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中的菩提心(一)


2014/9/3    热度:304   

——2004年夏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道次第》的主要思想为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亦称三主要道,其中又以菩提心为统摄。本论名《菩提道次第论》,即已标明全论主旨。

《道次第》建构的修学体系,重点为上士道。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皆可视为上士道的前行。根据这一点,我对全论内容作了梳理,发现几乎所有法门的修学都贯穿着菩提心。所以,学习《道次第》,须围绕菩提心展开。

一、菩提心与三士道的关系

《道次第》的基本结构为三士道。下、中、上三士道的划分,相当于汉传佛教所说的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

在我们以往的修学中,声闻乘便是声闻乘,菩萨道便是菩萨道,彼此关系似乎并不密切。依声闻乘修行的人,未必会走上菩萨道;依菩萨道修行的人,则有可能贬低声闻乘。而《道次第》的殊胜在于以菩提心统摄三士道的修学。如果我们以菩提心修习人天乘和解脱道,它们也将成为菩萨道的组成部分。如是,既明确了修行次第,又不至相互抵触。

在三士道的建构中,彼此关系如何?修习菩萨道之前,为何必须修习下士道、中士道的意乐?为何要念恶道之苦、念死亡无常?原因在于,若是认识不到轮回之苦,便会贪著于现世安乐,得快乐时且快乐。所以,行者必须看透这些使人沉迷的假相,直面轮回本质。只有对恶道痛苦和死亡无常确信无疑,才能生起迫切的出离心,进而引发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可见,下士道、中士道的意乐,是引发菩提心不可或缺的方便。

具备下士道、中士道的基础后,便可直入上士道并正修菩提心。菩提心既是成佛的不共因,也是大乘的不共教法。关于菩提心的发起和成就,《道次第》从辨明发心为入大乘之门、此心如何发起、发心后学行之法等三个方面作了阐述。其中,关于菩提心的生起,又从依何因始能生起、此心发起之量、以规则受法等分别说明。不仅为修学者提供了详尽的理论指导,更指明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道路。

作为三主要道之一,空性见是上士道修学的重点。那么,空性见和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呢?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空性见正是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的关键。成就胜义菩提心之后,仍须依空性见不断消融二执、二障,进而圆成无上佛果。

在《道次第》中,宗大师围绕菩提心建构了从学佛到成佛的修学体系。其中,以下士道、中士道为引发菩提心之前行,以上士道为正修菩提心之重点,以空性见为圆满菩提心的增上缘。这样便使三乘教法有机结合于一起,成为互相融摄的整体。

二、菩提心与修法

《道次第》略释修法的部分,建构了清晰的修行次第,包括加行、正行、结行及未修中间。这一修行套路可适用于任何法门,极为善巧。

在正修之前,首先以“加行”营造庄严的氛围并调整心行。《道次第》中,宗大师总结为六加行法,包括洒扫住房、陈设佛像、寻求供品、端严陈设等。其中,重点又在于发心,须从殊胜的因缘中修皈依及发心。

如果将修行比作远行,那么发心便是方向。我们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最终便会抵达怎样的目标。事实上,不仅修行如此,平日的任何一种行为,也都蕴涵着相应的心行基础。通常,我们为凡夫心左右,所思所想,无非是贪、嗔、痴烦恼。久而久之,使凡夫心愈加坚固,成为禁锢我们的堡垒。正确的发心,正是一切修行的方向和根本保障。否则,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最终与佛道了不相干。

对于学佛者而言,何为正确的心态?那就是菩提心。无论修习什么法门,都应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学。事实上,培养并坚定这种发心,甚至比修习具体的法门更重要。普贤十大愿王中,以“礼敬诸佛”为首,足见礼佛意义之重大。但是,若只为寻求佛菩萨护佑,乃至将其作为健身方式,从礼佛中又能得到多少受用呢?所以说,离开菩提心,无论是诵经、念咒,还是礼佛、禅修,意义并不是很大。

大乘佛教各宗派的修行,皆离不开菩提心的统摄。正如《华严经》所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这一点,也是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一再强调的根本要旨:“是故须将菩提心之教授,执为中心而修焉。”

三、菩提心与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修学佛法,首先要意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道次第》云:“然修大乘道者,必须得一如上所说暇满之身,如《与弟子书》云:‘欲成佛道度众生,具大心力唯人能,天龙、修罗、金翅、蟒,神仙、余趣皆不及。’”藏地很多大德在开示中,也都是以思维人身难得作为说法前的基础开示。

《道次第》将暇满人身的意义概括为三点,即暇满、义大、难得。所谓暇满,即具足八有暇、十圆满之身。不少人日日为生计奔忙,以至将人身视为负担。也有人终其一生不闻佛法,虽勤勉有加,却只成就暂时的世间利益。

