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赞》研究——兼论《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十)


2014/9/3    热度:402   

  三、萨埵王子
  第三十五赞“投身饲饿虎”。
  这句话是说:释迦佛在过去世修菩萨行,作大车国的第三王子时,名摩诃萨埵。一天,与第一王子、第二王子一起游观山林,因见饿虎,产生七子,才经七日,诸子围绕,饥渴所逼,身形羸瘦,不久将死。而发起大慈悲心,先把他的两位兄长打发走,然后自己又回到竹林里,就把生命献给了饿虎。这个故事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284里曾经提到过,《贤愚经》卷一之《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第二也有详细的描述285,在义净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舍身品第二十六亦叙述的非常详细,如该经卷十说:
  尔时,王子摩诃萨埵,还入林中,至其虎所,脱去衣服,置于竹上,作是誓言:
  我为法界诸众生,志求无上菩提处。
  起大悲心不倾动,当舍凡夫所爱身。
  菩提无患无热恼,诸有智者之所乐。
  三界苦海诸众生,我今拔济令安乐。
  是时,王子作是言已,于饿虎前,委身而卧。由此菩萨,慈悲威势,虎无能为。菩萨见已,即上高山,投身于地。时诸神仙,捧接王子,曾无伤损。复作是念:虎今羸瘦,不能食我。即起求刀,竟不能得,即以干竹,刺颈出血,渐近虎边。……
  是时,饿虎既见菩萨颈下血流,即便舐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286
  关于萨埵王子舍身饲虎的事,在后世大乘佛教里评价非常高,天台287、华严288、法相289等宗都有过引用,与尸毗迦王割肉济鹰,都被作为修六度“满分布施度”或“布施极限”的代表。《金刚经赞》是把他与忍辱仙人、尸毗王等同视之的。可见这个故事在唐代佛教中的流传就比较广泛了。
  四、尸毗迦王
  第三十五赞“割肉济鹰饥”。
  这也是说释迦佛在过去世修菩萨行时,为了救护一只鸽子,而将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喂鹰的故事。其实鸽子是火神毗首羯磨所变,鹰为天帝释所化,是来试探尸毗王的慈悲心是否真切。结果,尸毗王胜利地通过了这次的考验。
  据佛经记载,尸毗迦王,又作尸毗王,是古印度的圣王。关于尸毗迦王割肉喂鹰的事迹,诸经论所说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金刚经赞》中所说“割肉济鹰饥”的故事。《大庄严论经》卷十二290、《众经撰杂譬喻》卷上291、《六度集经》卷一292、《大智度论》卷四293、《菩萨本生鬘论》卷一等均有较详细的描述,而以《菩萨本生鬘论》卷一的记载最为生动:
  佛告诸比丘:我念往昔无量阿僧祇劫,阎浮提中有大国王,名曰尸毗,所都之城号提婆底,地唯沃壤,人多丰乐,统领八万四千小国,后妃采女其数二万,太子五百,臣佐一万。王蕴慈行仁恕和平,爱念庶民犹如赤子。
  是时,三十三天帝释天主,五衰相貌虑将退堕。彼有近臣毗首天子,见是事已,白天主言:“何故尊仪忽有愁色”?
  帝释谓言:“吾将逝矣!思念世间佛法已灭,诸大菩萨不复出现,我心不知何所归趣”!
  时,毗首天复白天主:“今阎浮提有尸毗王,志固精进,乐求佛道,当往归投,必脱是难”。
  天帝闻已,审为实不!若是菩萨,今当试之。……
  毗首天子化为一鸽,帝释作鹰,急逐于后,将为搏取,鸽甚惶怖,飞王腋下,求藏避处,鹰立王前,乃作人语:“今此鸽者,是我之食,我甚饥急,愿王见还”。
  王曰:“吾本誓愿,当度一切,鸽来依投,终不与汝”。
  鹰言:“大王今者,爱念一切,若断我食,命亦不济”。
  王曰:“若与余肉,汝能食不”?
  鹰言:“唯新血肉,我乃食之”。
  王自念言:“害一救一,于理不然,唯以我身,可能代彼,其余有命,皆自保存”。即取利刀,自割股肉,持肉与鹰,贸此鸽命。
  鹰言:“王为施主,今以身肉,代于鸽者,可称令足”。
  王敕取称,两头施盘,挂钩中央,使其均等。鸽之与肉,各置一处,股肉割尽,鸽身尚低,以至臂胁,身肉都无,比其鸽形,轻犹未等。王自举身,欲上称槃,力不相接,失足堕
  地,闷绝无觉。良久乃稣,以勇猛力,自责其心:旷大劫来,我为身累,循环六趣,备萦万
  苦,未尝为福,利及有情。今正是时,何懈怠耶!
  尔时,大王作是念已,自强起立,置身盘上,心生喜足,得未曾有。
  是时,大地六种震动,诸天宫殿,皆悉倾摇。色界诸天,住空称赞。见此菩萨,难行苦
  行,各各悲感,泪下如雨。复雨天华,而伸供养。
  时,天帝等,复还本形,住立王前,作如是说:“王修苦行,功德难量,为希轮王,释梵之位,于三界中,欲何所作”?
  王即答曰:“我所愿者,不须世间,尊荣之报,以此善根,誓求佛道”。
  天帝复言:“王今此身,痛彻骨髓,宁有悔不”?
  王曰:“弗也”!
  “我观汝身,甚大艰苦,自云无悔,以何表明”?
  王乃誓曰:“我从举心,迄至于此,无有少悔,如毛发许。若我所求,决定成佛,真实不虚,得如愿者,令吾肢体,即当平复”。作此誓已,顷得如故。
  诸天、世人赞言:“希有”!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佛告大众:往昔之时,尸毗王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294
  这就是有名的“割肉济鹰饥”的故事,读来令人悲壮泪落。佛陀用这样的故事来教化众生,使人感受到生命中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巨大的力量,这种生命力量的启发,能够让人看破世间一切无非皆如梦幻泡影般的微不足道。为了他人的幸福与快乐,而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的伟大精神,以利他为第一目标的壮举,诚是感人肺腑!
  第二类,根据《撰集百缘经》卷四所说,很久很久以前,佛因地作波罗奈国尸毗王时,常好惠施,赈给济乏。天帝释来试探他的真假,化作一大鹫,向大王要双眼,作为美膳。王也同样满足了它的愿望。如该经说:
  时,尸毗王常好惠施,赈给济乏,于诸财宝,头目髓脑,来有乞者,终不吝惜。
  时,天帝释……化作一大鹫身,飞来诣王,启白王言:“我闻大王,好喜布施,不逆众生,我今故来,有所求索,唯愿大王,遂我心愿”。
  时,王闻已,甚怀欢喜。即答鹫言:“随汝所求,终不吝惜”。
  鹫白王言:“我亦不须金银珍宝及诸财物,唯须王眼,以为美膳,愿王今者,见赐双眼”。
  时,尸毗王闻鹫语已,生大欢喜,手执利刀,自剜双眼,以施彼鹫。不惮苦痛,无有毛发悔恨之心。
  尔时,天地六种震动,雨诸天花。鹫白王言:“汝今剜眼,用施于我,无悔恨耶”?
  王答鹫言:“我施汝眼,今者实无悔恨之心”。
  鹫语王言:“若无悔心,以何为证”?
