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忏悔罪障与积聚资粮
2014/9/3   热度:405
如何忏悔罪障与积聚资粮 格赖仁波切讲授 吾人此生所承受的种种痛苦,皆由于过去世所造作的恶业所感召;恶业亦能障碍行者无法证得各种道次第之证量,因此,修行之首要课题,即为净除罪障。 行者欲藉由修持而净除罪障,须具足四力(依止力、对治力、拔除力、防护力)方能成办。 吾人造作恶业的对象,不外乎上师三宝与有情众生;是故,欲忏悔罪障,须对上师三宝具足信心而作皈依,相信依止上师三宝不可思议的功德,终能将行者无量无边的罪业予以净除;此外,行者对于有情众生应生起慈悲心与菩提心;若能具足此二种要素,行者的忏悔将具足极大的力量。 具足依止力后,行者须修持对治力以逐步净除罪障,对治力的修持方法,最主要有两种:一、念诵三十五佛礼忏法并行大礼拜---此为显教忏除罪障之修法,行大礼拜时,行者可依自身状况,调整礼拜的速度,不须强求与念诵佛号的速度相同,本法又名《菩萨堕忏》或《三聚经》,是极为殊胜的忏悔罪障修持法门。二、修诵金刚萨埵百字明咒---此为密法之忏除罪障修法,可结合大礼拜修持,亦可不行大礼拜,而以观修金刚萨埵并念诵百字明咒的方式行之,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对于净除罪障具有极大的力量,因此,密乘行者每日至少须修诵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廿一次,以达到忏悔罪障之目的。 行者精进修持依止力与对治力后,若能对自身过去所造作的恶业,生起极为后悔的心念,如此,将能使行者忏悔罪障的修持更为坚固有力。如何生起后悔的心念?经典中有如是譬喻:例如有三个人均吃下有毒的食物(造作恶业),其中一人已死亡(沦堕恶趣),一人正因毒性发作而痛苦万分(濒临死亡,即将堕入恶趣),而自己虽毒性尚未发作,但看到其他二人的悲惨际遇,必定对自己吃下毒物的行为感到极为后悔,并亟思求得解毒之法。如是观修能将行者的罪障予以拔除,达到忏除罪障的目的。 行者往昔所造作的罪业虽得以净除,但若未能惕励自己从此制止、永不再犯,仍然持续造作恶业,则罪障将永远无法完全净除;因此,须修持防护力,警惕自己勿再造作恶业。惟此目标并非一蹴可及,行者须时时省察自己的心念,避免继续造作恶业;若已造作恶业当生起极为强烈的忏悔心,逐步将恶习断除,如此,必能达成不再造作恶业之目标。 修行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为积聚资粮,行者欲证得圆满佛果必须累积圆满的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福德资粮若未能圆满,智慧资粮亦无法圆满。在四加行法中,修持“供曼达法”为累积资粮与净除业障的殊胜法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提及:若能配合七支供养修持供曼达,将能累积极为殊胜的福德资粮。 噶当派的祖师“贡巴瓦”曾因进入甚深禅定,而忽略外事的供养,以致曼达盘布满灰尘,为“仲敦巴尊者”所见,尊者呵斥道:“昔日阿底峡尊者修习禅定时,仍每日三次修持供曼达,汝之禅定境界是否能胜过尊者,为何使曼达盘布满灰尘?”贡巴瓦闻后甚感惭愧,从此之后,每日精进修持供曼达,最后获得殊胜的成就。 宗喀巴祖师本已具足成就,无须再修持积聚资粮的法门,但大师为后世行者能有学习的典范,因而以石头作成的曼达盘,精进修持供曼达,乃至肉穿见骨。 修持供曼达法时,首先以左手握住曼达盘,掌心须握有宝石或米(不可空手),以右手腕根部(此部位有菩提心脉)向外摩擦曼达盘三圈(顺时钟)以净除罪障,再向内摩擦三圈(逆时钟)以获致诸佛菩萨的加持。供曼达法的仪轨可分为卅七堆、廿五堆与廿三堆等三种,其中廿三堆的修法为宗喀巴祖师所传。无论修持何种供曼达仪轨,行者所获福德资粮的多寡,并非决定供养物的大小及珍贵与否,而是决定于行者的心量。例如,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护持佛教不遗余力的“阿育王”,在久远劫前,毗卢遮那佛住世的时代,尚是一位孩童,一日,毗卢遮那佛经过此孩童的身旁,孩童想要供养佛陀,却苦于身边无任何财物,遂随手抓起一把沙土,并将沙土观想为黄金,虔敬发心供养;由于小孩出于一片至诚而作供养,以此因缘,小孩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便成为护持佛教最力的国王。因此,行者修持供曼达法时,应修正意念与动机,以诚敬的发心与广大的心量而作供养,必能累积殊胜的福德资粮。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