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老祖寺首届禅七法会开示(六)
2014/9/3   热度:604
黄梅老祖寺首届禅七法会开示(六) 净慧法师 第六讲 照体独立 物我皆如 (2009年11月1日晚) 各位善知识: 修禅定,自古以来有四句口诀,如果能够慢慢体会这四句口诀,就能够掌握修禅定的要领。这四句口诀就是:"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这四句话在许多禅宗典籍上被引用。 首先我们说"一念不生"。 "一念不生"做不做得到?这个境界很高,开始入门的时候做不到。这个一念不生呢,也不要错会,不要以为一念不生就是没有念头了。所谓一念不生,就是没有第二念,只有一个念头。就像四祖所说的"守一不移"。比如说,我们是数呼吸,念头在呼吸上,只有呼吸这个念头,没有第二念,这也是"一念不生";如果我们是参话头,参"无"字公案,只有这个"无"字的念,没有第二念,这就是不生第二念;参"谁"字公案也是一样,只有"谁"字这个疑情,在这个时候,用得着平常的一句成语,对这个话头"耿耿于怀",放舍不下,就是一念不生;再如念佛号,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没有第二念,那也是一念不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下边的第二句就是"前后际断",就是说,当下这一念一直向下延续,不同前面的或者说过去的念头联系,也不同未来的念头联系,过去既灭,未来不生,所以就"前后际断",前际和后际都不相联系。既然是前后际断,那就只有当下这一念,历历孤明。 第三句叫做"照体独立"。"照体"就是我们这个一念的洞察的能力、觉知的能力、观照的能力--"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照见"的能力,这叫照体。照体是独立的,是合乎前面那一句"前后际断"的。照体独立,有时候叫历历孤明,就是照体独立的意思。 这个照体独立,要好好地去体会,当下这一念觉照的心,是不是独立的,独立的就是不同前际后际联系起来,不与万法为侣,是独立的,所以才是一念不生。 最后一句是"物我皆如"。物,就是指的外在世界;我,就是指的内在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哲学上讲的主观与客观,主观的世界与客观的世界融为一体了--物我皆如。 大概我们人在用功的时候,最难做到的是融万物为一体,这是最难的。既要不与万法为侣,又要融万法为一体,又要融入进去,这是不是矛盾的呢?不矛盾。因为照体独立,所以它不与万法为侣。因为物我皆如,内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这时候毫无分别,不知道什么是内什么是外,只有一个如的感觉、如的状态。这个"如",就是"就这个样"。这个如,也就是"真如":真者,不变;如者,不易。也可以说,内在世界、外在世界到了照体独立的时候,就是如如不动。 这四四一十六个字,可以一气呵成,也可以分阶段地去落实。比如说,先做到"一念不生",那就是守一不移。做功夫就在一法上用功夫,就在一个法门上抓得牢牢的不要放手,不管它有效还是没有效,只管做去。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功夫到了,自然就有效果。 修行不能着急,不能急于求成。着急了、急于求成了,容易出毛病,不是上火,就是失去信心。因为一着急,身体的主要元素--地水火风这四大,随着你的心态的不安定,新陈代谢的运转就不平衡。"四大"在身体内部失去平衡了,当与外在的"四大"相接触的时候,也失去了平衡,这样你内外四大不协调了,不是上火就是头昏脑胀。所以,修行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安安静静地做功夫,这叫"轻安明静"。着急了有时候也会退失信心,因为觉得自己的功夫一天也没上路,两天也没上路,一年打五个七,依然故我,两年再打五个七,还是那个样。功夫不负苦心人,尽管没有上路,你在夯实基础,功夫一定没有白费,不要退失信心。也许你再往前走一步,就看到光明了,就看到希望了。所以,用功夫不能着急。 一念不生,守一不移,这种功夫,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因人而异。有些受染污比较少、心灵比较清净、比较单纯的人,专修三两个星期也能够达到守一不移、没有第二念的这种境界。有一个女孩子,读完大学,没有去上班,而开始学习佛法,懂得念阿弥陀佛。她自己租一间地下室住下来,买一些食物放在家里,就天天念这一句佛号,除了自己做饭吃以外,没有第二件事。她告诉我,她念了三个星期,三个星期以后,想不念这个佛号,做不到了。这个佛号总在念,这个念头,赶都赶不走了。那就是她做到了守一不移了,她念佛的心已经专一到心无二用,完全可以做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但是,这个一定要坚持。后来她因为生活问题要去找工作,一参加工作,开始这个念佛的念头也还能保持,时间久了就不行了,就退失了。不过她告诉我,随时还能提起来,随时提起来还能够恢复当初专修时的那种境界。当然这样的例子是极少数。 能够做到守一不移、一念不生,一般的人大概要三年到五年,还要时时刻刻提起。