  王答鹫言:“今施汝眼,无悔心者,当令我眼还复如故”。作是誓已,时王双眼,如前无异。
  鹫复释身,赞言:“奇哉!未曾有也!汝于今者,能舍难舍,为求释、梵、转轮圣王、世俗荣乐”。
  王答释曰:“我今不求释、梵及以转轮、世俗荣乐,以此施眼善根功德,使我来世得成正觉,度脱众生”。发是愿已。时,天帝释,还诣天宫。
  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尸毗王者,则我身是。295
  据说,巴利文经典《本生经》、范文《本生鬘论》及《菩萨譬喻经》等亦述及尸毗王布施眼睛的故事,祗是其中的乞眼者为帝释所变的老婆罗门而已。
  这个本生故事在佛教史上极为著名,不但在佛经论著里面时常被提到,而且《洛阳伽蓝记》296、《佛国记》297和《大唐西域记》298等史书中也有记载;不但在印度古代文学中屡屡被述及299,而且也被中国文学家们所注意300。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第二节、《金刚经赞》中的典故
  《金刚经赞》中载有佛教史上或者民间传说的一些典故,这些典故都流传得非常广泛,有的不但在民间流传,而且还被编入到教科书中。笔者上小学时就读过“猿猴水中捞月”的故事,记得在教科书上还有一幅生动的图画呢!但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些典故是出自于佛教,今天看来倍感亲切。所以,于此进一步对其进行介绍。
  一、关于“火里莲华”
  第三十赞“如火出莲花”。
  这个赞在前作为《维摩经》的思想,已经介绍过了,因其思想与该经一致。之所以这里又要把它当作典故来讨论,是因为它提到的“火里莲花”具有另一层含义,即为“火焰化红莲”的典故,讲述了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称呼)的妻子耶输陀罗遇难呈祥的故事,该故事在《杂宝藏经》卷十的《罗睺罗因缘》一节中描述甚详。因为释迦佛出家六年了,耶输陀罗才生下罗睺罗,净饭王及所有释姓都很生气。使净饭王恼火的原因有二:一、释迦佛在家时就戒律严格,对女色看都不看,名望很高,怎么可能会有让妻子怀孕的举动呢?二、释迦佛出家已经六年,耶输陀罗才生下罗睺罗,这不是私生子吗?败坏释迦族的门风,怎么会出来这样不守规矩的大恶人。所以就召集释迦族的许多人来商量,如何处理此事。有人建议把耶输陀罗和罗睺罗一起烧死算了,大家在气愤之下,就作了这种残忍的决定。于是就把耶输陀罗母子俩掷置熊熊烈火之中。如《杂宝藏经》接下去说:
  时,耶输陀罗,见火坑已,方大惊怖,譬如野鹿,独在围中,四向顾望,无可恃怙。耶输陀罗便自呵责,既自无罪受斯祸患,遍观诸释无救己者。抱儿长叹!念菩萨言:汝有慈悲怜愍一切,天龙鬼神咸敬于汝,今我母子,薄于祐助,无过受苦,云何菩萨不见留意?何故不救?我之母子今日危厄,诸天善神无忆我者!菩萨昔日处众释中,犹如满月在于众星,而于今者,更不一见?!
  即时,向佛方所,一心敬礼,复拜诸释,合掌向火,而说实语:我此儿者,实不从他而有斯子,若实不虚,犹六年在我胎中者,火当消灭,终不烧害,我之母子。作是语已,即入火中。而此火坑,变为水池,自见己身,处莲花上,都无恐怖,颜色和悦。合掌向诸释言:“若我虚妄,应即燋死,以今此儿,实菩萨子,以我实语,得免火患”。301
  由于耶输陀罗的贞洁和勇敢,感动了天地,而能够火内得清凉,母子两无恙,后来倍受释迦族的尊敬。这个故事在中国佛教中,也流传得特别广,至今还在《早晚课诵》里被人们所传颂,如《朝暮念诵集》中最重要的香赞《戒定真香》,就含蓄地记述了这个故事,该赞说: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爇在金炉上。
  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另外,在《杨枝净水赞》中也有记载: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而在《栴檀香赞》中就表现得更为全面了,如说:
  栴檀海岸,炉爇名香,耶输子母两无殃。
  火内得清凉,至心今将,一炷遍十方。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由此可知,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这个故事已经成为神圣和感应的代表,无论在祈福消灾的佛事中,还是在供佛修心的念诵里,都占有很重的份量。其实,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烦惑热恼的世界上,体会生命的贞洁、勇敢和内在力量,从而不被烦嚣的现实社会所迷误,正常而健康地、努力地去改变热恼的环境、烦乱的世界,使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像莲花一样清凉自在。这才是本典故的真正寓意所在,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如《华严经》说:“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302。
  罗睺罗的出生,多少会给他母亲带来一些麻烦,但上述所说的故事,在不同的经典中,有不同的记载。《佛本行集经》303说释迦佛派毗沙门天王送信去告诉父王,承认罗睺罗是自己的亲儿子,就没事了,当然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在《佛说众许摩诃帝经》中又是另一种说法,如该经卷第六说:
  时,净饭王言:耶输之子,非佛之种。
  耶输闻已,恒怀忧恼。王宫后园池岸一石,名菩萨石。罗护(睺)罗坐石作戏,母忽见之,而立誓言:若是佛种,愿水不溺,如非佛种,即沉水下。作是誓已,以手推石,子亦堕落,石浮水面,子犹作戏。
  时,净饭王与诸眷属来至岸上,见子如是,心大欢喜。赞言:善哉!甚为希有!304
  这就不像前面故事那样残忍,因此也就不像前面故事那样感人了。
  二、关于“得鱼忘筌”
  第十五赞“悟理讵劳诠”。后期诸本均作“悟理讵劳筌”。而“悟理讵劳筌”一语,在佛教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所以,这里就依后期诸本略加讨论。
  筌,又作荃,是古代的一种渔具。“得鱼忘筌”是指既钓得鱼,便忘其渔具。比喻既已成功,即忘其凭借;或已达成目的,即舍弃工具和方法。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物篇》,如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因此有“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等等的比喻和说法。其中“得意忘言”一语的意思是说:语言乃表达道理的工具,既然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和真实的意义,那么就应该把名言忘绝;或表示不拘泥于文字语言,领纳、体会其中的真意。如《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一也说:“非得鱼忘筌因指见月者,未免钻故纸之病”305。
  在佛教里,认为最高深的道理绝对不是言语所可传示的,故主张以心证道,离绝言诠。如《法华文句》卷一上说:“若微若著,若权若实,皆为佛道,而作筌罤”306。禅宗对于“言忘虑绝,心行处灭”更是倍加重视,也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如《少室六门·破相论》说:“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307。所谓听“弦外之音”,或者“这里没你开口处”等等说法,乃至各种从文字上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的机锋禅语,都是这一思想的表现。《金刚经赞》的“悟理讵劳筌”也具有此意。所以,此处带有一定的禅宗思想,即“得意妄言,穿衣吃饭便是修行”的禅法观点。
  三、关于“猴投水月”
  第二十七赞“如猴投水月”。
  指出了众生不明白事物的真相,而认假作真,迷惑颠倒,就像可怜的猴子一样,看到水中的月影,便谓月亮掉到水里,成群结队地发起“救月”运动。结果,全部都掉进水里淹死了。
  这个典故最早出自《摩诃僧祇律》卷七,为佛陀对弟子们所说,故事是这样的:
  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于空闲处,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树,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
  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闇冥。
  共作议言:云何能出?
