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十一)


2014/9/3    热度:416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十一)

  九、依《观普贤菩萨经》忏悔受戒门(下)

  唐?慧沼大师撰 吕姝贞讲述

  五、忏悔身、意二根

  次,身心忏悔。云:身者,杀、盗、YIN;心者,念诸不善,造十恶业及五无间,犹如猿猴,亦如帮胶,处处贪着,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业,枝条华叶,悉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上无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难,无不迳中。汝今应当忏悔如是恶不善业。

  接着,应当要忏悔身根和意根所做的恶业。《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身根是会造杀生、偷盗、邪YIN等行为的躯体;心的意念主宰我们的一切行为,由于想念种种坏事,甚至造作十恶业以及堕入无间地狱的五逆重罪;就如同猿猴攀树那样,突然在这里,又突然在那里,散乱不定而不住一处的状态那样;也像黐胶会黏住飞鸟一般,处处贪着,执著于迷惑。此贪着会砟及所有的六情根里去形成染污的业识,他日会像枝条、花叶的生长而完全布满三界一切众生所出生的地方。这个染识也会在缘生法当中,从无明到老死,由于感官接受外境之后,透过根境识三和合接触,而由意念驱使我们造作一切的行为,使你在生死轮回中受苦,害你走砟所有的八邪和八难而不得出离。因此,你现在应当要忏悔像这种会引起恶报的不善业。

  此中,二十五有,是指众生轮回生死的二十五种存在境界。也就是将三界有情的异熟果体分类为二十五种:1.地狱有,2.畜生有,3.饿鬼有,4.阿修罗有,5.弗婆提有,6.瞿耶尼有,7.郁单越有,8.阎浮提有,9.四天处有,10.三十三天处有,11.炎摩天有,12.兜率天有,13.化乐天有,14.他化自在天有,15.初禅有,16.大梵天有,17.二禅有,18.三禅有,19.四禅有,20.无想有,21.净居阿那含有,22.空处有,23.识处有,24.不用处有,25.非想非非想处有。(详见《妙心杂志》第95期,页20-21)

  十二缘起,又称为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是印度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核心理论,是为探求有情生死苦恼的缘起而设立的,包含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其流转过程中,为有情所遭遇的苦因和苦果。

  今依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一书所载,略述如下:

  1.无明:即对四谛、缘起的道理无知;不了解佛教根本思想的世界观及人生观。无明的反面,即八正道中的正见。

  2.行:即身、语、意三行,也称为三业。行是因无知而产生错误的身、语、意三业。此行,不只是指错误的行为,也包含行为余力的习惯力。我们的所有行为经验,均会留下余力被蓄积起来,而成为知能、性格等素质。

  3.识:如说明五蕴、十八界的识,识即六识,是指“认识作用”或“认识主观”而言。此处指认识主观的六识。《阿含经》中,将“缘识有名色”的识,分为:入胎的识、在胎的识、出胎后的识三种。若仅将十二缘起中的识,解释为入胎的识(结生识),就成为三世两重因果说的胎生学见解。

  4.名色:指识所缘的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亦即缘起经中所言“内识身,外名色”的名色一词。

  5.六处(六入、六入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意即感觉、知觉的能力。

  6.触:即根(六根)、境(六境)、识(六识)三者和合而有感觉,与由知觉而成立认识条件。

  7.受:和五蕴中的“受”相同;意指苦乐等感受,即眼触以至意触所生的六受。而六受又各有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这些都是认识(触)后产生的苦乐感受。但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又有很大的差别,如:贪欲者是乐的感受,瞋恚者则是苦的感受;此是由于认识主观的识,含有缘于过去的无明、行所生的贪欲、瞋恚等性质。

  8.爱:也译为渴爱;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可分为色爱以至法爱的六爱,或欲爱、有爱、无有爱的三爱。缘认识而起的苦乐等感受一产生,对苦受就有憎避的强烈欲求;对乐受就有爱求的热望。这些强烈的欲求或热望,也就是以爱来表示对苦乐受所产生的爱憎之念。

  9.取: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取,是对爱念生舍取的实际行动,指“爱则夺取,憎则舍弃、伤害”;或是由于身语的取舍选择行为,包括杀生、偷盗、邪YIN,或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身语业。

