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刻普宁寺版藏经


2014/9/8    热度:374   

  《普宁寺版藏经》是中国元代私刻的大藏经。刻版地点在杭州路余杭县南山大普宁寺(现浙江省余杭县境内)。普宁寺的前身普安寺,原为白云宗创立者北宋清觉逝世后所建白云塔院的遗址(清嘉庆《余杭县志》卷十五,引明万历《杭州府志》说,绍兴间改为传灯院,又改称普安寺,淳熙七年即一一八○改称普宁寺)。白云宗在宋元之间颇为盛行,普宁寺之设局刻藏,当和白云宗的兴起有关。

  普宁寺大藏开雕时曾设立有大藏经局(见《大般若经》、《大宝积经》刊记),同时并刻有《般若》、《华严》、《宝积》、《大集》四大部(见至元十九年即一二八二《大般若经》卷一百八十六刊记)。现存《大般若经》刊记最早的年代是戊寅年(南宋祥兴元年,元至元十五年即一二七八年,见卷四百二十九刊记),实际开雕年代还要早几年,大约在南宋景炎年间(一二七六——七八),当时缁素们有鉴于碛砂延圣院刻藏事业于咸淳八年(一二七二)以后中断,因而就继续来发起重刻。

  元至元十六年(一二八九)普宁寺大藏刻到微字函(见《中观释论》卷四刊记),大约不久,照思溪圆觉禅院版格式终于合字函《南本大般涅槃经》,就已全部完成,这距开雕之时,已经十几年了。

  大德三年(一二九九)普宁寺比丘如莹从编排庋藏的便利上,曾将各经次第和分卷、分函等作了一番整理,另编了《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目录》。在合字函以下,从济到感十函,还有《宗镜录》一百卷,当是仿照思溪法宝寺本补刻的(日本现存普宁寺版藏经都止于《宗镜录》)。另有从武到遵二十八函,是元代松江僧录管主八就大都弘法寺版藏经内,选取江南各版藏经所缺少的秘密经等数百卷,在杭州路募刻,作为江南各版藏经的补充部分。到大德十年(一三○六)才刻成(见碛砂藏遵字函《法宝标目》卷九题记。这部分经版后于至正二十三年即一三六三年,由管的儿子管辇真吃剌转施给碛砂延圣院),即随同普宁寺大藏流通,所以如莹《目录》后来也就补列进去。最后还补入约字函,收元沙啰巴译秘密经轨五种及《白云和尚初学记》、《正行集》等,但刻版年代无可考。

  还有,在延祐四年到泰定元年之间(一三一七——二四)补刻有《景德传灯录》,这部分改编入振、缨、世三函。元统三年(一三三五)又补刻有新入藏的《天目中峰广录》,编为韩、弊、烦三函(见明永乐版翻刻本卷首题记)。这些都是普宁寺大藏刻成以后的变动。

  此版印本,以前康有为曾藏有多卷,后归浙江王氏。日本东京增上寺、浅草寺等处有较为完整的全藏。

  《普宁寺版藏经》的基本内容,同于思溪版。后来补充和改刻的部分,则和碛砂版互有影响。全藏依千字文编号计算,共五百九十一函,可区分为如次的十个部分:

  一、《开元录》入藏经,约一千一百二部,四千七百三十二卷,四百八十函(千字文编号从天到英)。最后一函(英字函)收有《开元释教录略出》和《绍兴新雕大藏音》。

  二、入藏著述一(《法苑珠林》),一百卷,十函(编号从杜到罗)。

  三、宋代新译经一(从太平兴国七年到咸平二年即九八二——九九九年所译),一百八十一部,二百七十卷,二十函(编号从将到毂)。

  四、入藏著述二(《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三函(编号振、缨、世)。

  五、宋代新译经二(从咸平三年至熙宁间即一○○○——一○七七年间所译及《贞元录》续入藏经),一百四十二部,约三百三十八卷,二十八函(编号从禄到微;在这中间,刻字函杂入唐般若译《本生心地观经》一部,从伊到衡六函收《贞元录》入藏经,曲字函收唐、宋译密典)。

  六、入藏著述三(《宋高僧传》)和补遗一(《南本大般涅槃经》),六十六卷,七函(编号从旦到合。以上六部分都和思溪圆觉禅院本相同)。

  七、入藏著述四(《宗镜录》)一百卷,十函(编号从济到感,这和思溪法宝寺本及碛砂版相同)。

  八、补遗二(秘密经等),约九十七部,三百十五卷,二十八函(编号从武到遵)。这一部分是江南闽浙各版藏经以前未曾收刻的密典等,本来没有详细目录,碛砂藏现存这一部分的印本也不完全,兹据后来依碛砂藏翻版的明代南藏初刻本约计。

  九、补遗三(《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论》、《辅教篇》),四部,十五卷,二函(编号约、法)。

  十、补遗四(《天目中峰广录》),三十卷,三函(编号韩、弊、烦)。

  以上十部分总计约一千五百三十二部、五千九百九十六卷。

  普宁寺藏经的版式和思溪版大致相同,每版五页,每页六行,行十七字。在各版的第一页折缝处刻有函号和版号。

  《普宁寺版藏经》原是仿照思溪版写刻的,但经如莹整理过的刻版,就和思溪原式有好多不同,后来碛砂藏依据它来完刻,因而也对原订的《端平目录》时有出入。从这些上,可见出普宁寺版藏经和思溪、碛砂两版的关系。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