  时,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
  时,诸猕猴即如主语,展转相捉,小未至水,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尔时,树神便说偈言:
  是等騃榛兽,痴众共相随。
  坐自生苦恼,何能救世间。308
  这个故事是说明有“悲心”而没有“智慧”,不但不能救济别人,连自己的生命也有危险。佛是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智慧不够,却野心勃勃地想普度人间,最终祗能是得到可怜的结果。所以接下去,他指出了当时的猕猴主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其它的猴子都是六群比丘。但在《涅槃经》里面就把这个比喻的含义明白地说出来了,如《大般涅槃经》卷第九说:
  复次,不见所作者,谓一阐提,所作众恶,而不自见。是一阐提,憍慢心故,虽多作恶,于是事中,初无怖畏。以是义故,不得涅槃。喻如猕猴,捉水中月。309
  梁朝宝亮等人所撰《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二十二,宝亮对此的解释是:
  猕猴捉水中月者,为阐提作喻,夫水中之月,月之影也!猕猴譬阐提,月譬涅槃,水譬有漏相善,水中月譬涅槃影也。无水则无月影,缘有佛说有漏之善,善本资向涅槃,气分相关也。凡夫修相善,故遏重惑,得人天报,无大粗苦,颠倒谓乐,犹如阐提,见生死中,五欲之乐,谓为真实也。作恶不即受,如乳即成酪,犹灰覆火上,愚者轻蹈之。310
  由这个典故可以看出,佛经中的因缘比喻等等,并不是简单的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而已,所谓种种因缘、譬喻、言辞,为使众生离诸苦故,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因此,佛经里面的故事,既有趣又深奥,既生动又玄妙,既说理浅显又寓意深远。难怪《百喻经》会这么受鲁迅先生的喜欢。
  第三节、《金刚经颂》中的历史人物
  在《金刚经赞》中出现的佛教史上的人物,祗有释迦佛和须菩提俩人,这是因为须菩提是《金刚经》的启请者,佛陀就是被请者,所以并不是《金刚经赞》的特色,这里就不对其进行讨论了。而在《金刚经赞》后期传本《金刚经颂》的补述颂文中,提到了优波离和阿难,还有中国的志公禅师311,于此略加分析。
  一、阿难没忧海
  《金刚经颂》的首颂“如来涅槃日,娑罗双树间。阿难没忧海,悲恸不能前”312。
  这是说佛陀在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间,将要般涅槃的那天,阿难因为与佛的感情特别深厚,沉没在忧愁悲恸的情绪当中。关于这个情景,在许多大乘经论中都有记载,而比较详细的算是《大悲经》。在知道佛陀将于今夜入涅槃的消息,佛陀的诸大常随弟子以及经常听佛教化的在家信众,都悲哀惨绝,痛苦无状!尤其是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尊者,更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父亲又是自己所依止的导师入灭,就跑到别的佛土去痛哭流涕,不停地悲叹哀号,得到他方国土的佛陀安慰和开导之后又来到释尊前,仍然凄绝惨痛,不能自胜。而一直随侍在佛陀身边的阿难尊者更有锥心的苦楚,沉没在无边的忧海之中,不能自拔。阿难好几次痛哭得昏厥过去,就像大树被砍伐的时候一样翻倒在地,失去知觉,佛陀还在慈悲地对他进行婆心恳切的开导。读来令人泪落,如《大悲经》卷四所说:
  尔时,阿难闻是语已,瞻仰如来,目不暂瞬。即便思惟,悲号啼哭,放身投地,犹如斫倒临峻大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止!莫忧悲。我向岂不如是语汝:一切称意所爱之事,皆当别离,生法、有法、有为法、差别法、觉知法,因缘所生败坏之法,若不灭者无有是处。
  慧命阿难,闻是语已,即白佛言:婆伽婆!我何得不愁?修伽陀!我何得不悲?我与如是众生之宝、众生共乘、众生导师、世间所求、世间归趣、天人大师,当有别离!是故,婆伽婆!我何得不愁?修伽陀!我何得不悲?世尊!我与如是大悲怜愍一切众生世间亲友、一切世间眼目之宝作光明者,当有别离。而我自怪:心不破裂以为百分。世尊!我复自怪:而得住此不取命终。世尊!又我自怪:身不破坏犹如麦(麦+戈)。世尊!我复思惟:今得如是不命终者,皆由如来神力加故。婆伽婆!我那得不愁?修伽陀!我那得不悲?今者,如是众生共乘、世间导师、怜愍世者,明当不住,更不可见!
  尔时,佛告慧命阿难言:汝爱我耶?
  阿难言:甚爱,婆伽婆!甚爱,修伽陀!
  佛言:阿难,云何爱我?
  阿难言:我爱世尊,非以口业言说可尽,亦不可以喻况能尽,婆伽婆!我爱如是,修伽陀!我爱如是。世尊!我为如来弃舍身命亦无吝惜,婆伽婆!我爱如是,修伽陀!我爱如是。世尊!我爱如来唯佛证知,婆伽婆!我爱如是,修伽陀!我爱如是。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汝若爱我,申汝右手来。
  尔时,阿难即舒右手。
  于时,世尊以金色右手,其掌柔软,色如紫矿,执阿难手,而作是言:阿难,汝若爱我,应当为我,而作爱事。何者为我所作爱事?我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劫,所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法宝藏付嘱于汝,汝当随顺如我所转,当如是转令得广行,而不断绝,莫作中间灭法人也。阿难,我今为汝当作护持,令佛所说正法毗尼而得增长,不退减故,不失坏故。313……
  佛陀就这样一直把阿难开导至不为悲恼所缚为止,然后阿难问佛,如来灭度之后,如何受持弘传大法宝藏。由此可见,佛陀一直到入灭之前,对佛法的传持以及对弟子们的教诲始终没有停歇过,对众生的博爱,对弟子的关怀,对正法的重视,对苦海的拔济,慈悲伟大的神情,露于言表。也祗有深入的去感受一位老人在他行将辞世的谆谆教导,恳切垂诲,才能够对佛法的弘扬产生一些感性的或更为切身的体悟。
  二、优波初请问
  《金刚经颂》的第一颂“优波初请问,经首立何言?佛教如是著,万代古今传”。
  这里不但提到了优波离这位持戒第一的佛陀的大弟子,而且还表示了他最初请问释迦佛,在佛陀入灭之后结集佛经时,经首应以何言来证明该经确实系佛所说,佛就告诉他应该以“如是我闻”来表示,万代之下,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里说“优波离亲自问佛”,恐怕是一种误会,在各种经论中,并没有优波离亲自向佛提问“经首立何言”的记载。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经典的记载,《大悲经》中所述甚详,佛告诉阿难,你如果爱我,就应该为我作表示爱我的事情,就是令佛法广为流布。在作了许许多多的比喻,劝说之后,阿难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所以在《大悲经》卷五的《教品》十四说: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云何修行法眼?若我修行佛正法眼,云何久住于诸天人广行流布?世尊!我复云何结集法眼?云何显说?
  作是语已,佛告阿难:我灭度后,有诸大德诸比丘众,集法毗尼时,彼大德摩诃迦叶最为上首。阿难,时彼大德诸比丘众,当如是问:世尊何处说大阿波陀那?……?阿难,时彼比丘如是问已,汝应如是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
  阿难,以如是次第,在在处处佛所说法,在在处处大众所集,随其时节、随其句义、随其因缘、随其问答发起因缘、随所为人、随所为事,为欲分别显其智故,随其名味、句义、次第,种种演说,随彼由绪,有因有缘,善义善味,广为人说。佛说经已,一切大众皆大欢喜顶戴奉行。阿难,汝应如是结集法眼。314
  这是专对佛经开头和结尾如何安排的详细开导,并没有提到优波离问佛之事,也没有别的人策阿难问佛,而是佛要阿难结集法藏时,阿难才想到问佛应该如何来结集的,这样说似乎更加符合逻辑。但《大智度论》卷二却作:
  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语阿难: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般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作何等语?如是种种未来事,应问佛。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住于佛末后卧床边。以此事问佛。315