  10.有:即存在。包括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广义的说:有,是现象的存在,与行、有为一样,意指一切的存在。因十二支皆是有,所以也称为十二有支。有,可分为业有与报有:业有,是指善恶业的存在;报有,是指善恶业果报的存在。业有包含了身、语、意三业,及其残留的余力;而残留的余力会形成知能、性格等素质。它不但是过去行为习惯的蓄积,也限定了未来行为的发展,所以,“有”之下为“生”。

  取与有二支,可说相当于行支。爱支则相当无明支;也就是自无明产生行,而行之中含有实际行为的余力。自爱产生的实际行为就是取;而自取产生余力就是有。

  11.生:指有情生于某一有情的部类,或指日常生活有某种经验产生。前者,是指担负有情过去全部经验的余力(即知能、性格、体质等)而生;所以,每个人均具有一定的素质。后者,是指以人的素质(有)为基础,而有新的经验产生。总之,二者均是自“有”产生新的经验(“生”)。

  12.老死:在缘起经中,在老死之后加上了愁、悲、苦、忧、恼。认为生以后会产生老死等苦,而以老死代表一切的苦恼。

  总之,无明、行与爱、取、有等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一定会遭受到苦恼。以此次序构成“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相依相对的因果关系。而以十二缘起为首的种种缘起说,具体说明三界轮回的一切苦恼,即是由于无明、渴爱等烦恼及行、取、有等业因,而产生的。

  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就将十二支彼此间的关系说成三世两重因果。最初的无明、行二支是过去世的二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是现在世的五果;并以这些来说过去与现在的一重因果。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的三因,最后的生、老死二支是未来世的二果;并以这些来说现在与未来的一重因果。今列表如下:

  苦(果)

  惑(缘)

  业(因)

  苦(果)

  老死

  生

  有

  取

  爱

  受

  触

  六处

  名色

  识

  行──────业(因)

  无明─────惑(缘)

  未来世二果

  现在世三因

  现在世五果

  过去世二因

  一

  重

  因

  果

  三

  世

  两

  重

  因

  果

  十

  二

  缘

  起

  一

  重

  因

  果

  说一切有部、南方佛教与后世大乘佛教,皆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其内容为:1.无明:指过去的无明诸烦恼。2.行:是过去所造的善、恶诸业。3.识:是在母胎内最初一刹那的五蕴。4.名色:是胎内五位(羯剌蓝、额部昙、闭户、健南、钵罗奢法──五周以后至出生)中的前四位。5.六处:是指在胎内第五位,即在母胎中完成眼等六根之位。6.触:是出胎后至二、三岁生起单纯的触(认识)的作用,尚未识别苦乐。7.受:是四、五岁至十三、四岁间,起单纯苦乐感受作用。8.爱:是十四、五岁以后,贪着财产、爱欲之位。9.取:是增长前支贪着之位。10.有:是爱欲、取着之善恶业,成为习惯力而引起未来果报。11.生:是生出未来果报之位。12.老死:是未来受生后,与名色、六处、触、受一起发生之位。

  但是瑜伽行派的法相宗(护法系统),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二世一重因果,即从无明至有等十支为因(如:过去世、现在世),生和老死二支为果(如:现在世、未来世)。因此,“十因二果,定不同世”18。

  《俱舍论》对十二因缘的状态,分成:1.刹那缘起:是表示十二支作用于同一刹那之“同时的论理关系”。2.连缚缘起:是说明做为肉体、精神现象的十二缘起,时时刻刻在进展变化,而我们日常经验的身心活动即是依据此种缘起关系产生的。3.分位缘起:是指将十二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等的三世两重因果。4.远续缘起:谓十二支不仅表示三世,而是在说明久远的过去至遥远的未来的关系。

  此外,印顺导师更表示:“无明缘行到生缘老死……不是直线的前后,螺旋式的前后,是如环无端的前后。经中说此十二支,主要即说明惑、业、苦三:惑是烦恼,业是身口意三业。由惑业而引生苦果,依苦果而又起烦恼,又造业,又要招感苦果,惑业苦三者是这样的流转无端,故说生死是无始的,有情一直在这惑、业、苦的轨道上走。人世间的相续流转,有前后的因果相生,却又找不到始终。……佛在这环形的因果相续中,悟到了因果间的回环性,所以说生死无始。故因与果,是前后必然而又无始终的。……佛说‘生死无始’,扫尽了创造的神话、一元进化等谬说。”19

