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眼里的宇宙与生命(节选)
2014/9/8   热度:864
1.烦恼的三个根本
出家的悉达多冥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常。
周围的一切都证明了这个真理:任何事物都不能永驻,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转瞬却逝。这种运动永无止境,一个新的东西产生了,立刻就会变成一种更新的东西。
就在他的周围,四季悄悄地轮转着,春天刚刚进入蓓蕾初绽的时期,还没来得及停下脚来。到小河边照一照自己的容颜,就被花团锦簇的盛夏所替代。然后,既没有停顿,也没有间隔,金黄色的秋天飘撒着果香和感情充沛的泪雨就来到这里,最后是以清爽舒适的冬天结束这一轮回。接着下一个永不停顿的轮回又重新开始。
悉达多深思:人类为什么如此害怕疾病、年老和死亡?
因为人类想要永恒。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无常中求恒常,毛病出在哪里呢?
我们想要谁永恒?是“我”。
那么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永恒”,是不是我们人最深的贪念和执着?
疾病、年老和死亡就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我们心中最深的贪欲玩出来的游戏。
每个人心中最深的贪欲,就是“我”想把整个宇宙都控制住,“我”想涵盖整个宇宙,然后“我”想要去摧毁这整个宇宙,再然后感觉到自己有再生力量的时候,“我”就重造一个“更好的”。
这是整个人类的贪欲,当人类想要变成所有万物的上帝时,想掌握一切的时候,我执的生命游戏就开始了:
控制,就有被控制;矛盾对立、不自由随之而来,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疾病也就无法根除。
拥有“整个”会发现拥有的这个还不够好,不令人满意,于是老化由此而来。
摧毁这不够好的,死亡就应约而至。
再造一个更好的,出生于是不可避免。
生老病死就这样成了生命无法逃避的宿命,成住坏空也就成了万物的共同历程。
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内心对“我”的执着,“我”产生全部的痛苦烦恼。
2.无处不在的无明
成道以后,佛陀并不认为生命存在真实的痛苦烦恼,只是人类的迷失和愚昧遮蔽了真理的光芒,于是有了烦恼的现象。
佛陀为了教育的方便,用“无明”来指称痛苦烦恼。“无法明白”,借此让我们反省到内心,反省到烦恼的根源上,由此一劳永逸地解脱。
无明,可以从很多的经典中看到,它总的而言就是烦恼的别称。
因为无明,我们不能够知道真实的智慧,不能够了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它没有智慧,它愚昧,它造成轮转轮回,它是所有问题的根本。
事实上,它是个什么东西呢?
无明是什么?
就是我们的不自在,最深层的不自由。我们心中还有所欲求,在心中有所欲求,这欲求很深层的纠缠着我们的心。
我们渴望什么?渴望心的自由。
为什么会渴望心的自由?因为心是不自由的。我们想要控制,但我们的心不喜欢被控制。
我们渴望生命能不断的延长永存,因为我们对生灭有一种执着,喜欢生,不喜欢死。
我们对空间也有欲求,因为想控制、想占据空间。
这三种欲求,在我们拥有生命的时候,我们就会设法追求和满足,我们就在无明里面。这就是我们的烦恼,我们最深层的烦恼,无明就是烦恼,烦恼就是没有智慧。
没有智慧就不自在,心中不安稳,这就是无明。
现在,我们借着佛陀的伟大发现,知道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了解应该从哪里着手解脱。
如果了解了,了解无明是这样子时,也只是这样而已,最主要的是要反求诸己,看看最近的心:
心中是不是有不平呢?是不是有不喜悦?是不是有不自在?是不是想去追求什么?是不是看到一大堆是非?如果有这样的现象的时候,这就是无明,就是烦恼。
我们大概不会有人真正认识和承认自己“有无明”,佛陀当年遇到的情况也是如此。
有很多人学了一些佛教名词,就自称自己已经“没有无明”了。
“没有无明”就是感觉迟钝,感受不到烦恼了?这是用愚痴的办法来刻意压制烦恼,情况就像头扎进砂里的驼鸟,自己看不见了,还要求别人也不要看见。
这是没有用的。比能看见但不改变的人还要糟糕。如果看都看不见,又怎么会改变呢?
真正没有无明的人,必然是一个无我的人。只要他处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他就会快乐着别人的快乐,痛苦着他人的痛苦,怎么会没有烦恼呢?
只是他自己的心,他的自性众生是完全清净、没有无明的。
我们放下心来,看看自己的心。无明现在有没有开始动呢?有。从这一念动,所以这一念就是无明的开始。
我们在看待一切时,其中含有多少自己的价值,有多少自己的习惯?
这些都是无明。
3.痛苦的根源是执着
深刻地了解到烦恼的根源,佛陀对他的弟子说: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忧虑、悲伤、痛苦、苦闷呢?那是由于人们有执着。
执着于财富、执着于名利、执着于欢乐、执着于自身,由于这些执着而产生痛苦和烦恼。
在这个世界上,一开始就有种种灾难,而且,病、老、死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就会有悲伤和痛苦。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有执着,就有悲伤和痛苦,所以只要摆脱执着,一切烦恼和痛苦就会消失殆尽。
再进一步探索一下这个执着,就会发现人们的心中有无明和贪爱。
所谓无明,就是闭眼不看事物变迁的事实,不懂得因果的道理。所谓贪爱,就是贪图那些本来无法得到、或者根本不会永远不变的东西,并对这些东西执着和留恋。
佛陀说:本来,事物是无差别的,由于无明和贪爱的作用,使人们感到了差别;本来事物是无好坏的,由于无明和贪爱的作用,使人们感到好坏。
于是以业为田,以心为种,覆于无明之土,受润于贪爱之雨,灌之以自我之水,增殖错误的观点,结果产生出这种执迷。
所以,归根结底,正是人们的这种心,才产生了包含忧虑、悲伤、痛苦和烦恼的迷惑。
这个迷惑的世界,只不过是从这种心灵产生出来的心的影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