  这里就更全面地提出了四个问题。然昙旷《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又说:
  时阿那律,以水洒面,而语之曰:佛付汝法,今迷闷失所受时事,岂得名为护正法者?大师世尊,今日则在,明日则无。设有疑者,当于何问?汝依我语,当问于佛:如来在世,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何为师?如来在世,依佛而住;世尊灭后,依何而住?世尊在世,自调恶人;灭度之后,云何共住?如来在日,自能说经;灭度之后,一切经首,安置何言?令众生信。尔时,阿难如从梦觉,既问如来……。316
  另外,在唐朝一些唯识宗的著作中,还出现了“优波离让阿难问佛四事”的说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唐朝之前的佛教学者,都祗是提到《大智度论》卷二的说法,并没有提到别的经典如何记载,如净影寺慧远大师(523—592)《无量寿经义疏》卷上说:
  佛将灭度,在于双林先首而卧。是时,阿难以佛将灭,悲啼涕泣不能自胜。阿泥楼陀开觉阿难:汝传法人,何不请佛,未来世事,徒悲何益?阿难对曰:我今心没忧海,知何所问?阿泥楼陀遂教阿难请问四事:一问世尊灭后,诸比丘等以何为师?二问世尊灭后,诸比丘等依何而住?三问恶性比丘,云何共居?四问一切经首,当置何字?阿难被教,心少惺悟,遂依请佛,佛随答之……
  言一切经首置何字者,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聚林等六事。由佛教故,一切经首得著如是我闻。317
  与慧远大师同时代的天台智者大师(538—597)318、吉藏大师(549—623)319等都持这一说法。到了唐朝的法藏(643—712)开始,就在引用《大智度论》之说的同时,还提到《大悲经》中是阿难自己问佛如何结集法藏的,如法藏大师《华严经探玄记·尽世间净眼品》卷第二说:
  阿难亲属之爱未除,心没忧海。阿泥卢豆语阿难:世尊今日虽在,明日即无,汝宜问彼,未来要事,何因同彼愚人,如是闷绝?阿难即起,问言:我今不知,请问何事。卢豆教云:要事有四:一问如来在世亲自说法人皆信受,如来灭后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二问如来在世诸比丘等以佛为师,如来灭后以何为师?三问佛在世时诸比丘依佛而住,如来灭后依谁而住?四问如来在世恶性车匿佛自治之,佛灭度后云何共住?阿难如教请问……
  又如《大悲经》中阿难请佛:云何结集法眼?佛告阿难:我灭度后,大德比丘应如是问:世尊何处说大阿波陀那等经?汝应如是答:如是我闻一时在摩伽陀国菩提树下初成正觉说法。乃至云:娑罗双树间说法。如是等二十余处所说之经。佛自重教阿难结集。320
  华严宗的其他大德,如李通玄(635—730)321、澄观大师(738—839)322等也继承了法藏大师的这种说法。
  而在圆测大师(613—696)的《仁王经疏》卷上却说:
  《智度论》第二卷云:佛涅槃时,于俱第那竭国萨罗树间,北首而卧,将入涅槃。尔时阿难亲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少/兔]楼豆,语阿难言:“汝等是守护佛法藏者,不应如凡人没忧海。诸有为法,皆是无常。汝何忧愁?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闻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云何修行,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长含经》第四卷阐拏比丘云何共住)?佛诸经首,作何等语?阿难即以此事问佛。佛告阿难。行四念处,戒经为师。车匿比丘,如梵法治(《长阿含》第四、《增一阿含》三十六皆云梵法治者,即是不共语也,广说如彼)。佛诸经首皆称“如是我闻”等语。依《集法经》及《涅槃·后分》大同《智论》,恐繁不述。《大悲经》说:“是忧(优)波离,教阿难问”。所以经论说不同者,二人共教,各据一义,亦不相违。323
  与圆测大师同时的窥基大师(632—682)也持此说,如他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一说:
  《智度论》云:阿(少/兔)楼驮教阿难请四事、《大悲经》说:优波离教。今谓二人同教。324
  而比窥基大师稍晚一点的道氤(668—740)325和再后来的良贲(717—777)326都承此说。可是,实际上《大悲经》中并没有优波离叫阿难问佛如何结集法藏一事,更没有教问四事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现在所传的《大正藏》本《大悲经》乃至《摩诃摩耶经》与圆测、窥基、道氤、良贲等所见到的《大悲经》版本不一样,所以他们都说有优波离教阿难一事。二是最先提出此说的圆测大师不够严谨,见到有优波离在那段文中就以为是优波离教阿难问佛四事了。
  关于第一点,我们从上述所引用的华严宗学者法藏、李通玄乃至澄观大师的著作中,可以看得出来,在当时的《大悲经》中就没有提到优波离,而是佛陀教导阿难一定要传持佛法宝藏无令断绝,阿难紧接著就问佛如何传持,与现在《大正藏》本的经典是一致的。可见版本不同的可能性不存在。
  那么,有可能就是第二点原因了。因为佛法的传持是各尽其能的,阿难多闻第一传持经藏,优波离持戒第一传持律藏(也有说“阿那律议论第一就传持论藏”,有说“迦叶尊者结集论藏”)。这在经论中都有记载,如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说:
  佛临涅槃,告阿难:十二部经,汝当流通。复告优婆离:一切戒律,汝当受持。告阿那律:汝得天眼,常守护舍利,劝人供养。327
  由于佛令优波离传持律藏,而被误会为是他令阿难问佛如何传持法藏,这种可能还是不能排除的,由于第一个人这么说的,后来的唯识学者就依前人之言而照搬,所以导致了唯识一系都持此说的结局。由此可见,《金刚经颂》的补述部分特别是“智者五歌”之首,是受了上述唯识学者“优波离教阿难问佛四事”之说的影响,才会在补述颂文的第一颂中就出现“优波初请问”的误会。同时,昙旷大师所说为“阿那律策阿难问佛四事”,也可能是由这种原因引起的。
  因此,我认为:由于佛陀教导阿难要传持法藏,阿难自己就接著问佛如何传持?然后佛就告诉他“如是我闻”,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至于其它三件事情是否同时提出来,这或许是后人把它们编到一起(如《大智度论》卷二)也未可知。
  三、方知是志公
  《金刚经颂》补述颂文中的第八颂“若无人我念,方知是志公”。
  这里提到了宝志禅师(418~514),他是南朝时的神僧。又作宝志、保志、保志等,世称志公和尚,江苏句容人。俗姓朱,年少出家,师事道林寺僧俭,修习禅业。刘宋泰始年间(466~471),往来于都邑,居无定所,时或赋诗,好言祸福。据说齐武帝认为他谣言惑众,把他抓入狱中。但是,还天天看见他游行于闹市之中,到监狱里面检查,却还是坐在里面。武帝听到之后,就迎请他到华林园供养。后来经常到龙光寺、兴皇寺、净名寺游访。曾经与梁武帝长时间的谈论佛经义理。梁天监十三年十二月圆寂,谥号“广济大师”。328
  《金刚经颂》中之所以补入这句话,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其余的颂是梁朝傅大士所作,而且据《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所说,是志公禅师推荐傅大士去给梁武帝讲《金刚经》的,所以就在颂文里面也把志公推为:“若无人我念,方知是志公”。二是《金刚经颂》的补述部分,除了“智者五歌”以外,基本上都是站在《金刚经》本身的立场来发挥其义理,这与禅宗思想有非常相近的成分,志公禅师在禅宗里面也是很受欢迎的,所以就把他作为“知觉悟深宗”的代表了。
  结 论
  通过上述对《金刚经赞》及后期《金刚经颂》中相关的本生故事、典故、历史人物的叙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金刚经赞》是在大量佛教经论的背景下写成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第二,所引述的故事,有的是大家普遍熟悉的(如“萨埵王子”),有的则带有宗派特性(如后期的“优波初请问”)。所以,还是表现出宗派佛教兴盛时期的特色。
  第三,从“猕猴投水月”的典故,可以看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么深刻,佛经中的故事被编入到教科书中,人们还根本不知道这是佛教故事。值得挖掘!