  关于“八邪”一词,又称为八邪支、八邪法、八邪行;是“八正道”的对称。也就是身、语、意等所犯之八种误谬,为凡夫外道所常行。《维摩义记》卷二(本):“言八邪者,番[翻]八正说八邪,邪见、邪思、邪语、邪业,乃至邪定。”20即:1.邪见:指不信因果、功德、父母、圣人等的见解。2.邪志:又称为邪思惟;指贪欲、瞋恚、伤害等的思惟。3.邪语: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4.邪业:指杀生、不与取、邪YIN等。5.邪命:指不如法的生活。6.邪方便:又称为邪精进;指为恶事所作的方便精勤。7.邪念:指不如法的观念。8.邪定:指非正定的定。

  八难:指不得遇佛、无法听闻教法的八种障难,又称为八难处。即: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详见《妙心杂志》102期,页18)

  次云:尔时,行者闻此语已,闻空中声:“我今何处行忏悔法?”时空中声即说是语:“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住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如寂解脱,乃至般若波罗蜜,是色常住法故,如是应当观十方佛。”

  接着,修行者听到空中声告诉他应忏悔身、心二根的话之后,向空中问:“我现在要向什么地方做这种忏悔法呢?”此时,空中有声音告诉他:“释迦牟尼佛的法体是毗卢遮那,意义为砟一切处。这位佛所常住的地方是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所成的地方,称为常寂光的大涅槃佛土:是由不迁不变的常波罗蜜所包摄而成的地方;是由自在无碍的我波罗蜜所安置建立的地方;是在于离垢无染的净波罗蜜灭尽了心性作用而无众苦的地方;是舒适安稳的乐波罗蜜不执著于身、心二相,且无任何惑染的地方;对于诸法之相不偏见于有相(假观)或无相(空观),且如实妙观实相的地方。总之,是像这样如实体会法界真实之面貌,而解脱尘世的烦恼,由此到达彼岸的真智世界。因为佛的实色身是常住在真理的世界,所以应当要观想常住法界的十方佛而向十方佛行忏悔吧。”

  “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遍一切处……乃至般若波罗蜜,是色常住法故”的经文,称为“法华结成之文”。天台大师根据此段,认为《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是《法华经》之结经。

  “常乐我净”,又称为涅槃四德。是指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的四德。达涅槃境界的觉悟为永远不变的觉悟,称为常;因此,常波罗蜜是“不迁不变的涅槃世界”。乐波罗蜜,其境界舒适而安稳,称为乐;苦、集之相来自“受、想”等心性作用,心性作用灭了之后,苦就熄灭了。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称为我;“我波罗蜜”就是“远离有我、无我二种妄执而自在无碍的大我”。离垢无染、无烦恼的染污,称为净。

  时,十方佛各申右手,摩行者顶,作如是语:“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读诵大乘故,十方诸佛说忏悔法。菩萨所行,不断结使,不住使海,观心无心。从颠倒想起,如此相心从妄想起,如空中风,无依止处。如是法相不生不没。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法如是,无住无坏。”如是忏悔,观身无、法不住法中,诸法解脱,灭谛寂静。

  此时,十方佛各伸出他们的右手,抚摸着修行者的头说:“很好,很好。善男子!由于你读诵大乘经典,所以十方诸佛说忏悔法给你听。菩萨所做的修行,是不断烦恼的,但是不被烦恼海所淹没;对于心性的观察,要以真心离妄念的。烦恼是从虚妄分别心而产生的,而这种虚妄分别心是从妄想产生的,就如同空中的风一样,没有停靠的地方。像这样,一切法的现象是“非实生、非实灭”,而是由因缘所假生的。所以,到底要以什么为罪过,以什么为福报呢?我的心本来是无实体的,所以,罪过和福报,也就没有可依附的“我心”这个主人了。一切事物的真相也都是如此,其真相是随缘而起住灭的。依照真相忏悔,观想“心无自性可得的真理”,不染著于世间尘欲的有为法当中,便可证得诸法无实体的道理,解开烦恼的束缚而得到身心的自在,到达涅槃寂静的理想境地。

  如是相者,名大忏悔,名大庄严忏悔,名无罪相忏悔,名破坏心识[忏悔]。行此忏悔者,身心清净,不住法中,犹如流水。念念之中,得见普贤菩萨及十方佛。

  像这样的观想方法,称为大忏悔法、最完美的忏悔法、破我执的忏悔法、破坏妄心染识的忏悔法。做这种忏悔的人,身心清净,不染著于世间尘欲的有为法中,就像流水一般地清澈。在念念之中,能够看见普贤菩萨及十方诸佛。

