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之道 明心之道——读《菩提道次第广论》


2014/9/3    热度:601   

《菩提道次第广论》一书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 洛桑札巴大师所著。他诞生于1357年, 圆寂于1419年。七岁前, 跟随噶玛巴·若比多杰大师接受启蒙教育。七岁, 入夏琼寺出家,主要从师确吉·顿珠仁钦大师, 开始进入正规学习阶段。为了寻找显密二论的源泉, 16岁入藏, 对五论五明进行闻思修, 对当时的西藏显宗密乘进行爬梳剔抉, 大加改革。1409年于大昭寺创立大法会, 倡建噶丹寺。1419年派遣弟子释迎益喜赴京朝明永乐帝, 益喜得大慈法王封号。同年, 又倡建德庆桑喀寺, 命弟子创建哲蚌寺和色拉寺, 成立上下密宗院。一生著有19部作品, 其中《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善说金珠》和《辨了不了义论》是代表作, 在藏区影响广泛, 成为典漠, 鸿风远播。

《菩提道次第广论》主要依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而写成, 全书80万字, 分9个部分, 即书首礼赞对佛陀, 菩萨和世间天神所作礼拜赞美之词、示诫加行、诫引学生步骤、下士及共同道次、中士及共同道次、大士之道(学习菩萨行—胜观)、跋。

三乘三士, 救戒恒浩。三乘, 小乘、中乘、大乘三士, 下士、中士、上士。三乘或三士, 是实现菩提道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这三个不同阶段, 才能达到上士的境界。所以, 三士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是各个阶段的重要环节。这三士, 代表了三种人, 三种社会层次, 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思想状况不尽一致, 各自所履行的职责也明显不同。下士是初级阶段, 因能力有限, 对他的要求不甚太高, 只要自己区别于一般人即可。平时要感念人生, 回想人身得来不易, 生命短暂要严格约束自己, 发奋敬业, 多做好事, 不要沾染恶习,思想境界要高人一筹。在这个阶段, 最主要的是弄懂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摆正思想位置, 分清普通皈依和是非曲直, 以此弃恶扬善, 逐渐向中士之道迈进。中士是中级阶段,比下士前进了一步, 他的职责和思想也相应提高。主要讲修德, 即实施修德、修德次序、摒弃邪见, 决定解脱之道。从各方面长期禅想轮回孽障, 把一切浮尘幻化视为火坑, 认识愚痴和苦难之因,得到悲心学习三学, 寻求解脱之道。在这个阶段, 要弄懂四谛、十二因缘、道、解脱、悲心、功德、轮回、禅等问题。无论怎样, 中士仍不能解脱自己, 因为他的目标只是为了个人, 而不是为了众生, 所以最终由佛陀来决定, 将他引向大乘之道。上士是高级阶级, 即达到了最高境界, 可谓妙灵正觉。这个阶段特别重要, 作者花费大量笔墨论述之, 几乎占全书三分之二。开始要修心, 学习佛行, 发菩萨愿、发大乘之心。接下来要修学菩萨行, 最主要的是观禅寂上和胜观二大主旨, 通过这二关, 就解决了空慧的问题。全书通过三士这个主旋律, 全面细致地阐述了藏传佛教中的修持理论, 救戒僧人的行为举止, 睿哲透彻, 汪洋态肆 “气含风雨之润, 笔吐星汉之华”,发前人所未发, 论前人所未论。

辞刚义辨,博雅致远。通过对所缘相、实住、妙观察智、八无暇、生老病死、四谛、胜生、定胜、四摄法、本地分、等法、佛法僧、真假善恶、道、菩提心、菩萨行、因果、发心、六婆罗蜜多、慧、寂止、想、意、住心、无明、胜观、了义、不了义、我与非我、空性、真谛、法与人、有无、境、受、触、识、异同、空、觉、二谛、二资粮、中观、常与无常、缘起、二边、因明、色、影像、蕴、自性、名言、十二因缘、不还、一来果、处、名相、业等宗教术语的解释, 揭示了宇宙万有生灭的自然规律, 以及芸芸众生的生死、幸福、苦难、意识动因、精神体能、真善美、假恶丑的社会现象和哲学范畴。这些知识是构建本书的重要部分, 是托起全书的核心力量。作者在解释这些知识时, 如数家珍, 如鱼得水。例如在解释寂止时, 这样写道一心向善的禅修都属于寂止, 专注一念也是寂止无论大乘小乘, 说到底是寂止和胜观独自隐居山幽, 端正虑念, 反复思法如是经常不断, 而得到身心轻安者, 谓之寂止。所论乘一总万, 条分缕析, 阐扬精微, 符采相胜, 理鼓炳暇。

华章高文, 博采众长。作者为了作品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从而达到驳偏立宗的目的, 查阅了近百部著作, 并将重要见解一一摘引, 由此可见作者治学的严谨, 知识的渊博。这些引文, 是全书的法码, 无疑起了增光添彩的作用, 显得浑然一体, 丰厚博达。每一条引文, 都出自名家名著, 具有朴素、真实、可信之特点。在引经据典时, 不是为了篇幅, 而是为了证明一个重要问题才引用, 使引文显得恰到好处, 相得益彰。引文的多与少也控制得极严, 有时是儿句话, 有时是一句话, 甚至有时是几个字, 以言之凿凿, 一点及面取胜, 从不拖泥带水。为了增强说服力, 尽量引用稀世孤本, 也是本书的一大旨趣, 因为这些资料属于“原汁原味”,可靠性强, 无后世随意加工之嫌。如此众多的资料, 足可以印证作者的见解是建立在可靠基础之上的, 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征圣宗经, 匡谬补遗。宗喀巴大师所处的年代, 是学派纷呈, 学风杂靡的年代。各个学派互不统属, 各执其词, 奇说怪谈迭出, 行为举止出轨, 佛陀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寺规废弛, 大有江河日下的趋势。宗喀巴大师通过著书立说, 建立自己的观点, 以昭示天下。此书一经刊世, 立即引起巨大反响, 得到许多仁人志士的认同和拥护, 可以说为他今后建寺创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对修持理论的各个环节, 以一字见义, 多元整一的手法, 进行廓清厘定,如修禅中的头、眼、鼻、鼻息、嘴、舌、身、手、腿等的姿势和分寸在观修寂止和胜观时,哪个应在前, 哪个应在后, 以及它们各自的含义缘起性空的含义, 应持的观念, 如何实践等等, 都作了论述。本书的发表, 澄清了许多难题, 开辟了一代宗风。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