  注释:
  253“能人”,后期诸传本作“能仁”,即指佛。如善导大师集《观经玄义分》卷第一说:“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见《大正藏》第三十七卷,第246页中。
  254见唐义净三藏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卷,第101页下。
  255见智俨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一(之下),《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25页上。
  256见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五,《大正藏》第九卷,第688页上。
  257见法护等译《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九,《大正藏》第十一卷,第882页上。
  258见元魏优禅国王子月婆首那译《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九,《大正藏》第十一卷,第508页中。释元晓撰《弥勒上生经宗要》,《大正藏》第三十八卷,第303页上。
  259见三藏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四卷,第119页下。
  260此指“东阳傅大士”,见《虚堂和尚语录》卷第六,《大正藏》第四十七卷,第1030页中。《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第七,《大正藏》第四十八卷,第197页中。
  261《大正藏》第三卷,第620页下—621页上。
  262《大正藏》第三卷,第621页中—下。
  263《大正藏》第三卷,第621页下—622页上。在该经的卷四指出,善慧就是释迦佛,青衣就是耶输陀罗。
  264《大正藏》第三卷,第622页中。
  265《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207页下。
  266《大正藏》第四十卷,第743页中。
  267《大正藏》第二十一卷,第93页下。
  268《大正藏》第四十七卷,第488页上。
  269见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九卷,第96页下。
  270见唐三藏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九,《大正藏》第十一卷,第673页上。又,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十二卷,第217页中。
  271见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诸佛要集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七卷,第769页中。
  272汉传佛教《早晚课诵·晚课》中的“八十八佛忏悔文”之第一尊佛就是“南无普光佛”。
  273见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三卷,第665页上—668页中。
  274请阅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126—190页,印顺文教基金会。
  275《大正藏》第八卷,第750页中。
  276《大正藏》第三卷,第566页上。
  277《大正藏》第十一卷,第933页中。
  278《大正藏》第七卷,第982页下。
  279《大正藏》第二十八卷,第481页上—下。
  280《大正藏》第四卷,第357页中。
  281《大正藏》第四卷,第119页上。
  282《大正藏》第四卷,第359页下—360页中。
  283《大正藏》第五十一卷,第882页中。
  284唐罽宾国三藏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卷,第295页下。
  285《大正藏》第四卷,第352页中—353页上。
  286《大正藏》第十六卷,第451页下—452页上。
  287见湛然述《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九之二,《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420页中。
  288见法藏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大正藏》第四十卷,第641页下。
  289见慧沼撰《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十九卷,第332页中—334页上。
  290《大正藏》第四卷,第321页中—322页下。
  291《大正藏》第四卷,第531页中—下。
  292《大正藏》第三卷,第1页中—下。
  293《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卷三十三、卷三十五亦有提及,而以卷四所述最为详细。《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88页上—中。
  294《大正藏》第三卷,第333页中—334页上。
  295《大正藏》第四卷,第218页中—下。
  296《洛阳伽蓝记》卷五载:“于是西北行七日,渡一大水,至如来为尸毗王救鸽之处,亦起塔寺”。《大正藏》第五十一卷,第1021页下。
  297《佛国记》,又名《高僧法显传》等。见《大正藏》第五十一卷,第865页上。
  298《大唐西域记》卷第三载:“摩愉伽蓝西六七十里,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如来昔修菩萨行,号尸毗迦王,为求佛果,于此割身从鹰代鸽”。《大正藏》第五十一卷,第883页上。
  299在印度,这个故事自古即有各种雕刻绘画之变相,于今印度阿摩罗婆提大塔之栏楯,其四面皆雕有精致之浮雕,第一面为鸽鸟飞避至王腋下之图,第二面为鹰鸟旋于王之上空,第三、四面为王割股截肉之状。此外,阿旃多第十七窟、爪哇婆罗浮图、敦煌石窟、新疆库车之基锡尔废寺等处,均存有此一故事之变相图。
  300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延州天山之颠,有奉国佛寺,二庭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也。尸毗王出于佛书《大智论》,言尝割身肉以饲饿鹰,至割肉尽。今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县为肤施,亦与尸毗王说相符。按《汉书·肤施》,乃秦县名,此时未有佛书,疑后人附会县名为说。庆历中施昌言镇鄜延,乃坏奉国寺为仓,发尸毗墓,得千余秤炭。其棺椁皆朽,有枯骸尚完,胫骨长二尺余,颅骨大如斗。并得玉环玦七十余件,玉冲牙长仅盈尺,皆为在位者所取。金银之物,入于役夫”。
  301《大正藏》第四卷,第497页上—中。
  302罽宾国三藏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大正藏》第十卷,第847页中。
  303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五十一,《大正藏》第三卷,第888页中—889页上。
  304《大正藏》第三卷,第950页下—951页上。
  305《大正藏》第四十七卷,第285页上。
  306《大正藏》第三十四卷,第2页中。
  307《大正藏》第四十八卷,第369页上。
  308《大正藏》第二十二卷,第284页上。
  309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九〈如来性品〉第四之六,《大正藏》第十二卷,第418页下。另外,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大般涅槃经》卷九〈月喻品〉第十五亦载此事,《大正藏》第十二卷,第659页下。
  310《大正藏》第三十七卷,第468页中。
  311在《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的《序》中提到了梁武帝、傅大士等人,因其不是在颂文之中,且在前文已经介绍过,此处就不再对其讨论了。
  312这一颂上图004号、石经本等都有,此据石经本,下同。
  313《大正藏》第十二卷,第964页中—下。
  314《大正藏》第十二卷,第971页中—下。
  315《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66页中—下。
  316《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第69页中。
  317《大正藏》第三十七卷,第92页中—下。
  318见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255页下。
  319见胡吉藏法师撰《金刚般若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91页下;《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316页上—中。
  320《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125页下。
  321见长者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卷第九,《大正藏》第三十六卷,第775页上—中。据说李通玄于唐开元七年(719),隐居于太原府寿阳山之土龛,参究《新译华严经》。所以,他的观点应该是从法藏大师处继承而来的。
  322见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六卷,第129页上—中。