  次云:作此忏悔,得灭百万亿劫阿僧祇生死重罪。

  接着说:若作此忏悔,可灭除在无限长的过去年代里所发生的生死轮回之罪业。

  由于一切恶业皆由贪、瞋、痴,而引发身、语、意所造作。此六根忏悔法之意义,主要在实际生活中,掌握我们的心念。若能行此六根忏悔,则可得身心清净。六根包含身体的感官,即:视觉的眼睛、听觉的耳朵、嗅觉的鼻子、味觉的舌头,以及造作各种行为的身体、意念。前四种,是属于生理现象的身体之感官。佛教更重视意念、身体,尤其是“意”念。

  从上述的内容可知,《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之六根忏悔文,实为僧俗二众在实际修行生活上最实用的忏悔法门。

  参、大乘菩萨戒法

  一、奉请诸佛菩萨授三归戒法

  尔时,行者若欲具足菩萨戒者,应当合掌,在空闲处,遍礼十方佛;忏悔诸罪,自说己过。然后,静处向十方佛,而作是言:“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业障故,虽信方等,见佛不了。今归依佛,唯愿释迦牟尼正遍知世尊,为我和上。文殊师利具大悲(慧)者,愿以智慧授我清净诸菩萨法。弥勒菩萨胜大慈行,怜愍我故,亦应听我受菩萨法。十方诸佛,现为我证,诸大菩萨,各称其名;是胜大士覆护众生,助护我等。

  此时,修行者如果想要具足菩萨戒,应当在清静的地方,双手合掌,砟向各方敬礼十方佛;忏悔种种罪业,说出自己的过失。然后,也在安静的地方,向十方诸佛说:“诸佛世尊,是常住在世间的。可是我由于业障的关系,虽然信奉大乘经典,却不能见佛。我现在重新再归依佛;真正地砟知一切法的世上最尊贵的释迦牟尼佛啊!但愿您做我的授戒和尚。具有大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啊!请运用您的智慧,传授给我清净的种种菩萨戒法。具有像太阳那样充满着大慈爱的弥勒菩萨啊!依凭您怜悯疼惜我的缘故,也请您答应听许我接受菩萨的戒法。十方诸佛啊!请显现出来做我的尊证教授;诸大菩萨啊!我分别地称呼您的名号;您是保护众生的殊胜大士,请帮助我们,守护我们吧!

  今受持方等经典,乃至舍命,设堕地狱,受无量苦,终不毁谤诸佛正法。以是因缘、功德力故,今释迦牟尼佛,为我和上;文殊师利,为我阿阇梨;当来弥勒,愿授我法;十方诸佛,愿证知我;大德诸菩萨,愿为我伴。我今依大乘经典甚深妙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三说。

  今天我既然受持了大乘的经典,即使到了丧失生命,甚至于堕入地狱而受无量的痛苦,也终究不毁谤诸佛所说的真正教法。由于这个因缘和功德力的关系,现在释迦牟尼佛要担任我的授戒和尚;文殊师利菩萨要担任我的传戒教授;未来佛的弥勒菩萨愿意教授我菩萨戒法;十方诸佛愿意证明我摄受正法;行满位高的众菩萨们愿意陪伴我修道。我现在依止大乘经典所说的深远奥妙的道理,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依这样的内容说三遍。

  二、自誓受戒法

  归依三宝已,次当自誓受六重法。

  加深了归依三宝的信念之后,接着就自我发誓要接受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YIN、不说四众过、不饮酒等六种重戒。

  受六重法已,次当勤修无碍梵行,发广济心,受八重法。

  受六种重戒之后,接着就要勤修能使心安而得自在的清净戒行,为发广大的救济心,进一步又摄受八种重戒。

  八重法,又称为八种法,为“八种重戒”之意。大乘佛教有“十重戒”。其前六项和《优婆戒经》所举的“六重法”一样。七到十项则分别为:7.自赞毁他戒,8.悭惜加毁戒、9.瞋心不受悔戒,10.毁谤三宝戒。“八种法”就是“十重戒”的前八项,和“八关斋戒”不同。“八重戒”通用于四众的戒法,而“八关斋”是在家众通常在斋日所举行的不定期之二十四小时斋戒法。

