意蕴则是人类心灵的失落, 也即人类的心灵应置于何处? 无法确定心灵的归宿, 使的心灵处于游离状态, 这是人类痛苦的根本原因。

二、从生存的困惑走向超越的可能

如何解决生存的困惑, 或者说如何建构人类精神家园? 这是先哲们孜孜以求的关键所在。西方人在上帝那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而佛教典籍《金刚经》也在为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而努力。

() 从缘起性空到即生实相的本体论依据

如上所述, 人类之所以痛苦在于人类找不到心灵的安放之所, 也找不到一个坚实的背靠。个体的终极存在究竟在哪? 大乘佛教认为,每个个体都是“此有彼有, 此灭彼灭”,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且空无自性, 这样在否定万物有个外在终极背靠的同时, 也如实地描述了个体的心灵的基本状况——处于游离状态, 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永远丧失?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佛教讲缘起性空意在排除人类对外在终极的预设, 在某种程度上也排除了外在终极对人类的异化, 希望人类在自身中寻找精神家园。上帝曾在理性中丧生, 天道也屡遭质疑, 甚至走向没落。如果说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个体是可怜, 那么背靠于外设的异化人自身终极的个体则是可悲。可见, 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意义相当深远。故《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 所有外在的“假相”皆不可靠。万物皆缘起而生, 此有彼有, 此灭彼灭; 缘起而生, 缘散则灭, 外在的相皆是因缘之结果, 故如来说“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其次, 人类只有摆脱外在的奴役, 才能找到自己的本真状态, 即“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这里的“即见如来”即“信心清净, 即生实相”。这里的“实相”之相不同于外在的“假相”, 而是“与真如、涅、性空、无相、真性、实际、佛性、实性等同意。原意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 引申指为一切万法真实不虚的实际相状”。这种通过破除一切而最终到达状态即是人类心灵的本真, 也是世界的本真。可见《金刚经》中所谓“实相”即是本体, 这种本体既不是那种实体化的本体, 也并非仅仅为空空虚无, 而是真如“实相”, 或者说是世界的本真状态。这种状态即“纯关系性的、处于有无之间的‘空’”,“它才是使一切假借的存在得以成立的终极根据与条件”, 这就是因缘。这种因缘使得个体的心灵不再依靠外在的终极而有了可停靠的港湾, 这是《金刚经》的意旨所在。这样《金刚经》就将人类对外在的依赖转化为内在本真状态的彰显, 从外在寻求依靠进而转化为“内在的超越”。

() 从性空幻有到无实无虚的认识论依据

既然“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那么人类如何认识生存的这个世界呢? 其实“空, 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也并非否定一切。空, 只是对缘起则生、缘散则无的如实描述。《金刚经》也不否定事物的存在, 只是这些事物仅仅为虚幻的现象而已, 不是世界的本真状况。而《金刚经》要认知的终极是“实相”, 即事物的本真状态。这种认知目标决定了他的认知方式不能用世俗的经验方式, 而是采用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的本真状况。所以《金刚经》中说:“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如来所说诸心, 皆为非心, 是名为心”、“凡夫者, 如来说即非凡夫, 是名凡夫”等, 这种认知方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相对, 同时又以肯定的‘假名’超越绝对”, 从而达到对世界本真状况的认识。外在事物作为相对存在, 是通向本真状况的道路。所以《金刚经》中说“如来所得法, 此法无实无虚”。所谓无实, 即法非本有, 缘起而生, 缘散则灭;所谓无虚, 即法已为法, 必将起到法之用, 使众生体悟真谛, 故一切缘生事物的存在皆是如此。“所以空, 非虚无, 而是否定! 否定有, 也否定无;否定色, 也否定非色。”用《金刚经》的话来说即“如来所得法, 皆不可取, 不可说, 非法,非非法”。可见, 外在事物包括佛法在内都是“如筏喻者”,即只是认识本真状况的手段、工具而已。而在通往本真的道路上, 这些“如筏喻者”也不可或缺。《金刚经》的这种特殊的认知方式显然超出世俗的经验认知方式。它既不否定万物的存在, 又强调不执著于万物的存在;不执著于事物的虚相, 即可体认世界的真如状态。用《金刚经》中的语言来说即“应无所应住而生其心”。

() 从诸法无我到是法平等的人生价值观依据

佛教以“一切皆苦”作为“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因此人们常认为佛教的人生观是消极的, 实则非也。诚然,“一切皆苦”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基本价值判断, 然而, 佛教更强调如何摆脱人生的这一苦海, 走向涅境界, 也即体认“实相”, 这显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金刚经》不仅强调个人的解脱, 更关注众生的解脱。正如《金刚经》所言“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所以地藏王菩萨要“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金刚经》认为, 任何宗教、任何教派它们在教理上都有其合理性, 任何众生, 无论“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皆可“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众生皆因缘和合而生,“此有彼有,此灭彼灭”, 可以说众生同体, 在成佛的可能性上都是平等的。而众生因五盛蕴苦, 处于无边的苦海之中, 故佛要令众生“入无余涅而灭度之”, 即使众生都“信心清净”, 而生实相。《金刚经》就是要众生在认识到五盛蕴苦的基础上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和“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即破除我执,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万物, 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 这既是众生脱离苦海的方式, 也是众生生存的终极意义所在。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