  323《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362页上。
  324《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27页上。另外,在他撰的《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末)也说:“佛临涅槃时,佛命有疑当问时。优婆离、阿[少/兔]楼驮教阿难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谁为师?二依何处住?三恶性比丘,如何治罚?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大正藏》第三十四卷,第662页上。
  325唐道氤撰《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卷上说:“《摩诃摩耶经》、《大悲经》、《智度论》等,具述其事。然《大悲经》:‘优波离教阿难问’、《大术(疑“衍”字误)经》等:‘阿泥楼豆教’。二人共教互举其一。请问四事者: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谁为师?二依何住?三恶性比丘,如何调伏?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教之云……”。《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第19页中。
  326良贲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一上:“《大悲经》中是优波离教阿难问。《大衍经》云:阿泥楼逗教阿难问。《智论》第二:‘佛涅槃时,娑罗树间北首而卧。尔时,阿难心没忧海。阿菟楼豆语阿难言:汝是守护佛法藏者,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大衍经》云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谁为师?二依何处住?三恶性比丘如何调伏?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告阿难:我灭度后以波罗提木叉为汝大师,依四念处住,恶性比丘梵坛治之梵法默然不应打骂但默摈故,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等言”。《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435页下。
  327《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125页中—下。
  328详见《梁高僧传》卷十、《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卷三十七、《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卷二十六、《宝华山志》卷七、《志公法师墓志铭》、《神僧传》卷四。


  附录:《金刚经赞》校勘
  [题解]
  《金刚经赞》,又名《金刚赞》。每首赞颂五言八句,共五十首赞颂。中国人撰,作者不详,一卷。
  敦煌遗书中,题为《金刚经赞》的文献较多,经笔者调查,初步可分为三类:一为伯2039号背、俄弗323号等,如下文所介绍。二为俄дх00296号《金刚经赞一本》、伯3645号《金刚经赞文》、斯5464号《金刚经赞》等,七言四句为一赞,共二十个赞。三为伯2184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序并赞》等,四言十二句为一赞,共三个赞。以上三类,内容互不相同,无作者名,此处整理的为第一类。此类《金刚经赞》与敦煌遗书中的《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实为同类文献,但表现形态却有不同,应互为异本。敦煌遗书中保存的此种《金刚经赞》的异本甚多,共达八种。这些异本反映了该《金刚经赞》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在此,将这八种异本按照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分为三个时期予以整理。
  这三个时期、八种异本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早期诸本
  可归为早期诸本的有三号:伯2039号背、俄弗323号、伯2277号。伯2039号背首题作“金刚经赞”,尾题作“金刚赞”。俄弗323号、伯2277号两号首尾均残,无首尾题。
  在伯2039号背有题注“依无著论科判七义句者”,说明《金刚经赞》是根据无著菩萨造、隋代达摩笈多三藏翻译的《金刚般若论》中“七义句”而撰的。其中伯2039号背祗有赞颂;而俄弗323号将《金刚经赞》的赞颂与《金刚经》经文逐一相配,并注出每段经文的起讫文字。所用的《金刚经》为鸠摩罗什译本。除赞颂外,俄弗323号还列出十八住处的名目。所谓“十八住处”是七义句中的第三义句“行所住处”的具体内容,是凡夫从发心到成佛的十八个阶段。伯2277号也将《金刚经赞》的赞颂与《金刚经》经文逐一相配,并注明每段经文的起讫文字。

  二、中期诸本
  可归为中期诸本的有七号:敦研369号背、伯2629号背、北图4447号、北图4446号背、北图4446号、北图4447号背、斯4105号。可分为两种异本,前六号为一种;后一号为一种。
  敦研369号背首残尾存,尾有题记:“金刚经注颂堪(勘)校释毕。”,细勘其内容,可见如下特点:第一、经文摘要:佛典注释,一般均把所注经典分段原文照抄。而本号则把一段经文中最重要或纲领性的句子抄录下来,所抄的经文,相当于“金刚经摘要”。第二、注文:经文之后,有一段双行小字,解释经文名相及内容。这段双行小字到底是“注”还是“疏”,原文没有明确标出。但从题记“金刚经注颂堪(勘)校释毕”,可知这部分文字应属注文。第三、释文:在注文之后,往往有用“释曰”领起的双行小字,内容为解释注文,故知为释文。但也有释文紧接在经文以下者。第四、赞颂:经文及注文、释文之后,用“赞曰”领起《金刚经赞》。因残缺,本号只余十六个赞颂。这些赞颂的内容、形式与伯2039号背《金刚经赞》最相近。
  根据上述特点及该号题记,可知该号原名应作“金刚经注颂释”。
  伯2629号背、北图4447号、北图4446号背、北图4446号、北图4447号背等五号首尾均残,故无首尾题,但内容与敦研369号背相同,可知应为同一文献的不同抄本。《甘肃藏敦煌文献·第二卷》发表了敦研369号背的图版,定名为《金刚经注疏》;《敦煌宝藏》将伯2629号背定名为《金刚经赞疏》,将北图4446号、北图4446号背、北图4447号、北图4447号背等四号定名为《金刚经赞释》;应予改正。此外,北图4446号的正、背两面所抄均为本文献,且文字连贯,背面文字在前,正面文字在后,而《敦煌宝藏》顺序颠倒。根据写卷的内容及书法特征,北图4447号的正、背两面与北图4446号的正、背两面原来亦属同一写经,它们的次序应该是:北图4447号、北图4446号背→北图4446号、北图4447号背。
  斯4105号情况与前不同。第一、该号也将赞颂与《金刚经》的经文逐一相配,但所出注经文的方式比较复杂。有的注明该段经文的起讫;有的引用该段经文的中心词;有的撮略大意,简略表述。第二、与敦研369号背相比,没有注文与释文。第三、每段经文用“颂”字领起。如前所述,早期传本名作“金刚经赞”,但文中无“赞曰”这样的领起词。中期传本中的敦研369号背等号,出现领起词“赞曰”。如下文所述,后期传本的领起词为“弥勒颂曰”或“颂曰”。从这一点讲,斯4105号体现出该《金刚经赞》从早期向后期过渡的特征。第四、早期传本伯2039号背中有一首赞颂,称“一大阿僧祇”云云。但在后期诸本中,这首赞颂变成“三大阿僧祇”云云。这一变化反映了《金刚经赞》在其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宗派的影响。而斯4105号亦为“一大阿僧祇”,从这一点讲,斯4105号也体现出《金刚经赞》从早期向后期过渡的特征。
  三、后期诸本
  可归为后期诸本的有敦煌遗书伯3325号、上图004号、斯1846号、斯3373号、斯4732号、斯5699号、伯2997号、伯4823号、伯2756号、斯110号、伯2286号背、伯3094背等12号。另有《房山石经》本。总计十三号。可分为三种异本,情况如下:
  伯3325号为第一种。该号首尾完整,中间缺金刚经开头部分及智者颂的第一颂,首题作“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无尾题。有序文,并有题记,作“广顺三年(953)癸丑岁八月二十一日笔手”。它的特点是:第一、所引《金刚经》的经文无三十二分。第二、与中期诸本相比,增加“三性颂”三首。第三、传为傅大士所作的49颂,均用“颂曰”领起。第四、首有《〈金刚经〉道场前仪》,末有三个真言。第五、于“三大阿僧祇”一颂前注“别颂初地菩萨理行之义”。第六、序文中称:“傅大士……唱经歌四十九颂,……有一智者,不显姓名,制歌五首。”上述特点,说明该本是后期传本中较早的本子。
  上图004号等十一号为第二种。此本与伯3325号一样,均有序文、前仪、三性颂、三真言。在序文中,均称共54颂,其中傅大士作49颂,智者作5颂。不同的是:第一、该本所引《金刚经》为三十二分本。第二、传为傅大士所作的49颂,均用“弥勒颂曰”领起。需要说明的是,斯110号、伯2286号背、伯3094背均为杂抄,所存文字与其他诸号大体相同,没有校勘价值。因此,这里没有把它们列入校勘本。而列入校勘的八号,引用《金刚经》的方式不同:一为逐段引用三十二分本《金刚经》全文;一为仅说明该段文字在“三十二分”本中为第几分及标注经文所至处数字。引用方式虽有不同,基本内容不变,故列为同一种传本。此外,《敦煌宝藏》将斯3906号定为“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其依据大约是因为该号首部有前仪“云何梵”。而“云何梵”不仅出现在《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的首部,也出现在普通的《金刚经》抄本上,仅凭“云何梵”,还不能判定该号一定是《傅大士颂》。所以,这里也未将斯3906号列入校勘本。斯5699号是把残缺的碎片一段一段编在一起,前两段所缺的内容正好是斯5499号,二者为同一卷号,其相接顺序应是:斯5699号的前部分“发愿文……极乐国”、斯5499号的前部分“云何于此经……奉请金刚语菩萨”→斯5699的中部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善哉!善哉!须”→斯5499号后部分“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斯5699号“三大僧祗劫……”。《敦煌宝藏》、《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均将斯5499号署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张勇博士判其为“金刚经颂文与斯5499号系同一人所抄”,但未指出斯5499号与斯5699号为同一卷号。但斯5499号唯有经文,而没有颂文,所以这里也没有把它们列入校勘本。
