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及需要正确领悟的几个概念


2014/9/8    热度:395   

  世界上的多数宗教无不例外地皆预设一个客观外在的本体、实体如上帝、真主,作为心灵皈依的对象。天地宇宙皆由这个预设的最高本体而创造,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而佛教的宇宙观是什么?主宰天地宇宙间生灵的是佛、菩萨之类的“神灵”么?对于后者,当然佛教教义的回答是否定的。
  佛教对于宇宙人生的观察和认识是从“缘起”论着眼的,它将世界看作一种与我、人密切联结,并且由诸多条件集合而成的现象。大小乘佛教经典中到处都反复论述的“三科”、“六大”,其实就是释迦佛陀的宇宙结构论,或者可称之为“宇宙要素论”的基本框架。

  三科:即指“蕴”、“处”、“界”三类观察世界的方法或宇宙要素。“蕴”,指“五蕴”,又译“五阴”、“五众”、“五聚”,意思为积聚、品类,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类东西的积聚。五种东西积聚在一起必然有荫蔽、遮盖的作用,能荫蔽本性光明,使人心阴暗不明。
  色蕴之“色”大略相当于现代人所理解的“物质”的概念。色的主要特点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具有特定的体质,表现为特定的形相。如人和动物的肉体、感知器官,及山河大地、光电石火等一切现象。色蕴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集合而成,称“四大”或“四界”,意谓普遍于一切的四种基本要素。地大的特性是坚固,指一切固体的物质;水大的特性是润泽、流动,指一切液态的物质;火大的特性是暖热;风大的特性是转动,指一切虽未必为肉眼所见而有作用的运动。小乘部派佛教所说的色蕴包罗人身内外一切物质,侧重在人身体的物质;而大乘经中说色蕴,一般泛指人身内外一切物质现象等,这是佛教内部对“色蕴”理解的细微差别所在。
  受蕴之“受”,意为领纳,指人主观上或心理上因接受外界刺激而生的感受,包括感觉、情绪、感情等心里活动,佛教将其定义为乐、苦、舍(不苦不乐)三种不同的感受。
想蕴之“想”,意为“取相”,指与感官印象、名言概念等符号相联系的种种心里活动,包括知觉、思维、想象、回忆、做梦等。
  行蕴之“行”,意为“造作”,指有目的、有意向的活动,就像人走路,在不停地运动,而其动作有特定的目的、方向。行蕴的行,主要指我人除受、想之外的意志、动机、自我感觉等心里活动。“行”分为身行、心行、意行三种。大乘经中将“行蕴”定义为一切变迁不息的活动。
  色蕴之“识”,意为“了别”,即觉了分别的心里功能。色蕴主要指受、想、行之外的统觉等心理功能,各种心里活动的内核。在大乘“法相唯识系”经典中,色蕴多被解释为“第八阿赖耶识”。
  五蕴中,色蕴属于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四蕴为心理、心灵现象,色(物)、心二元结合,集起我、人及我人所依止的世界。

  ——“五蕴说”所表示的其实正是佛教的宇宙结构论。色、心二元相结合形成宇宙世界!在南传佛教中由此得出“心物二元论”者不在少数;而北传大乘佛教则坚持“心物一元论”,这是从佛教的般若观出发的。
  有趣的是,佛学法地曾经为“心物二元”和“心物一元”的问题,在前年打过一场笔头官司,结果是各有所据,不了了之。我是坚持心物一元论的,南传佛教的师兄们则是坚持二元论的。现在看起来,所谓心物一元或者二元,都只是佛教内部不同角度对世界论的描述,是“名相”的不同而已,并不会损害佛教的本质教义。

  实际上,“五蕴说”与其判为“心物二元论”,不如说为“心物缘起论”更为确切一些,它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心物二元论”其实是根本的两回事。佛教的对世界根本看法的着眼点重在心、物相互依存、一体不二,而不在建立“一元”、“二元”名相。《阿含经》中,常以“名色”二字为五蕴的总称,“色”即色蕴,“名”指受想行识四蕴,因其皆属内在的心理活动,无物质实体可指陈,唯有设概念以表示其作用,故称为“名”(概念)。

  三科中第二类“处”,又译“入”,意谓内心与外境交涉、产生心识的处所和门户,系从认识活动着眼观察宇宙人生。有“六处”、“十二处”二说。六处(六入),为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眼处为眼识(视觉)发生的处所,耳处为耳识(听觉)发生的处所,鼻处为鼻识(嗅觉)发生的处所,舌处为舌识(味觉)发生的处所,身处为身识(触觉)发生的处所,意处为意识(知觉)发生的处所,——又称“内六处”。而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所感知的对象,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亦称“六尘”(六种能污染人心的尘垢),名为“外六处”。内六处与外六处合称“十二处”、“十二入”。六处(六入)与十二处(十二入)的义蕴实际相同,说明从眼耳鼻舌身意六大门户接收、分别色身香味触法六种境相,心境相涉,构成我人生命及我人认识中的世界。

  三科中的第三类“界”,有界限、范围、种类、种子、因素等涵义。《分别六界经》中,佛告比丘:“人有六界聚,此说何因?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此六界,后来多译为“六大”,指构成宇宙万有的六大基本要素。六界中的地、水、火、风四界,即四大,属色蕴,为物质现象;空界意为具认识、了别作用的东西。六界(六大)实际上也可归纳为心、物两大要素,六界集起世界,与五蕴、十二处说一样,都说明心、物相依相涉,构成我人认识中的世界。
  大乘经中所说属三科的界,指十八界,分三大类:第一类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界,大略相当于十二处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称“六根”——即六种应看作生死之根的感知器官,为外境六尘进入的窗口、门户,故称“六窗”、“六根门”。后来法相唯识学对六根的结构作了更为详尽的解析。十八界中的第二类为色界、身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六界,相当于十二处中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处或六境、六尘,乃六根分别感知的对象。十八界中的第三类为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六界,为六种认识或感知的功能,属心理、精神要素,称为“六识”。六根、六尘、六识相结合,构成十八界,与十二处说一样,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着眼观察世界,说明根、尘、识三缘,不可分割,只有三者具足才能生起感知,形成世界。《楞严经》中对此也有相似的说法,有心者不妨仔细一读。
  释氏的三科、六界之说虽然貌似简略,而其中蕴含着对现代哲学、科学具有深刻启迪意义的智慧。其中所体现的基本哲学精神,是坚持用朴素的辩证法原理——缘起法则综观宇宙万有,将主观认识、感知方式和认识对象看作相互依存、密切相关的缘起,从三者的关系着眼考察宇宙万有,而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以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实体为出发点,去片面考察物质世界,也不象多家哲学,预设一种不依赖主观意识的本体、实体。

  需要注意的是,佛教的“三科、六界”说,并非是从一般哲学思辨着眼而提出的一种宇宙结构论,而是从“染净因果”着眼,通过对认识形成的解析,说明众生不能如实知见“真实世界”(即实相)而生起烦恼、感招生死苦果的原因。

  释迦佛陀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无不归结于“染净因果”,指出众生不知从眼、耳、鼻、舌、身、意六大窗口所得感知的虚妄不实,而于这种“虚妄感知”起种种生死贪爱、忧愁、憎恶等烦恼,污染自心、心被境缚,从而流转生死。若欲解脱生死苦恼,必须从根本下手,在六根门户用功,不受六尘污染,不被六境所缚,才能安然自在。

  ——而不受六尘污染、六境所缚的“下手”过程,也即是佛弟子们通常所津津乐道的所谓“修行”。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 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