  立此誓已,于空闲处,烧众名香、散华,供养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大乘方等,而作是言:“我于今日,发菩提心;以此功德,普度一切。”作是语已,复更顶礼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思方等义。

  发了上述的誓愿之后,就在无人所到的安静地方,点燃种种名香、散花,供养一切诸佛、众菩萨,以及大乘经典,然后说:“我现在已发求道心,希望能够藉此发心的功德来普砟地救济一切众生。”说完此话后,就再度又向诸佛以及众菩萨作五体投地的敬礼,深思大乘经典的道理。

  三、在家居士的忏悔罪法

  复,刹利居士有五忏悔法,如前钞说。

  又,王种(刹利)居士有五种忏悔罪法,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所说。

  刹利(kSatriya):又称为刹利丽、刹帝利,译称为田主,又称刹利种,别称王种(rAjanya)。指国王及武士阶级,位于四姓的第二位。但是,佛典多以其为第一位,掌管政治及军事。此语源自有支配之义的 ksi 。其所修内容略述如下:

  这个忏悔方法是要把心扶正而不偏颇,不毁谤佛法僧三宝,不阻碍出家人的修行,不要故意向修净行的人找麻烦;应当要用心修习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的六念法;也要对修持大乘的行者供给日常生活必需品,并给予赞叹、恭敬,至于繁缛的礼节则可不必。此外,应当忆念意义深远的经法、最究竟的中道实相之道理。思念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是“王种(刹利)居士”修持的第一忏悔法。

  第二忏悔法,是孝养父母、恭敬师长。

  第三忏悔法,是以正法治国,不以邪法冤枉人民。

  第四忏悔法,是于六斋日对管辖的国土境内各地发布命令,在力量所及的范围内,尽力不杀生。

  第五忏悔法,是要深信因缘果报,确信诸法实相的道理,藉此了知佛常住于实相法界而具有久远不灭之无量寿命的事实。

  其中“六念”一词,又称为六随念或六念处。为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其内容如下述:

  1.念佛:指忆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等以清净质直之心,能与佛相同。

  2.念法:指忆念法是如来所有的功德(即十力、四无所畏等);我等能以清净质直之心证法,施与众生。

  3.念僧:指忆念僧是如来的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福田;我等能以清净质直的心修僧行。

  4.念戒:指忆念诸戒能遮诸恶烦恼;我等能以清净质直的心,精进护持。

  5.念施:指忆念施行有大功德,能除世间为悭嫉所覆;我等能以布施摄取众生。

  6.念天:指忆念因往昔的戒、施等善根,而生欲界六天,乃至色界、无色界等诸天,享受快乐果报;我等今也能以如是戒、施,而生诸天。

  《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槃。譬如:饥人身体羸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21《观无量寿经》:“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佛国。”22善导大师说:“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一切诸佛亦如是。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眷属菩萨僧。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念法不惜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又念天者,即是最后身十地之菩萨。”23

  此外,《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别译杂阿含经》卷九、《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也都提到六念,其中《大乘义章》更开释名义、开合辨相、随别广释、次第、念之所为等五门解释六念。

  又“六斋日”一词,指每月行为特别检点,且清净持戒的六日。在印度,一个月分成白月、黑月二部份。六斋日即白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黑月的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又根据《长阿含经》卷二十记载:八日(二十三日),由四天王的使者巡行世间,观察万民是否孝顺父母,敬顺沙门、婆罗门,宗事长老,斋戒布施,救济穷乏者,然后向四天王报告;十四日(二十九日),由四天王的太子巡行;十五日(三十日)则由四天王亲自巡行。24且《大智度论》:“有一日戒,六斋日持,功德无量。”夎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是日应受持八斋戒(即一日戒)的说法。

  注释:

  18.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成唯识论》卷八,《大正藏》第31册,页44b。

  19.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第十一章缘起法》(新竹县竹北市:正闻,民89年10月),页152~153。

  20.慧远撰,《维摩义记》卷二,《大正藏》第38册,页450a。

  21.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大正藏》第2册,页237c。

  22.宋.啄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页344c。

  23.唐.善导集记,《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四,《大正藏》第37册,页273c。

  24.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二十,《大正藏》第1册,页134b~135a。

  25.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戒相义第二十二之一(卷十三)》,《大正藏》第25册,页159b。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