  《房山石经》本为第三种。该本无千字文帙号,收在中国佛教协会印行的《房山石经·辽金刻经》部分的“俊义密勿多宁”字卷内,它的特点是:第一、有序文、前仪;但没有三性颂、三真言。有刻经题记。第二、所引经文亦为三十二分本。且每分均有赞颂。第三、序文称有六十八颂,即傅大士四十九颂、‘不显姓名’的智者十五颂、清凉大法眼禅师四颂,总共六十八颂。但文中其实只有六十一颂。第四、文中有“此经并依音疏正定”云云,并有对“为”、“为”两字的发音说明。
  整理时按照时期先后,对八种异本分别校勘。为了全面体现该文献的原貌,文中所引的《金刚经》也一并录入。由于诸本所引《金刚经》均为鸠摩罗什译本,故校勘时,凡有异文,亦均以《大正藏》鸠摩罗什译本校正,一般不出注,唯有第六种异本出入较大,而给予注明。
  底、校本情况如下:
  一、《金刚经赞》
  底本:伯2039号背;
  无校本。
  二、《金刚经赞》
  底本:俄弗323号;
  无校本。
  三、《金刚经赞》
  底本:伯2277号;
  无校本。
  四、《金刚经注颂释》
  底本:底本由伯2629号背、敦研369号背拚合而成,具体情况随文说明。
  校本:甲本:北图4447号;
  乙本:北图4446号背;
  丙本:北图4446号;
  丁本:北图4447号背;
  戊本:敦研369号背。
  五、《金刚经颂》
  底本:斯4105号;
  无校本。
  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底本:伯3325号;
  无校本。
  七、《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底本:上图004号;
  校本:甲本:斯1846号;
  乙本:斯3373号;
  丙本:斯5699号;
  丁本:斯4732号;
  戊本:伯2997号;
  己本:伯4823号;
  庚本:伯2756号。
  八、《梁朝傅大士夹颂金刚经》
  底本:《房山石经·梁朝傅大士夹颂金刚经》
  无校本。
  上述无校本的诸本,整理时根据需要参校其他诸本。具体情况,随文说明。
  一、《金刚经赞》一卷
  依无著论科判七义句者
  空生初请问,善逝应根酬。先答云何329住,后教330如是修。
  胎生湿卵化,咸令悲智收。若331起众生见,还同著相求。
  一大阿僧祇,万行俱齐修。既332悟人无我,长住圣道流。
  二空方渐证,三昧任遨游。创居欢喜地,常乐逐无忧。
  尸罗得清净,无量劫来因。妄想如怨贼,贪爱若参辰。
  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权333依离垢地,当证法王身。
  忍心如幻梦,嗔境若龟毛。常能作此观,逢难转坚牢。
  无非亦无是,无下亦无高。若灭贪嗔贼,须行智惠刀。
  进修名焰地,良为惠光舒。二智心中遣,三空境上祛。
  无明念念灭334,随眠335渐渐除。观心如不间336,何啻至无余。
  禅河随浪净,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觉性,息337虑灭迷情。
  遍计虚分别,由338来假立名。若339了依340他341起,无别有圆成。
  惠灯342如朗日,蕴界若干城343。明来暗便谢,无复暂时停。
  妄344心犹未灭,仍见我人形。妙智圆光照,唯得一虚名345。
  施门346通六度,六度速三檀。资生无畏法,声色勿相干347。
  二边俱莫立,中道不须安。欲觅无生性,背348境向心看。
  若349论无相施,福德极难量。慈悲济贫乏350,果报不相忘。
  凡夫情351行劣,初请略称扬。欲知檀相352貌,如空遍十方。
  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
  假言三十二,八十亦空声。有身353非觉体,无相乃真形。
  因354深果亦深355,理密356实难寻。当来末代后,唯恐357法将沉。
  空生情未达358,闻359义恐难任。如能作此观,定是晓人心。
  信根成一念,诸佛尽能知。修因于360此日,证果未来时。
  三大361经多劫,六度久安施。熏362成无漏种,方号不思议。
  人空法亦空,二相本来同。遍计虚分别,依他碍不通。
  圆成沉识海,流转363若飘蓬。欲证无生性,心外断行踪。
  有为无假号,无为有假名。有无无别体,无有有无形。
  有无无自性,妄364起有无情。有无如谷响,勿外取空声。
  渡河须用筏,至岸不须船。人法知无我,悟理讵劳诠。
  中流仍被溺,谁论在二边。有无但365取一,即被污366心田。
  菩提离言说,曾来无得人。须367依二空理,当证法王身。
  有心368俱是妄,无执乃为真。若369悟非非法,高步出情370尘。
  人法俱名执,了即371二无为。菩萨能齐证,声闻悟一非。
  所知烦恼障,空中无所依。常能作此观,得圣定无疑。
  宝满三千界,赍持作福田。唯成有漏业,终不离人天。
  经中取四句,与圣作良缘。欲入无372为海,须乘般373若船。
  舍凡修得圣,烦恼渐轻微。断除人我执,创始证无为。
  缘尘及身见,今者乃知非。七返人天后,一去更不归。
  无生亦无死,无我亦无人。永除烦恼障,长辞后有身。
  境亡心亦灭,无复374起贪嗔。少悲偏用智,业果独能真。
  昔时称善惠,今日号能人。看缘缘似妄,识体体无真。
  法性非因果,如理不从375因。后376得燃灯记,方知是377旧身。
  扫除心里垢,名为净土因。378无论福与智,先自离贪嗔。
  庄严绝能所,无我乃名379真。断常380俱不得,迥脱出嚣尘。
  须弥高且大,将喻法王身。七宝齐围绕,六度次相邻。
  四色成山相,慈悲作佛因。有形俱是妄,无相乃名真。
  恒沙为比量,分别六种多。持经取四句,七宝讵能过381。
  法门游处多,供养382感修罗。经中称最上,尊高似佛陀。
  名中无有义,义上复无名。金刚喻383真智,能破恶坚贞。
  波罗称彼岸,入理出迷情。智人于内觅,愚人外求声。
  积尘成世384界,析界作微尘。界385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
  尘因因386不387实,界果果388非真。因果知如幻,超389然物390外人。
  施命如沙数,人天业转深。既掩391菩提相,能障菩提心。
  如猴投水月,莨菪拾花针。爱河浮更没,苦海出还沉。
  经中称四句,应知不离身。迷人看是妄,智者见唯真。
  法性非前后,如中非故新。蕴空非实法,权示敬经392人。
  闻经深解义,心中喜且悲。昔除烦恼障,今能离所知。
  遍计于先了,圆成证此时。示同今始393悟,方便劝人持。
  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394境亡心亦灭,心灭境无侵。
  经中称实相,妙理悟能深。证真395唯有佛396,小圣讵能任。
  空生闻妙理,如蓬植在麻。凡流信397此法,如火398出莲花。
  恐人生二见,大圣预开遮。如能离诸相,定399入法王家。
  如能发心者,应当离二边。涅槃400无有相401,菩提402离所诠。
  无来亦无去,人法两俱捐。欲达无生路,终须识本源。
  波罗403称彼岸,于中十种404名。高卑犹妄405识,次第为迷情。
  焰里寻求水,空中觅响声。真如何得失406,今始号圆成。
  异处谁无道,时称歌离王。逢君出游猎,仙人横被伤。
  频经五百世,前后极时长。乘仙忍辱力,今乃证真常。
  菩萨行深智,何曾不带悲。投身饲饿虎407,割肉济鹰饥。
  精勤三大劫,曾无一念疲。如能行此行,皆作408人天师。
  众生与蕴界,名别体非殊。了知如幻梦,迷情见有409无。
  真410言言不妄,实411语语非虚。始终无变异,法性本来如。
  证空便谓实,执我乃成虚。非真412亦非假413,谁有复谁无。
  对病应施药414,病尽药还祛。常依般若415观,迥脱出无余。
  众生与人我,蕴上假名真。如龟毛不实416,似兔角无形。
  舍身由妄识,施命417为迷情。未离人我执,何日证圆成。
  所作皆418依性,修成功德林。终无取寂意,唯有济群心。
  行悲悲广大,用智智慧深。利他兼利己,小圣讵能任。
  先身有罪障,今日受持经。暂419被人轻420贱421,重障复还轻。
  若了依他起,能除遍计情。常依般若观,何422虑不圆成。
  空生重请问,无心为自身。欲登菩萨者,当见现423前因。
  行悲直似妄424,用智425乃言426真427。度生权有我,证理428即无人。
  人与法相称,二相本来如。法空人是妄,人空法亦429祛。
  人法430俱不实,授记可431非虚。心色432皆433同幻,谁言得有无。
  天眼通非碍434,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435,惠眼直436缘空。
  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谁能作此观,直入法王宫。
  依他一念起437,俱为妄所行。见分六十二,烦恼乱纵横。
  过去灭无灭,当来生不生。常能修此观,真妄438坦439然平。
  八十随形好,相分三十二。应物万般身,理中非一异。
  人法双俱遣,色心齐一弃。所以证菩提,实由诸相离。
  水陆同真际,飞行体一如。理中何彼此,法上岂440亲疏。
  自他分别遣,高下执应除。了斯441平等性442,同共入无余。
  涅槃含443四德,唯我契真常444。齐名八自在,独一最灵445长。
  非色非声相,心识岂难量。看时不可见,无见亦真常。
  施宝如沙数,唯成有漏因。不如无我观,了妄乃名真。446