即使有幸拥有暇满人身,也极少有人能有效利用。对于多数人而言,或许从未想到,这一暇满人身,已是今生最大的福报。流转六道,生而为人便已机会渺茫;拥有堪能修学佛法的暇满人身,更是万般不易。正是因为拥有这一身份,我们才能走上学佛之路,乃至最终成就佛道,其意义不可估量。所以说,成佛有多大价值,暇满人身便蕴涵着多大价值。

若为个人解脱而发出离心,只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部分。若为人天小果而持戒修善,所实现的人生价值亦微不足道。若为追名逐利而造作罪业,更是得不偿失的愚痴行为。

每个人身上,都蕴涵着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高贵品质,而菩提心正是开发这一无价珍宝的最佳利器。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引领无量有情圆成生命的最高价值,才无愧于我们所获得的暇满人身。否则,“既得此具有大义之身,而不昼夜于彼现未二世善因努力者,则如既至宝洲空手而返,岂不哀哉”!

四、菩提心与皈依三宝

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皈依不仅意味着获得佛教徒身份,本身也是重要修行方式。为何选择三宝为皈依对象?这也与菩提心有关,因为它正是三宝的核心体现。

我们皈依佛陀,在于他具有圆满的慈悲和智慧。若佛陀仅仅圆满了自身功德,却对众生缺乏平等悲心,再或者,虽具悲心而无调伏众生的能力,显然不能作为一切有情的依怙。而佛陀不仅证得无上菩提,更将一切众生视为己出,平等关爱。这一品质,也是来源于菩提心的圆满成就。

《道次第》中,皈依也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这是《道次第》的修学特色所在。通常,我们是依声闻律仪而皈依:“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所谓尽形寿,即尽此一生,以一期生命作为皈依期限,有特定的时间性。而《道次第》则依大乘菩萨道建立皈依,尽未来际永不间断,其发心偈为:“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可见,依菩提心建立的皈依,较之依出离心建立的皈依,有着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在我们所熟悉的四弘誓愿中,也体现了这样一种恢弘广大的愿力:“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由皈依三宝而直入菩提大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五、菩提心与人天善行

人天善行,即人天乘的行为标准。

通常,我们是根据所学经教来判断学佛者的归属。若按五戒十善修行,便是人天乘;若按阿含经教的戒定慧修行,便是声闻乘;若按大乘经教修行,便是菩萨道。事实上,这一区分并不确切。

决定修学某个法门属于何乘,关键取决于修行者的发心。任何法门的修习,皆有相应的心行基础。同样是布施,带着希求人天利益的心去修,布施就是人天善行;带着出离心去修,布施就是解脱道的修行;带着菩提心去修,布施就是菩萨道的资粮。如果我们发菩提心修五戒十善,那么五戒十善就能升华为菩萨道的修行,而不仅是有漏的人天善行。

离开发心,很难根据行为本身判断其属性。对于禅者而言,搬柴运水无不是道。我们也会搬柴运水,却无法从中悟道。禅者修行的奥秘何在?无非在于心行的不同。所以,同样的行为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做每件事,最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心去做。如果我们能发起菩提心,一切善行皆是菩萨行的组成部分。

六、菩提心与念轮回苦、求出离解脱

作为一个学佛者,相信六道轮回,是必须具备的基本信念。唯有认识恶道之苦,才能策励修行动力。如何才能离苦得乐?不同层面的修行,采取了不同的对治法门。

人天乘的修行,以人天善果作为修行目标。因而持戒修善,以期来世继续得生为人乃至升天享乐。同时,不种堕落恶道之因,以此避免恶道痛苦。

但人天之乐终非究竟,因而,声闻行者还必须认识轮回本质为苦。三恶道固然是苦,人天福报亦属有漏。若不能透视轮回本质,便会贪著人天小果,继续轮转六道,无有了期,堕落也在所难免。所以,在解脱道的修行中,应“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由此生起迫切而猛利的出离心。这种急迫是刻不容缓的,正如《道次第》中引《亲友书》云:“纵使烈火然头上,遍身衣服焰皆通,此苦虽急犹可置,求证无生较此要。”

声闻人虽已发起如是离苦之心,却未由己及人,体会一切众生之苦。在求解脱的过程中,但求速速自了,无暇旁顾。同样是观轮回苦,菩萨不仅念及自身痛苦,更对一切众生之苦感同身受。在无尽轮回中,一切众生皆曾是我们的骨肉至亲,当我们希求解脱时,如何忍心将他们置于苦海而不顾?所以,菩萨念轮回苦,是念一切众生的痛苦;菩萨追求出离,是救度一切众生出离。正如《金刚经》所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菩萨道的修行,处处以一切众生为所缘境,没有丝毫自他分别,这才是大乘行者究竟的发心。

同样是念苦,但发心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最后抵达的目标也不同。唯有发起菩提心,念轮回苦、求出离解脱,才能成就最大的价值。好比将只容一人乘坐的小舟,改造为可容纳所有众生的解脱巨轮,共同抵达生死彼岸。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