断断续续地,早晨念一句,晚上念一句,早晨参一下,晚上参一下,十年八年也没有希望,也达不到守一不移、一念不生。所以用功夫首先要精进,要坚持不懈,不能断断续续的。 "一念不生"以后,不一定就能够"前后际断","前后际断"一定是要在专修的状态下才能够见到这种境界。不在专修的状态下,即使这种境界出现了,你也把握不住。因为真正做到前后际断了,你的心地如虚空一样,一片寂静的状态。所谓"寂",文学上有一句成语,叫"万籁俱寂"。我们用功达到的内心的这种寂静状态,就好像在冬夜的山中一样,什么声音都听不见。籁就是声音,万籁俱寂,一切的东西都冬眠了,一切的声音没有了,一切的活动没有了,那时还有一个东西--"照体独立"。 如果真的是万籁俱寂,这个灵知不昧、孤明历历的照体也不存在了,那和山上的石头没有两样。万籁俱寂,还有一片光明,那才是正确的境界;如果只有一种"寂"而没有"照",那就是"枯定",没有智慧。所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前后际断",是寂;"照体独立",就是照。到了"物我皆如"的时候,那就是寂照不二,寂照融为一体了。 我们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把握它的要领,先要从字面上把这几个字理解清楚。所以,达摩祖师主张"藉教悟宗",借助佛祖的言教,来领悟心地法门的宗旨。藉教悟宗,也可以说:教,就是佛的言教;宗就是佛的心宗、禅宗、心地法门。 古来的人用功夫,所走的路、所经过的历程,大体上都是按照这四句话的规律在用功夫,开悟见性。这四句话是谁说的呢?是华严宗的一位祖师--清凉国师。清凉国师在五台山为《华严经》作了注解,《华严经》本身就有八十一卷,这么大的经典,他作了注解。《华严经》,我们在座的人大部分都诵过,这是佛教气势最恢宏的一部经典,境界最高尚的一部经典,指导修行次第最明确的一部经典。而且,在《华严经》当中又出现了一位广参博学的善财童子。他为了要明白菩萨如何发菩提心、如何行菩萨道,就抱着这样一个问题,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作略。这当中,有比丘,有比丘尼,有优婆塞,有优婆夷,有老人,有年轻人,甚至还有小姑娘。最后,参拜到弥勒菩萨那里,才圆满了他整个修行的过程,进入了弥勒佛国,才看到了自己的这颗心呢,真是心包太虚,十方世界都在这自性当中。 清凉国师是一位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他以他修行的亲身经历,把修行的过程、修行的方法、修行的要领、修行的结果,总结为这四句话:"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 对于这四句话,虽然很多祖师有所发挥,但是,最终还是清凉国师这四句话比较能概括全部的修行过程。因为清凉国师是中晚唐时期的人,在他的时代,禅宗已经很兴盛,教下的各宗都次第地形成了,有关用功的方法、参禅的方法、禅定的方法,各尽其妙。他老人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又结合了众多善知识的见地,总结出了这四句话,为他以后的很多禅师所引用。 这个当中,虽然"一念不生"是关键,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第三句--"照体独立"这一句来把握,斩头去尾,以这一句作为一个切入点,就让我们当前灵明不昧的这一念觉性孤立起来,不要与任何念头相联系,就像静夜的一盏明灯,独立无虞、闪闪发光,所谓孤明历历。以此作为一个切入点,虽然比较难以把握,但是容易体会,容易有体验。我们不妨就在现场运用这个方法。看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能不能孤立起来。(会场静坐半分钟) 所以坐禅不宜人多,二三十个人是最好的,每个人都身体健康,没有咳嗽的,没有打呼噜的,没有擦鼻涕的,没有完全听不懂的。你有咳嗽的,有听不懂的,你要他照体独立,他独立不起来。所以人不能多,这是个很关键的事情。为什么寺院的禅堂都那么小,就是坐个五六十个人,云居山那个禅堂五六十个人,四祖寺、老祖寺的禅堂五六十个人,一定是要人少,这个众容易调。这个众调不好,功就用不上,不是说打禅七人越多越好。做大法会拜忏可以,你人越多越好,因为那是在动,有声音,你再咳嗽也没有关系,你念阿弥陀佛也可以,你怎么咳嗽,干扰不大。唯独这个静的功夫不能有干扰,要万籁俱寂。寂不了,就照不了;照不了,也寂不了。寂不是着急的"急"啊,是寂寞的"寂",寂静无声。寂是涅槃的境界,一切东西静止了。但是只有静止不行,还要觉照。 我们来试第二次,要咳嗽的忍一忍,三分钟,试试看。(全场静坐) 又开始忍不住了。也有半分钟,这半分钟就有效果。没有关系,就用这种方法,你晚上到大殿前边,你一个人去试试看。功夫上不了路就是心平静不下来,心波难息,心如大海波涛汹涌。心如大海,有这个量很好,但是波涛汹涌。心这个海呀,要让它风平浪静,心波要能平息,心波是什么呢?就是妄想,妄想平息下来了,我们的智慧观照就起到了作用;妄想之所以平息不下来,就是观照的力量不够。 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最后我们再来复习这四句话:"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