  欲证无生忍,要假离情尘。须依二空理,当证法王身。
  界尘何一异,报应亦同447然。非因亦非果448,谁后复谁先。
  事中通一合,理即两俱捐449。欲达无生性,当须达本源。
  如星翳灯幻,皆为喻无常。漏识450修因果,谁能得久长451。
  危脆同泡露,如云影电光。饶经452八万劫,终竟453落空亡454。
  金刚赞一卷
  二、《金刚经赞》455
  ……(前残)
  忍心如幻梦,嗔境若龟毛。常能作此观,逢456难转坚牢。
  无非亦无是,无下亦无高。若灭贪嗔贼,须行智惠刀。457
  进修名焰地,良为惠光舒。二智心中遣,三空境上祛。
  无明念念灭,随眠渐渐除。观心458不染著,何啻至无余。
  禅河459随浪净,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觉性,志虑灭迷460情。
  遍计虚分别,由来假立名461。若了依他起,无别有圆成。462
  惠灯如朗日,蕴界若干463城。明来闇便464谢,无复暂时停。
  妄心犹未灭,仍见我人形。妙465智圆光照,唯得一虚名466。
  施门通六行,六行束三檀。资生无畏法,声色勿相干。
  二边纯467莫立,中道不须安。欲觅468无生福,背境向心看。
  若论无相施,福德极难量。行悲济贫乏,报果不相忘469。
  凡夫情行劣,施者著称扬。若论檀相貌,如空遍十方。
  第三欲得色身住处从“可以身相”至“即见如来”。
  如来见身相,为破世间情。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
  假号三十二,八十也空声。有身非470觉体,无相乃真形。
  第四欲得法身住处从“彼有众生”至“以此为实”。
  果因俱称妙,理密471秘难寻。当来末世后,唯恐法将沉。
  空生情未达,闻472义畏难任。如能信此说,一念佛知心。
  从“当知是人”至“净信”。
  信心成一念,诸佛悉皆知。克因于此日,证果未来时。
  三大473经多劫,六度久安施。熏成无漏种,方号不思议。
  从“若唯法相”至“我人众生寿者”。
  人空法亦空,二相本来同。遍计虚分别,依他碍474不通。
  真如沉识海,流转若飘蓬。欲证无生性,心外断行踪。
  从“不应取”至“不应取非法”。
  有因无假号,无因无实名。有无无别体,无有有无形。
  有无无自性,妄起有无情。有无如谷响,勿著有无声。
  从“以是义故”至“何况非法”。
  渡475河须用筏,至岸不须船。人法知无我,悟理讵能诠。
  中流仍被溺,谁论在二边。有无但取一,即被污心田。
  从“如来所说法”至“非法非非法”。
  菩提离言说,曾来无得人。须依二空理,然证法王身。
  有心俱是妄,无执476可名真。若悟非非法,高步出情尘。
  从“一切贤”至“而有差别”。
  人法俱名执,了即二无为。菩萨能齐证,声闻悟一非。
  所知烦恼障,空中无所依。常能作此观,得圣定无疑。
  从“若人以七宝”至“不如一四句偈为他人说”。
  宝满三千界,赍特作福田。唯成有漏业,终不离人天。
  经中取四句,与圣作良缘。欲入无为海,须乘般若船。
  第五于修道中得胜无慢住处从“须陀洹于意”至“是名须陀洹”。
  舍凡初至圣,烦恼渐轻微。断除人我执,创始证无为。
  缘尘及身见,今者乃知非。七返人天后,一去剩无归。
  从“阿罗汉能作是念”至“阿兰那行”。
  无生亦无灭,无我亦无人。断除烦恼障,长辞后有身。
  境亡心亦灭,无复起贪嗔。少悲偏用智,逍遥独任真。
  第六不离佛出时住处从“如来在燃灯佛所”至“实无所得”。
  昔时称善惠,今日号能仁。寻缘缘似妄,识体体无真。
  法性非因477果,如理不从因。后得燃灯记,应知是旧身。
  第七愿净佛土住处从“菩萨庄严佛土”至“而生其心”。
  扫除心意地,名为净土因。无论福与智,先且离贪嗔。
  庄严绝能所,无执乃名真。断常俱不得,自在脱嚣尘。
  第八成熟众生住处从“譬如有人身如须弥”至“是名大身”。
  须弥高且大,将喻法王身。七宝齐围绕,六度次为邻。
  四色成山相478,慈悲作佛因。有身非圣体,无相乃名真。
  第九远离随顺外散乱住处从“如恒河中”至“如来无所说”。
  恒沙为比量,分为六种多。持经四句偈,七宝讵能过。
  弘扬随所在,供养感479修罗。经中称最上,尊高似佛陀。
  第十色及众生身搏取观破相应行住处从“三千大千世界”至“是名世界”。
  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界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
  尘因因不实,界果果非真。因果皆如480幻,超然物外人。
  第十一供养如来给侍住处从“若人以恒河沙身命施”至“其福甚多”。
  施命恒沙数,人天业转深。既掩菩提相,无障涅槃心。
  猕481猴投水月,莨菪取花针。爱482河浮更没,苦海出还沉。
  经中取四句,应知不离身。迷人看似妄,智者了唯真。
  法性无前后,知非故复新。蕴空无实法,权示敬经人。
  从“涕泪悲位”至“得闻如是之经”。
  闻经深解意,心中喜且悲。昔除烦恼障,今能离所知。
  遍计于先了,圆成证此时。乘因今始悟,方便劝人持。
  第十二远离利养疲恼不精进及退等住处从“得闻是”至“说名实相”。
  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境亡483心亦灭,心灭境非侵。
  经中称实相,语妙理484能深。证真唯有佛,小圣岂堪任。
  从“我今得闻”至“甚为希有”。
  空生闻妙理,如蓬植在麻。凡流言此说,同火出莲花。
  恐人生异见,大圣预开遮。若能离此相,定入法王家。
  从“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如能发心者,应当离二边。涅槃无有相,菩提离所诠。
  无乘及乘者,人法两俱捐。欲达无生性,应当绝本源。
  从“佛言如是”至“第485一波罗蜜”。
  波罗称彼岸,于中十种名。高卑缘妄识,次第为昏情。
  焰里寻求水,琴中觅曲声。真如何得失,今始号圆成。
  第十三忍苦住处从“如我昔为歌利王”至“应生嗔恨乃至无寿者”。
  行因求圣果,修道在山藏。逢王出游猎,无殃横被伤。
  频经五百代,前后极时长。乘先忍辱力,今乃证真常。
  从“离一切相”至“发阿耨多罗”。
  如能发心者,应当离二边。涅槃无有相,菩提离所缘。
  有无终不著,中道二须蠲。欲达无为路,唯当识本源。486
  从“不应住色487生心”至“不应住色布488施”。
  菩萨行深智,何489曾不带悲。投身饲饿虎490,割肉济鹰饥。
  精勤三大劫,曾无一念疲。如能同此行,皆作死生师。
  从“真语”至“不异语”。
  众生与蕴界,名别体非殊。了心知是幻,迷情见有无。
  真言言不妄,实语语非虚。始终无变异,性相本来如。
  从“如来所得法”至“无实无虚”。
  证空便谓实,执我乃成虚。非真复非假,谁有复谁无。
  对病应施药,病愈491药还除。常依般若观,凝寂契真如。
  第十四离寂静味住处从“初日分以恒河身命布施”至“其福胜彼”。
  众生与人我,蕴上执虚名。如龟毛不实,似兔角无形。
  舍身缘妄识,施命为愚情。未离人我执492,何以证圆成。
  从“如来为发大乘”至“最上乘”。
  所作皆依性,修成功德林。终无趣寂灭,唯有济群心。
  行悲悲493广大494,用智智495能深。利他兼自利,永不被升沉。
  第十五于证道时远离喜动住处从“受持读诵此经”至“当得三菩提”。
  先因有报障,今日受持经。暂被人轻贱,转重却为轻。
  若灭依他起,先除遍计情。常能作此观,何愁道不成。
  从“云何应住”至“无有众生乐灭度者”。
  空生重请问,无心为自身。今发菩提者,当了现前因。
  行悲疑似妄,智照乃名真。度生权有我,证现即无人。
  第十六求教受住处从“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号释迦牟尼”。
  人法两相待,二法本来如。住空人是妄,人空法亦祛。
  人法齐俱寂,受记可非虚。心色皆如幻,须言法有无。
  第十七得圣道住处从“肉眼”至“佛眼”。
  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惠眼直缘空。
  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明廓尘界,无碍不含容。
  从“过去心”至“未来心”。
  依他一念起,俱为妄所行。见分六十二,烦恼乱纵横。
  过去灭无灭,当来生不生。常能修此观,真妄坦496然平。
  (后残)……
  三、《金刚经赞》497
  ……(前残)
  经云:“有持戒修福者”
  尸罗得清净,无量劫来因。妄想如怨贼,贪爱若参辰。
  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但依离垢498地,当证法王身。
  ……(残)大圣……(残)定入法王家。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如能发心者,应当远二边。涅槃无有相,菩萨离能诠。
  无乘及乘者,人法两俱捐。欲达无生忍,应当绝大源。
  经云:“如是”至“第一波罗蜜”
  波罗称彼岸,于中十种名。高卑缘妄识,次第为迷情。
  焰里寻求水,琴中觅响声。真如何得失,今乃号圆成。
  经云:“如我昔为歌利王”至“应生嗔恨”
  暴虐谁无道,时称歌离王。逢军出游猎,仙人横被伤。
  已经五百岁,前后极时长。乘斯忍辱力,今乃证真常。
  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布施”
  菩萨行深智,何曾不带悲。投身饲饿虎,割肉济鹰饥。
  精勤三大劫,曾无一念疲。如能行此行,皆作四生师。
  经云:“真语,不异语”
  众生与499蕴界,名别体非500殊。了心知是幻,迷情见有无。
  真言言不妄,实语语非虚。始终无变易,性相本来如。
  经云:“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
  证空便为实,执无乃成虚。非真亦非假,谁有复谁无。
  对病应须药,病愈501药还除。常依般若观,凝寂契真如。
  经云:“初日分”至“其福胜彼”
  众生与人我,蕴上执虚名。如龟毛不实,似兔角无形。
  舍身缘妄识,施命为愚情。未离人无我,何以证圆成。
  经云:“如来为发大乘、最上乘者”
  所作皆依性,修成功德林。终无趣寂灭,唯……(残)
  用智,用智智慧深。利
  (下残)……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